天天看小說

第541章 定鼎天下

大散關。

暴雨傾盆。

正當十萬聯軍與四五百江湖高手在開封城內追殺趙攔江之時,一隊十餘人的奇襲隊趁著大雨,藉助雲爪,偷偷摸上了大散關城牆。

帶隊之人,正是夜二郎。

巡邏的哨衛很快發現不對,“有敵情!”

夜二郎一聲令下,十餘支袖箭射出,將那五名巡邏哨兵射成了刺蝟。

他們處理掉屍體,換上巡邏兵丁的衣服,向城門走去。沿途又遇到兩隊巡邏兵丁,他們按約定口號對了暗語,躲了過去。

他們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城門。接近城門之時,大散關守將喝道:“來者何人?”

夜二郎道,“我們是甲四段巡衛,上面有段城牆塌了,想要借點工具,連夜趕修。”

守將道,“這等事,你們不應來這裡。”

夜二郎笑罵,“這麼大的雨,你們在城樓下躲雨,我們卻在上面淋著,忒也不公。”

守將哈哈一笑,“這纔是你們來此的目的吧。”

夜二郎道,“並不是。”

城門處本駐紮數百官兵,都在內曹避雨,此地只有十來人。夜二郎見時機剛好,一擺手,又是十餘支弩箭。

噗噗。

七八人中箭,那守將機靈,翻身躲過一劫,拔腿就衝內曹衝去,“敵軍來襲!”

鑼聲大作。

恰巧這時,一聲驚雷,將鑼聲淹沒下去。

夜二郎下令道,“切斷纜繩,開城門。”

內曹之中,數十名先得到消息的士兵手持兵刃衝了出來,夜二郎抽刀,“大牛,老虎,你們繼續,其餘人隨我上!”

說罷,夜二郎率衆人衝了過去。

巨大的城門,緩緩開啓,露出一絲縫隙。

城外,馬蹄聲起。

城牆上官兵察覺不對,當即敲動戰鼓。

隱陽軍與豫王軍隊在此處僵持了將近兩年,豫王軍本有十萬守兵,然而一月前抽調了四萬兵馬前去開封,他們也沒有料到,隱陽軍會在今日發動攻城。

大散關守將彭帥,本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攻城之戰,選在雨夜,本就不是最好的機會,當機立斷,下令反擊。

然而,在夜色和暴雨的掩護下,箭矢失去了準頭,桐油火油也無法快速點火,更要命的是,烽火臺的狼煙也無法按時點燃,及時向後方示警。

頃刻間,隱陽大軍攻到了城下。

失去了遠程攻擊武器,又被夜二郎偷襲得了一個入口,隱陽二十萬兵馬,與大散關守將在城門處展開了一場肉搏戰。

廝殺聲四起。

原本在睡夢中的豫王軍,忽然遭遇這種情況,有些不知所措。更要命的是,早已潛伏在大散關內的諜子,用僞造的文書,不斷的下著與守將相反的命令。

若在平時,稍加辨識,並不難識破。但此刻情況危急,關內守將得到的命令自相矛盾,無法有效組織起反擊。而快馬向長安求援的斥候,也被比目組織中的江湖高手一一擊殺。

城門告破。

廝殺,變成了屠殺。

大散關下,屍橫遍野,鮮血滿地,很快被雨水沖刷,流入了關內。

河水染紅。

百丈之外,趙攔江身穿黃金鎧甲,手持長刀,望著大散關城牆,身後則是大將軍蘇正元和石頭城主楚項。

這二十萬兵馬,除了擴充了的隱陽義從,其中有十萬是蘇正元的徵西軍舊部,三萬西楚舊部,如今成了隱陽城東線的主要戰力。

爲了這一夜,趙攔江準備了許久。

他從山海關一路高調行走江湖,殺出了一條血腥的路,又以與李傾城的十年之戰爲誘餌,引得豫王、蜀王判斷失誤,重兵封堵開封城,想要將趙攔江留下。

而事實則是,在趙攔江與楊惜靈分手的那一刻,他便與李不凡換了身份,馬不停蹄趕到了大散關。

李不凡學會了橫斷刀法,武功又是將近通象境,還有雷家莊惟妙惟肖的面具作掩護,沒有人會懷疑,在開封府內掀起滔天巨浪的人其實並不是趙攔江。

爲了真實,讓對方以爲有機會殺死他,他甚至買通了黃河幫樊老大,放出趙攔江中毒的假消息,而這一切,都是爲了這一刻。

而能察覺出有問題之人,只有蕭金衍和李傾城,但趙攔江篤信,他們並不會揭穿這些。

唯一的令他不安的是,他違背了自己的諾言,一名刀客的承諾,利用了蕭金衍和李傾城。

但趙攔江明白,如今的他,已不是十年前的那一名刀客,他是隱陽城主,大明朝最正統的皇子,未來大明天下的主人!

刀客,已成爲了過去。

十年前,當他決心要爭奪天下時,他便放棄了江湖人的身份,一諾千金,言出必行,看似豪邁,實則愚蠢至極。

如今,他要的是這座天下!

……

趙攔江厲聲道,“拿旗來!”

一名白馬義從送上戰旗,趙攔江放言,“且看我將戰旗,插在大散關城頭之上!”

站馬狂奔。

趙攔江手持戰旗,向城門處衝了過去。

隱陽軍看到趙攔江,紛紛讓出一條路來,而擋在他身前的豫王軍,紛紛舉戈刺去。

趙攔江凌空一刀揮出,盡是伏屍。

豫王軍早就聽說趙攔江威名,這一刀下去,不知嚇破了多少人膽子,紛紛向四處逃竄,被讓在兩旁的隱陽軍悉數擊殺。

三十丈,十丈。

趙攔江來到城頭前,一拉繮繩,整個人借勢躍起,在空中一個翻滾,落在了大散關城頭,將隱陽戰旗重重的插在了城牆之上。

大雨漸停。

天色漸白。

與隱陽軍僵持了數年的大散關告破,而這一戰,只用了一夜。

五萬豫王軍,有三萬戰死,剩下兩萬,包括守將彭帥,盡成了俘虜,而隱陽軍方的損失,不過四千人。

趙攔江奪下大散關,而下一刻,便下達了屠城的命令。二十萬隱陽大軍,攻入寶雞府,見人就殺,一日間,二萬戰俘、十萬百姓皆成了隱陽大軍的刀下亡魂。

原本沉浸在趙攔江被殺、金刀獻寶中的豫王,在得知大散關失守、趙攔江並未死的消息時,正在水邊賞魚,嚇得落入水中,連忙命令長安守將房於安抗敵,並向蜀王求援。

然而,他們等來的並不是蜀王的援兵,而是劍門關被呂良策攻破,蜀中失守的消息。

呂良策曾是蜀王得力干將,然而蜀王聽信讒言,將呂良策全家誅殺,呂良策投靠趙攔江,率軍殺入蜀中。

蜀王朱立功勞被困在宮中,放火燒了宮殿,葬身火海。

呂良策則並沒有就此放過,而是將蜀王的燒焦的屍體懸掛在城門處,曝曬三天三夜,而蜀王的十三個兒女與二十多個妻妾,悉數被毒殺。

攻下大散關的隱陽軍並未停止腳步,一路東進,而就在這時候,長安守將房於安投降,將長安城拱手讓給了趙攔江。十日之後,二十萬大軍兵臨洛陽城下。

豫王投降!

僵持十年的天下亂戰,在兩個月之內,瞬間分出了勝負,最終以兩位王爺一死、一降畫上了一個句號。

天下大勢已定!

曾經的金刀王,隱陽城主,正式問鼎天下,一統江山。入主洛陽之後,趙攔江更名爲朱逸,並昭告天下,將於正初一正式登基,年號天佑,京城在定在了洛陽。

而在此時,失蹤了十年之久的傳國玉璽,又重現天下,幾個老太監將刻有“君命天授”的玉璽,獻給了趙攔江。

天下羣雄紛紛響應。

百姓苦於戰亂久矣。

在天道浩劫之前,大明最鼎盛時期,人口達到六千一百萬左右,而這十年戰亂,糧食短缺,如今天下人口不足三千萬,較十年前驟減一半。

再壞的和平,也勝過好的戰爭。

百姓不期望有一個治世明君,他們只想有個安穩的生活,能填飽肚子,養活家人,如此而已。

天下霸業已初具象。

散亂在各地的軍閥,地方割據勢力,在收到天子詔令之後,也紛紛響應,並派出了使者紛紛涌入洛陽,一來向趙攔江投誠,二來也趁機在天下初定之時,能爲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在重新洗牌的新秩序下,分得一杯羹。

原先天下三百二十府城,有將近三百府都表示重回大明版圖,不僅如此,鳳凰嶺、葫蘆口等邊塞之地,也都設立了州府。

這可忙壞了柴公望爲首的幕僚集團。原先隱陽城主府之人,也都搬到了洛陽,趙攔江並未排斥投誠的官僚,他一方面重賞隨他征戰的功臣,一方面安撫降官,逐漸鞏固起自己的政權。

然而,當看著大明山河圖時,有個地方,卻顯得如此礙眼,當所有城府都表示歸順大明之時,遠在邊陲的那個定州城,卻遲遲沒有表態。

這成了趙攔江的一塊心病。

就連金陵李家都歸順新朝廷,並向洛陽獻出了白銀千萬,作爲保全家族的一個籌碼,唯獨這個城池,卻不肯歸順。

定州城,地處偏遠,人口十萬,在整個大明版圖之中,毫不起眼,只要趙攔江願意,他可以發動舉國之力,將這個城池從天下版圖之中抹去,就像宇文天祿當年所作一樣。

而且,朝中的幕僚集團,也紛紛向他建議,若不平定定州城,這裡便成爲一個國中國,早晚會變成一個隱患。

若是以前,定州大陣還有維繫天地真元之說,然而大相國寺的一場爆炸之後,這個江湖,早已成了歷史,定州大陣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然而,他卻遲遲不肯做出這個決定。

他不止一次向定州發出邀請,邀請當年的好兄弟來參加他的登基大典,可對方始終沒有迴應,到了最後,連派去的使者,都無法入城。

轉眼已入臘月。

一場大雪,將洛陽城覆上了一層白衣。

趙攔江站在皇宮城牆上,俯視著洛陽城,誰能想到,當年橫斷山中一個獵戶之子,如今成爲一統天下的真龍天子?

柴公望來到他身旁。

如今的柴公望,隱約成爲了百官之首,而據說在登基大典後,他將被任命爲新朝廷的第一任內閣首輔。這位當年落魄逃難的書生,終於封侯拜相。

他向趙攔江彙報登基大典之事。

他籌劃過李仙成、鬼樊樓主的城主大典,雖然最後的結局都不怎樣,但積累了舉辦這種儀式的豐富經驗,何況這次又有禮部相助,他決定爲這位君王辦一個空前絕後的登基大典,所以這幾個月來,他事無鉅細不遺餘力的操辦這些。

趙攔江對這件事並不怎麼感興趣,他篤信天下是用手中刀奪來的,而不是靠什麼歌功頌德吹出來的,柴公望在彙報之時,他聽得有些心不在焉。

皇城之內,傳來一陣嘈雜聲。

“下雪了,下雪了,屋頂戴白帽,樹林穿綿襖。.只有小狗不怕冷,嚓嚓嚓嚓往外跑。跑一步,印朵花,雪地變成花年糕。”

趙攔江眉頭皺起。

柴公望看了一眼,垂首道:“是夜王妃。”

夜雨妃身穿一身單薄的紅衣,在皇宮之中四處亂跑,幾個宮女緊緊跟在身後,急聲道,“王妃,天冷,小心凍著!”

夜雨妃格格亂笑,又唱道:“下雪了,下雪了,屋子長高了,小路變胖了,大樹變白了,寶寶鼻子變紅了。”

腳下一滑,夜雨妃摔倒在地,幾個宮女連去扶她,她卻一腳將幾個人踢開,自己在雪地裡打滾。

趙攔江看不下去,咳嗽一聲。

幾個宮女見狀,嚇得臉色蒼白,連跪倒在地。

趙攔江躍下城牆,冷冷道,“身爲王妃,成何體統?”

夜雨妃嗤嗤一笑,“天下都是我們的了,我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是嗎?”

趙攔江下令道:“將王妃送回府內!”

夜雨妃大聲道,“慢著!”她站起身,一臉嬌媚,道:“王爺,你將來當了皇上,我就是皇后,對不對?”

趙攔江臉上一陣厭煩。

夜雨妃不依不饒,問柴公望,“柴公,你說是不是?”

柴公望嚇得臉色蒼白,這個問題,他哪裡敢回答?支支吾吾,左右而言他,“今兒是頭場雪,天冷,王妃小心身體。”

夜雨妃哈哈大笑,衝趙攔江啐了一口。

“狼心狗肺,忘恩負義,卑鄙小人!”

趙攔江大怒,“將這瘋女人拖回去。”

幾個金吾衛上來,將夜雨妃帶走,夜雨妃哈哈大笑,笑聲在皇宮之中經久不息。

趙攔江問柴公望,“夜二郎是要封爲西北侯吧?”

柴公望應道,“正是。”

“改一下,封爲定國公。”趙攔江冷冷道,“朕不想讓世人說閒話,說朕生性薄涼,虧待了立國功臣。”

柴公望卻知道,這是爲了堵住夜家人的嘴。

是夜,紫宸殿。

夜雨妃以三尺白綾,自縊身亡。

第279章 草原夜話第422章 劍幕第294章 探聽卷一 大城小事 第57章 箭公子第427章 取你人頭第194章 四鳳山卷一 大城小事 第67章 長橋遇襲第426章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第191章 不來客店第472章 攻防第325章 挑戰卷一 大城小事 第90章 入場風波第491章 封劍第127章 神醫還是獸醫第121章 可以不愛不要傷害第301章 無名槍扣第299章 皇權之爭卷一 大城小事 第26章 暖暖第401章 占卜第413章 永定門外,英雄歸來第131章 西陲形勢卷一 大城小事 第69章 赤子之心第107章 山莊討債事件第511章 往事第471章 霸業第315章 石頭城第206章 斗酒第366章 十三房的新主人第346章 游龍戲鳳第515章 獨擋卷一 大城小事 第71章 二十年前,金刀封王卷一 大城小事 第15章 府衙命案第362章 你可知罪?第185章 你們見過自天而降的箭法嘛?第459章 天道之戰(一)第170章 羊頭驛第489章 傳音第279章 草原夜話第421章 做賊心虛第278章 救人於危難之時第401章 占卜第187章 可惜了了第387章 非法聚會第403章 黃蓮教主第296章 殺破狼卷一 大城小事 第22章 探路第135章 虎狼家第278章 救人於危難之時第348章 打斷你雙腿第377章 天下我爲尊,古今孤稱王!第145章 拜水都江堰第406章 大喘氣卷一 大城小事 第22章 探路第106章 離火鑄神兵第117章 能不能再給我來幾劍第475章 開城卷一 大城小事 第25章 夜襲第395章 虛先生第144章 天下第一暗器第167章 塵封往事第518章 神袛第473章 毒計第203章 你殺過人嘛?第380章 心願卷一 大城小事 第74章 一起死的第486章 指點第328章 句號第272章 葫蘆口卷一 大城小事 第45章 五毒童子卷一 大城小事 第28章 三招之約卷一 大城小事 第80章 罪有應得卷一 大城小事 第76章 西域屍魔卷一 大城小事 第6章 季常之癖第193章 李傾城的煩惱第124章 這分明是逼婚啊第324章 師徒第361章 祭祖大典第342章 長生之道第433章 一路順風第345章 宮中的神秘劍客第329章 你想找死嘛?第404章 偷聽第250章 斷頭坡第538章 滿城追殺趙攔江第190章 一石二鳥卷一 大城小事 第92章 刀王之戰(二)第315章 石頭城第472章 攻防卷一 大城小事 第57章 箭公子第261章 陛下命我取汝之命第114章 離火洞天九字屠龍第136章 曼陀羅第209章 李記陳釀第412章 掃地僧坐而論道卷一 大城小事 第23章 有紙嘛第202章 赤水獨佔七分醉第301章 無名槍扣第351章 吃瓜第296章 殺破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体育| 河南省| 鸡泽县| 甘谷县| 安溪县| 泾阳县| 周至县| 吴桥县| 大悟县| 阜康市| 渝北区| 浦东新区| 宝清县| 通城县| 当涂县| 栾川县| 长武县| 措美县| 酒泉市| 博湖县| 东港市| 汝城县| 思茅市| 亚东县| 射洪县| 平南县| 临泽县| 益阳市| 社旗县| 永兴县| 衡阳市| 靖边县| 安陆市| 乐昌市| 安陆市| 历史| 元氏县| 乌兰察布市| 元江|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