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四章 稅改

經過當天的朝議,大秦的稅法,在李陽的牽頭下,很快拉開了改革大幕。

廢了以往的諸多各種明目的苛捐雜稅,對商人只徵收所得稅,同時對商品增加了增值稅,又名商品稅。

除了所得稅和商品稅的改革外,新的大秦賦稅,還廢了口賦。

所謂口賦,就是人口爲課稅對象的賦稅,又可以說是人頭稅。

秦朝旳賦稅,主要有田租、口賦、雜賦三種。

田租在秦以前是按土地畝數徵收旳,秦朝建立後“舍地而稅人,地數未盈,其數必備”,不論實際土地有多少,一律按官府掌握旳每人應有土地旳畝數徵收,即使沒有那麼多旳土地,也要按此數目徵稅。

田租率爲“什一之稅”,分爲谷粟和芻藁兩項。

當時旳農民,一般是五口之家佔田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什一之稅應交10石??谫x是計口出錢,秦朝旳口賦是120錢。

如果以每人每年繳納口賦120錢計算,則五口之家需納600錢,當時糧價約爲“石三十錢”,600錢摺合20石谷,其數額是田租旳兩倍。

雜賦是各色名目旳臨時徵派,這些賦稅加在一起,要佔到農民收穫物旳三分之二。所以,對秦朝的農民來說,賦役是極其繁重的,所以纔會有“始皇遂並天下,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發閭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這樣的記載。

一個農民,或者一個商人,勞累一年到頭,三分之二都上交朝廷了,這對穿越者李陽來說,顯然是不可取的。

賦稅過於重了,社會就會缺少進取心,更別說創新力了。

大秦要發展,要進步,那就得讓全社會的人都對未來充滿幹勁,充滿激情,只有如此,大秦纔會有創造力。

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減稅,還利於民。

所以,廢了比田租稅還重兩倍的口賦,對百姓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減負改革。

用李陽的話來說,就是口賦稅減了,讓百姓兜裡有錢,好去購買商品,而口賦減去的稅,其實是在商口的增值稅裡賺回來了。

以此同時,百姓有了購買力,那麼商業經濟亦纔會有動力。

總而言之,減輕賦稅,是大秦打造商業經濟社會的前提條件。

大秦的稅法改革一發布,舉國振奮!

無論是農民,還是商人,盡皆歡呼,奔走相告。有的太過高興,甚至喜極而泣。

特別是對於商人來說,大秦的稅法改革,更是令他們欣喜若狂,感動的淚流滿面。

爲什麼這麼說,其一,大秦的新稅法,不僅免去了口賦,而且還將商業稅,移到了商品上。以往,商人用工,是要替工人交納口賦的,而口賦稅,是田租稅的兩倍,也就是說,商人經商,特別是經商局面做大了,用的人工多了,他們要承擔的賦稅就會令他們無法承受。

而如今,取消了口賦,等於是可以將生意無限的做大,不用擔心用人工太多,而無法承受口賦了。

另外,以往對鹽鐵等亦有商品稅,只是這些商品稅是直接對他們商人徵收的,而如今這種商品稅是直接加徵在商品上,由消費者來承擔,這亦是一大欣喜。

當然,最令商人感動的還是所得稅。

因爲如今的所得稅,是按月徵收的。

什麼意思呢?

就是以往的商人的家資是要造冊登記的,有多少家資,全部記要朝廷的本本上,赤裸裸的好像是朝廷的家資,對商人來說,家資只不過是暫時由他們掌管一般,只要朝廷一句話,直接就得往上捐。

而如今,商人的家產,是不用再讓朝廷登記造冊了,只需要每月的收入向朝廷登記造冊,按收入的分級交納所得稅。

也就是說,自己家裡會有多少家資,朝廷就不會管了。

你擁有十萬金,還是擁有百萬金,朝廷都不會知道,也不會想知道,他們只在管你每月的流動收入。

這對商人來說,可不僅僅是少了苛捐,而是私人財產的私密性的意義,亦或者說,個人財產的絕對所有權的意義。

這種意義,對商人來說是最重要的。

也正是因此,當大秦稅法發佈的當天,以巴家爲首的咸陽富商代表們,譁拉拉十數人,全都跑到了李陽的府中,感謝李陽的稅法改革。

這讓他們看到了商人的地位,正在慢慢的提升。

“吳伯,就讓我們見見鎮國君吧,求你了!”

“是啊,就讓我們進去感謝一下鎮國君吧!”

在李陽的大府門外,以巴適爲首的咸陽商人,正紛紛向吳伯請求道。

當初,李陽向他們說過,一定會提高商人的地位,以前大家還不太相信,而今日他們是真的信了。

鎮國君,確實一直在爲商人的地位,不斷在努力。

這一點,令所有商人感激涕零。

不進去感謝一番,不足以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

可是,李陽是真的不敢見啊。

稅法改革,是朝廷稅改,又不是自己說稅改就能稅改的,這要是見了這些商人,等於是把稅改的功勞,自己一個人攬了。

這絕對是不智之舉。

雖說扶蘇也許不會在乎此事,但是身爲一個看過無數部歷史正劇的李陽來說,一個臣子如果太過居功自恃,將朝廷對百姓的恩德,淪爲臣子一個人的功勞,這種臣子絕對活不久,歷史上實在是太多傻B死在這上面了。

李陽雖說平時輕狂自大,甚至在朝中,乃至皇帝面前裝逼都敢,但是將朝廷的恩德,據爲己有之事,他可不會愚蠢到去做。

所以,李陽直接叫吳伯去推辭。

“我家公子說了,稅改乃朝廷之事,功在朝廷,在陛下,在長公子,還望諸位請回吧,否則我家公子要不高興了?!眳遣畬σ恍\商人說道。

“不行,鎮國君不見,我們便不回去了?!?

“對,我們不回去了,就在這等?!?

可是,這些商人似乎是扛上了,壓根不聽勸。

有人還道:“我們是來感謝鎮國君的,鎮國君怎會生氣,我們不信?!?

李陽也是很無奈。

你媽了個巴子的,你們這樣可是會害死老子的,還不相信老子會生氣?

見這些傢伙這麼不懂事,李陽只好來到了院門口,指著巴適就怒喝一聲:“巴適,你糊塗,帶他們來我這做甚!”

大家都怔住了,沒想到李陽真的生氣了。

“此次稅改,咸陽商人皆說要前來感謝大人?!卑瓦m見李陽不悅,小心的說道。

李陽道:“爾等真要謝?”

衆人點點頭。

第六十九章 中丞相又要裝逼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孤獨第九十一章 分權廢話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李陽有危第二百四十章 夫餘亡矣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陽誤國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三百七十九章 普天同慶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氏部族第三百七十八章 豪情萬丈月氏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嬴政,不服?。懺缕痹黾右磺奔痈?/a>第三百一十七章 炸藥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藥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嬴政,不服?。懺缕痹黾右磺奔痈?/a>第七十二章 李陽不死,天理難容第三百一十二章 崩潰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們不裝逼好不好第十五章 開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調兵第二百零五章 斬 (爲月票滿一千票加更)第八十章 十字真言第四十一章 造紙第三百四十一章 涼涼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驕傲的肅慎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拭目以待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事玄妙第二百四十七章 斥責三問第三百三十章 純樸的幸福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老子是穿越過來的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才第三百一十二章 崩潰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嬴政,不服!(爲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豪情萬丈第二百九十九章 瑟瑟發抖第一百零四章 背鍋俠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策第十九章 頌詞第二百七十四章 迴歸第二百零二章 精銳鐵騎第一百九十章 落葉?巨石?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憾第七十四章 天書第三百八十四章 長遠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世界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談商業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國新政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功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業稅第九十八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二十九章 胡亥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開過光第三百五十一章 崩裂第二百四十五章 榮華富貴,它不香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高山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憾第三百七十八章 豪情萬丈月氏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征夫餘第三百七十四章 飛剪船問世第二百三十三章 這不可能第九十章 囂張之極第六十六章 給他們一個驚喜第二百八十九章 桃源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會再有奇蹟第三百四十章 搞事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丈量工作第八十四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三十章 可憐的冒頓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事第十章 法治之精髓第一百五十九章 實力不允許第九十七章 利國利民利己第三百七十三章 公輸冊帶來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球?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事玄妙第一百七十八章 隨便議議第二百六十七章 過年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藥第六十九章 中丞相又要裝逼了第一百七十章 不孝子孫第三百一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家好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三十二章 倒黴孩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嚴懲第七十一章 神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隨便議議第五十九章 猜人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灵川县| 佛山市| 龙海市| 秦安县| 天气| 苏尼特右旗| 仲巴县| 礼泉县| 景洪市| 尖扎县| 宜宾县| 大埔县| 凌云县| 潼南县| 长乐市| 城固县| 潍坊市| 奉贤区| 和田县| 巴塘县| 德令哈市| 慈利县| 佛学| 南丹县| 巢湖市| 麻江县| 勃利县| 甘孜县| 陇西县| 龙井市| 临潭县| 奈曼旗| 惠州市| 丹寨县| 谢通门县| 台湾省| 马关县| 大庆市| 闵行区|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