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53章 西北邊境(中)

一個髡髮的黨項男子走了進來,從懷裡掏出幾個炊餅遞給三人道:“娃他娘,你和娃子先吃些炊餅,待爲夫來將這屋頂修繕一番,不然咱家過不了這個冬日。”

婦人把炊餅分給兩個小娃娃,兩個娃子一把抓住大嚼起來。夫婦倆走出屋外,婦人輕輕的嚼著炊餅,從雪地裡抓起一把乾淨的雪花放入口中,滿臉愁苦的說道:“娃他爹,這樣下去不是個法子,我二人凍壞了還無所謂,兩個娃子還小,怎經得起如此嚴寒的天氣。家裡也沒糧食了,還得殺羊來吃,可羊也不多了,今歲殺了明歲哪來的羊種?”

黨項男子氣惱的錘了了一下地面,雪花四濺,他恨恨說道:“都是那幫南朝蠻子不收我等的青鹽,如今這鹽賣都賣不出去,哪來的銀錢來換糧食。”看著眼前兩個瘦小的孩子,黨項男子的眼裡滿是心疼。

韋移一行重新上馬後走了不久,幾個孩子都喊餓,四人沒奈何停下馬來找了個避風處打尖。韋移看著天下的風雪道:“我等還是要加緊趕路,若是到不了環州城,這野外可是無法過夜。”

韋移渾家四處看看,很是詫異道:“此處以前還有人煙的,如今怎的半個人影都看不到了。”

婦人卻道:“這如何能怪宋人,若不是大王入寇搶糧,宋人是本是用糧食來換青鹽的,如今可好,牧羊之地也少了許多,又換不到糧食,今歲又不知曉會凍死餓死多少人。”

男子發愁道:“那又如何是好,殺了羊,來年開春又熬不過去,不殺羊今歲熬不過去。”

婦人沉吟了片刻道:“娃他爹,逃吧,逃到大宋那邊去,奴家的爹爹好歹也是宋人,他們會收留的。”

男子怒道:“你這婦人,莫非某不願意逃麼,可邊境上的軍士哪會放我等過去,一頓弩箭下來,咱家還能活命麼?”

兩人互相對視著發愁,兩個幼小的孩童嘴裡啃著炊餅,迷茫的望著自己的父母。

忽然外面傳來一個聲音道:“韋移兄,韋移西撒在麼?”

男子站起來道:“是埋篤尚兄弟吧,快快進來吧。”

一身是雪的埋篤尚走了進來,瞧了瞧韋移家屋頂的破洞,嘆了口氣道:“老兄,這日子過不下去了,不走怕是活不了命,某家中兩個孩子這個冬日只怕都熬不過去。”

韋移苦笑道:“能去哪裡,興州城麼,聽聞那處乞丐遍地皆是,還能去哪裡?”

埋篤尚小聲道:“某有個同族兄弟在橫山的寨子裡當巡檢使,如今歸德川凍住了,我等可騎馬從歸德川走,一直可到環洲城,到了那處就有活路了。”

韋移看了看兩個瘦弱的孩子,一咬牙道:“老弟此話可是當真,某家裡這等模樣,即便過了今歲,也熬不過來年的春荒。”

埋篤尚苦笑道:“老兄,小弟有必要騙你麼,不是活不下去了,哪會想著逃去宋人那邊。”

韋移道:“那好,某家裡有一匹馬,用羊再換上一匹馬便夠了,你家裡的馬夠麼?”

埋篤尚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後腦勺道:“某家中只有一匹馬,羊也不夠,韋移兄可否借小弟幾隻羊再換一匹馬,到了宋國,小弟必然做工賺錢還給老兄。”

韋移拍著埋篤尚的肩膀道:“兄弟,如今我等兩家人是一條船,還說什麼還不還的,只要能活命便是好事,這些羊留著此處也是無用,就送給兄弟了。”

兩人計議停當,備好了馬匹乾孃,將剩下的四隻羊殺了,烤好帶著馬匹上,穿上所有禦寒的衣物,四個大人每人背後綁縛著一個小孩,騎上了馬往南方奔去。

到了邊檢寨門口,埋篤尚的同族兄弟聞訊出來,讓他們在寨子裡歇息了一晚,翌日一早故意吩咐巡邏的哨騎避開歸德川,然後騎上馬帶著三人狂奔到了橫山的宋夏邊境。

那巡檢使抱拳道:“四位一路好走,前方便是宋國境內,小弟便不遠送。埋篤兄,若是那邊真的好,想法子送個口信過來,某也實在待不下去了,一點微薄的軍餉連渾家孩子都養不起,寨子裡的兄弟不少都起了投宋的心思。“

埋篤尚抱拳道:“兄弟放心,某一定帶口信給你,今日多謝了,保重。”

巡檢使抱拳道:“一路保重。”

雙方揮別後,韋移和埋篤尚帶著渾家們直奔向南,走了半個時辰,橫山的風口颳起一大片雪花擋住了他們的視線,待雪花落下,卻看到前方一隊身著白布棉衣頭戴鋼盔的宋軍手持鋼弩對準了埋篤尚一行,四人急忙勒馬急停,四個孩子嚇得大哭起來,帶隊的都頭聽到有孩子的哭聲,揮了揮手,宋軍放下了鋼弩。

韋移和埋篤尚只會些粗淺的漢語,下了馬後面面相覷,韋移的渾家只得上前,背上揹著孩子就給宋軍跪下磕頭,哭喊道:“軍爺,我等是鹽州的普通百姓,在那邊實在過不下去了,求軍爺給條生路,放我等過去吧。”

那都頭憐憫的看了這幾人一眼道:“爾等真是讓某爲難,我等放過了你們,那趙德明又來找茬,叫我等如何是好。”

婦人道:“軍爺,你看看這幾個孩子,若是軍爺不願意放我等過去,收下這幾個孩子可好?軍爺,奴家也是宋人,爹爹便是慶州城裡的,大宋不允蕃漢通婚,奴家才與丈夫跑去鹽州的。”說罷給都頭連連磕頭。

都頭也是個西北蕃人,看著孩子凍得通紅的小臉,他起了同情心,仔細想了想,這幾人說起來也是與宋人有些淵源,瞧著也可憐,便說道:“上馬吧,某送爾等一程,到了環洲,切不可說是某家放你們過去的。”

婦人大喜,給都頭磕了三個頭,幾人翻身上了馬,跟在宋軍後面往環洲方向奔去,又走了半個時辰後,都頭勒停了戰馬,指著前方道:“沿著河谷一直走,便可到環洲城,若是碰到巡檢司,不妨說一路上未碰到巡邏的邊軍。爾等入境了便不會被趕出去,快走吧。”

幾人下馬給好心的蕃人都頭跪下磕頭,蕃人都頭搖手示意不必多禮,扭轉馬頭帶著邊軍往回走了。

446章 痛揍閹豎142章 分工合作106章 洪水之禍(上)294章 莆田移民(四)379章 雙雄對決(二)第八十一章 酒樓開業(下)306 少年成長之煩惱(下)171章 集賢樓遇太子395章 豐原縣立(二)第六章 天下滅蝗372章 占城授農135章 鋼刀雄心93章 三門灣航幫(上)458章 天聖三年大朝會(上)248章 徐州水利(上)211章 牽動衆人心228章 大戰生番(上)303章 廣南之事(上)第一章 滅蝗之法219章 蒸汽機起步262章 學子安排414章 進擊的臺灣(下)368章 揚威雲屯島146章 快速發展的基隆222章 希文入臺(中)343章 進士赴臺(上)449章 天聖二年底(三)148章 皇帝病重219章 蒸汽機起步355章 柳七的情緣250章 乾興二年大朝會(一)267章 西北榷場307章 黨項之殤399章 廣州之行(上)385章 天聖二年元日(四)第三十七章 尉司改制(上)183章 弓弩院改造94章 三門灣航幫(中)113章 丁睿的抉擇(下)第七章 傳授數算421章 瀘州鹽井(上)第四十五章 上元佳人101章 起航前的準備(下)137章 機械加工(上)104章 士子之問(上)232章 生番投降304章 廣南之事(下)346章 進士培訓(二)460章 天聖三年大朝會(三)第十章 元兒病重第七十一章 潤州礦難(上)第十章 元兒病重129章 策劃兵諫270章 西北射天狼(一)267章 西北榷場第十三章 招募礦工第十三章 三師授業第七十六章 樵夫砸場(下)150章 前往京師369章 遭遇海盜146章 快速發展的基隆122章 天禧三年的年尾(下)453章 西北邊境(中)第七十八章 吳夢論水(上)422章 瀘州鹽井(中)第四十六章 官營雪鹽459章 天聖三年大朝會(二)第三章 吳山少年447章 天聖二年底(一)第三十二章 行會一霸340章 聯姻融合431章 祭奠皇陵(上)438章 國子監辯論(二)396章 豐原縣立(一)149章 下定決心第二章 楓橋草堂第九十章 蝴蝶微風111章 朝廷批覆(下)353章 進士授官(上)354章 進士授官(下)143章 廂軍政訓(上)112章 丁睿的抉擇(上)268章 狹路相逢359章 初戀情懷(下)218章 吳夢論夏322章 朝儀與春闈。266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章 蒸餾酒水第四十七章 衙前改制258章 進軍西北(中)361章 南下儋州380章 雙雄對決(三)第八十二章 天禧二年蘇州的變化第三章 吳山少年第十一章 出宮秋遊426章 房產崛起423章 瀘州鹽井(下)第八十八章 佈置課業191章 遊玉津園第三章 義利之辨(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界首市| 公安县| 四会市| 长丰县| 千阳县| 肥乡县| 资溪县| 乡城县| 汾阳市| 唐河县| 米易县| 福贡县| 恭城| 阿拉善盟| 昌邑市| 樟树市| 方正县| 嘉峪关市| 霍林郭勒市| 剑阁县| 津市市| 东至县| 卓资县| 弥勒县| 柳州市| 苏尼特右旗| 新闻| 中超| 信阳市| 和平区| 揭阳市| 德化县| 濮阳县| 拉孜县| 南康市| 新绛县| 革吉县| 漠河县| 荥经县|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