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二章 談判

烏孫使者,心中之所以有想死的感覺,這倒不是因爲大秦看不上月氏那彈丸之地。

月氏之疆域,雖說無法與整個大秦相提並論,但是那也是千里沃土牧場,大秦豈會真的看不上?

所以,烏孫使者很清楚,李陽這是在裝逼,在睜睛說瞎話。

但是,也就是因爲明知李陽這是在說瞎話,反而令烏孫使者感到很心塞,很無奈。這說明,大秦是故意在刁難他烏孫,故意不願意派兵救援。

換句話說,就是大秦除了得到月氏疆域,還並不滿足,得有更多的好處,他們纔會答應派兵救援烏孫。

也正是因爲如此,烏孫使者知道,說再多的利弊,都不可能有用的。

哪怕你說,如果大秦不出兵,月氏就會壯大,日後會對大秦帶來威脅,那麼李陽也不會動容。

當然,扶蘇和羣臣也是沒有想到,李陽會這麼能吹,居然會說月氏那彈丸之地,根本看不上眼。

似是在內心做了一番計較之後,烏孫使者終是嘆了口氣,無奈的道:“那麼請問尊敬的國政院院長,大秦要怎麼樣才肯派兵救援我烏孫呢?”

問出這話,很顯然,這意味著烏孫使者在這番談判當中,徹底的投降認輸了。現在,他就只等著大秦這邊提條件了。

扶蘇和羣臣們,亦是很期待李陽究竟會對烏孫提出什麼條件來。是要牛羊?還是要他們割讓土地?

然而……

李陽並沒有立即提出條件,而是風輕雲談的道:“大秦向來注重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講究的是人不犯法,我不犯人。如今,月氏並沒有侵犯我大秦,就算你烏孫願意給我百萬牛羊,我大秦亦難以對月氏出兵啊。”

這一下,不僅烏孫使者怔住了,就連扶蘇和滿朝的文武大臣,亦是傻眼了,完全看不懂李陽這是欲意何爲了。

烏孫使者這回真是有些急了,因爲這意思,大秦根本就不想與月氏產生什麼衝突。

不過,就在烏孫使者一臉絕望的時候,李陽話峰一轉,道:“不過,雖然我大秦以和爲貴,秉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準則。但若是有人敢犯我大秦,則雖遠必誅!貴使應當聽說過與此相隔萬里之遙的少昊吧?少昊乃我華夏民族兒女,在萬里之外被異族所欺。然,他因迴歸我華夏之祖---大秦帝國,故而我大秦始皇帝御駕親征,橫掃一切敢犯我大秦疆域之敵,以護少昊臣民之安寧太平。這個……貴使可知道?”

關於少昊,烏孫使者自然聽說過,所以聽完李陽這話,不由苦從心來。

因爲李陽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

若要想得到大秦的庇護,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成爲大秦的一部分。

用更直白一點的話,就是要烏孫歸順大秦。

只有你歸順了大秦,大秦就可以保護你。

明白李陽的意思後,烏孫使者簡直就是日了狗,氣的差點沒一口血噴出來。

過份!

實在是太過份了!

這……不就等於是烏孫從此就亡國了嗎?

當然,扶蘇和殿中羣臣聽到這話,也是驚呆了。

衆人都是覺得,李陽這次……可是有些過份了啊,怎麼可以提這麼囂張的條件呢?

更重要的是,萬一人家烏孫使者生氣,憤怒而離去,豈不是什麼好處都沒撈著?

就在大家都略感擔心烏孫使者會憤然而去的同時,李陽卻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就好像壓根就沒覺得自己所提的條件有什麼過份之處。

當然,李陽也確實不擔心烏孫使者會憤然離去,甚至他堅信,烏孫使者一定會接受這個條件。因爲……留給烏孫的時間不多了,他們沒得選擇!

對於此時的烏孫來說,眼下他們只有兩條路:要麼被月氏滅國,要麼歸順大秦。

被月氏滅國,貴族自然會被誅殺,因爲月氏不可能容得下烏孫的王公貴族繼續存在。而烏孫族人也會淪爲被奴役的命運。因爲月氏這些遊牧部族,還是奴隸制。

奴隸制,是指奴隸主擁有奴隸的制度。勞力活動須以奴隸爲主,無報酬,且無人身自由。奴隸一般來源於戰俘、被佔領地區原住民、負債者和罪犯。所以,烏孫如果被月氏所滅,不僅王公貴族不能活,族人亦遭殃。

而歸順大秦,則相對就好得多了。

大秦之大,可容烏孫王公貴族繼續存在。這就好比一頭老虎,它會把一羣綿羊裡的頭羊視作威脅嗎?所以,在大秦的眼裡,可容烏孫王公貴族繼續存在,甚至還能給予像東胡、肅慎部族的王公貴族們一樣的待遇,讓你們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王公貴族都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其族人,自然也能平安無事。等於也就是說,烏孫族人無滅族之憂。

所以,這兩相決擇,烏孫除了選擇歸順大秦,他們根本就沒別的選擇了。

更重要的是,就算此次烏孫不作抵抗,直接選擇投降歸順月氏,同時也就算烏孫可不殺你王公貴族,但是將來呢?

將來大秦鐵騎要滅月氏,豈不是烏孫族人亦被裹挾,還得遭一次殃?

所以,烏孫無論怎麼考量,最終都是得歸順大秦。

當然,李陽覺得如果自己沒有猜錯的話,烏孫王此次派使者前來大秦求援,其實也肯定做好了歸順大秦的準備。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就算此次大秦什麼條件也不要,直接派兵救援,滅了月氏。那麼,月氏淪爲大秦之疆土,烏孫就等於與大秦爲鄰了。

一個小小的烏孫,兵不過三四萬,說句難聽點的話,大秦百萬大軍,每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們三四萬兵士給淹死。

所以,最終月氏被滅,留給烏孫的出路,也只有歸順大秦這一條路可走。畢竟東胡和肅慎就是最好的例子,王公貴族們繼續享受貴族生活,而頑固抵抗的匈奴和夫餘,則又是鮮活的反面教材,貴族直接全部被滅。

既然如此局面之下,李陽提出讓他們現在主動歸順大秦,這條件就談不上有什麼過份了。

事實也確實如李陽所料的一樣。

就在扶蘇和衆臣都擔心烏孫使者會憤然離去的時候,只見烏孫使者沉默了片刻後,便苦笑著問道:“如若烏孫答應歸順大秦,大秦將如何待我烏孫?”

此話一出,扶蘇和羣臣直接一臉愕然……

烏孫……居然真的願意歸順大秦?

說實話,大家都有一點不敢相信。

因爲這個談判結果,實在是超乎了大家的預期。

這一刻,上至扶蘇,下至百官,所有人都激動了起來!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文地理學說第二百五十七章 喜聞樂見第二百零五章 斬 (爲月票滿一千票加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三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二百四十三章 撈軍功第三百七十一章 優化的必要性第二百九十四章 嚴懲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與正義(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婚第四十三章 誰也別攔我第六十五章 陰謀論第七章 吉星第一百八十九章 士族亂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一百八十七章 還能再見嗎?(爲月票滿5000票加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殷地安第五十五章 神物第三十八章 可怕的陰謀第四十章 唯利是圖第一百七十八章 隨便議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還能再見嗎?(爲月票滿5000票加更)第五十五章 神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高招第一百二十二章 背鍋俠第二百七十六章 監國第二百三十五章 喪心病狂的想法第七十九章 太史令的驚喜第三百二十四章 瓦多王第八章 學的有點雜第三百一十五章 接收少昊第三百四十章 搞事情第七十一章 神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陽之怒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氏部族第二十七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三百五十六章 信用貨幣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命護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策第七十四章 天書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流血事件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城大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二百二十九章 章邯的妙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機 (爲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信你個鬼啊第二百五十章 太優秀了第二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七十八章 徐福的功勞第九十一章 分權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事第三百六十章 大秦紙幣第一百零九章 另有所謀第三百七十三章 公輸冊帶來的消息第二百八十三章 飛艇第二百零三章 就地格殺第九十一章 分權第一百六十七章 朕的皇陵被你們挖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早朝第三百二十章 英明神武的薩拉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華夏民族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的中計了第十五章 開府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膽的想法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五十六章 彩第一百零四章 背鍋俠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人的底線呢?第三百八十章 出兵月氏?第十六章 公法第五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六十六章 給他們一個驚喜第一百零二章 扭曲的心靈第三百五十二章 炸藥第一百四十八章 地球儀第三百零五章 少昊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馮家立場第五十三章 瘋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炸藥第一百四十七章 外交署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陽的傳聞第一百三十三章 意識問題第二十三章 可惜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胡右庭第二百四十章 夫餘亡矣第三百四十九章 立場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華夏民族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一百四十章 推廣後世數學第一百零四章 背鍋俠第三百一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七章 人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苍南县| 葵青区| 奉节县| 航空| 龙海市| 横峰县| 塔河县| 乌审旗| 全椒县| 兴山县| 卫辉市| 昆明市| 镇康县| 互助| 明水县| 巴林左旗| 岗巴县| 墨竹工卡县| 滁州市| 滨海县| 芜湖市| 丽江市| 都江堰市| 义马市| 睢宁县| 睢宁县| 富民县| 修水县| 石河子市| 平凉市| 财经| 北川| 天等县| 开化县| 澜沧| 修文县| 多伦县| 社旗县| 太保市|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