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3章 從北方歸來的博士

每年的這個時候,關中人也會進行祭祀,皇帝的車駕在大隊兵馬的護送下,離開了北郊的離宮。

今年的農禮尤其地隆重,禮官也是最多的。

上林苑的一片田地邊,馮去疾正在注視著祭臺上進行祭祀的始皇帝。

祭祀一直持續到午後才結束,始皇帝給了隨行的士卒與大臣都賞賜了酒食,馮去疾則陪著始皇帝走入一間小屋。

這是上林苑田地邊的小屋,此地平日裡少有人踏足,只有這間屋子不染塵埃,常有人打理。

嬴政走入這間小屋,看著堆在一旁的竹簡,便拿起一卷看著,寫著的都是有關耕種的事。

這些字跡嬴政認識,這是兒子扶蘇的字跡。

馮去疾稟報道:“渭南郡的郡丞司馬欣常來此地。”

“朕聽說了,章邯領兵去了隴西之後,扶蘇又給渭南郡多設置了一個郡丞。”

馮去疾回道:“臣以爲各地也可如此,一個郡守的權力未免太大,一個郡丞難以限制,但兩個郡丞則可以分散權力。”

嬴政沒有當即回話,而是繼續看著這些書。

“是否要將司馬欣帶來?”

“不用。”嬴政擱下一卷,又拿起另一卷道:“扶蘇爲何將這些書留在此地?”

“聽說是因高泉宮的書放不下了,其實不只是這裡,公子還在潼關縣留了不少書,都是當初挖渠時留下的,還有……在修建咸陽橋之時,也建設了一間小屋,在那裡也留有書卷。”

嬴政擡眼看向窗外的農田,緩緩道:“扶蘇從來不會藏書的,他希望這個天下的人都能夠看到這些書,不僅不藏,即便是他在宮裡,也常常將書送出去。”

馮去疾站在一旁沉默,那些齊魯博士與各地的名士大賢恨不得將書當作他的畢生財富,恨不得藏起來。

唯有公子扶蘇一心要將這些書送出去,不僅如此還每年都會派出去上百個學子,去各地教學。

這些學子以前都是公子家僕的孩子,那些家僕都是丞相李斯奉皇帝詔命,送給公子扶蘇的。

現在公子扶蘇用從皇帝所賜家僕的孩子,來教化各地子民。

以後的人們若說起此事,一定也是一樁美談吧。

馮去疾笑著道:“今年,公子要封叔孫通爲大夫子,還說以後關中的孩子都可以去潼關與渭南幾個縣讀書。”

嬴政道:“扶蘇想用這種手段教化天下人,纔會讓李斯睡不著吧。”

只是提點了一句,皇帝便能會意。

馮去疾也是頷首,他一直都知道李斯失眠的原因,以及李斯近來所憂慮的事。

“右相,北地郡來人了。”

見皇帝點頭應允了,馮去疾這才告退離開。

農禮祭祀的高臺下,一箇中年人正神色忐忑地等著,此人正是當初在長城戍守多年的齊魯博士周青臣。

馮去疾走到近前,看著這位齊魯博士。

“青臣見過右相,謝右相提點,讓我能從北地回來。”

馮去疾打量著他道:“在長城上這麼多年,你可曾怨恨過?”

“不!”周青臣將姿態放得更低了,他道:“我不敢有半分怨恨,正是丞相讓我去北方,我才知道匈奴之患有多麼兇險,如今我深知凡事都要親眼見過,當年是我等年輕,讓右相與丞相見笑了。”

馮去疾道:“當初你在博士府任職,以後博士府會成爲學士府由公子扶蘇主持,你不用去了。”

“那在下去何處……”

馮去疾讓邊上的小吏遞給周青臣一件衣裳與一卷通關文書,吩咐道:“你依舊任博士,去齊地吧,讓齊地的那些還活著的博士都服從大秦教化。”

見對方神色的爲難,馮去疾道:“怎麼?不願意?”

“在下願意。”

馮去疾一手揹負,又低聲對他道:“在外很多支教的學子,這種學子在齊地也有幾個,你可以去找他們,找到了他們之後,你就知道該怎麼教化齊地子民了。”

周青臣雙手接過木盤,恭敬地道:“在下領命。”

從上林苑離開之後,周青臣先是來到了咸陽城,多年不來這裡了。

周青臣走過熱鬧且繁華的街道,穿過一條條巷子,他找到了當初的住處。

這裡是有一片宅院,當初有不少齊魯博士都是住在這裡的,只不過現在此地空空的,正如馮去疾所言,當初入秦的齊魯博士都離開了。

站在此地,周青臣頗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他很想大罵淳于越,“淳于越你就是一個賤人!”

但對方都死了,現在周青臣反倒是罵不出來了。

他想要推門進入當初的住處,卻發現從裡面上了門閂。

老舊的木門發出了吱呀聲,倒是驚動了此地的一個老人,這位老人上前就問道:“你是來此地住的學士?”

周青臣回道:“我不是。”

看此人穿著一身吏服,還以爲是來此地的學士,照理說公子扶蘇還未招學士入咸陽,老人家道:“這裡是給以後的學士們所住的,你不是學士就走吧。”

“這裡以前不是給六國的博士住嗎?”“那都是好幾年的事了。”老人家解釋道。

周青臣又看了眼他以前在這裡住過的地方,神色頗爲落魄的離開了咸陽城。

看著往來的行人,周青臣想到,他見過兇悍的匈奴,見過烏泱泱的騎兵,也見過了蒙恬風雪行軍,更見過堆積如山的屍首,以及燒紅的骸骨。

大抵是有了馬鐙與長槊的秦軍更驍勇,周青臣一度覺得有了馬鐙與長槊的秦軍在中原也該是無敵的。

習慣了北方的寒冷,周青臣甚至有些不習慣春季的關中。

站在原地的周青臣有了一個想法,在離開咸陽之前,想好好看看關中,看過關中之後,他再決定是否要繼續爲大秦效力,爲右相效力。

思量再三,周青臣走上了咸陽橋。

春耕時節的關中很忙碌,周青臣就這麼從二月走到了四月。

在隴西,周青臣見到了一箇舊人,那是當初一起戍守北方的章平。

章平是章邯的弟弟,周青臣見到熟人心情大好。

章平則看著落魄的故人,要不是對方呼喚差點沒認出來,一個鬚髮散亂,衣衫髒又破的人竟然是當初頗有禮數的周青臣。

“一路走來,驛館的人沒讓你住嗎?”

周青臣擺手道:“我不知有驛館,一路走過來,餓了就找個人家要點吃食。”

換作別人,這麼風餐露宿兩個月,也都會成周青臣這樣的。

與當初戍守長城不同,章平已蓄養起了鬍子,聽了對方的遭遇之後,問道:“驛館是少府令公子扶蘇設立的,給往來的官吏暫住的,以前沒有這些驛館,你來這裡做什麼。”

周青臣望著咸陽城方向,說出了他的來意,又道:“我這半生過得都不好,不知爲何,我是真的不想爲秦廷賣命。”

章平則笑道:“你還是怕死。”

“怕死?”

“在河西走廊也有一個怕死的人,就在爲我兄長辦事,他叫陳平。”

“陳平是何人?”

章平解釋道:“婁敬說,是因陳平怕死,陳平才讓所有的西戎人離開河西走廊,就因爲這件事兩人翻臉幾次動手私鬥。”

意識到說這些事與對方無關,章平又改口道:“罷了……你隨我去見公子高我們再論此事。”

“公子高?”

在隴西的一處學舍,周青臣見到了公子高,公子高是一個少年人,是始皇帝的兒子,是公子扶蘇的弟弟。

這處學舍有不少夫子在走動,還有許多隴西人的孩子,更有西戎人的孩子。

有一間學舍內,有人正在講述著老秦人的故事。

此刻,公子高正拿著一卷書,這卷書正是由他主持編寫的春秋史,將春秋列國的事蹟都寫下來,大秦要抓住列國曆史的解釋權。

編書,這是公子高最喜歡做的事之一。

“公子,這是周青臣。”

聽章平介紹,公子高擱下手中的書道:“我聽說過你,被髮配到北方戍守長城的齊魯博士,你們當初反對丞相遷民。”

周青臣行禮道:“讓公子見笑了。”

章平說了周青臣的來意。

一個戍守北方的人,回來之後卻不想給大秦效命的博士,最後淪落到只能流浪。

公子高低聲道:“走不出心結嗎?”

周青臣道:“每每想到死去的齊魯博士,我都會不安。”

“可你戍守長城時,就不會有這種不安嗎?”

“不會。”周青臣神色木然地回答。

公子高稍作思量,便找到了癥結所在,面帶笑意地道:“我的兄長愛天下人,因此我們給天下人教書。”

見對方依舊迷茫,公子高將一卷書放在他面前,“戍守長城時你一定也想過身後那些手無寸鐵的人們,難道不也是爲了保護他們嗎?如果你心中也有天下人,也裝得下別人,那麼你不是給秦廷做事,而是爲天下人效命。”

聞言,周青臣拿起這卷書,行禮道:“謝公子解惑。”

公子高道:“章百長,帶他回去吃點好好洗一洗。”

“是。”

也不知周青臣聽明白了多少,第二天就聽章平說,送別他時,此人是神采奕奕地離開的。

在公子高心裡,他真的打心裡認爲兄長是愛天下的人,那是一位仁愛的兄長。

因此,有了兄長做榜樣,公子高一定要編史書,寫好史書是他此生最重要的事之一。

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82章 有關張良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8章 賀禮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89章 軍報第125章 反秦的項氏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64章 選擇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113章 東去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94章 墨子有言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32章 了不起的耕戰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23章 老秦軍第20章 老秦人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26章 歸咸陽第86章 羣鹿第18章 叔孫通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74章 回咸陽第89章 軍報第74章 回咸陽第111章 暴雨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35章 北伐第47章 貧民入關第77章 棗第133章 最後一位長輩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72章 佩劍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113章 東去第55章 學荀子者第131章 先活下來第40章 渠中骨第55章 學荀子者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43章 從北方歸來的博士第64章 選擇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39章 丞相府的禁私學令第42章 劍拔弩張第79章 善意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33章 橋建成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99章 頻陽公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3章 刀與火第20章 老秦人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90章 丞相三思第71章 秦人古都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第26章 一老一少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139章 丞相府的禁私學令第93章 認真的人第8章 立夏的雨第18章 叔孫通第72章 佩劍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57章 兩年南征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21章 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密云县| 广灵县| 海门市| 搜索| 威远县| 沅江市| 静宁县| 沁阳市| 轮台县| 剑阁县| 固镇县| 渭源县| 磐安县| 宜兰县| 荣成市| 和静县| 来宾市| 彰化市| 定西市| 渝北区| 咸宁市| 定西市| 绥棱县| 财经| 台州市| 孝感市| 莱州市| 威信县| 通化县| 长汀县| 石家庄市| 永仁县| 卓尼县| 富顺县| 大足县| 三门峡市| 丁青县| 绥德县| 陕西省|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