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塊石頭引發的邦交衝突

“噠噠噠——”

楊懷敏邁著小碎步,幾乎是一路小跑地闖入府中,迎面就見到狄進帶著一位有幾分面熟的遼人臣子,有說有笑地朝著廳堂而去。

他咬了咬牙,壓抑住怒火和懼意,開口喚道:“狄相公!”

“楊都知?”

狄進神情驚訝:“你怎麼來了?”

而那位遼人官員也打量了過來,雙方面對面,楊懷敏才認出,這位確實是熟人,正是駐守雁門關時,三番五次代替蕭惠出面的使臣劉六符。

“兩位早就見過了,不用我介紹,楊都知遠來,正好爲你接風洗塵,請!”

狄進微笑著將他們帶入堂中,侍從魚貫而入,將美酒佳餚端了上來。

談不上多麼豐盛,但食物確實迥異於中原,多有西域特產。

如今興靈地區反抗的部族被一一肅清,宋軍只要再往西,一路開赴天山腳下,就能將河西走廊完全納入疆界,重開商路。

當然,真要重開絲綢之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歷史上青唐吐蕃的地盤很小,國力卻在地方政權中不容忽視,就因爲自五代開始,各種戰亂基本毀掉了河西走廊的交通,後來黨項李氏又在靈州道上抽取重稅,盤剝太狠,許多西域商人不得不改道,從青海湖畔繞行,由此反倒造就了青唐吐蕃的富庶。

現在青唐吐蕃還未成立,那條路同樣是戰亂不休,宋軍奪取河西的消息一經傳出,回鶻商人聞風而動,第一批抵達興州城,向城主府進獻了許多西域特產,如香料、寶石、美酒等等,以示誠意。

此時劉六符品嚐著美酒,便舉杯笑道:“貴國重回玉門關,再復商路,想來下一步就是開拓西域了,仕林兄青史留名,真是羨煞我等啊!”

狄進也舉起酒杯:“旁的事情,在下會謙虛一二,然恢復漢唐舊疆之志,正是我等心中所願,這就承起頌兄吉言了!”

“哈哈哈!”

聽著兩人爽朗的笑聲,楊懷敏頗爲驚疑。

夏竦提出《平燕十策》後,太后雖未完全同意,卻也讓樞密院調派禁軍,屯兵河北,糧草輜重不斷調集。

如此一來,激發了主和派的強烈反對,不知多少老臣認爲戰事一開,河北將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生靈塗炭,故而整日捶胸頓足,上書以求廷議,同時彈劾夏竦的奏劄,雪花般的遞上去。

在那邊劍拔弩張的關頭,西北的一位經略相公,一位遼庭使臣卻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好像之前的衝突都沒有發生過?

沒道理啊!

不過聽著聽著,楊懷敏也琢磨過味來。

劉六符的笑容是一種試探,對方口中的開拓西域可不是單純的恭維,宋廷如果不僅僅滿足於河西走廊的迴歸,更要將影響力重新滲透回西域,讓西域諸國不再認遼爲中國,這同樣是衝突。

不過依劉六符的言下之意,遼國可以在此做出讓步,默許宋人揚威西域,更準確的說,是默許以狄進爲首的這支宋軍繼續開疆拓土,獲取功績。

狄進的笑容也是一種迴應,但他滿足的,就不僅僅是重開河西走廊,在西域擴散影響了,而是志在恢復漢唐舊域。

何爲漢唐舊域?

燕雲十六州,是必須要拿回的!

再北的疆域,也猶未可知!

所以漸漸的,劉六符的笑容就有些僵硬起來,酒是一杯接著一杯喝,臉上終於泛出了潮紅,然後嚷嚷起來:“打就打,誰怕誰,舉國之戰,看看你我兩國,哪個先撐不住!”

“呵!劉詹事醉了,扶他下去休息!”

狄進輕笑一聲,揮了揮手,讓遼人的親衛入內。

待得劉六符跌跌撞撞地被擡了下去,狄進視線轉了過來,卻接著話頭道:“舉國之戰,哼!即便是遼國軍隊,擅長打草谷,物資糧秣皆從敵人那裡搶來,要從幅員萬里的疆土中,動員出足夠的兵力,依然得用上兩三個月的時間,不然的話,蕭匹敵部也毋須提前撤走,遼人就想打麼?楊都知,我所言是否在理?”

楊懷敏一個激靈,好似回到了雁門關外那屍體堆積的城頭,下意識地道:“相公所言在理!”

狄進微笑:“倒是因緣際會,雁門關外,是我們與這位遼國的漢臣劉六符談判,如今又是我們三人,而經過這次的接觸,我已經基本肯定,遼國並未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此番遣使來河西,是爲了和平!”

楊懷敏知道自己失態了,可氣勢一旦衰弱下去,一時半會哪能回得上來,只能乾笑道:“若無相公神威,攻滅西夏,遼人哪會服軟?”

“錯了!遼人祈求和平,卻也不會服軟!”

狄進搖了搖頭:“遼國確實沒有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但我軍一旦越過界河白溝,踏足涿州之地,他們會傾盡一切來戰!”

“兩個原因!”

“第一,燕雲於契丹也是絕不可失的要地!”

“第二,遼東大延琳反叛,如果遼庭這個時候退縮了,那不僅是渤海遺民,奚族、阻卜、女真乃至漢民,都會反!”

“我之前在三司任職,看過全國的賬簿,當時還未與黨項開戰,想要爲河北和河東提供足夠的糧秣和資材,就已經顯得勉強,更別提現在……”

“想必朝堂之上,已經有不少老成持重的臣子,提及這點了吧?”

楊懷敏遲疑著道:“是……是的……”

頓了頓,楊懷敏知道不能跟著對方的節奏走,強行扭轉話題:“狄相公倒是把老奴問住了,老奴只顧得上宮內的事情,不敢議論前朝政務,盼著辦好了差事,速速回京,將河西的捷報啊,都稟告給聖人呢!”

將太后的尊稱擡出來,狄進也打住了話頭,微笑道:“是啊,我還未問,楊都知此來何事?”

楊懷敏趕忙道:“聖人聽聞,興州出土了一件天降奇物,恰是我朝收復河西之際,如此天人感應,祥運綿長,乃吉兆,命老奴將此物帶回京中!”

“天人感應……”

狄進聞言笑了笑。

事實上,別說天子了,就連士大夫都不信天人感應一說,正經的儒門中人都清楚,這不過是一件用來震懾皇帝,遏制皇權,使之不可胡作非爲的工具而已。

當然在很多時候,哪怕不信,天人感應也可以作爲藉口,用來攻擊政敵,扳倒宰執。

而此時太后的旨意,同樣是運用了這個理論,將興州的大捷與神石的出土結合到了一起,聰明地將女主當國的預兆暫時剝離,也沒有一上來就稱之爲祥瑞。

這就讓人無從辯駁,難道太后想看看宋軍大捷後,在當地出產的一塊奇石都不行?那就是公然抗旨了!

狄進當然不會公然抗旨,他的理由堂堂正正:“楊都知來晚了些,遼國的元妃不知從何處聽到了這個消息,將之視作祥瑞,這倒是有些難辦……”

“爲何難辦?”

楊懷敏臉色沉下,態度變得強硬起來:“狄相公,興州已是我大宋的疆域,難道興州所產之物,還要看遼人的臉色麼?”

“然而這塊‘天雨鐵’從天而降的時候,興州還在夏人手裡,那位祭司則要將此石獻給遼國的元妃,從這點歸屬上,遼人討要並不過分,我朝是禮儀大邦,非那等化外夷民不講規矩!”

狄進說到這裡,語氣變得嚴肅:“當然,你我同屬宋臣,我自是不會與你爭辯,只是此物既爲兩國的貴人所爭,它就不僅僅是一塊石頭,更代表著兩國邦交!”

楊懷敏同樣不想爭辯,作爲身體殘缺的閹人,他完全可以不講道理,聲音頓時尖利起來:“這怎麼扯到兩國邦交上去了,狄相公,你這話也太危言聳聽了!”

“是不是危言聳聽,不是伱我說了算的,而是如今的對峙,已經讓戰事一觸即發,倘若兩國開戰的最後導火索,是因爲一塊石頭,那載入史冊,豈非貽笑後人?”

狄進擡起手,直接中止這場交流:“楊都知不必再說了!太后下旨時,並不知遼國會遣使索求,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將此事回稟宮中!”

“好!好!”

楊懷敏面色數變,他可以不講道理,但對方可以讓他開不了口,看了看周遭衛士那一道道虎視眈眈的眼神,終究只能哼了一聲,拱手道:“老奴便上書,請聖人定奪!”

說罷,這位大內都知氣沖沖地回到了自己的客房中,提筆開始寫密報。

新仇舊恨涌上心頭,密報裡面自然免不了盡詆譭之能事,將這位經略相公立功後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嘴臉描繪得惟妙惟肖,便宜行事,便宜到連太后的命令都不遵從了!

“以爲立了大功,就能猖狂得意了麼?你等著,太后不會放過你的!”

“那些老臣根基深厚,都是一紙詔書貶黜出京,還拿不下你這受人嫉恨的年輕經略相公?到時候牆倒衆人推,有的是落井下石的!”

“對了,還要加上一句,心中只知官家,全無太后,太后如今最是忌憚這點!”

心中翻騰著濃濃的惡意,嘴裡喃喃低語,楊懷敏正琢磨著如何寫讓太后最爲震怒,耳畔突然傳來一聲冷笑:“蠢!不說你這信能不能遞得回去,等信回京,太后再下旨來興州,神石早就沒嘍!”

“誰?”

他大驚失色,猛地起身,但隨之入內的,只有一路護送來的皇城司禁軍。

而楊懷敏左右查探後,情緒逐漸冷靜下來,心頭陡然一悸:“不好!我是中計了!狄進此舉,是要故意拖延時間啊!”

便是八百里急遞,日夜兼程,來回也要七八日,萬一趁著這段時間,神石已經被劉六符拿了去,回到遼地,難道親自去追回來,差事就辦砸了!

到時候即便太后貶了狄進,他也沒了前程可言,而狄進還有士人相護,此舉更會得到大量朝臣擁戴,早晚會重回朝堂,自己則是徹底完蛋……

“你是誰?你爲何要出言提醒?你和……誰有仇怨麼?”

想到這裡,楊懷敏揮退手下,在屋內緩緩走動著,輕輕地開口詢問道。

待得三聲試探都未得到迴應後,他咬了咬牙,乾脆問道:“你能幫老奴拿到神石麼?你且放心,這份功勞老奴絕對不會瞞下,一定上稟聖人,只要她老人家一喜,保證你有享不完的富貴榮華!”

“呵!”

終於,一道說不出奇異的味道飄入鼻翼之間,楊懷敏驚喜交集地聽到一聲迴應在耳邊響起:“今夜三更,帶足人手,得神石後,速離興州,回返京師,這是你能辦好太后差事的唯一機會!”

第三百八十七章 萬衆矚目的歸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兩百二十章 從死第一個人開始,就不能停下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小乙:公子身邊的人有點強……(第二更)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迴歸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爺”,我現在要打死你,你能別跑麼?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兩百四十章 兗州的地盤,我說了算!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一百四十一章 駙馬,你知道“和離”嗎?(第三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下不得不信了第兩百一十八章 姐姐提鐗上門,單挑忠義社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五百零六章 宋軍:優勢在我!夏竦:感覺要完……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名解元,非這位學子莫屬!(等待更新)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五十二章 這次是真丟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四百九十七章 拿到神石後,聰明的智商都佔領高地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動機!真相大白!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四百八十八章 女主當國?不錯!正是劉……正是元妃娘娘!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四十章 幸好沒用鐗,否則直接打死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狄相公的經略佈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四百七十五章 比誰投降快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七十八章 鬧鬼案的最後拼圖第三百二十章 邀請北俠攻略盜門第四百一十六章 分屍總有其用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查案不忘上進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寫!(二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四百九十八章 安定河西,遠離是非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友弟恭”“相親相愛”“整整齊齊”第三十六章 轉變思路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嗎?如破!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個起死回生的人》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三百零八章 鹹魚丐首喻平背後的真相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五百章 河西宣撫使,超越封疆大吏的位置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審訊,往往讓犯人覺得優勢在我(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給神探的挑戰信》第兩百七十章 現在輪到我們出手了!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渤海密藏的真相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能打死的,就別嗶嗶!第兩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鎖定七爺所在(第二更)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迴歸第兩百八十一章 蕭正使,你也不想那件事……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四百八十二章 太后的威懾有時候比皇帝還管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爲輿論戰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爲輿論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帝駕崩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大宦官死了三個,現在輪到你嘍!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兩百二十二章 “金剛會”六人衆的代號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兩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釋權,在我們這裡!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安定河西,遠離是非第四百三十五章 可笑的下馬威,到底考驗了誰?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點狀元也別這麼明顯啊!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的爭取主導權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下丐首兄弟在監獄團聚了! (第一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中方县| 台北县| 福海县| 东安县| 教育| 万山特区| 丹江口市| 兖州市| 黎城县| 柘城县| 浦城县| 梁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昌黎县| 自贡市| 增城市| 华宁县| 屏东市| 芮城县| 璧山县| 宝坻区| 云和县| 临澧县| 哈巴河县| 武邑县| 靖宇县| 漠河县| 利津县| 九江县| 高青县| 潜山县| 平度市| 福清市| 桦川县| 临朐县| 济南市| 隆尧县| 娄烦县| 稻城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