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科舉出身

極目遠望,長街似無盡頭。青石鋪地,平坦整齊,大道當(dāng)街延伸,不知通向遙遠的何方。那是一條天下間獨一無二的街道,承載著整個王朝的命運。多少青年才俊在此名滿天下,又有多少壯志男兒在此名落孫山,成者王侯,敗者寇,自古已然。

沈俊天負手而立,站在青石長街的中間,茫然地看著身旁許多的年輕公子,每人都揹著一個一尺多見方的檀木書架,手持白玉紙扇,三五成羣,快步前行,雖步履倉促,卻難掩從容和淡定。

此刻,他心中有著千萬個疑問。這是哪裡?我爲什麼會在這兒?我到底是誰?我的身份是什麼?我來這兒幹什麼?沈俊天很想要找一個人來問一問,卻終於還是打消了這個愚蠢的念頭。這些問題,肯定沒有人能回答得出來的。只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自己穿越了。

“好一派熱鬧的景象!不用看別的,光是看著這些意氣風(fēng)發(fā)的青年公子,就可以讓人心情舒適!看來,我穿越的朝代還算太平,至少不是烽火連天,戰(zhàn)事紛繁!”沈俊天略感欣慰,擔(dān)憂之情稍減,緊懸的一顆心也鬆了半截。

左右兩旁之人顯然都在趕路,沈俊天像根木樁似的擋在中間,顯然是大煞風(fēng)景。意識到這一點後,沈俊天連忙閃到臺階之上,站定身形,重新打量著來往青年。

身後一陣急促的步伐聲,來人拍了拍沈俊天的肩膀,欣喜道:“俊天,可找到你了,你跑到哪裡去了?考試快開始了!”

沈俊天回頭一看,那是個弱冠年紀的瘦弱書生,斯文而憂鬱,此刻正喘著粗氣,顯然是奔跑而來。沈俊天愕然道:“哥……嘿……兄臺,你認識我?”

那人一愣,隨即伸手在沈俊天的額頭上探了一探,道:“俊天,你是不是燒糊塗了?我怎麼可能不認識你?我們可是十多年的同窗好友,你說我認不認識你?”

沈俊天大感驚喜,道:“好!認識就好!那個……嘿……我是有點糊塗了,最近有點心煩,所以腦子也變得不太好使了!你能不能和我說說過去的事啊?”

那人拍拍他的肩膀,笑著道:“你呀!準是備戰(zhàn)省試累壞了,要不然不會這樣狼狽!不過這也難怪,省試在即,誰不提心吊膽呢?只是千萬別累壞了身子!來吧,我們邊走邊說!”

一路之上,沈俊天斷斷續(xù)續(xù)地從陳良口中探聽到了“他”的過去。沈俊天和陳良都是湖州人,兩人自幼熟識,可謂知交好友。沈俊天父母早亡,寄留在寺院之中,由僧人撫養(yǎng)長大。兩人苦讀詩書,寒窗十年,自去年參加科舉,通過了州里的“取解試”,此次前來京城,正是要參加禮部舉行的省試。

沈俊天聽得精神振奮,道:“你是說我和你通過了湖州的取解試,得到了州里的推薦信,然後現(xiàn)在來參加第二輪的省試?”

“是啊!你不會連這些也不記得了吧?俊天,那可是我們倆的光榮時刻啊!全州的考生有七八百個,推薦上來的不過十來個,我們倆正是其中之二呢!”陳良語帶自豪地說道。

沈俊天更加振奮,道:“十來個都讓我們給考過了啊?那我們豈不是出人頭地了?”

陳良驕傲地道:“那是當(dāng)然!我們能通過湖州的取解試,代表湖州書生前來京城趕考,已經(jīng)是出人頭地的事情了!若是能在省試中奪魁,那就更能平步青雲(yún),風(fēng)光無限了!”

沈俊天心情大好,打趣道:“哦?看來陳兄對省試是胸有成竹咯?”

陳良笑著搖頭道:“非也!非也!我是什麼料子,你和我都是心知肚明!能過得了科舉第一關(guān),我已經(jīng)是謝天謝地了,哪敢再奢望揚威省試?省試不比取解試,這裡高手雲(yún)集,才子輩出,哪裡有我發(fā)揮的機會?我說的是你,俊天,你強聞博記,過目不忘,更兼胸懷大志,只要好好把握,定能在省試中高中金榜的!”

沈俊天喜出望外,啞然失笑道:“怎麼?你是說沈俊天居然還是個強聞博記,過目不忘之人?不是吧?哈!看來這次穿越有搞頭了!”

陳良詫然地看著他,完全不懂他的話。沈俊天含糊過去,道:“陳良,你也別喪氣,別人也是人,我就不信他們能強到哪裡去?五經(jīng)六義我們也學(xué)過,大家半斤八兩,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陳良苦然一笑,道:“俊天,我知道你是在鼓勵我!不過我還是不抱什麼期望,我此次進京,就是要見證你金榜題名的!至於我,能得幾名算幾名吧!”

沈俊天點點頭,道:“這樣也好!無勝負之心,輕裝上陣,有時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好了!我們進去吧!是龍是蛇,就看這一把了!”

陳良重重地點了點頭,兩個好兄弟握了握手,奔向各自考場。

沈俊天費了半盞茶的時間才找到了自己的考場,門口那邊站著一個老儒生,看樣子是負責(zé)考生登記工作。沈俊天交了州里的推薦信,籤劃了姓名,那老儒生輕描淡寫地擺擺手,示意他進去。沈俊天跨過門檻,放眼一看,好傢伙!人都到齊了,就差他一個!最後一排空著一個位置,上面用紙條寫上了名字,不用看沈俊天也知道是自己了!

沈俊天連忙跑了過去,讓別人久等自己,實在是過意不去。他一邊跑一邊偷偷打量了在座考生,發(fā)現(xiàn)個個都是錦衣華服,儀表不凡,只他一人衣衫破爛,雖還算整潔,卻早已洗得發(fā)白了!難怪把他的位置安排在最後面,想來考場之中,位置的安排也是有些玄虛的!

他匆忙坐了下來,還未來得及喘口氣,考官便已經(jīng)進來了!一個身穿紅色官袍的老者,精神矍鑠,面容古樸,想來是個禮部官吏。考生甫見考官進來,不知深淺,故而靜下聲來,恭敬地聽候著考官講話。考官放下卷宗,掃視全場,道:“在考試之前,本官照例詢問一句,在座考生有無本官親戚?若有,依照本朝律例,該當(dāng)避嫌,考生須到特定地點,參加禮部爲考官親戚專設(shè)的‘別頭試’,不可與普通考生一同考試!”

衆(zhòng)考生齊聲答道:“回大人的話,沒有!”

一名考生笑著道:“大人,我們倒是想做您的親戚,只是沒那個福氣啊!”

“就是呀!您要是我爹那該多好啊?那我還用得著在這裡埋頭苦讀麼?早就飛黃騰達了!只是沒那個命啊!要不然您是我舅也行啊!”另一名考生附和道。

衆(zhòng)人笑作一團,歡聲笑語沖淡了考場的緊張氣氛。考官顯然見慣不怪,低聲叱道:“不得胡說!考場之上,豈能不分尊卑?”

那名考生做個鬼臉,道:“大人,我都叫您舅舅了,還怎麼不分尊卑啊?”

衆(zhòng)考生又是一陣鬨堂大笑,考官似乎心情很好,微笑道:“你要是能考上前三名,本官倒可以收你爲外甥!”

那人一臉苦相道:“啊?前三名才認我做外甥啊?唉喲,我要是能考得到前三名,您估計就得認我做乾兒子了!”

衆(zhòng)考生笑得東倒西歪,心情大佳,全然沒有了考試的緊張感。考官見差不多了,面容一肅,沉聲道:“既然沒有本官親戚,那本官就要開始考試了!爾等準備好了麼?”

“準備好了!”“我等這一天二十多年了,終於等到了!”

“大顯身手的時刻來了!”

衆(zhòng)考生衆(zhòng)志成城,羣情激昂,都期待能有上佳表現(xiàn),不致枉費十年時光。考官開始考卷。衆(zhòng)考生瞬間安靜下來,再無心思插科打諢,個個埋頭卷首,奮筆疾書。

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jīng)、墨義和詩賦,但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爲務(wù),多昧古今;明經(jīng)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xué)而無用。宋仁宗時期,王安石對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jīng)、墨義,專以經(jīng)義、論、策取士。所謂經(jīng)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jīng)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jīng)書中的意思去發(fā)揮。王安石對考試內(nèi)容的改革,在於通經(jīng)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jīng)、墨義取士,頒發(fā)王安石的《三經(jīng)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詩經(jīng)》《書經(jīng)》《周禮》《禮記》稱爲大經(jīng),《論語》《孟子》稱爲兼經(jīng),定爲應(yīng)考士子的必讀書。規(guī)定進士考試爲四場:一場考大經(jīng),二場考兼經(jīng),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

閒言表過,沈俊天接過試題,心中憂喜參半。喜的是自己熟讀四書五經(jīng),而且深得要領(lǐng),名言佳句更是爛熟於心,第一場大經(jīng)和第二場兼經(jīng)對他來說當(dāng)然不是問題。

憂的是進士考試還需考論和考策,這兩項都是考察考生對歷史和政治的見解,說白了就是議論文。議論文強調(diào)立意明確,主旨深遠。但沈俊天初來乍到,不懂北宋政治和民生,更不懂官場喜惡,故而下筆艱難。

所謂儒以文亂國,俠以武犯禁,文章有時候就如雙刃劍,寫得標新立異,會被冠以荒謬之名,寫得陳詞濫調(diào),又被冠以保守之名,故而文章的“度”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前朝自經(jīng)歷王安石變法之後,朝廷對於“改革”和“維舊”頗有爭論,這種爭論蔓延到進士考試的文章之中。不少士子的文章寫得雖好,但卻不爲考官所喜,故而名落孫山。

想了半天,沈俊天還是決定放膽豪言,正所謂富貴險中求,想要出人頭地,金榜題名,不冒點險是不行的!與其中規(guī)中矩地得個第一百名,還不如口出狂言,誇誇其談,說不定還能靠新奇的見解來吸引考官,取得好名次,心念至此,沈俊天文思泉涌,下筆如有神。

忙碌一天之後,沈俊天完成了他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科舉。

第20章 水戰(zhàn)之法第2章 高中探花第27章 來者何人第9章 夜探敵營第12章 遠離京城第1章 科舉出身第20章 水戰(zhàn)之法第12章 遠離京城第16章 少年岳飛第5章 縣令發(fā)威第22章 黑色旋風(fēng)第11章 代天巡狩第24章 押鏢之舉第27章 來者何人第8章 微服私訪第13章 焦土之罪第28章 本是故人第5章 鄆王趙楷第1章 窮鄉(xiāng)僻壤第17章 樑家紅玉第1章 科舉出身第27章 來者何人第6章 取而代之第21章 有朋遠來第12章 遠離京城第21章 有朋遠來第1章 窮鄉(xiāng)僻壤第12章 遠離京城第7章 蹴鞠之戰(zhàn)(二)第17章 樑家紅玉第11章 大興土木第23章 將相不和第26章 艱難起步第15章 兵強馬壯第27章 來者何人第23章 將相不和第10章 名伎師師第9章 夜探敵營第1章 窮鄉(xiāng)僻壤第14章 遷任揚州第9章 公主晚宴第17章 樑家紅玉第2章 下樑不正第24章 押鏢之舉第8章 微服私訪第6章 蹴鞠之戰(zhàn)(一)第2章 高中探花第2章 下樑不正第14章 遷任揚州第1章 科舉出身第1章 科舉出身第14章 遷任揚州第20章 水戰(zhàn)之法第25章 發(fā)財大計第2章 高中探花第2章 高中探花第1章 科舉出身第12章 守城之戰(zhàn)第6章 取而代之第9章 夜探敵營第3章 青雲(yún)直上第15章 兵強馬壯第6章 取而代之第28章 本是故人第10章 名伎師師第5章 鄆王趙楷第15章 兵強馬壯第11章 代天巡狩第13章 焦土之罪第9章 夜探敵營第9章 公主晚宴第11章 代天巡狩第3章 新官上任第23章 將相不和第18章 人盡其才第10章 名伎師師第11章 大興土木第18章 人盡其才第6章 蹴鞠之戰(zhàn)(一)第11章 代天巡狩第6章 取而代之第3章 新官上任第10章 大敗山賊第9章 公主晚宴第16章 少年岳飛第9章 夜探敵營第9章 夜探敵營第15章 兵強馬壯第3章 青雲(yún)直上第11章 代天巡狩第8章 蹴鞠之戰(zhàn)(三)第12章 守城之戰(zhàn)第10章 大敗山賊第15章 兵強馬壯第28章 本是故人第19章 安居樂業(yè)第3章 青雲(yún)直上第6章 取而代之第11章 大興土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札达县| 华亭县| 北流市| 汝城县| 南充市| 沈阳市| 民乐县| 和龙市| 湖南省| 东乡族自治县| 章丘市| 清原| 营山县| 玉屏| 汪清县| 福清市| 信阳市| 长阳| 晋城| 民和| 镇巴县| 资讯 | 栾川县| 绥江县| 河源市| 老河口市| 广德县| 中西区| 沿河| 广汉市| 阿拉善左旗| 锦州市| 松溪县| 遂川县| 赣榆县| 景德镇市| 巨鹿县| 米易县| 靖州|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