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65章 謠言四起(上)

熱熱鬧鬧的元日朝會落下帷幕,風平浪靜的過了四天,轉眼便到了大年初五,東京城裡的人流逐漸多了起來,大街上的車馬川流不息,人聲鼎沸。

昔年元日至初八,大街上人煙稀少,衆人不是回鄉省親,便是在家中飲宴,極少出門。如今的東京城百姓初一初二拜見父母和岳父岳母之後,便會走親訪友,出入茶肆酒樓,東京城瞬間便沸騰起來。

辰時末,東京外城西大街,自初三開始,街上商鋪便鋪開陣勢營業,大街東邊的胡氏茶樓門前擺著高高的蒸籠,蒸籠上冒出白煙般的蒸汽,陣陣濃郁的鮮肉包香味飄散開來。

蒸籠旁簇擁著十幾個食客一手遞過銅錢,一手接過荷葉包裹的肉包,邊吃邊向不遠處的三司超大型商鋪建設工地走去。

此處的商鋪是王嘉言規劃的城區綜合型零售店鋪,三司官員曾派人去臺灣基隆考察過,看到基隆官營商鋪後歎爲觀止,基隆人口不及東京城十分之一,官營商鋪收入卻非常可觀,如此規模的商鋪東京城怎能沒有。

孫冕和王嘉言看完考察報告後,均以爲東京城完全可以建設一大型商鋪,加之內城城牆拆除已經是大勢所趨,便在西大街開工建設三司官營綜合商鋪,因工期較緊,元日僅僅放假三日,初三便開始復工,大批官人、民工涌入工地,西大街頓時熱鬧起來。

胡氏茶樓以前只經營茶水,生意寡淡,綜合商鋪開工後,茶樓老闆胡大郎見工地對飲食需求巨大,便開設早點與晚餐,生意日益紅火,一大早茶樓裡已座無虛席,找不到座位只得買了肉包邊走邊吃。

一樓大堂,東京一些無所事事的老人家和閒漢們叫幾籠肉包,數根油條,來幾碗稀粥或是羊奶、豆漿,喝上二兩黃酒,侃些時政新聞、馬路消息,倒也悠閒自在。

大堂東北角一張桌子擺放著肉包、火燒,還有數碟小吃,六名中年漢子圍桌而坐,均是身著各色棉袍,頭戴臺灣產護耳棉帽,手端酒碗吃喝的正熱鬧,看上去便是東京城裡有錢有閒人士。

居中一名八字鬍,商賈模樣的漢子“嗯哼”咳嗽一聲,壓低聲音,神神秘秘的說道:“諸位、諸位,有沒有聽說朝廷元日大朝會時,宮裡差點發生血光之災。”

其他幾個漢子正吃喝間,聞聽此事均是一驚,一名臉上油光放亮的漢子揶揄道:“我大宋如今是太平盛世,今年大朝會,外藩國王、使臣紛紛來朝賀,怎會有血光之災,陳掌櫃切勿胡說八道。”

陳掌櫃鼻子一哼,說道:“盛老弟,爲兄怎會打誑語,某渾家孃舅的侄女婿之父乃是當朝四品官,今歲調入京師禮部,前幾日參與元日朝會,怎會不知。”

姓盛的漢子放下酒碗,好奇的問道:“兄臺有何秘聞,說來與我等聽聽。”

陳掌櫃洋洋自得的說道:“此事啊說來話長,據聞期間還有衙內們爭風吃醋之舉。”

其他幾名漢子亦紛紛放下酒碗,望向陳掌櫃,眼神裡閃爍著八卦的神采。

陳掌櫃頓了頓,繼續說道:“那一日我朝是四方來朝,八方來賀,北邊的契丹派了三位使臣上朝拜見官家與太后,其中有一位日後常駐東京城的使節,名喚耶律奇,他帶著自己那花容月貌的女兒一同入了宮,這下可不得了,幾個衙內爲此大打出手,驚動了宮中禁衛,動起刀槍才平息此事。”

“啊,竟有此事,契丹乃蠻夷之邦,我大宋乃是禮儀之國,些許衙內爲一蠻夷女子居然大打出手,當真是羞煞人也。”

“是啊,想我大宋如今富蓋天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高官衙內怎可鍾情蠻夷婦人?”

桌上一時羣情激憤,盛姓漢子追問道:“兄臺,請問是那些衙內參與此事?”

陳掌櫃笑呵呵的端起酒碗喝酒,故意吊住衆人胃口,坐在一旁的漢子伸手奪去他手中的酒碗,急道:“兄臺莫賣關子,這頓小弟請了。”

陳掌櫃捋了捋下頜上的短鬚,故作高深的問道:“諸位以爲當今東京城內,除卻皇室中人,誰是當朝衙內之首?”

盛姓漢子接口道:“政事堂王相無子,樞密院曹樞相之子曹淵在外爲官,算來算去應是國舅爺劉美之子劉從德當爲衙內之首。”

陳掌櫃豎起大拇指道:“盛老弟真有見識,如今京城衙內除卻小商王,只怕便以小國舅劉衙內爲首,元日那次便是與他有關,但卻不是劉衙內挑起的事端。”

“什麼,還有哪家衙內敢與小國家放對,吃了豹子膽不成?”盛姓漢子不免有些疑惑。

“某問問諸位,當今天下除卻東京城,最富庶之地界爲何處”

“這還用問,當然是臺灣府基隆縣。”

“那基隆縣有一小神童,六歲會數算,出口成章,未滿十歲便教書育人,去歲還曾給進士授課,爾等可曾聽聞。”

“隱約有耳聞,哦,對了,聽說去歲年底這位小神童跟隨吳先生來了東京城,莫非是他與小國舅起了衝突?”陳掌櫃右側的漢子插嘴問道。

陳掌櫃拈鬚一笑:“小神童之舅乃臺灣營田司提舉,統管臺灣兵權,之師乃臺灣實際掌權者吳先生,他在臺灣算不算衙內之首?”

盛姓漢子恍然大悟:“莫非是東京城和臺灣府兩位衙內之首爲爭搶契丹女子,便大打出手?”

“非也,契丹的耶律小娘子在皇宮小花園欲私會臺灣府小神童,小神童未至,小國舅恰好入花園醒酒,見那耶律小娘子有沉魚落雁之貌,驚爲天人,上前搭訕,誰知小神童正好前來,醋意大發,雙方便爆發衝突。”陳掌櫃彷彿親眼所見,侃侃而談。

盛姓漢子眉頭一皺,好似想起什麼,說道:“昔年這小神童曾經去過析津府,聽聞就在耶律小娘子家中落腳,莫非兩人早有勾搭?”

陳掌櫃吃了一驚,問道:“盛老弟此話當真?”

盛姓漢子點點頭,陳掌櫃嘆道:“那我大宋可就有麻煩了,可見小神童與契丹人早有來往,臺灣府各種機巧之術冠絕天下,這若是泄露給契丹人.......”

幾人聽到陳掌櫃這一推測,互相對視,眼神裡皆有驚恐之意,若是契丹獲得臺灣機巧之術,再加上幾十萬鐵騎,橫掃中原必定勢無可擋。

這一日上午開始,東京城裡的茶樓酒肆、勾欄青樓均有人在談論此事,到得申時許,各類新聞紙新年頭版在街頭髮賣,每一份的頭條豁然便是《元日朝會之宮中花園鬥毆》,上面沒有指名道姓,但稍微瞭解朝廷官場的百姓們一眼就能看出寫的是何許人也。

354章 進士授官(下)443章 弟子婚事(下)285章 福建百姓(下)第十一章 出宮秋遊271章 西北射天狼(二)第三章 義利之辨(下)461章 長公主召見93章 三門灣航幫(上)第六十五章 編碼的學問第六十三章 甕中捉佳人(下)第五十章 蒸餾酒水99章 潑皮鬧事102章 景靈歸來第四十四章 天禧二年的新年454章 西北邊境(下)216章 強行開閘235章 蒸汽機出世第十三章 招募礦工100章 起航前的準備(上)119章 開啓寶箱193章 丁睿遇襲209章 契丹農戶266章 未雨綢繆第十五章 工農業的起步(下)327章 審計風暴(上)第九章 丁府西席435章 京師乞丐(中)214章 經營東京第五十六章 酒樓選址第二十九章 混合所有制217章 蘇州論遼413章 進擊的臺灣(中)第四十二章 天禧煤煙(下)398章 豐原縣立(四)第八十一章 酒樓開業(下)第二十九章 混合所有制第十六章 學堂開學426章 房產崛起145章 戲劇登臺(上)第三十三章 掉入陷阱371章 國王親迎323章 天聖春闈(1)閱讀事項184章 投石機與火藥333章 開拓東平(中)321章 蒸汽車船入東京(下)第十九章 資善堂的零嘴第五十四章 帽妖的傳說127章 宰相皇后交惡435章 京師乞丐(中)300章 東京房地產窩案(五)139章 穩步發展的工業116章 海邊災民第二十八章 論差役法95章 三門灣航幫(下)350章 考察淡水(上)200章 擄至契丹第十一章 救治公主396章 豐原縣立(一)344章 進士赴臺(下)133章 臺灣逸事208章 遊析津府第三十五章 水落石出第八十三章 吳夢的打算458章 天聖三年大朝會(上)第二十一章 機械改造第三十七章 尉司改制(上)第六十四章 嗩吶聲聲第八十七章 周懷政的謀劃148章 皇帝病重第二十五章 面見知州166章 遊歷東京(3)172章 中秋夜宴(3)437章 國子監辯論(一)228章 大戰生番(上)第四十章 天禧煤煙(上)133章 臺灣逸事181章 中秋夜宴.少年揚威137章 機械加工(上)第八十六章 各懷心思142章 分工合作第二章 楓橋草堂173章 迎賓館論政(2)234章 民族融合的開端351章 考察淡水(下)462章 花園衝突(上)302章 東京房地產窩案(七)第七十六章 樵夫砸場(下)466章 謠言四起(下)295章 莆田移民(五)447章 天聖二年底(一)360章 海貿揚帆第七十三章 十里飄香253章 乾興二年大朝會(四)235章 蒸汽機出世113章 丁睿的抉擇(下)195章 吳夢離京189章 試論天下(下)107章 洪水之禍(中)371章 國王親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瓦房店市| 长治市| 临安市| 东城区| 宁武县| 柳林县| 崇文区| 平远县| 昆山市| 尖扎县| 孝昌县| 伊金霍洛旗| 宁津县| 湖南省| 扶余县| 柏乡县| 应城市| 灯塔市| 桦南县| 清远市| 宁陕县| 邵阳市| 赤峰市| 婺源县| 娄底市| 吉隆县| 秀山| 宜黄县| 隆尧县| 霸州市| 五台县| 商城县| 荆门市| 凌源市| 高尔夫| 枞阳县| 霍邱县| 九江县| 汨罗市|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