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4章 最後一問

陸軒 順勢握住了林雯雯的手,柔若無骨,感到心緒平靜了不少,“這海棠花的圓形中心,倒有些像眼睛。”

“借鑑陸代玉步搖上的海棠花造型,花心又有些像眼睛,所以,這款首飾就叫做陸眼,!”林雯雯脆聲說道。

“嗐!還不如叫美瞳呢!”陸軒 說著,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哼!”林雯雯從陸軒 手中抽回了手,又進一步解釋道,“其實這只是個直白的翻譯。還是另一種翻譯更好聽,對外宣傳也將使用這種翻譯,‘’,討巧一點兒就是棠愛,正好也有海棠花的造型。”

“還是棠愛更好一些。不過這個陸眼裡,有我啊,我姓陸。”陸軒 自我滿足般地吸了一口氣,“這好像是說我的眼力上佳,已廣爲流傳!”

“得了吧你,抓緊吃,吃完陪我去逛街!”林雯雯白了陸軒 一眼。

“艾瑪,幸虧剛賣了塊玻璃種帝王綠,我還能花點兒。”陸軒 伸了個懶腰。

其實林雯雯逛街,是逛得多買得少,而且她買東西比較挑剔,倒不一定貴,逛了半晚上,都是陸軒 買單,也沒花多少錢。

而且陸軒 也買了一套衣服,一件淺綠色的襯衫,一條米黃色的休閒褲,一雙休閒皮鞋。主要是爲第二天的宋刻本捐贈儀式和新聞發佈會準備的。要說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這畢竟不是一件小事兒,而且就和陸軒 開玩笑說的一樣,真的會在收藏界廣爲流傳。

回家後,陸軒 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起牀,收拾停當之後,陸軒 出了門。按照之前說好的,省文物局科技處處長匡海生自己開車來接他了。

匡海生之所以沒用公車,主要還是爲了說話方便,用公車也很符合程序,但多了一個司機不是?

“省廳的專案組確定,去年的9月9日最有可能調包,除此之外毫無進展。而且去年9月9日所有的線索都斷得天衣無縫。那天省博外面的一條電纜被施工隊伍挖斷了,正好停電,監控沒用了。”匡海生說道。

這省博的汝窯天青釉蓮花筆洗,因爲沈鬆巖率先發現了巧妙利用開片的“火聖”二字,已經確定被調包無疑。當天,省博一共停電七個小時,汝窯筆洗也沒有展出,應該在庫房裡。這種情況下,需要兩名庫管同時簽字,各自輸入指紋才能入庫房取出。

但是,當天值班的兩名庫管,一名臨近退休的男性老職工已在今年因病去世,另一名則是三十多歲的女子,居然改嫁到了馬來西亞,一時聯繫不上。

陸軒 聽後,心想即便男性老職工沒有去世,女子也沒改嫁,如果當時真是他們參與調包,必然知道監控沒用的事兒,而且也必然收了大大的好處,又怎麼會承認呢?何況,這還都過去將近一年了。

見陸軒 不作聲,匡海生便又說道,“如今,唯一的線索,就是從‘火聖’入手,但是警方當中,沒有真正懂行的,所以查這個就更難了。”

“是啊。現在此事沒有公開,展出時也不會有人看出來,暫時只能這樣了,匡處長你也別太著急了。”陸軒 如此說著,卻心想,關於沈鬆巖的師兄陸知行的事兒,既然當時沈鬆巖不願告訴匡海生,那自己也還是暫時不要提了。

不過,陸軒 對“火聖”的興趣,卻如同火苗助薪一般,更爲兇猛地燃燒起來。

兩個人各有心事,再也沒有多說話。

捐贈儀式盛大而又熱烈,領導去了不少,官話說了不少。

李教授也講了兩句,不過說得卻很實在:第一,國家應該加大回收各種珍貴文物的力度,當前資金支撐力度不夠。第二,陸軒 這種年輕人難得一見,只要遇上有如此出衆的眼力的專業人才,有關部門應該加強保護和協作,必要時甚至可以給予特殊支持。

李教授的發言,讓本來就是焦點的陸軒 更爲耀目。在接下來的新聞發佈會上,除了安排好的拿走三張帶問題的紙條的記者,其他所有記者的提問,都瞄準了陸軒 。

這是個正面新聞,提問雖然一撥又一撥,洶涌澎湃,但是卻不難回答。陸軒 挺拔的身材配合利落的打扮,在鏡頭之下侃侃而談,還真有點兒揮斥方遒的意思。

“最後一個問題。”省博的宣傳主管作爲主持人,眼見問題不斷,有些領導似乎已經心不在焉,立即拋出了最後一手。

“我來!”一名帶著黑框眼鏡的約莫三十歲左右的男記者搶過了話筒,宣傳主管此時已經根本不在意誰來結尾,見有人搶過話筒,忙不迭地示意抓緊提問。

“我是山海電視臺社會焦點欄目的記者,至於陸軒 先生是不是作秀我就不問了。我想問的是,現在專家們自然都認定了這兩卷詩集是真品,但是你這麼年輕,恐怕在座的不少人都會有疑問,你當時是如何判定是真品的?”男記者如連珠炮一般提出了問題。

幾個心不在焉的領導彷彿一下子恢復了精神,哎?這個問題很犀利啊!

這哪裡只是犀利?這他媽是找茬來了!陸軒 心中暗罵一句。

“這位記者的意思是,如果我滿頭白髮、老態龍鍾,就沒有這個問題了?”陸軒 略作調整,微笑回答。

“可能我剛纔我問得不夠直接,我的意思是,此前你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在收藏界籍籍無名,如何會如此篤定是真品?”男記者繼續追問。

尼瑪,剛纔還不夠直接?自己邏輯不通就不通吧,被揭穿了還他媽這麼吊!

“鑑定是真品,對我來說,可能只有幾分鐘,但是要讓你聽懂,可能說上一年,也未必能完成。我看今天這個場合,不是很合適吧?”陸軒 真是有點兒膩歪這個男記者了,忍不住來了這麼一句。

現場爆發出一陣輕笑。

男記者似乎有些慍怒了,他可能沒想到,陸軒 回答得不僅巧妙,還順道臊了他一下。不過,這是新聞發佈會現場,男記者自然不能當場發火,只見他冷笑一聲,從身旁的椅子上拿起一隻盒子說道:

“其實還有更簡單的辦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九十七章 福祿萬代第一百零九章 獨缺兩卷第二十三章 聚攏人脈關係第二章 眼睛變異第四十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五章?楊偉自薦第九十一章 老藝人第一百一十章 橫生枝節第七章 又遇乾坤藏物畫中畫第142章 砸與不砸第四十六章 偷樑換柱,暗度陳倉?第四十五章 守株待兔第165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零八章 倭國人的底細第一百零四章 不能仿製第四十二章 解款印第六十五章 垃圾料子撿漏第六十八章 子岡牌第七十一章 暗標第139章 改變印象第八章 火正後人是誰第八十七章 島國來人第129章 暗放厥詞第一百零三章 九九機關第162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六章 宣德爐第五十一章 一個竹筒第六十五章 垃圾料子撿漏第四十八章 徹底懵了第四十二章 解款印第八十二章 龍鳳雙佩第158章 刀名繡春第二十三章 聚攏人脈關係第五章 東漢越窯第173章 連環把戲第160章 乾隆琺瑯彩第172章 星雲漢鏡第七十七章 崇禎香爐第三十章 搭個小盤第一百零一章 宋代刻本第173章 連環把戲第145章 眼神第九十八章 康熙樑九公第九十四章 以假易真第131章 青花罐第九十五章 失蠟法材料第36章 雕刻犀第一第六十四章 毛料第六十章 概不還價第二十九章 撿漏漆器第119章 往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府遺物第五十五章 壺內藏物第三十章 搭個小盤第144章 談判代表第七十六章 宣德爐第140章 重器第八十九章 明青花第152章 道婆第十一章 安穩了父母第132章 科技處長第164章 夠敗家的第二十二章 小人拱火第一百零九章 獨缺兩卷第149章 記者第一百零九章 獨缺兩卷第二十五章?楊偉自薦第十九章 打眼的青銅饕餮紋雙耳蓋壺第四章 宋隱青瓷第128章 阿富汗料第七十五章 黃金?第150章 沉香第六十二章 一道窮一刀富第二十七章 前任女友第一百零三章 九九機關第一百零三章 九九機關第二十三章 聚攏人脈關係第七十三章 以德報怨第七十八章 搞定第119章 往事第八十三章 八卦玉戒第163章 鳥食罐兒第六十五章 垃圾料子撿漏第118章 忘年之交第164章 夠敗家的第140章 重器第166章 子辰雙刀第164章 夠敗家的第163章 鳥食罐兒第九十四章 以假易真第九章 伸出橄欖枝的王老第七十六章 宣德爐第七十章 小心眼第四十四章 陰險用心第四十八章 徹底懵了第五十四章 準備出發第171章 好弱的局第六十章 概不還價第155章 有驚無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望城县| 阿合奇县| 勃利县| 上饶市| 贵德县| 泸州市| 罗田县| 盐边县| 自贡市| 民勤县| 阆中市| 乌苏市| 龙岩市| 东乡族自治县| 板桥市| 万全县| 盐源县| 尼木县| 临安市| 镶黄旗| 怀安县| 中宁县| 凤台县| 辰溪县| 新余市| 大宁县| 宣汉县| 原阳县| 丹东市| 旬邑县| 固始县| 清涧县| 和顺县| 全州县| 申扎县| 越西县| 精河县| 房山区| 历史|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