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五章 不留活口

因此印度騎軍和樓蘭騎軍看著這副情景時便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望向秦軍的眼神也跟著不一樣了。

這就是贏丹想要的若能成功“感化”這些西域騎兵,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其戰鬥力成級數提升之前贏丹一直不能放心用印度或樓蘭騎軍,原因就在於此。

他們畢竟是外族軍隊,對秦軍還抱著警惕的心理,甚至還把秦軍當作準入侵者防備在這種狀態下,他們在戰場上是不可能替秦軍賣命的,甚至必要時還會捅刀子。

這就不是訓練或裝備的問題了,而是心態的問題要轉變這種心態,就是要像贏丹現在做的“攻心”。

一旦他們心理上接受了秦軍甚至認同了大秦屬國的身份,那麼爲秦軍拼死作戰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到時就算是樓蘭王或是印度王都無法阻止。

因爲答案很明顯。

若大秦已深入人心並震攝住基層將士,那麼樓蘭王、印度王想要帶兵造反……基層將士就會思考幾個問題:

是跟隨大王造反呢,還是繼續跟隨大秦造反有多大的成功機會造反之後能獲得多大的利益?

這麼一思考,發現造反成功的機會很小,就算成功了也沒有多大利益,反而是在大秦庇護下更安全……會跟著樓蘭王、印度王造反那纔是怪事了!

這也就是贏丹在西域實施“懷柔”政策的原因。

也是贏丹先對各國貴族妥協,再發展基層軍民緊抓民心的原因。

特瑞西卻是不信這些話,他站在城頭大聲喊道:

“你等休要把我當作三歲小兒?!?

“你我對陣,何時留俘虜活口過?”

這話倒是真的。

中原與安息仇恨極深,彼此作戰通常都不留活口。

這情況一直持續到漢匈大戰中後期……

那是安息就覺得奇怪,安息騎射一點都不比中原騎兵弱,爲何總是打不過漢軍!

想來想去,就認爲是安息練兵方面有缺陷,也就是各部太沒有規矩各自爲戰,而漢軍卻是號令一下進退有序。

於是安息就希望學習漢軍的練兵方式,這纔開始任用漢軍俘虜,李陵就是其中之一。

特瑞西會說這話,一方面是抱著一線希望跟秦軍談談條件,另一方面則是讓部下不要抱太多幻想。

兵士大聲回道:“我大秦說一不二,說是保你不死便不會取你性命!”

特瑞西又道:“便是留我等性命又能如何?還不是一生爲奴累死、病死?若是如此,倒不如戰死沙場倒也乾脆!”

說著便高舉彎刀,城頭上的安息大聲高喊回應表示贊同。上前喊話的印度兵士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威亞斯將這番話翻譯給贏丹聽,贏丹聽了也覺得棘手。

那可是一萬安息,投降之後能做什麼呢?貶爲奴隸他們肯定不幹殺了也不行!那就只有打上一仗兩敗俱傷麼?

www тт kan c○

想了想,贏丹就上前幾步大聲說道:“你等若是降了,便讓你部駐守交河,不知意下如何?”

威亞斯意外的望著贏丹,說:“殿下……”

贏丹揚了揚頭,下令:“便如是說若再不願降,便只有一戰了!”

特瑞西聽著這話就有些不信,“此話當真?”

“你可是能話事之人?”

威亞斯不等翻譯給贏丹知道,就憤怒的回答道:

“此乃秦國殿下贏丹,你說是不是能話事之人?”

特瑞西聽著這話就愣了,他之前就聽說過贏丹這名字……身爲安息的一員當然有聽過贏丹。

只是特瑞西以爲贏丹應該是個七老八十的老將,不想卻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贏丹迴應道:“自是當真你部甚至能持有兵器不過有一個條件,你部不得擁有戰馬、駱駝等坐騎!”

贏丹這麼說卻讓特瑞西放心了。

因爲若是什麼條件都沒有,以“天上不會掉餡餅”的原則來看,那基本就是騙人的陷阱,只待安息軍隊投降之後就出其不意將其一網打盡。

但如今贏丹卻提出安息不得擁有戰馬的條件……這就足以說明贏丹所說是真,否則根本不需多此一舉。

贏丹的考慮,則是安息最擅長的就是騎射,沒有戰馬的安息就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

另一方面,西域一帶是綠洲地形,交河方圓百里沒有其它水源,沒有馬匹和駱駝這些畜力運水,軍隊在那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差不多就是被軟禁了,手裡就算有兵器也無濟於事。

更何況還會有秦軍坐鎮姑師城,而安息主力又遠避草原,這一萬安息也只能呆在交河無處可去了。

特瑞西與一衆部下商議了一會兒。

其中有部下說:“萬夫長千萬不可相信秦人,他們一貫言而無信此舉只是騙我等投降而已。”

特瑞西搖了搖頭說道:“秦人或許言而無信,但這贏丹卻從未出爾反爾過更何況,羅德里克已撤走,我等坐下無馬在這姑師也是死路一條。”

“橫豎是死,何不信他一回?或許還有條生路?”

特瑞西這話分析得有理安息既沒有逃的希望更沒有勝的希望若從仇恨的角度來說,那就是與秦人拼掉一個算一個。

但這又有何意義?

安息也是講利益的羣體……

這點與印度軍有根本區別,安息作戰眼裡看到的是敵人的財富、牲畜和糧食印度軍隊也看這些,但卻有嚴明的軍紀約束及勇氣。

相對而言,安息更像是一羣強盜而不是軍隊。

講利益的羣體就會衡量得失,這麼一盤算就知道是投降了好。

於是特瑞西就站在城頭上回了聲:“我等若是降了,如何還能保有兵器?”

這的確是個問題。

投降這一刻必須繳了兵器,否則安息軍隊就可以出城之後突然發難,到時秦軍反倒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但此時安息若是繳了兵器,秦軍若是不守信用盡數將安息砍了……安息到時又找誰說去?

贏丹回答:“這個簡單你等可以先降幾千人我將這幾千人押至交河還了兵器,再回一封密信與你,你便知道是真是假了。”

第五百二十九章 來者何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奇第九章 以血來降服蠻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圖紙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炮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賽跑第九十三章 優點第四百零二章 封賞第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氣象第六百零五章 不留活口第四百零二章 封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久不見第三十一章 突圍第四百四十四章 攻佔第一百零一章 信任第九十一章 王霸之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方針第三百零五章 正常第五百零四章 領教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香甜第五十五章 試試身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看不起第四百八十九章 援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酸梅湯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勝吳廣第四百八十八章 贊同第三百六十六章 簡單第二百二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章 婚約第四百三十三章 說不定第五百一十八章 樂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擊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久不見第一百零四章 方士第四十五章 冷笑第一百四十七章 沒了第四百六十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章 殺了車胄第五百三十章 天威將軍第一十八章 新任蠻人首領第二百六十七章只有他第三百四十五章 系統第一百八十八章 何至於此第十六章 谷內設伏第三百八十三章 說辭第三十四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三十三章 無語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來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喝茶第四百五十六章 神第三百八十二章 啓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拖垮第二百六十七章只有他第一百八十八章 何至於此第四百一十二章 主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低調第四百六十六章 和談第三十八章 出現轉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緩過來第二百六十八章 思考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量弓箭第二百九十二章 發生了什麼第三百三十二章 滅了王朝第一百二十六章 年輕的項羽第六十一章 恐怖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說八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傳奇第五百零二章 尷尬第四百九十二章 罪名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運第一百二十六章 年輕的項羽第六百一十二章 組建軍隊第四百九十二章 罪名第五百八十九章 恐怖的火球第五百六十六章 阿諛奉承第四百四十五章 進攻第五百八十九章 恐怖的火球第五十章 絕殺第四百九十三章 翻船第五百七十九章 炸膛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弓箭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製作冰第一百二十九章 多少人第3章 大秦國土,不容侵犯第八十二章 談話第一百八十一 可危第六十八章 擊敗第三百二十五章 瑟瑟發抖第八十六章 去見嬴政第一百六十四章 檢查第一百七十章 百越第六百零一章 未見屍首第六百一十章 樓蘭反叛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戶第三百零八章 計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罪名第一百一十六章 瞭解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长白| 木里| 汝阳县| 囊谦县| 南和县| 淮南市| 井冈山市| 襄樊市| 南部县| 贵港市| 孝昌县| 凤凰县| 北碚区| 息烽县| 新邵县| 共和县| 岳池县| 射阳县| 枣强县| 察隅县| 乐昌市| 霍城县| 布尔津县| 旅游| 奈曼旗| 文安县| 蓬溪县| 平昌县| 安阳市| 错那县| 马鞍山市| 七台河市| 阿克陶县| 蓬莱市| 灵武市| 藁城市| 赣榆县| 班戈县| 菏泽市|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