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五章 病重

朱慈烔似乎是在自己問自己,又似乎是在問別人,他喃喃說完這話,終於是陷入了無盡的沉思。

“李國幀,現(xiàn)在軍中還有多少近衛(wèi)兵?”

“回稟親王,不足一萬人,之前自從收服京師周邊領土之後,我們京師的近衛(wèi),便所生寥寥無幾,外加上當時鎮(zhèn)守天津衛(wèi)的還需要人馬,故此,一來二去,也是從近衛(wèi)之中拿出去的。”

當年收服京師在內都府之後,顯然因爲軍民的數(shù)量不夠多,一方面大明的朱慈烺要顧及到外頭山東的防禦線,派出了六萬多人,駐守在了石家莊,另外一方面則是拿出了兩萬人隨同南安伯鎮(zhèn)守天津衛(wèi)。

故此,現(xiàn)在算起來,能夠拿得出手的,便只有當時朱慈烺手中的虎衛(wèi)軍,還有青州軍,但這些,都已經被朱慈烺帶走,現(xiàn)在想來,在想發(fā)力,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

外加上,看之前傳回來的戰(zhàn)報看去,貢獻充州的應該就是江北四鎮(zhèn),他們手中的兵力,大概是在八萬到十萬之間,亦是如此,要想靠著不到一萬人的禁衛(wèi)軍,拿下戰(zhàn)場的勝利,近乎是癡人說夢。

“王公壁那邊怎麼樣了?”

“他們已經從東昌府出兵,入駐到了東阿,按照戰(zhàn)報上頭說的,王公壁是想借助碻礅山的地勢,防禦這一場大規(guī)模的進軍。”

兵部尚書李邦華在此刻站出身來,他的眉頭顯然是緊皺著的,看上去,也是在爲這個事情擔憂。

“不過,其實王公壁手中的將士,大多都是山東當時的難民,並非是經歷過戰(zhàn)爭的民衆(zhòng),故此,能夠指望他們鎮(zhèn)守住東阿,顯然不太可能。”

“那你的意思是想說什麼?”

“微臣只是覺得,這一次,這等大事,還是要通知陛下才好,畢竟現(xiàn)在大明的兵力都在陛下的手中,如果說他放棄支援山東總兵王公壁大人,那麼東阿城破,東昌府也是岌岌可危!”

王公壁作爲山東總兵,他的部隊如果說被江北四鎮(zhèn)打敗,那麼山東這邊防守也會極爲的薄弱,而也是如此,到時候山東淪陷,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當然,現(xiàn)在能夠想到的解決辦法,也就是通知朱慈烺,然後讓朱慈烺分出部隊,好好的解決山西的禍患。

“這....”

站在上頭的親王朱慈烔,其實比下頭的人更加了解,現(xiàn)在山西那邊,可是有滿人的六旗子弟駐守,按照他們的兵力,尚且還有六萬人之多。

一旦說讓朱慈烺分兵,那麼無疑是一場豪賭,而且,江北四鎮(zhèn)此刻忽然動兵,不管這麼想,後頭都應該有人在指手畫腳,幫助他們策劃這檔子事情。

而且,最糟糕的結果,就是南明,和大清有所聯(lián)繫,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一旦說朱慈烺撥出部隊,那麼滿清順勢進攻,最終的結果,不言而喻。

也是如此,朱慈烔站在高位,一時間也是摸了摸自己的腦袋,他在考慮,是自己以身犯險,帶領一萬禁軍,進駐山東,死守東阿,還是說將消息傳到皇帝的耳朵裡頭,讓皇帝哥哥好好的把握?

他無法想到答案,此刻,他多希望足智多謀的王景略能夠站在他的身邊,幫助自己出謀劃策,但這些,顯然都是不可能的,只能夠想想罷了。

“報!”

就在朝堂氛圍僵持的時候,這外頭,一個太監(jiān)也是急匆匆的走到殿前。

“出了什麼事情了!”

看到這太監(jiān)如此沒有規(guī)矩,親王朱慈烔並沒有呵斥他,畢竟現(xiàn)在也算是多事之秋,想來這人過來,也是發(fā)生了什麼大事情纔是。

“稟告親王,大喜事,剛剛從山海關送來密件,說是王景略首輔大人,率領大軍過平壤進軍大清盛京,隨後斬首大清攝政王多爾袞,親王多鐸,並且隨行的一干皇室宗親!”

“什麼?”

“不止如此,而且根據(jù)傳回來的信報上頭提及,不只是有如此的攻擊,最爲重要的還有他們收服了錦州一帶,血洗了先帝之前的錦鬆戰(zhàn)役的恥辱!”

“什麼!”

這一連串的消息,讓朱慈烔也是坐立不住,他難以想象這等事情是如此發(fā)生的,甚至,他也不知道這王景略消失那麼久,其實是爲了這樣的大事。

一來二去,等過了許久的時間,他才緩緩的回過神來,繼而擡起頭,繼續(xù)看向下頭的人,他此刻知道,這一定是真的。

“不知道首輔大人什麼時候回來!”

“應該是不日便能回京!”

“天助我也,如果首輔大人回京,那麼想必我朝對抗南明政權,便有了底氣,按照首輔大人的計策,怕是簡單!”

朱慈烔和朱慈烺一般,都極爲讚賞這位淮南人,雖然說出身布衣,但是他的本事,和當年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有什麼區(qū)別。

也是如此,在得到他收服錦州在內的領土,隨後,還不日便能抵達京師,一時間,也是多了些許的激動。

至於臺下的文武百官,也是一個個欣喜若狂,一個個高呼天佑大明的句子,他們雖然沒有王景略那般有本事,但也沒有嫉妒的意思。

不得不說,王景略在當上首輔的這段日子,顯然站在工作上頭也是盡心盡力,甚至,還在政治仕途上頭,多次提拔有能力的人。

不到半年的時間,顯然這大明的朝堂,也有欣欣向榮的趨向。

只不過,在他們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王景略卻是在入主山海關之前便病倒了,這一次,他顯然病的挺嚴重的。

軍醫(yī)顯然也看了無數(shù)次,但結果顯然都差不多,積勞成疾,在慶陽府之戰(zhàn)中,他便身受重傷,命懸一線,雖然後頭撿回一條命,但實際上,這傷勢並沒有完全的痊癒。

現(xiàn)在又隨同大軍遠渡平壤,在進攻盛京之際,長途顛簸,隨後淋了雨,受了涼,怎麼可能安然無恙。

之前,他就覺得自己身體有些不舒服的地方,但爲了戰(zhàn)鬥,他還是強行忍了下來,但等到抵達山海關之際,便已然撐不住,開始了啼血。

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攻第二百五十九章 如若景略在側第二百三十章 祖大壽第二十七章:撤軍第二十九章:天亡我也!第二百六十七章 援軍到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決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過去的故事第九十一章:封賞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鬥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長平公主的婚事第二百三十章 祖大壽第一百一十四章 私通叛國第兩百零一章 出殯第三十二章:回程第兩百四十九章 撤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反戈第一百六十四章 闖王小心第九章 :土豆紅薯!第一百七十二章 拿我逗趣第一百五十九章 修築工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一百三十四章 長平公主的婚事第五十六章:定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鬥毆第兩百零一章 出殯第一百五十章 回延安第十四章:曰甲第五十五章:死守第四十七章:開城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殺李過第三十六章:翻冤!第一百九十四章 廷杖八十第兩百四十八章 謀反第一百零八章 吳三桂的矛盾第兩百十二章 政策改革第七十一章:造反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鬥將第五十章:石家莊第兩百三十一章 留得青山在第二百六十四章 該怎麼辦第六十二章:多方戰(zhàn)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介意不介意身份第兩百零一章 出殯第一百六十四章 闖王小心第五十四章:抵達河間府第兩百四十六章 龍袍加身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漲船高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師如何?第一百零三章 有臣在第兩百三十七章 沒事就好第十五章:撤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介意不介意身份第一百七十六章 徐茂公的推演之術第一百一十四章 私通叛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兵第四十八章:勸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攻石家莊第五十九章:戰(zhàn)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讓臣弟去吧第一百二十二章 接下去該如何做?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守京師第兩百一十章 財政危機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漲船高第兩百零二章 議和第兩百零九章 王景略返京第兩百五十章 收復失地第九十七章:典韋李元霸大戰(zhàn)第二十三章:喜事!第二百十五章 唐通如何?一百五十五章 渡江第二十一章:獻計第九十五章:率軍北進第二十三章:喜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是與不是第八十二章:隱藏任務第兩百四十六章 龍袍加身第一百七十五章 尋覓徐茂公第十六章:賑災第二百二十九章陷陣第八章:斬殺奸臣第四十一章:將相和第兩百六十一章 援軍第六十九章:損失第二百五十九章 如若景略在側第十六章:賑災第兩百五十一章 薛仁貴請罰第七十七章:爲什麼背叛我第一百四十章 退守第二百六十章 疑兵之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過隨行第六章 開城門,闖軍後撤!第四十七章:開城門第二百二十五章 許褚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棄追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兵第兩百零九章 王景略返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殿前認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洪市| 读书| 封丘县| 松溪县| 兴安盟| 中阳县| 沾益县| 张掖市| 兴城市| 平利县| 体育| 苏尼特右旗| 秭归县| 巴中市| 綦江县| 陕西省| 青阳县| 宜兰县| 乌什县| 太仓市| 曲麻莱县| 阳朔县| 兴海县| 平顺县| 海城市| 河北省| 横峰县| 吉首市| 通化市| 安图县| 东乌珠穆沁旗| 望奎县| 静宁县| 淮阳县| 民县| 沂南县| 全南县| 扎鲁特旗| 滦平县| 方城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