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三問,送你去重生

一聲嚴厲的喝斥。

安祿山的整個心神一抖,擡頭望著李易,苦澀的說道,“唐王殿下明鑑,臣也是被逼的啊。”

“但絕無反叛大唐之意。”

說著,安祿山開始偷換概念起來,“自從唐王殿下離開大唐,朝中奸佞當道,陛下受妖妃矇蔽,導致百姓苦不堪言。”

“膏筒國更是舉兵入侵我大唐,將我安東之地的百姓屠戮,而陛下深受矇蔽,只想著自身的安全,棄黎民百姓不顧。”

“臣憂心安東的百姓,這才親自出馬前往安東帶兵抵抗,可惜陛下以爲臣想要謀反,直接派不良人刺殺臣。”

“而臣也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臣不甘心,在死之前也要大逆不道的清君側,滅掉朝中奸佞妖妃,還我大唐朗朗乾坤!”

“還請唐王殿下明鑑啊!!”

安祿山顛倒黑白,將所有的事情,推給了朝中的大臣,以及楊玉環的身上。

表露出自己的大忠大義。

使李易無法對他出手。

有進一步,試探李易是否想當皇帝的含義。

若是李易想,就會如同他一樣,借清君側的藉口,憑藉自己的身份,趁機奪下皇位。

要是李易沒有野心,那麼……

這一點安祿山不願去想。

“原來如此。”李易聽完之後,若有所思的頷首道,“都起來吧,本王有三問,想問一問安將軍。”

“謝過唐王殿下。”安祿山與安守忠拜謝的起身。

倆人隱晦的對視一眼。

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一抹喜色。他們認爲李易動心了。

“坐吧。”李易神情平淡,擡起小手輕揮,“許褚倒酒。”

“天寒地凍的,讓安將軍喝三杯溫酒暖暖身。”

“臣不敢勞駕許將軍,祿山自己來,自己來。”安祿山豈敢讓許褚倒酒,連忙上前把握住了火爐上的酒壺,將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很低。

似乎重回了,以前討好李隆基的時候。

拿著壺,伸手給李易倒了一杯。

這纔給自己倒了一杯,坐在了身後的凳子上。

由於凳子太小,安祿山只做了半個太陽。

“請。”李易看著假裝謹小慎微的安祿山,內心極爲厭惡的伸手,示意安祿山喝酒。

這讓安祿山有些迷惑了,遲疑的拿起酒杯,低頭言謝道,“謝過唐王殿下。”

然後,一口飲盡。

微燙的酒水下腹,安祿山的胖臉上,出現了一絲紅潤。

內心更是暗呼,一聲快哉啊。

在飄雪的戰場上,能坐下喝杯熱酒。

有一股別樣的豪爽鐵血。

“唐王殿下你……”安祿山喝了,見李易依舊沒有動酒杯,心下大驚起來。

難道這酒有毒!

“本王年小,不宜喝酒。”李易面對安祿山的質疑,對著一旁的西涼鐵騎道,“你來替本王飲一杯。”

“唐王殿下,這……”安祿山疑心不減。

李易不喝這酒,那麼這酒絕對有問題。

一時間,內心無比的後悔。

怎麼自己就先喝了呢?

“安將軍,你的度量太小了。”李易自然明白安祿山的意思,於是不悅的說道,“若是本王想殺你,豈會使用這等小人手段!”

“你的命是命,難道我麾下將士的命,就不是命了?!”

“不,不敢。”安祿山見李易小臉微怒,連忙搖頭道,“臣絕無其他異心,只是擔憂這天寒地凍的,會讓唐王殿下染上風寒。”

“而酒烈,有驅寒之用。”

“唐王殿下少年英雄,飲一點對身體無礙。”

李易的不悅,讓安祿山明白了。

自己又多想了。

胖臉上浮現出少許的尷尬。

“好了,言歸正傳。”李易並未深究。

而是問道,“安將軍,你對大唐天下怎麼看。”

來了,來了……

聽到李易問出這句話,安祿山懸著的心,如同巨石落地。

強忍住激動的神情道,“回殿下,大唐天下有三分之說。”

“一爲君,二爲臣,三爲氏族門閥。”

“君者,掌權天下,一令民興民苦。”

“是不可撼動的。”

“明者治臣,控氏族門閥,庸者放臣,討氏族門閥。”

“臣者,分權天下,矇蔽上聽,縱橫一方爲主。”

“這也導致,每朝每代奸佞叢生,導致奸佞誤國誤民,清官好將死於誣陷之下。”

“治下也是民不聊生。”

“氏族門閥者,蓋天下之財力,聚之可撼動大唐之根基。”

“他們從未關乎過民生國家,只關乎自己的利益,是一羣大唐的吸血蟲!”

“可縱使如此,每代也不得不依靠這些吸血蟲,安撫著他們不動,少吸血。”

“但是利益動人心,氏族門閥張開口的那一刻,就沒想過停止。”

“再強大的帝國,也會被吸食殆盡。”

安祿山對大唐天下,還是有很清晰的認知。

但話歸話。

可讓他去做,未必按照他說的來。

當年一套,背後一套,誰能在權利利益的面前,控制著自己不去動心?

李易聽聞之後,頷首的說道,“安將軍倒是很清楚,難怪你會高舉“清君側”。”

下一刻。

李易話鋒一轉,“那請問安將軍,你若是一國之主,是爲民,還是爲臣,亦或者爲氏族門閥。”

這是李易的第二問。

“殿下,臣說爲民,你定不信,臣也不信這話。”

安祿山沉吟的說道,“臣要是爲一國之主,治門閥,控朝臣,輕百姓,讓。三方達成一個平衡。”

“這樣才能讓社稷,平安無恙。”

“你這話,沒有說謊。”李易無表情,示意身旁的西涼鐵騎,爲安祿山再斟一杯熱酒。

“本王說了,請你喝三杯酒,便不會食言。”

“安將軍,請吧。”

“謝過唐王殿下。”安祿山眉頭微皺。

李易的所問所做,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搞不起清楚,李易想要做什麼。

說好的談判。

到頭來,算是自己在回答問題。

難道這是李易,想當皇帝,在詢問自己的治國之策?

再添一層疑惑的安祿山,仰頭飲下了熱酒。

驅散了不少寒意。

而這時,李易問出了最後一問,“安將軍,如果在你面前,有兩條路。”

“一條放下,可獲得重生。”

“一條執著,萬劫不復,你會選擇那一條路。”

安祿山聞言一驚,“不知唐王殿下何意?”

“字面上的意思,你只需要回答就好。”李易罕見的笑了。

繼續言道,“你不用緊張,本王想要知道,安將軍是否有仁心。”

這次,安祿山沒有第一時間回覆李易。

而是斟酌了片刻,言道,“對臣來說,遇到不可解決之事,能活著自然選擇放下,有重來一次的機會,誰會去選擇執著,走上必亡的道路。”

“安將軍大義。”李易站起身,親自給安祿山倒了一杯熱酒,“請飲下第三杯酒,本王帶你去見陛下。”

“臣多謝殿下,臣必定爲殿下肝腦塗地。”安祿山大喜起來,以爲李易認可了他。

不然怎會帶他一同去見李隆基?

要是李易坐上龍位,他安祿山依舊是安祿山!

腦補的安祿山,止不住興奮的將熱酒倒入口中。

同時,李易也大喝道,“許褚,送安將軍去重生!”

第三百五十八章 煙火令字騰空第十一章 艱難的勝利第四百五十一章賜名鎮西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寧殺錯不過放第二百九十一章 質疑與反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菜裡沒有一滴油第四百二十九章 暴雨落,泥濘第二百九十一章 質疑與反對第四百二十章 靈頑不靈第四百四十六章 城中有一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唐王送楹聯第五百六十五章 替罪羊第四百八十四章 果酒美人醉第十章 星星之火,點燃不屈脊骨!第一百七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下第一樓第三十一章 大唐男兒,沒有孬種!第一百九十八章 竹林伏擊第五十二章 黑暗中的幽靈第二百零三章 什麼叫不後悔第三百七十五章 借物投靠第二百一十五章 剝開雲霧見晴天第二百九十章 朝堂風向又變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解兵殺敵第四百九十一章 重披戰甲第二百九十三章 斷鹽讓羣臣慌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五十二章 唐皇病重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易死了?第十一章 艱難的勝利第二百七十三章 這都是圈套第四百五十五章 兩地局勢第四百零五章 本王還小第三百七十章 一切都是算計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夜未眠第八十四章 風馳電掣回長安第五百七十三章 飛雪入麪攤第二百一十四章 吃了黃連還要說很甜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功匯合第三百一十章 狩獵第四十六章 生與死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毀玉之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路可逃第三十九章 你要戰就戰第四百零三章 你還捨得來看我第六百零三章 不屑龍椅,殿中議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未嘗她人苦第二百六十四章 點兵黃沙塞第六十六章 定計,分而殲之第九十一章 四位重臣的不慌第五百三十九章 會忽悠的趙雲第五十八章 悲人哭有人笑第一百九十一章 構建蒸餾器第三百零七章 你想的美第五百六十四章 可怕的流言蜚語第三百三十六章 你又誆騙我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終不放第四百二十三章 陛下可還滿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顏如初身死第二百零三章 什麼叫不後悔第二百七十三章 這都是圈套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倒的長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煙火令字騰空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怒第五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章 血流不盡,死戰到底第四十六章 生與死的抉擇第二百五十八章 下廚當庖丁第四百零八章 謀計壽王背鍋第五百五十章 借花獻佛,魚湯入帳第二十五章 爾敢與吾一戰第五百三十章 半醉半醒錯殺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古忠義難兩全第二百八十八章 各國巨賈發難第二百四十七章 唐王送楹聯第七十三章 活下來,就嫁給你第五百七十五章 親自遞上了刀第五百五十四章 血染營帳,夫君息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邊漢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見面先互懟第五百一十一章 遲暮悽悽第五百零五章 其心必異第二百一十六章 提煉細鹽第五百二十六章 還有本將這個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冒險一博第五百四十七章 很誠實的吉村第五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是那個意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八老勸解成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智奪城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終是權勢迷人眼第五百二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以兵逼迫第三百九十九章 真實意圖第四百七十九章 臨時的市井第五百三十六章 你也未曾負他第三百四十六章 終滅鐵勒風雷第三百零一章 可汗是女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明州局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和顺县| 财经| 辉县市| 进贤县| 六枝特区| 大兴区| 荔波县| 陆河县| 彰化市| 安平县| 阿克陶县| 车致| 罗田县| 清水县| 峡江县| 锦屏县| 北宁市| 洛川县| 衡水市| 江门市| 浦县| 岚皋县| 新绛县| 丽江市| 易门县| 岑溪市| 海伦市| 临西县| 吐鲁番市| 民勤县| 聊城市| 顺义区| 梁山县| 康平县| 平乡县| 武胜县| 福清市| 中西区| 潞西市|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