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

進入九月,宋遼雙方的立場,迅速接近。只剩下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了。

分歧主要集中在了盟書之中,大宋與大遼各自的稱呼。

遼國方面堅決要求用中國大遼皇帝、中國大宋皇帝的稱謂,並要求大宋方面準許大遼國的大臣,前往泰山獻祭。

並表示,這是遼國的最終立場,決不能有一個字的更改。

大宋方面,自然堅決不同意。

認爲遼國耶律氏,本來是契丹人出身,怎麼能稱中國呢?又怎麼可以和中國天子一樣,獻祭泰山?

遼國方面反駁說,從前後唐的李存瑁是沙陀人,但他也是中國天子。

現在,大遼天子尊孔崇文,修禮明法,文物彬彬,怎麼就不能當中國天子了?

難道中國天子還需要講血統?

孔子不是說過了嗎?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

大宋自然就詭辯了起來,富弼告訴耶律宗真,李存瑁能做中國天子,那是因爲他是受了大唐冊封的節度使,而且一直忠心大唐,朱溫滅亡大唐後才建立國家。

遼國沒有大唐的冊封,自然不能有什麼繼承中國法度的說法。

對於這個說法,遼國君臣自然嗤之以鼻。

他們只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就讓富弼啞口無言——石敬瑭。

那位後晉的開國之主,是靠著遼太宗耶律德光才能奪取政權的。

富弼回報汴京,訴說了遼國君臣的堅持。

於是,趙禎只能召開御前會議,討論這個事情。

可惜,一連開了好幾次會議,君臣都不能拿出辦法來,只好讓富弼自己臨機決定。富弼能有什麼辦法呢?

面對遼國君臣的日夜緊逼,以及威嚇恫恐。

他也只能無奈背鍋於,同意了遼國人的要求,只是頂回了遼國可以派人前往泰山獻祭的條件。

由之,到九月乙未(十三),宋遼雙方達成了正式的盟約。

шшш● тtκan● CΟ

盟約內容,在去掉那些修辭與有關各自立場的解釋外,主要內容就四條。

第一,大宋、大遼約爲兄弟,其中,大宋爲兄,大遼爲弟,大宋依舊按照澶淵之盟的約定,每年給大遼天子弟弟白銀十萬兩,絲絹二十萬匹作爲零花錢。

第二,大宋、大遼,皆可以使用中國的稱謂,也都同意雙方各自對有關歷史,存在一些不同見解,但兩國決定,拋棄前嫌,一致向前看。

所以,大宋不公開反對大遼對外使用中國天子的名義,但遼國不能也可以干涉大宋內部對遼國的表述。

第三:大宋天子認爲,大遼皇帝弟弟有關的高句麗、渤海等事務採取的行動都是合理和必要的。將下令修改國史,改變過去對大遼聖宗皇帝東征的一些錯誤表述,並且可以按照大遼的意見,進行修改。

第四,大遼每年可以將總價值不少於二十萬貫的牛羊牲畜以及皮毛製品,賣給大宋,大宋則必須用等值的絲綢、茶葉以及其他商品交易。

當然,私底下,還有幾條秘密條款。

主要內容是大宋必須派遣太醫到遼國,傳授有關種痘法的技術與知識,並且必須保證,永遠不提這個事情,也絕不能公開這個事情。

另外,則還有,大宋必須定期派人將國內遼國指定的有關文人、名士的最新著作抄錄,送到遼國手裡。

於是,全新盟約被送抵汴京。

九月已醜(十九),趙禎正式在這盟書上用印,然後命人將這盟書送抵瓦橋關,在那裡,宋遼雙方將完成換約。

宋遼雙方出乎意料的迅速達成一致。

戰爭的陰雲,迅速從河北上空消失,大名府重新繁榮熱鬧起來。

而在整個過程中,在興慶府中的李元昊,看的目瞪口呆。

他的心情,也經歷了過山車一樣的刺激。

從驚喜、狂喜到失落、失望、絕望,也就三個多月的時間。

於是,他本人對遼人的態度,也迅速急轉直下!

在得知了宋遼換約後,李元昊瘋狂的將自己寢宮裡的遼國物品砸爛,錯非是當年那個遼國嫁來的公主早已經病死,恐怕也難逃他的魔爪。

剛剛從遼國出使回來的野利旺榮戰戰兢兢的磕頭道:“事已至此,還請兀卒息怒……”

“沒用的傢伙!”元昊大聲唾罵著,對野利旺榮是怎麼看都不順眼,要不是他的兩個哥哥野利榮仁和野利遇乞如今手握重兵,是他的左膀右臂,元昊已經拔劍砍了這個不能替他完成離間宋、遼的大臣了。

即使如此,元昊也是抓著野利旺榮一頓捶打,打的野利旺榮鼻青臉腫,只能直挺挺的跪在地上,任由其發泄。

“去把榮仁和遇乞給我叫來!”元昊罵罵咧咧著打了一會,也沒有力氣了,氣喘吁吁的下令。

“諾!”野利旺榮如蒙大赦一般。

很快,在殿外候命的野利榮仁和野利遇乞兄弟就來到了元昊面前,他們戰戰兢兢的跪下來磕頭:“兀卒,您叫我們嗎?”

“別跪著了……”元昊這時已經發泄的差不多了,冷靜了下來,他揮手招呼著這對兄弟:“都給我起來!”

然後,元昊就帶著這對兄弟,來到了一張被懸掛在宮殿牆壁上的地圖。

“朕想了很久……”元昊說道:“不能再這樣被動下去了……各部都已經怨聲載道,若再這樣下去,朕擔心明年開春,就會有部族的人逃亡去吐蕃、宋朝、遼國……”

其實,現在也已經開始出現這些情況了。

元昊建立的所謂大白高國,先天不足,本就是一個部落聯盟罷了,從李繼遷時代開始,纔有了點族羣的特徵。

但那是靠暴力和聯姻組成的聯盟。

元昊即位後,也是靠著血腥鎮壓屠殺以及收買,方纔維繫著團結。

但其實,很多部族甚至是貴族,對所謂的大白高國沒有半分認同。

一旦肚子吃不飽了,逃亡馬上就會出現。

就像現在,宋、夏、夏、遼邊境,每天都會有部族的牧民們,趁著夜色,逃入對方境內。逃亡者甚至連吐蕃方向也跑!

哪怕元昊再三申令,更公開處死了許多被抓住的逃亡者,但逃亡的人依舊源源不斷。

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

“兀卒,打那裡?”野利榮仁和野利遇乞當然也知道現在國內的情況,所以他們也沒有廢話,直接問道。

“這裡!”元昊的手,指到地圖上的一個地方,重重的錘了一下。

那是秦州!

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六十章 小報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四章 祖宗(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九章 立威(2)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十一章 南廳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十一章 南廳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八章 立威(1)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十章 交易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八章 立威(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八十四章 驚雷(2)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道真| 卢湾区| 金华市| 长兴县| 琼结县| 漯河市| 泰来县| 贵州省| 濮阳市| 新源县| 胶州市| 乌什县| 克东县| 舟山市| 九江县| 青岛市| 乌鲁木齐市| 聊城市| 金川县| 都江堰市| 隆子县| 巴塘县| 平南县| 安化县| 偃师市| 宁安市| 台北市| 香港 | 黑山县| 绥棱县| 唐海县| 平塘县| 信丰县| 石屏县| 武夷山市| 二手房| 将乐县| 房山区| 株洲市|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