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九章 閬苑

道證聞言急道:“師父,如此道佛盛會,您怎能缺席?”他一心想恢復慈恩寺的聲威,此次爭奪神帝,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窺基似是看出他所想,目光直直朝他看去,笑道:“慈恩寺盛在天竺真經,豈能在乎區區虛名?待動亂平息,天下太平,我們再將真經傳予世人,才能不負三藏法師所託。”

道融問道:“那師父您的意思是……”

窺基道:“你二人前去,一切聽從寧施主的安排。”

寧楓聽的大驚,急忙道:“大師,在下何德何能?”

道融微微一笑,卻不言語。他已經知道,師父的意思是讓自己和師弟全力支持天罡仙,來登上這神帝之位。有慈恩寺和太清門這等道佛第一大派,定然能力排衆議,最大的減少爭鬥。師父此番安排,可謂深謀遠慮。

道證雖也明白,但心中總是不服,卻知無法說服師父。目光朝外一看,卻見羋靈薇正生出九條白尾,纏在道宣師弟的身上,他大吃一驚,道:“九尾狐?”正要上前阻攔,卻被身後師父呵止。

窺基訝異道:“枯榮木突然枝繁葉茂,葳蕤叢生。想不到九尾狐竟能夠壓制木厄毒?”

寧楓也未曾想到,稍一思索,才笑道:“九尾狐天生五行俱備,看來正是五厄毒的剋星。”隨後暗暗思忖:“靈薇她身份特殊,若是還一直跟著我,到時見了道佛各派的高人,難保不會被看出來。何不讓她留在慈恩寺,陪著窺基和道宣兩位大師,大師心性慈悲,她正好可以保衛慈恩寺,以防宵小之輩。而且還能幫道宣消除五厄毒,一石三鳥。”

念頭一出,便覺此法大妙,便說了出來。

三位大師猶豫時,卻已見羋靈薇走了進來,嗔道:“我可不要留在這裡陪著兩個老和尚,無聊死了。”

道證怒道:“你……”

窺基知道寧楓的想法,笑道:”羋施主,你若不想天天看著貧僧,貧僧也無法強求。但若說慈恩寺內無聊,可大大的錯了。”

羋靈薇不信道:“哪裡錯了,這裡除了空空的僧房,和幾棵奇怪的樹,還有什麼?”

窺基大師笑道:“貧僧來講幾個故事,施主就知道了。”合十在前,娓娓說了幾個如來得道前的事情,大師佛門精深,闡述入微,一時竟將羋靈薇吸引了過去。

講罷,大師道:“施主以爲如何?”

羋靈薇撇了撇嘴,道:“大師講故事倒是好聽,但我卻有些不信。這位如來割肉飼虎,喂鷹,怎麼可能?”

如來雖是天竺人,但卻是佛法的創始者。佛門中人一直將其視爲佛祖,此刻道證見羋靈薇竟敢質疑,心頭大爲不悅,但礙於師父在場,不好發作。便連道融也連連搖頭。

倒是寧楓暗想計策已然成功,面露微笑。

窺基也笑道:“爲何沒有可能?”

羋靈薇正色道:“那頭老虎又不是隻吃一頓飯,這次吃了如來的肉,等下一次又餓了,豈不是又要出去捕食獵物嗎?你那如來又能有多少肉可以給老虎來吃?”

窺基道:“施主說的好。不過我佛如來有真如法身,無窮無盡,施主大可不必擔心。”

羋靈薇又道:“那天下山林遍佈老虎,天空滿是雄鷹,那如來雖然法力無邊,恐怕一個人也應付不過來吧?”

窺基聞言,正色道:“施主果然與我佛有緣。這正是當年三藏法師欲弘揚佛法的原因,若是天下間人人皆是如來,還怕無肉可飼嗎?”

羋靈薇驚訝至極,她暗想天下凡人那麼多,怎能人人都是神佛呢?

窺基知其所想,笑道:“施主若不信,便留下來。貧僧將如來得道所修的真經與你一看,便即明白。”

羋靈薇心頭十分好奇,連連點頭。過了片刻,彷彿突然想起來什麼,叫道:“好啊寧楓……”回頭一看,三藏院內卻已空空如也,唯有道宣大師坐在枯榮木旁,有幾片落葉順著他的僧服,滑落在地上,隨風飄散。

…………………………………………

天藍如海,翠綠山峰巍峨連綿,在陽光的照耀之下,似被鍍上了金色外衣。自天空俯瞰掃視,可見周圍羣山龍蛇蜿蜒,氣勢恢宏,雖有云霧茫茫遮頂,又有狂風鼓舞卷溺,但云開霧散之時,卻能看見衆峰包圍之處,有一幽靜深谷,桃花漫山,靈芝異草混生在內,珍禽異獸遍佈其中,好一處福地洞天,人間仙境。

碧野連綿,如錦花海之下,有一湍急的河水自山上滾滾而下,不時撞擊著石岸,雪練橫飛,珠玉傾灑。此刻,正有一奇怪的仙鶴飛掠在河水之上,迎著紛揚的水珠,疾速而過。這仙鶴昂首振翅,頭頂鮮紅如血,羽毛更是斑斕多姿,絢麗已極。

此刻鶴身上正坐著一個少年,身著道服,姿容頗爲英俊,只是眉眼之間不時露出桀驁之色,像是連天地也不放在眼中。他不是別人,赫然正是司馬承禎,天地仙師之徒。

待越過數座青峰,前方閬苑仙境已近在眼前。司馬承禎雖修行在天下第一洞天霍童山中,卻也被此處的景色所震撼,不由想到師父曾經說過,這裡風水絕佳,深合奇門遁甲之道。相傳妙應仙的三位徒弟修行時,曾經有過一次比試,看看三人中誰先找到九州之內風水最佳處。想不到比試時間終了,三人竟同時出現在這閬苑仙境之中,相視大笑。

司馬承禎看罷,冷哼一聲:“什麼風水最佳?都是故弄玄虛。若真的如此好,爲何卻不出帝王?”

冷哼幾句,忽聽谷內傳來幾聲清月的號角,轉眸看去,遠方有數人列隊而來,穿行不絕,而且身上著有道袍,也不知是哪門哪派?

司馬承禎不去管它,徑直朝入口處走去,眼見有數十名鐵甲侍衛把守,盤查頗爲嚴格。他也不下鶴,便欲直接進去。已有幾名侍衛舉起長槍,走上前來:“你是哪個門派的?必須通過盤查方可入內。”這些侍衛眼見五彩鶴,知道不凡,但上官宰相已下指令,爲了防止魔教妖人混入,所有人必須仔細查探,方可進入。

司馬承禎冷冷看了一眼,道:“霍童山,司馬承禎!”

幾名侍衛大驚,第一洞天的名號,如雷貫耳。但眼前這人如此年輕,並非天地仙師,侍衛們硬著頭皮,問道:“可有憑證?”

上官婉兒應武皇之命,在召集此次盛會之前,已經派遣神宗弟子向各大門派送去了令牌,憑此可入。但司馬承禎哪裡去管這些,令牌更是不知丟在何處了?

司馬心頭不耐,氣息一動,那幾名侍衛已是被掀飛數丈,跌落在外。衆人大驚,紛紛圍了上來,正要動手。

卻聽後方有人笑道:“哈哈,不愧是仙師之徒,司馬兄,別來無恙!”

司馬承禎訝異回頭,卻見一名高大的年輕僧人大踏步走了過來,如此山路崎嶇,他竟如履平地,每一步踏出,都越過了近三丈的距離。待話音落下,他已經來到了自己的面前。

司馬笑道:“原來是普明和尚,許久未見。”來人正是天臺山的首徒普明和尚。

司馬承禎朝後一看,並未見到其他人,不由問道:“天臺三祖,竟一個也沒有來嗎?”

天臺山是漢傳佛教的祖庭,更在慈恩寺之前。山中有三位大師,稱爲天臺三祖。其一爲慧文大師,其二爲慧思大師,據說兩人已經有兩百餘歲,但他們已有數十年未出山門,常人極難得見。最後一位便是被稱爲東土釋迦的智顗大師,普明和尚的師父,他老人家是一祖和二祖的師侄,在佛門地位也極爲尊崇。

司馬承禎原以爲智顗大師此次會出山,來爭奪道佛兩派神帝之位,想不到竟只派了一個普明和尚前來,大爲詫異。

普明和尚微笑點頭,這一次道佛盛會,是爲了組成同盟,對付魔教。所以天臺山聽說窺基大師不來參加之後,也主動退避,欲推舉天罡仙爲神帝,免去無謂的爭鬥。

兩人寒暄片刻,普明和尚便扶起那幾名侍衛,度入佛力,拿出令牌,笑道:“貧僧乃天臺山的普明,這位道兄確實是天地仙師之徒,他可能無意間丟了令牌,各位萬請莫怪。”

侍衛們嘟囔一聲,不敢得罪這些高人,確認令牌無誤後,便放行入內了。

司馬承禎兩人走過山谷通道,四下看去,但見此次盛會竟集聚了天下大半高手,除了望月神宗、崑崙山、五嶽劍宗、太白山之外,更有許多聞所未聞的小門派,只是奇怪的是,兩人看了一週,卻並未看到慈恩寺和峨眉派的人,也不知是無人前來,還是尚未到達。

普明和尚和相熟之人一一示意之後,便小聲問道:“仙師,他老人家也沒有前來嗎?”他原本想著天罡 仙修爲非凡,威望極高,此次又有慈恩寺和天臺山支持,恐怕已是衆望所歸,除了天地仙師孤高桀驁,非要爭個高下之外,其他人估計無人敢提出異議。現在看仙師未來,頓時大喜。

卻不想司馬承禎面色一暗,默然片刻,低聲道:“師父……他……已經仙逝了。”

普明聞言大驚,愕然萬分,良久才道:“怎麼會?難道是和洪元真仙爭鬥所致嗎?”

司馬承禎道:“不是。師父他自泰山回來後,確實受了一點傷,但並無大礙。”

普明更是驚奇:“那是爲何?”

司馬承禎恨恨道:“那是兩個月前,突然有兩個陌生人造訪霍童山,聲稱要和師父一決高下。師父他雖有傷在身,但除了妙應仙外誰來不服,見有人前來挑戰,豈有拒絕之理,當下答應了下來。哪知道其中一人修爲驚人,竟是在五百招之內將師父壓制下風。”

普明聞言,駭然至極。妙應仙死後,天地仙師已是天下公認的第一人,到底是誰竟有如此的修爲?

司馬又道:“我當時隱隱覺得不妙,卻提出師父有傷在身,改日再鬥。但那第二人卻不答應,竟對我大打出手。我奮力還擊,也不是他的對手。而師父雖落了下風,又怎會輕言認輸?如此又鬥了千招,師父……他竟傷重不支,溘然逝去。”

普明驚道:“他們到底是什麼人?看來並非是爲了比鬥,而是趁著仙師受傷的時機,欲取他的性命。”

司馬承禎頷首道:“我當時也想到了此點,但怎奈實力不足,無法報仇。奇怪的是,那兩人卻沒有取我的性命,只是打傷了我,笑著說,我們還有再見之時。”

普明沉思片刻,脫口道:“魔教的人?”

司馬承禎道:“除了魔教的妖人,恐怕也不作他想。”

普明愁容深鎖,道:“看來魔教已經在數月前著手行動了,他們的目的恐怕還在神帝之位。今日可得小心了。”話落,突然朝司馬看來,訝異道:“司馬兄,那兩個妖魔看來手下留情了,你今日看來並沒有受傷的痕跡,反而修爲精進神速,和數月前判若兩人。”

司馬承禎恨道:“並非如此。魔教好似不想讓我參加道佛盛會,故意將我打得重傷,即使有五色靈芝修養,也需半年的時間才能復原如初。”

頓了頓,又道:“當時那兩魔人走後,我立馬取了五色靈芝和黃精給師父服下,將他續了命。師父拼著最後一口氣,將畢生修爲傳予了我。若不然,恐怕今日我能夠前來,也是實力大損。”

兩人神情激憤,運起神識,查探衆人,卻並未發現有可疑之輩混進來。

司馬承禎遙遙一看,只見仙境之中已經匯聚了天下大半高手,其中除了朝廷的上官婉兒坐在中央外,還有天罡仙、太清妙才王仙卿、太白山的太白仙、羅浮山的羅浮真人、青城山的關尹子、武夷山的劉少升,赤城山洞的赤伯……佛門中慈恩寺和天臺山都已放棄,而峨眉派並未有人前來,倒顯得聲勢寥寥。

普明和尚突然咦的一聲,道:“那人,好像是靈中隱士陸經綸,他是妙應仙的師弟,輩分極高。若是他要爭奪神帝之外,恐怕天罡仙也只好讓賢了。”

司馬承禎冷哼一聲,卻不回答。

兩人交談時,忽聽遠方又傳來一陣號角,有人高聲叫道:“望月神宗玉門門主、嗣主駕到!”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一百零九章 崑崙(6)第一百零三章 光明(5)第六十九章 神鍾第三十一章 強援第一百零一章 光明(3)第一百零五章 崑崙(2)第九十二章 來客第七十九章 天門(4)第十四章 緊逼第四十一章 徘徊第二十七章 腰斬第十八章 龍脈(1)第三十六章 仙山(6)第四章 論道(4)第九十章 天犼(4)第一百零八章 崑崙(5)第九十五章 國事第六十二章 暗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空第八十二章 天門(7)第一百一十五章 光滅第五十三章 迷失第六十章 煉奴第七十四章 破出第八十一章 出世(6)第一百零七章 光明(9)第九十五章 太白(4)第七章 空桑第七十七章 月華第二十三章 龍脈(6)第六十八章 方外第五十八章 母子第六十三章 陽謀第十六章 失神第六章 雙鬥第一百零一章 逃亡(4)第十九章 龍脈(2)第四十三章 七怪(5)第七十七章 出世(2)第四十九章 鬥法第八十五章 東瀛第七十七章 出世(2)第十六章 一線第九十九章 血祭第三十七章 仙山(7)第三十七章 仙山(7)第七十一章 隕落第九十五章 太白(4)第四十三章 南疆第六十五章 九鼎第二十四章 龍脈(7)第九十一章 天犼(5)第九十五章 青丘(4)第十章 巨壑第一百二十三章 鮫珠第一百一十章 暗道第九十八章 逃亡(1)第四章 聖陽(4)第五十四章 地宮第十章 論道(10)第十七章 現身第三章 壓制第三章 壓制第二章 情仇第七十七章 天門(2)第十四章 初見第八十五章 東瀛第十章 論道(10)第十二章 煉化第二十五章 鬥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仙藥第七十二章 重生第六十九章 紫氣(3)第五十五章 火厄第四十九章 比試(4)第八十五章 天門(10)第一百零三章 反污第六十二章 暗道第一百零五章 崑崙(2)第五十九章 泰山(4)第七十八章 出世(3)第十三章 論道(13)第九十六章 太白(5)第四十五章 龍淵第八十九章 天犼(3)第五十五章 龍珠(5)第七十一章 爭奪第七十四章 破出第十四章 初見第九章 身死第六十章 煉奴第二十九章 伏魔第五章 論道(5)第五章 藥引第一百零五章 光明(7)第二十章 三才第四十一章 七怪(3)第一百零五章 光明(7)第十八章 離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桦南县| 华安县| 新昌县| 天镇县| 彩票| 连江县| 吉隆县| 太谷县| 大渡口区| 横峰县| 吉隆县| 固安县| 株洲县| 庆阳市| 新平| 连云港市| 平原县| 荣昌县| 洛川县| 聂拉木县| 盐津县| 华容县| 专栏| 专栏| 桑日县| 砀山县| 景泰县| 铜山县| 武城县| 土默特右旗| 紫金县| 新兴县| 仙游县| 湟源县| 仁化县| 苏州市| 织金县| 柯坪县| 灵山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