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漱口水又苦又腥

“啪、啪……”

有蚊子不停地在耳邊嗡嗡叫,李元景就不停地拍打。

“明天要製作一些蚊香,把蚊子都薰死,否則這覺還怎麼睡?

還要製作一些花露水,塗抹被蚊子叮咬的地方。”

李元景在無比疑惑、無比震驚了很大一會兒之後,自言自語地說道。

李元景之所以如此疑惑和震驚,是因爲他遇上了最神奇、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穿越了,穿越到了大唐貞觀二年,李淵六皇子、十四歲的趙王李元景的身上!

李元景李老師今年三十歲,在一所鄉鎮中學教了十年書,業餘時間寫寫網絡小說,掙點外快。

這一天,放學後,李老師耗心費神地坐在電腦前寫了幾個鐘頭小說。

夜深了,李老師站起來,頭一暈,眼睛一黑,一頭撞在了電腦上,昏了過去。

大唐李淵六皇子李元景帶著一羣侍衛去山上打獵,因爲馬失前蹄,他從馬上摔了下來,頭撞在了一塊石頭上,一下子就撞暈了過去。

隨行的侍衛們全都非常驚恐地大聲呼喊,把李元景喊醒了過來。

李元景頭昏腦脹地回來,睡在牀上睡到半夜突然死了,而好巧不巧地,李元景李老師也在此時撞在了電腦上,然後,李老師的靈魂就穿越到了六皇子李元景的身上。

不甘、害怕、擔憂、沮喪……

一番思想鬥爭,李老師想通了:

既然穿越來了大唐,再想回去是不可能的了。

那就只能在這兒生活了。

李老師李元景搜索六皇子李元景的記憶,然後心情好了起來:

運氣還不錯,穿越到的時代是貞觀盛世,整個中國封建時代最繁盛、政治最清明、人民生活最幸福的時代,自己穿越的還是李淵六皇子李元景,而不是一個飢寒交迫、缺衣少食的貧民、或者奴隸!

而自己做爲一名教師、一個網絡小說家,對現代的天文地理、詩詞歌賦、商貿製造、軍事戰爭等知識可是知道不少的。

那麼就讓自己在這個輝煌的大時代,點石成金,大展宏圖,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吧!

以後我就不再是那個卑微、窩縮、貧窮、寒酸的李老師李元景,而是大唐六皇子李元景趙王殿下!

李元景心情激盪、豪情萬丈,可他突然想起自己前世是李老師的時候,天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寫網絡小說,剛剛三十歲就忙死、累死了,如果自己在這貞觀時代不自量力地妄想大展宏圖、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恐怕還沒有等自己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就再次把自己忙死、累死了。

算了,我還是不想著怎樣大展宏圖、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了,這個時代,不用自己大展宏圖,人家皇帝李世民自己就幹出了一個千古盛世,哪用得著自己幫忙、瞎操心?

那自己就做一個閒散王爺,不做官、不參與朝政,沒事了喝喝小酒、觀賞觀賞大唐風景,閒散自在地做一個逍遙王爺,多好!

那就這麼計劃了!

李元景靈魂涅槃重生,在蚊子的叮咬和哼哼聲中,沉沉地睡去了。

天亮了,李元景醒來,從牀上坐起來,候在門外的幾名侍女立刻推開門走進來,由一名叫春綺的侍女指揮著,兩名侍女服侍李元景穿衣服,一名侍女捧著一個銅杯,遞給李元景,一個侍女端著一個銅盆子,擺在李元景面前。

作爲現代社會的一名教師,李元景很不習慣幾個女孩子這樣服侍,但他突然穿越到六皇子李元景的身上,如果他拒絕、不讓這幾名侍女服侍,那就會顯得很另類,讓別人懷疑六皇子換了人,所以他只能入鄉隨俗,任由這幾名侍女服侍。

李元景知道侍女所捧的銅杯中的水是用來漱口的,就含了一口漱嘴。

李元景把水喝到口裡之後,立刻感覺到這水有苦腥味兒,他“噗”地一口把水吐在侍女端著的盆子裡,然後問端漱口水的侍女:

“這水怎麼又苦又腥啊?”

這名侍女名叫秋菊,她看李元景把水吐在盆子裡,問她水怎麼又苦又腥,這名侍女非常驚恐,她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顫抖著回答說:

“王爺恕罪,今天這漱口水中放的是二等鹽,王府現在用度緊張,買不起多少一等精鹽,現在王府中所有的一等精鹽要留著給王爺做膳,所以今天漱口水中放的是二等鹽!

奴婢馬上去換一等精鹽給王爺漱口。”

李元景看他隨口一問,就把這侍女嚇得如此膽戰心驚,他趕緊安慰這侍女說:

“沒關係,不用換了,秋菊,你不用害怕,我只是隨口說說,我知道王府用度緊張,我們就節儉著用,以後我會想辦法掙錢,不讓王府沒錢作難。”

春綺、秋菊等侍女們看李元景嫌棄漱口水中的鹽又苦又腥,卻沒有發火,反而還安慰秋菊,說他會想辦法掙錢,都感覺今天的王爺和往常大不一樣,都很驚奇:

這要是以前,王爺有什麼不滿的,早就生氣、發火、甚至懲罰她們了。

而李元景根據自己所知和六皇子李元景的記憶,知道趙王府經濟爲什麼這麼拮據:

大唐自開國以來,一直戰亂不斷,再加上旱災、蝗蟲等自然災害,使大唐極爲貧困,國庫極爲緊張。

國庫緊張,唐太宗李世民又不願意增加賦稅,便對皇室成員的用度一減再減。

李元景的母妃貴嬪莫麗芳在李元景八歲的時候去世了,唐高祖李淵對李元景又從來不管不問,所以李元景便養成了專橫跋扈、奢侈浪費的紈絝習性。

現在李世民把他的用度一減再減,李元景又非常奢侈,日子就顯得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了。

李元景甚至讓王府管事把府中的金器、銀器賣掉,供他揮霍,所以現在他趙王府中的杯子、盆子都換成了銅器、陶器了。

六皇子對錢不夠花非常憤怒、惆悵、沮喪,以前他沒錢了還能找他的父皇討要,但自從兩年前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事變,逼李淵退位,李淵自己花錢還要給長孫皇后要,而因爲大唐經濟困難,長孫皇后把宮裡的用度也一減再減,這樣李淵自己的錢都不夠花了,哪裡還有錢給李元景?

第三百三十一章武則天第三百一十 八章孫思邈弟子們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裴淑貞追來了趙王府第三百九十五章爲他們五姓七望做出嫁的衣裳第三百八十四章李浩然爭鏡子第二百七十八章李世民觀看裝窯第四百五十章孫思邈到了隴西李家第三百五十八章分高腳玻璃杯第三百二十一章難題第四百八十六章李浩然七人來見李元景第六十五章贈送宣傳品第二百七十八章李世民觀看裝窯第七十二章李世民的震驚(三)第二百八十六章美輪美奐的瓷器第六十三章裴寂辭官第四百九十一章鼓舞士氣第一百三十六章衆人震驚 讚賞李元景的字第一百章安排臨時工廠第三百七十四章把她這皇后娘娘忘了第四百四十四章孫思邈前往隴西李家要人第一百九十七章王府張燈結綵賀喜事第六十五章贈送宣傳品第六十章救小乞丐第三百四十九章拓跋炎 達勃魯求詩和曲譜第一百九十八章迎接李德獎第三百四十四章節省運費第六十一章木枷銅鎖送王孫第五百零四章大獲全勝第八十二章神遊南天門第二百九十四章七萬九千貫錢第三百五十三章玫瑰摔碎了玻璃杯第三百九十二章伽利略望遠鏡第二十章討好女孩子的方法第八十八章長孫無忌窮追猛打第四百零八章蔡州爆發疫病第四百一十三章路上安排第四百三十一章孫行、李元英前往河北 河東道第二百六十章發現棉花第十一章裴淑貞的希望第二百七十三章請馬周參加談話第五十六章去見裴淑貞的忐忑心情第一百零九章向裴寂等衆人談新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七章李世民觀看出小雞第四百二十章李世民賣字幅救窮第三百四十六章裴寂獻瓷器第四百九十七章江湖俠客來助戰第三百一十九章拜師祖第五百一十三章勝利了第十章給李淵 李世民送禮第四百八十章孫思邈的承諾一文不值第六十二章裴寂心灰意冷第一百三十八章長孫無忌挑出毛病第三百四十八章拓跋炎、達勃魯的驚喜第四百九十六章難捨難分送情郎第二百九十九章品嚐白糖 紅糖第一百五十七章回趙王府寫字幅第二百零七章燒製玻璃的利潤是十萬倍第三百四十章太妃們衝擊人牆第三百六十九章衆女心中的白馬王子第三百零三章夜談第三百二十一章難題第四百九十五章簞食壺漿送出徵第二百三十二章莫文信的感激第三百四十六章裴寂獻瓷器第二百五十二章命令寡婦改嫁第二百八十二章彈棉花第一百七十七章周興旺的裝裱店聲名雀起第六十六章天災戰禍第四百二十六章裴淑貞朝堂發佈抗疫命令第二百六十八章裴寂官復原職第二百一十五章去秦府觀看出小鴨第四十三章展示花露水和香水第四百零一章唱《念奴嬌·赤壁懷古》第四百九十四章李世民送大軍出征第三百零七章李元平組建情報網第四百八十一章李元景抵禦突厥的戰術第二百零七章燒製玻璃的利潤是十萬倍第二百八十五章出窯祭祀第八十六章吃滷雞第三百九十七章試驗炸藥包爆炸的威力第三百二十八章裴淑貞再去書房第一百一十章招待裴寂吃烤鴨第五十六章去見裴淑貞的忐忑心情第六十三章裴寂辭官第三百三十二章不殺掉武則天第一百五十四章釘馬掌第四百四十三章孫思邈要解除師徒關係第三百零六章和胡商談論合作第三百二十五章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四百九十四章李世民送大軍出征第三十五章給李淵送茶葉第二百九十章搶瓷器第四十五章李元景不是傻子第四百八十章孫思邈的承諾一文不值第三百七十九章不能更改第三百六十章《涼州詞》和《古從軍行》第三百五十一章裴寂去皇宮向李世民報喜第六十一章木枷銅鎖送王孫第一百七十四章接待虞世南和歐陽詢第一百七十一章再令趙鵬程空歡喜一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市| 治县。| 岳阳市| 灵宝市| 固原市| 如东县| 年辖:市辖区| 基隆市| 扎兰屯市| 乌兰浩特市| 称多县| 大宁县| 咸宁市| 精河县| 磐安县| 灵丘县| 云龙县| 长乐市| 曲阜市| 兴海县| 定南县| 亳州市| 丰都县| 桂平市| 左贡县| 海淀区| 贵州省| 吉木萨尔县| 宁都县| 大厂| 聂荣县| 醴陵市| 偃师市| 夏津县| 攀枝花市| 兖州市| 宣汉县| 无锡市| 福清市| 太和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