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

倒黴的福王就這樣,被這些忠臣義士們強行黃袍加身,架到了王府正華門上完成了稱帝的晉級……

晉級大明弘光皇帝。

然後堪稱火線稱帝的皇帝陛下,倉促間象徵性登基之後,緊接著就需要面對大軍壓境了。

就在他登基同一天,羅一貫在百姓歡呼中進入真定,同樣周遇吉也在百姓歡呼中進入了滄州,不過讓弘光朝廷袞袞諸公們慶幸的是這倆都沒有繼續南下,畢竟兩個府的土豪也得讓他們打一段時間,哪怕數銀子也得數些日子。

他們沒空向前。

總之羅一貫和周遇吉一家一個府,也開始和孫守法一樣樂不思蜀起來,對外的說法就是連續作戰時間太長,需要進行一番休整再繼續向前,不過他們也的確有這個必要。僅僅半個月時間裡,他們攻擊前進超過六百里,哪怕是騎兵也已經算是快的了,雖然他們追殺的氣勢如虹,但實際上那些士紳也不是說真的引頸就戮,這期間幾乎無日不戰。

交戰規模的確都很小,但也不是說真就是輕鬆行軍。

士兵們也都筋疲力盡。

話說粘罕從太原啓程南下,到黃河岸邊一通戰鼓擊潰大宋十幾萬大軍,還花了近一個月時間呢。

這就可以了。

這就可以讓已經屁滾尿流的士紳們喘一口氣了。

而且在這時候山東增援北方的團練到達景州,面對崩潰的局勢迅速在臨清等地士紳的支持下就地固守,另外從北邊潰逃南下的團練,被此前奉信王命令南下組織團練的成基命截在冀州。他是孫承宗親信,和鹿善繼一起逃出京城,然後受命南下返回家鄉大名,在北直隸南部各府組織團練,他原本是率領最後一批北上的一萬團練增援苑口的。

結果剛到冀州就得到了前線崩潰的消息。

他直接留在冀州,然後派人收攏潰逃南下的團練,很快收攏起了近三萬大軍或者說殘兵敗將,趁著周遇吉和羅一貫都沒向這個方向,迅速在冀州一帶組建防線。

而且這時候山西部分援軍也出井陘,並且在土門關和羅一貫部發生交戰,雖然失敗並迅速逃回娘子關,但也的確在羅一貫側翼保持了威脅。

說到底羅一貫就八千騎兵。

然後緊接著弘光朝廷任命洪承疇爲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郭增光爲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河南左布政使邱志充爲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以這三人暫時組成他的戰時內閣。另外加宣大總督張曉加兵部尚書銜晉級宣大督師,總督雲貴川軍務朱燮元加兵部尚書銜同樣晉級督師,總督湖廣江西軍務楊嗣昌加兵部尚書銜正式晉級楊督師……

就連孫傳庭都加了兵部尚書督師。

至今北方士紳們還對他充滿著幻想,這些天太原侯大軍南下的謠言一直在各地流傳,可憐的北方士紳們,也就只能用這個來安慰自己了。

孫元化也加兵部尚書督師。

他在盧象升北上後,代理總督御營軍務。

不過這時候的御營各軍已經分成了三部分,淮河沿線的歸他管,實際上三個騎兵軍兩個步兵軍,西線也就是在長江戰線上的,歸總督湖廣江西軍務楊嗣昌統轄,實際上四個步兵軍,還有兩個步兵軍在江西歸江西巡撫陳奇瑜管。而孫元化所部在吳襄北上後,實際上就剩下了駐徐州的步兵,駐歸德和亳州的祖大壽和尤世威兩部騎兵。

弘光朝廷接下來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獲得孫元化的支持。

只要孫元化支持他們,那麼他們就完全有希望,但孫元化倒向楊信,他們就很難有戲了。

所以……

洪大學士親自出馬!

總之在洪大學士一番忠義感召下,孫元化和部下衆將明確表態,他們身爲御營身爲天啓皇帝直屬,是不會背叛天啓皇帝的。

但是。

他們也不會幫楊信。

他們會派人進京,去看看皇帝陛下是否如外界傳言,已經被楊信以妖法換血控制爲傀儡,若真是這樣,他們會與這逆賊血戰到底,但如果不是這樣,他們會遵從天啓皇帝旨意。但在這之前他們不會離開駐地,同樣也不會允許楊信的軍隊繼續北上,因爲他們的職責就是這個。

總之,總之他們會繼續看熱鬧的。

這番表態的意思就是這樣,什麼看皇帝是不是被控制,那個純粹扯淡,人家都妖法了,哪是那麼容易看出來的。

所以這個過程會很長的。

如果接下來弘光朝能夠取得優勢,那麼孫元化這幫肯定會選擇勝利者,理由就是天啓真被換血妖法控制了,相反如果弘光朝被暴打,那麼孫元化也不介意落井下石,理由自然是天啓並沒被控制。

他們作爲天啓直屬的御營,自然要爲天啓平叛。

這是很正常的選擇。

畢竟要孫元化這些人明確倒楊是不可能的,因爲那樣南方的楊信爪牙們會抄他們的家,但要讓他們幫楊信,那也未免太噁心了。

這種牆頭草原則是最明智的選擇。

但這就是幫助弘光了,他們不抄後路就是對弘光的最大幫助。

至於跟楊信戰鬥……

沒人指望他們。

緊接著山東巡撫李精白,登萊巡撫山西人李嵩,陝西巡撫山西人喬應甲,還有張曉及山西巡撫曹爾楨,大同巡撫王點,三邊總督山西人王之採全都宣佈加入到弘光皇帝旗幟下。

這個王之採和被鎮南王害死的不是一個人。

那個是王之寀。

這個是試圖炸他家那次,被牽連出來的張家的姻親,頂級鹽商世家。

這樣除了甘肅和寧夏兩巡撫距離太遠,還沒做出選擇,延綏巡撫張九德因爲楊家及那些楊信部下家屬的威懾,當然,主要是他家在慈溪,所以在延安沒有表態之外,整個北方幾乎全部加入到了弘光旗幟下。而遼寧那邊因爲消息隔絕實際上無法把聖旨送去,畢竟這時候遼東灣還封凍,剩下宣府巡撫因爲洪承疇逃跑還沒任命新的。

而這一切總共才半個月時間。

在這半個月裡,北線的三支騎兵居然始終沒動,就是一家一個府,帶著那些刁民們掃蕩各縣那些修橋補路的善良鄉賢們,把這三個府搞得一片哭聲,逃難的士紳不斷踏著冰面渡過滹沱河,向南邊的鄉賢們哭訴他們的罪惡,簡直就是淚盡繼之以血。至於冀東那邊也差不多,薊遼總督閻鳴泰被張神武活捉,然後送往京城塞進詔獄,張神武和灤南的楊家家丁東西對進掃蕩冀東,滿桂在迅速完成對宣府的清洗後殺向蔚州。

張曉已經嚇得趕緊防禦自己後背了。

京城,乾清宮。

“你到底想幹什麼?”

皇后殿下無語地問鎮南王。

這半個月裡鎮南王同樣沒管外面的事情,甚至京城都沒解除軍管,也就是派出此前武裝起來的軍隊,先開始恢復京城周圍秩序,而且恢復緩慢,至今才恢復了不到十個縣。

而且也不是以吏部的文官來管理地方。

同樣也是軍管。

就是之前在京城武裝起的那些原本城防軍們,由他們接管地方,一個旅接管一個縣,先分散到各處鄉村停止打土豪,沒打死的土豪們先控制起來,然後對地方的人口,土地重新進行覈查。至於之前混亂期間的死傷,這個一概揭過,也不說誰對誰錯了,總之死了的都白死,同樣因爲原本的地契賣身契之類都已經不存在了,所以誰種的地就算誰的,奴婢一律釋放爲良人。

包括那些軍籍的也一樣,總之就是一個原則。

誰種的地歸誰。

沒有地的另外安置,有其他生計的該做什麼做什麼,實際上不可能沒有別的生計,只有很少量真正需要安置,但這個全部交給楊家。

話說楊家最擅長這個了。

鎮南王這段時間做的事情就這麼點,而且這些也不需要他去做,所以這段時間鎮南王真得很清閒,每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宮裡,跟皇帝陛下一起研究他們的那艘破船,搞得皇宮裡天天煤煙繚繞。之前因爲太液池封凍,他們都是在碼頭上折騰,這幾天開始轉暖,太液池已經在解凍,爲了解凍後的試航,明顯加快了研究的速度。

“皇后殿下,敵人不可怕,敵人多同樣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誰纔是我們的敵人,現在這樣不是很好嗎?

明明白白的。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敢反抗我們,全都自動擺在我們的面前。

那就讓它繼續下去,讓所有我們的敵人都跳出來,讓所有敢於反抗我們的人都跳出來,然後剩下不過是一巴掌拍死而已,我們已經掌握了絕對優勢,我們已經有能力掃蕩一切敵人,現在需要的只是他們從人羣中走出來。

這就是我想要乾的。”

楊信說道。

“你小心玩火玩大了!”

皇后殿下說道。

現在的形勢的確讓皇后殿下心驚膽戰,轉眼間半個大明就都站到福王旗幟下了。

“玩火?我就喜歡玩火。”

鎮南王笑著說道。

說完他直接向皇后殿下告辭,然後走向前面的乾清門,一個人正在探頭向裡面張望,看他出來趕緊站好……

“屬下李自成參見大王。”

李自成在楊信面前行禮說道。

他是押送信王回來的,不過天啓不想見自己弟弟,所以信王被直接送到王府然後由錦衣衛軟禁起來,李自成作爲楊信的親兵,完成任務自然過來,包括張獻忠和侍衛營還有警衛旅全都進京,只有孫守法的騎兵軍還在保定。

“你們做的很好,要是信王出事我可就沒臉見陛下了。”

楊信說道。

“大王忠義,天下無雙!”

李自成由衷地感慨道。

就連後面站崗的錦衣衛都露出深有同感的目光。

話說鎮南王做到這個份上,誰再說鎮南王是奸臣那真就是無理取鬧了。

“還是那句話,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不說這些亂七八糟的了,我還有個任務給你,不過這個任務可是很危險,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

楊信說道。

“請大王示下,屬下爲大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自成說道。

“要說也簡單,如今三邊總督王之採,宣大總督張曉這些人都附逆了,延安幾乎成了孤島,張九德雖說沒有附逆,但他也沒什麼本事,故此我需要一支奇兵去增援延安。你此前就帶著警衛旅,警衛旅也有不少陝北人,你依然帶著他們另外還有一批攜帶物資的駱駝,從張家口出關,拿著我的手令走順義王的地盤,然後從草原打回延安去。”

楊信說道。

“屬下尊令,只是屬下到延安後歸誰指揮?張巡撫?”

李自成說道。

“張巡撫?不,他沒權指揮你,你有權指揮他,我給你請尚方寶劍,你以欽差身份去陝北,總兵以下先斬後奏,文官除了張九德,剩下的延安府及榆林範圍內你同樣先斬後奏,許你便宜行事。我以前說過,要帶著你們回去分田地,但如今看恐怕抽不出身了,那就由你代替我去,總之你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你辦事,我放心!”

楊信說道。

好吧,闖王也該歸位了。

把他扔回陝北,給他五千火槍騎兵,給他尚方寶劍,剩下就看他自己了,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主要是陝北那些士兵家屬多,另外楊家也還有大量僱員,這些人加起來足夠控制延安。然後最多半年這邊就解決了,楊信沒準備拖太久,他就是在等南方那幾個督撫,朱燮元和楊嗣昌等人離得遠,這時候還沒做出決定,楊信倒不是說期待他們加入福王一夥,但終歸要等他們做出決定再動手。

真正動手就很簡單了,所以他有自信半年結束這場混亂。

李自成深吸一口氣,瞬間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

“大王,陝北臨近寧夏,若屬下沒猜錯,寧夏巡撫白儲召和寧夏總兵馬世龍都會附逆,那時候少不了要大戰一場。”

他很冷靜地說道。

“那裡就不用你管了,那裡有人對付。”

楊信笑著說道。

第一九四章 正氣歌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二零九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和組織羣衆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二十四章 110嗎?這裡有裝逼犯!第六四九章 歪脖樹,又見歪脖樹第五四六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四一三章 要做曾剃頭的男人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一三八章 隨風潛入夜第六章 熊廷弼第二八八章 分化瓦解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四五七章 毛驢救國計劃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五八八章 做了斷的時候到了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一二六章 我佛慈悲第六八二章 嶄新出爐的弘光皇帝第二二二章 繼續炮打青蟲第七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第二零一章 傭兵傳奇第八十七章 殺戮機器第十六章 人如草芥啊第一八三章 公審大會第五三八章 終於可以幹票大的了第三十九章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三八九章 奪過奴隸主的鞭子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第二零九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和組織羣衆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四三七章 奸臣的陰謀又一次得逞第四五五章 大明之大幹快上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九十六章 渣男第二三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三五四章 哭?哭也得交錢吆!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三三八章 楊都督發飆第二九零章 公車上書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三零一章 龍的巢穴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六五九章 玷污太祖血脈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七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六八六章 做內奸的感覺真好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一九八章 大幹一場的時候到了第五八二章 權力的高傲第六八五章 昏君與奸臣的時代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四九四章 共和國的曙光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六七二章 鎮南王,咱們私奔吧!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三十九章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五八六章 細細的紅線第四一四章 滿門忠烈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六四零章 雌威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六七零章 都跳出來吧,我就喜歡他們都跳出來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三四五章 我們發現了一個幽靈第二零五章 在大反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六五八章 天下太平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五七四章 君子之戰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四零章 雌威第一二二章 我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六十六章 鼠尾巴與鼠尾巴的血戰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抚顺县| 竹山县| 合川市| 新平| 会宁县| 岳阳县| 那坡县| 柯坪县| 五大连池市| 嫩江县| 丹寨县| 抚顺县| 莱西市| 米易县| 策勒县| 营口市| 晋中市| 光泽县| 湛江市| 武功县| 望都县| 横山县| 文安县| 朔州市| 河津市| 古交市| 囊谦县| 巴南区| 鄄城县| 伊春市| 平顺县| 宜川县| 临武县| 栖霞市| 东港市| 出国| 永康市| 铁岭县| 汉川市|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