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五章 轟動京師

“壯哉!快哉!漢臣這一箭,必定名垂青史,爲後世傳頌!”

黑水城上,狄進看著機宜司傳回的信報,露出由衷的喜悅。

他得到消息的時間,自然比起燕雲的遼人要晚,所幸雷澄在護送契丹貴人一行出城,又眼睜睜看著狄青大搖大擺地率衆出城後,就第一時間安排機宜司的諜探,快馬回報。

所以雙方收到消息的間隔,也沒有太長,都是第一批得知中京城內,那場影響極其深遠的大震盪。

宋軍破城。

耀武揚威!

此時狄進將手中的信報轉給身後,劉知謙、雷濬、楊文才等人看了,皆是狂喜。

他們都是北方人,想到從小到大身邊長輩對於契丹的恐懼,一時間更有些熱淚盈眶:“從今往後,北虜再也不得張狂了!再也不得張狂了!”

狄進沒有那種體會,但也知道此次北伐失利的巨大士氣影響,在狄青這一策馬中京的舉動下,基本是煙消雲散,對於遼人的信心打擊,則是無與倫比的嚴重。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得是狄青率衆平安迴歸。

“照著路程推算,他們已到遼西了……”

狄進立刻下令:“再調兩千精銳,一人三騎,北上接應!”

西北邊軍大多被調去北伐,但爲了守護新收復的河西,還是留下了兩萬精銳,狄進特意在黑水城中額外屯了兩千騎兵,就是考慮了接應的情況,如今再派兩千,正好能夠接應人困馬乏的狄青軍。

劉知謙頗爲心動,提議道:“相公,倘若人馬會合,還有一戰之力,是不是趁此機會,奪取雲州城,據而守之?”

雷濬更是目光大亮:“一旦那位太后能在雲州城站穩腳跟,新登基的年輕遼主,到底認哪個母親爲後?哈!這場好戲可是太精彩了!”

楊文才卻有些擔憂:“只怕我朝之人蔘與過多,那位太后就失去了遼國的正統,即便有遼主的遺詔,中京那邊也能直接否去……”

“沒必要過於貪心!”

相比起他們的思量,狄進卻直接搖了搖頭:“此次只要漢臣及麾下將士平安迴歸,就是大勝,至於據守雲州,與中京抗衡……僅憑那位遼國太后,和其麾下逃出的那麼些契丹貴族,想割據遼西,與野心勃勃的太妃共分朝堂,基本上是辦不到的!”

如今最好的結果,自然是太后蕭菩薩哥居於遼西雲州城,與太妃蕭耨斤隔空而望,遼國內部自此分裂成兩個朝堂,兩股勢力分庭抗禮,內亂不休。

再結合之前遼東的叛亂,此次遼帝駕崩,新主登基,本就威望不足,結果中京還被宋軍鐵騎踏入,留下一個前所未有的恥辱。

如此種種,這個強大的北方帝國可能就此由盛轉衰,甚至是極速衰弱。

但狄進很清楚,遼國上下也是人才濟濟,沒那麼容易受擺佈。

且不說蕭遠博那羣契丹貴族的根基在北方,根本不可能投靠宋朝,單就蕭菩薩哥自己,與遼聖宗夫妻情深的她,也不會願意就此分裂了遼國的基業。

所以這個目標固然誘惑滿滿,但成功的機會,著實不大。

以宋遼目前的局勢,也沒必要這麼做。

兩個旗鼓相當的大國交鋒,不外乎兩條路,要麼壯大自己,要麼削弱敵人。

讓太后和太妃對抗,令遼國內亂,就是標準的削弱敵人,可事實上,更切合實際的是將河西的收穫消化,在步卒的基礎上擁有強橫的騎兵,再加上宋的人口本就十倍於遼國,兩國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就都拉開了差距。

只要拖下去,勝利的天平就會朝著自己不斷傾斜,何必在小道上費盡心機呢?

狄進之前讓狄青隨機應變,這位做得相當好,甚至超乎了預料,但現在收尾工作,他就當仁不讓地接過了,避免在大好優勢下奢求太多,反倒樂極生悲:“兩千精騎直至大同,與漢臣會合,讓他將從中京救出的太后和契丹貴族們直接丟在雲州城,記住,連城都不要進,即刻迴歸!”

“是!”

劉知謙和雷濬立刻去辦,楊文才留在身後,低聲道:“相公,今早趙宣撫又遣宅老,親往京師送信,要不要截下來?”

狄進搖頭:“不必!”

不僅不必,他還挺關心那位的:“之前的幾封劄子和信件送出了麼?別又所託非人,讓送信的吏員跑過來投靠,亦或將信毀去……”

楊文才聞言哭笑不得:“我們都盯著呢,這幾次都沒有出意外,平安地送走了!”

趙稹那次被番人圍堵,再受野利遇乞諷刺,一氣之下昏厥了過去,醒來後顧不上其他,就要寫劄子上交京師,爲自己申辯。

誰料他劄子寫好了,派出去送的那個宣撫司吏胥,卻帶著信跑來興州,作爲投名狀交給了經略安撫司。

狄進無奈,只有讓這位吏胥正常地去送奏劄。

後來的信件也出了類似的事情,直到近幾日,這位老臣似乎終於反應過來了,那些人完全靠不住,乾脆將身邊的親信僕從派出去,如今連管家的宅老都用上了。

楊文才冷眼旁觀,覺得可笑。

事實證明,熬資序熬到七十多歲,又攀附上執政太后,纔有了現在地位的趙稹,很可能是執政裡面水平最差的一位。

這樣的老臣,在兩府平穩執政,哪怕庸碌無爲,只要不犯大錯,死後也能得一個不錯的諡號,但到了地方上,是真的誤事。

偏偏這位誤事後,還想主動壞事,所以依照楊文才之見,別說奏劄,連一封信件都休想送回京師,避免搬弄是非!

“不必擔心這些,事實上接下來還有紛爭!”

狄進看出他所慮,淡淡地道:“國朝本就揚文抑武,對於擅自出兵更是警惕,尤其是此次,北伐正面戰場失利,我河西軍未經調令,奔襲千里,直衝遼國中京,便是由此立了不世之功,但要彈劾,也是大有可爲!”

楊文才皺眉:“可等到朝廷調令,就來不及了啊,這點夏相公都是清楚的!”

“有些朝臣會揣著明白裝糊塗……”

狄進道:“勝不驕,敗不餒的,終究是少數,有些人在北伐失利後就被嚇破了膽,說不定並不覺得威風,還如晴天霹靂一般,擔心接下來遼國的震怒報復!”

楊文才終究是楊家子,哪怕是嗣子,在對遼方面也極有骨氣,聞言勃然變色:“狄將軍如此威風,誰敢問他的罪,那便是國賊!國賊!!”

狄進最痛恨這類人,但也知道無論是什麼時期,都少不了這類人,同樣道出了第二個也是更關鍵的原因:“北伐之敗,終要有人擔責,而朝堂上亦會由此爭論不休!”

楊文才腦海中瞬間閃過一道身影,面容頓時凝重起來。

這次北伐最初的提議雖然是夏竦,可此後大力推動的,卻是那位臨朝稱制十餘載的太后。

結合官家本該親政,太后又提過袞服祭祖,再深入一想,狄青是官家提拔的親信,而趙稹則是太后派來河西的,如此種種,接下來的宋廷朝堂也不會太平啊!

楊文才抿了抿嘴,低聲道:“相公,太后會不會……?”

“不會!即便是再大的權勢,也逆不過公道人心四個字!”

狄進沒有把劉娥想得那麼下作,況且有些事情,那位執政太后即便豁出去了,也無能爲力了:“國朝不會寒了有功之臣的心,千秋萬代的史書裡也不會歪曲事實,何況只看河西,單憑官職差距,便註定了有些責任,漢臣背不起,我也背不起~”

說到這裡,狄進還挺佩服夏竦的算計,那位早在一開始就想到了,不惜得罪狠了太后,都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這位趙相公卻至今都不明白,就算送去了千百封書信,也是毫無用處的,當需要問罪時,罪責只會由他來擔,誰讓他是河西路宣撫使呢!”

……

汴梁。

自從北伐兩路大軍慘敗,連統兵大帥都命喪遼人之手,剩下的一路則被圍困於涿州,無法迴歸之際,京師就進入了人心惶惶,一夕三驚的狀態。

別說碼頭上離京的船隻越來越多,每艘都帶著滿滿的家當,南下避禍而去。

連那最熱鬧的瓦舍勾欄,最奢侈的正店酒樓,都冷清了許多。

唯獨寺院的上香人數多了許多。

因爲最可憐的要數平民百姓,就算是想搬家,也沒地方搬去,只能戰戰兢兢,求神拜佛,生怕一早醒來,就聽到遼人馬踏中原,大禍臨頭的消息。

要知道絕大部分百姓是沒有那個條件住在內城的,他們的家嚴格來說,都在汴梁城牆之外,倘若契丹鐵騎殺過來,只能任由那些兇惡的北虜蹂躪宰割,不知要慘死多少。

直到這一日。

大名府的快馬入京師。

那信使想到夏相公特意的關照,再加上自己已然壓抑不住心裡的激動,高舉著戰報呼喝:“河西軍大勝!河西軍攻破遼人中京!大勝!!大勝!!”

一路飛奔而去。

WWW ¤тт kǎn ¤¢ Ο

百姓面面相覷。

繼而。

轟動京師!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兩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一百五十二章 爲無辜者不再枉死,爲世間多一份太平(第二更)第四百一十六章 分屍總有其用意第兩百九十七章 專業的領域交給專業的“人才”第六十一章 暴風雪客棧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四十章 幸好沒用鐗,否則直接打死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該蒙受不白之冤!爲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個名字引發的線索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謎題全部解開了!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第兩百九十章 兇手的動機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一百二十四章 破不了的迷案就找狄解元,真是個小機靈鬼!(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進和呂夷簡的強強聯手第四百三十五章 可笑的下馬威,到底考驗了誰?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開棺!(第三更)第七十二章 這纔是推理第兩百五十九章 這特麼八歲?第兩百八十三章 功勳舊臣不允許提功勳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詞句殺人事件再現》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兩百六十六 你看!他們急了!(除夕快樂!)第四百四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可存也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四百六十章 李元昊你在哪呢?再不回來,西夏要沒了哦!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夏滅亡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把誰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越獄第八章 目標不是亂選的,是有備而來!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兩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四百一十五章 讓“英雄”查“英雄”,讓“好漢”查“好漢”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第一十一章 三千貫酬謝,穩了!第兩百一十六章 死這麼點就想結案?天真!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四百六十章 李元昊你在哪呢?再不回來,西夏要沒了哦!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吳景成爲獄友的七爺(第三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替死鬼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四百四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可存也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下不得不信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兩百六十八章 官場神技——不粘鍋!第一百二十四章 破不了的迷案就找狄解元,真是個小機靈鬼!(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迎頭痛擊,一場大勝!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爺:區區三個趕考士子,看我怎麼拿下!(第三更)第一百零四章 狄進正式出馬!(第二更)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四百四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可存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撥就是如實相告第四十一章 抓錯人了?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四百二十六章 我將引領歷史的走向,徹底改變天下!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淨土”的名單》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李元昊過來解釋解釋!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單防盜首第三百九十三章 姐姐和公孫二孃的初識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友弟恭”“相親相愛”“整整齊齊”第五百零二章 這次就不任命頂頭上司了,培養執政班底吧!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意思你來晚了,狄青已經把犯界的遼人殺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波密县| 平利县| 靖西县| 青神县| 江山市| 千阳县| 武冈市| 腾冲县| 临颍县| 太仆寺旗| 依安县| 萝北县| 永兴县| 淮阳县| 曲阳县| 平阴县| 德钦县| 兴和县| 荣成市| 广水市| 阿拉尔市| 双辽市| 永昌县| 新源县| 循化| 铁岭县| 西乌珠穆沁旗| 岳普湖县| 平远县| 太康县| 榆社县| 江源县| 同仁县| 洪湖市| 托克逊县| 九寨沟县| 隆昌县| 仙游县| 丹凤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