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爲無名,曰混沌;一生二,曰有名,是爲陰陽;二生三,其曰萬物,萬物以陰陽而生,各衍其歸,經由大荒到太古不斷交替輪轉,六界混成。
氣清者爲神爲仙,居於天,因仙人享樂清淨,無中可生有,來去自如,是爲剛強,由此肩負維繫六界和平的使命。
地獄在下,以萬般過往定輪迴,亦是刑場,對生前所作所爲下判決。有善行者輪轉享人世榮華或投靈胎,作惡者爲畜爲人道階下或於無間地獄受罰。
人道與天地合稱三界,居於中,是六界修煉道場。凡間清濁明暗無一不是道之顯化,凡人以身軀爲牢籠,泯卻記憶不知其本性,以假做真,受物質阻礙,受病勞苦,卻因身之所患從而探尋真相,從而徹悟大覺,還本返原。
妖與神齊出於大荒,本與神無異,乃天地所化,一身本領高強。卻因生出佔有之心,又因分辨,是以有了妖神之別,百千萬億年間與神較量誓要制霸六界,雖一直未償所願,但由於其強大的先天靈力,遂與神仙界一直糾合紛擾不清。
魔者並非先天而成,是在妖神有別後,經由異心所化。神仙妖鬼甚至於人,若一念執著,不斷熏習,心生齟齬乃至無法掌控自心時,皆能入魔,久經洪荒,乃至漸成氣候。是以從太古時期,妖魔逐漸統一戰線,和神仙分庭抗禮。
上古神脈以十萬年爲週期生滅輪轉,在上神隕落至下次迴歸的光景裡,便是妖魔界的光復之日,若妖皇魔帝氣候大成,神仙界無有超越其戰鬥力的帝君,則六界附歸於妖魔。
七萬年前封印妖魔的蒼淵開始有了罅隙,妖魔界小心翼翼在蒼淵周圍活動,以喚醒沉睡的大妖。隨後鬼車出世,天昏地暗生靈塗炭,創世神據比血脈寧封以開天斧引來遠古神力,散去神元才得以將其重新封印於蒼淵。
其間夾雜著無數神與仙的逝滅,昊天上帝感應紫薇運盛,遂神隱於太虛,中天易主,紫薇大帝由北方天帝入主凌霄,眼見上古諸神血脈式微,便推行無爲而治,以恢復天地生機。
而上古神族南禺的鳳凰一族,更是人丁稀少得不做樣,只餘一四萬來歲的帝君折堯,而他正是英姿勃發的年歲,自然也是一幅好皮囊。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一雙桃花眼生得極爲傳情,凝眸間星光熠熠,舉手投足間又盡帶鳳凰的清高風雅。
若目光與他對視,天女們晶瑩的臉蛋,往往如同織女精心挑染的晚霞,絢爛又動人。饒是那百花裡最孤傲的梅花仙子,也曾因他站在本體下讚歎自己的傲雪紅梅,堪堪生出了一段情絲。
而帝君到也是不辜負一衆天女的鐘愛,常雨露均沾,百花兼顧,甚至於妖者,也予以神的恩澤,用他的話講,萬物皆天地所化生,不能厚此薄彼。
如今的天界沒有森嚴戒律,仙凡妖的往來亦不曾有禁令,只是遵循自然天道,更多是循循善誘,而非外力阻擾。但折堯畢竟身爲上神,個人的作風問題,拿提倡清修的仙家話講,還是有礙著神仙界顏面的,畢竟天界可是清淨高潔的象徵。
儘管有所非議,但因折堯常年奔赴在維繫六界和平的第一戰線,戰功無數,是以無數天女依舊心悅向之,儘管皆知他濫情,卻總都認爲自己足夠與衆不同,能讓戲蝶駐足。
於是前有香花後有粉蝶,不斷向他奔涌而去。但幾萬年來,卻依舊從不見他爲誰停留,萬花從中過,只玩焉而不取之,是以皆知神族的鳳凰是一隻多情的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