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是不能被尿憋死,自然也要解決好自己的姓氏問題。李元昊不姓趙,這很簡單,改個姓就okay了。可是關(guān)鍵問題就在於,這不是改個姓那麼簡單.其實如果要是把這個問題簡單看做是改姓的問題,自己完全可以不姓趙,改爲(wèi)唐王朝的賜姓李,可是,唐王朝的賜姓也有著深刻含義:那就是顯示出自己對於天朝上國的臣服,而接下來李元昊想要稱帝立國,就要標(biāo)新立異,就要破舊立新,就要革故鼎新,因而,在自己的姓氏這個問題上,李元昊必須要認(rèn)真,要慎重.
爲(wèi)此,李元昊還專門請來了西夏境內(nèi)黨項族人中最德高望重的一羣學(xué)者,學(xué)者們也是積極地建言獻(xiàn)策,提出了很多姓氏作爲(wèi)李元昊改姓之後姓氏的備選方案.其中,只有嵬名這個姓氏讓李元昊覺得滿意.嵬名是何意?嵬名際上是一個黨項語,意思是拓跋.而爲(wèi)什麼要姓拓跋,也很有的可講,拓跋是一個怎樣的姓氏呢?它是鮮卑族北魏皇帝的姓氏,魏孝文帝漢制改革之後,拓跋氏改爲(wèi)元氏,而拓跋是曾經(jīng)的北魏的國姓,現(xiàn)在嵬名的意思是拓跋,不就是說明這李元昊是曾經(jīng)的皇室之後,正本清源,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嗎?
李元昊的回答:從此之後,俺叫嵬名元昊,皇帝這個名字,在黨項族語言裡,叫嵬名兀卒,意思是黨項的皇帝叫做嵬名皇帝,只有姓嵬名的人才有資格做皇帝。這與寶島當(dāng)?shù)匦∨笥颜J(rèn)知中“美國的蔣總統(tǒng)”“所有的president都姓蔣”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一點:因爲(wèi)宋朝方面對元昊的稱謂大都是“李元昊”,而我們的這本書主講宋朝歷史,所以當(dāng)然要按照宋朝方面對元昊的稱呼來稱呼元昊,所以,在相關(guān)的系列章節(jié)中,我們把元昊全部稱爲(wèi)“李元昊”。
結(jié)果:李元昊通過確立自己的姓氏這樣一種辦法,堅定了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四個問題:自己的父親要改名嗎?
解決了自己姓什麼這個問題,李元昊還要解決父親的名字問題。李元昊之父,叫李德明,李德明這個名字,你看不出有什麼問題吧,你還會覺著,這名字起的不錯,沒錯,這就是李元昊的爺爺李繼遷的大手筆。可是,遼國人卻說,這個名字有問題。爲(wèi)什麼有問題呢?是因爲(wèi)這個名字沒有避諱。(避諱這個詞的含義文末有註釋)
既然是避諱,那就要說清楚究竟是避誰的諱。大遼王朝有個皇帝遼穆宗,是個睡神,是個覺皇,我們以後還會有專門的大故事來介紹這個皇帝,但是,他又是怎麼和李德明聯(lián)繫在一起的呢?且聽我娓娓道來。這個遼穆宗,叫耶律璟,也叫耶律明,或者說,耶律明是遼穆宗的曾用名,而李元昊的父親叫李德明,看出問題來了吧?“明”這個字重複了。大遼王朝認(rèn)爲(wèi),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李德明作爲(wèi)我們大遼的臣子,怎麼能叫李德明呢?怎麼能用我們主上名字中的字呢?要改名,要抓緊改名。李德明也曾識得幾個字,讀過幾本書,知道漢朝歷史上有個王昭君,王昭君在漢朝時就叫王昭君,可是到了晉朝,爲(wèi)了避司馬昭的諱,改稱“王明妃”,“明”和“昭”表達(dá)的都是一個意思。李德明靈機(jī)一動,以後不叫李德明瞭,改名“李德昭”。但是,憑什麼是李德明改名而不是遼穆宗改名?李德明心裡肯定很窩火,但是,有一個真理,叫做:胳膊擰不過大腿。還有一個真理,叫做:好漢不吃眼前虧,該低頭時就低頭。
李德明能屈,他格外希望自己的兒子李元昊能伸。李元昊也沒有辜負(fù)李德明的期望。
1032年李元昊即位,對這個問題做出回答:“我爹就叫李德明,你們大遼王朝還能怎麼著?別蹬鼻子上眼。若是你化爲(wèi)豺狼來了,迎接你的是獵槍。我們不惹你,但是我們真的不怕你。”
結(jié)果:李元昊不服大遼王朝的一系列舉動,給十幾年後的遼夏戰(zhàn)爭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