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七四章 誓師,祭旗,勤王

天津。

巡撫衙門。

天津巡撫是新設立,原本在援朝時候也有過,但在援朝結束後這個職位便撤銷了,直到鎮南王開始搞事情,爲了盯住新城的楊家莊戶,防備這支奇兵突襲京城,所以朝廷重新在天津設立巡撫。

不但有巡撫,甚至還有天津總兵。

而且這個總兵屬下還有員額爲一萬的駐軍,實際多少這個就不好說了,歸屬黃鎮統轄的葛沽海防營理論上也歸天津總兵。

當然,只是理論上。

此刻萬曆十七年進士的天津巡撫黃運泰,天津兵備道王弘祖,還有天津總兵張繼先全都正襟危坐,在大堂兩旁看著中間的孫奇逢,後者作爲信王的使者前來勸說他們加入靖難的偉業。這位咱大清之許衡,面對正中坐著的盧象升,彷彿進入忘我狀態般,揮舞著手臂慷慨陳詞,話說就差手中再拿個鵝毛扇了,。

而對面的宜興伯一臉肅然,用帶著敬意的目光看著這位大儒……

這真是大儒。

雖然此刻的鐘元先生還沒到家裡地被咱大清圈了,然後跑到河南某個小山村發憤著書,從此晉級北儒一代宗師夏峰先生,開創大清儒學的時候,但其學問已經足以鎮住盧象升了。

論儒學盧象升肯定不如他,雖然考科舉他還不如盧象升。

他至今還是個舉人。

但是……

舉人怎麼了?

舉人一樣也能看穿楊信的真面目。

“妖孽!

天禍大明,生此妖孽!

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對於楊賊,唯有這個妖孽一詞能相符,他不似凡人也的確不是凡人,他就是一個禍亂天下的妖孽。我等起兵並非爲名利,那些鄉紳之流的確爲保住田地,但我等豈是在意那幾百畝薄田者?我等之所以甘冒滅族之險與此賊一戰者,正爲大明之社稷,爲儒家之道統,此非利益之戰,實乃道統之戰。

除魔衛道之戰。

我等所捍衛者,乃我儒家之千年道統,若使此賊得志,則儒家的滅亡之日不遠矣。”

孫奇逢說道。

“他不是與衍聖公交好嗎?還是孔廟守護者。”

張總兵很傻很天真地問道。

“笑話,孔廟何用他來守?這天下沒人了?”

王弘祖不屑地說道。

不得不說這個稱號讓天下儒生都像吃了死蒼蠅般噁心。

“衍聖公都快被他坑死了,如今連孔府大門都不敢出,交好?衍聖公寧可這輩子沒認識過他,這賊子名爲衍聖公之友,實則處處設局陷害,使得衍聖公聲名狼藉。以毀衍聖公之名毀孔聖之名,對外還說自己是孔廟守護者,拿著神廟御賜金牌裝腔作勢,這用心何其毒也,如此算來他倒的確是處心積慮,此前設立武廟之舉亦是如此。”

黃運泰說道。

“際雲公明鑑,楊逆這些年所爲正是如此。

以毀衍聖公之名,毀孔聖之名,衍聖公聲名狼藉,則孔聖之名亦污。

立武廟封關岳二聖,則分民間對孔聖之禮敬,愚民無知,不會懂其中有何分別,朝廷立三聖,則愚民所拜者即三聖,關岳二聖合祀之後,民間拜者如潮,求祈者絡繹不絕,乃至惟視武廟而不知文廟。

污孔聖之名,分孔聖之敬,此爲第一步。

第二步即推崇科學。

科學的確不無可取之處,但德行纔是根本,愚民惑於科學帶來一時之利,以科學勝於儒學,這就是捨本逐末了,但恰逢咱們這位陛下,又因年少好此道,楊賊則推波助瀾,立科學院以推崇科學。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陛下崇尚科學則民間皆以科學爲尊,儒學則成敝履,民間於儒生再無敬畏之心,乃至笑爲青蟲。

以前尊爲文曲星。

而今笑爲青蟲。

楊賊之計又成矣。

然後第三步,毀儒家根基。

均田制。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士紳都沒了還有儒生?

分地,以民兵制控制鄉村,設新學校控制下一代,取消科舉,官吏不分,取士不用聖賢之道,到頭來儒學不行,一切皆是新學,五十年後還有誰再讀聖賢書?

百年後舊儒生皆亡,儒家亦將煙消雲散。

道統絕矣!”

孫奇逢慨然長嘆。

很顯然他知道用其他很難打動盧象升,說到底盧象升真沒有必要加入,他們這個集團需要的只是等結果,這場戰爭本來就與他們無關,話說他們的土地被楊信搶去時候,北方士紳也一樣看熱鬧。那麼現在楊信搶北方士紳土地時候,他們幸災樂禍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冒險幫北方士紳,但盧象升終究還是個儒生,上升到儒家道統的高度,應該還能有些希望。

“宜興伯,鍾元先生所言不無道理,如今合西平伯所部,這天津精兵不下兩萬,正可一舉拿下新城……”

王弘祖說道。

他的話還沒說完,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喧譁,還在仰頭扮憂鬱的孫奇逢愕然回過頭,然後就看見一身板甲的羅一貫,帶著十幾名親兵急匆匆走過來,而且面色凝重手扶刀柄,因爲走的急,渾身鐵甲不斷髮出摩擦聲。

“西平伯,苑口戰事如何?”

黃運泰趕緊問道。

羅一貫卻沒回答他,而是向孫奇逢一指……

“將這逆黨拿下!”

他喝道。

他身後兩名親兵立刻上前。

這一幕讓裡面的人全都愣住了,懵逼地看著羅一貫。

實際上孫奇逢是第三批使者,此前信王已經連續派來過兩批,只不過盧象升始終沒點頭,但對此羅一貫都是知道的,甚至他還見過這些使者,只是說得聽盧象升的命令,但對這些使者是保持禮遇的。也就是說他不是楊信一夥,最多也就是和盧象升共同進退,他今天突然發難簡直讓人莫名其妙,不過看著兩名走向孫奇逢的親兵,王弘祖首先反應過來。

“西平伯,此處乃天津巡撫衙門,還輪不到你來做主!”

他喝道。

緊接著他向張繼先示意。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羅一貫冷笑道。

就在此時那兩名親兵走到孫奇逢跟前。

黃運泰也清醒過來,他立刻看了盧象升一眼,後者面色凝重沒有說話,但同樣疑惑地看著羅一貫,他立刻明白這不是盧象升授意,既然這樣那就好辦了,這裡是巡撫衙門,好歹也是他的地盤。作爲一個河南永城人,而且還是父子兩代進士,死後光一座墳就佔地一百二十多畝的名宦,他是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坐歪屁股的。

羅一貫又如何,天津又不是羅一貫的防區,這裡是他的地盤。

“來人,保護鍾元先生!”

他拍案喝道。

幾個侍立在旁的衙役立刻上前。

羅一貫毫不猶豫地拔出槍,對著屋頂扣動扳機……

“黃巡撫,你這是要附逆?”

他說道。

屋裡衆人被槍聲嚇得一愣。

那幾個衙役同樣被嚇得停住,他們是衙役,又不是死士,混口飯吃的差事有混口飯吃的原則。

羅一貫的兩個親兵立刻抓住了孫奇逢。

“宜興伯,你想看著儒家道統就此斷絕?”

孫奇逢傲然說道。

很顯然他還想用自己的風骨做垂死掙扎,不過他雙手的顫抖出賣了他。

而盧象升坐在那裡,仰頭看著屋頂……

“張總兵,封侯之業在此,天津城內雄兵近萬,如今數萬團練圍攻新城,所缺者正是雷霆一擊,難道你就不想要新城那些,老朽在此承諾,勝利之時新城楊家一切都歸你與所部兄弟。”

黃運泰說道。

盧象升是沒指望了,這些南方人不會攙和的,現在就得靠北方人。

他這話一說完,張繼先瞬間就兩眼放光了,楊家的那些產業啊,幾十萬畝高產的水田,無數的工廠,他可都是親眼看過的,話說誰不想要啊,哪個犢子不想要啊,以前也就是做夢時候想想,但現在突然間真切起來,張總兵的腦子瞬間就被無數的金光淹沒了。

“都看什麼,聽軍門的!”

他大喝一聲。

外面他那些正在探頭探腦的親兵立刻拔槍涌入。

羅一貫的親兵同樣拔出槍,雙方槍口隔著不足兩丈相對,前者背後是羅一貫,羅一貫前面兩個親兵控制著孫奇逢,孫奇逢後面幾個衙役面面相覷,黃運泰三人起身催促著士兵上前,整個大堂上劍拔弩張,只有外面盧象升的親兵不知所措地看著裡面……

“這誘是何苦呢?”

羅一貫說著很無語地走到兩名親兵身旁,然後在一尺外看著孫奇逢。

後者努力做出一副傲然姿態看著他。

羅一貫突然笑了。

“鍾元先生,你們相信孫傳庭的時候,難道就沒想過鎮南王當年是怎麼坑死遼陽那些人的?”

他對孫奇逢說道。

後者的臉色瞬間變了。

“西,西平伯,太原侯赤膽忠心,信王與之推心置腹,又豈是閣下所能離間。”

他強作鎮定地說道。

“那我就幫你一把,別讓你看到真相了,免得你到時候不好受。”

羅一貫點了點頭說道。

說完他伸手從親兵手中接過短槍,緊接著頂住了孫奇逢的腦門。

“西平伯,此處還不是你撒野之處!”

黃運泰怒道。

很顯然他年紀大了,頭腦反應已經不夠靈活。

羅一貫轉頭看著他……

“看看吧,這就是利令智昏啊!

黃巡撫,你們就想著保住你們的地,張總兵,你就想著銀子,可你們難道就沒想過,你們如今做的這些,就是別人想要你們做的?你們就沒想過,整個這件事就是一個陷阱,一個引蛇出洞,讓你們自己踏進羅網的陷阱?你們難道就那麼確信,這不是孫傳庭和鎮南王在合夥演戲?

遼陽城裡那些人正在笑你們啊!

張神武和周遇吉兵臨京城?當年葉赫騎兵是怎麼扮成建奴騎兵,在遼陽哄著那些人自取滅亡的,這纔過去幾年啊,你們就都忘了?”

他很開心地笑著說道。

黃運泰等人瞬間愣住了。

下一刻羅一貫轉回頭看著孫大儒,孫大儒的臉色一片蒼白,甚至渾身都在哆嗦著,羅一貫用憐憫的目光看著他,然後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伴隨著略顯沉悶的槍聲響起,孫大儒的死屍向後倒下。

而就在這同時,外面混亂的槍聲響起。

黃運泰等人手足無措地看著大門處,

下一刻無數身穿板甲的士兵洶涌而入,爲首的祁國屏擡手一槍,將一名上前阻攔的衙役打倒,緊接著拔出刀徑直走向大堂,王弘祖第一個反應過來,毫不猶豫地轉身就跑,卻沒想到張繼先隨手抄起身邊的椅子,一下子橫拍在他胸前,倒黴的王副使慘叫一聲仰面栽倒。

拎著椅子的張總兵一腳踏在他胸前,然後一臉諂媚的笑容看著羅一貫……

“西平伯,卑職能將功贖罪嗎?”

他用很噁心的聲音說道。

不過羅一貫並沒理他,而是直接走到了盧象升面前。

“引蛇出洞。

的確,他慣會使這一招,這些年使了不只一回,我真傻,真的,我明知道張神武和周遇吉不可能背叛他,卻還在做夢想著這是真的。

利令智昏,我們都是利令智昏啊。

我在幻想著真得能有回到過去的一天,幻想著還能回到從前,回到從前那個江南,都想的昏了頭,以至於連這麼簡單的局都沒看出來,他太壞了,把我們所有人當猴耍,他此刻一定正在京城看著我們的笑話。”

宜興伯坐在那裡,保持著看屋頂的姿勢苦笑道。

“都堂,接下來如何處置?”

羅一貫說道。

“我病了,軍務由你暫領,我不想去看他那張嘴臉。”

盧象升說道。

說完他站起身從親兵手中接過總督御營大印交給羅一貫,想了想之後連腰間的尚方寶劍都摘下來放在了桌上,然後什麼也沒說,帶著他的親兵直接向外面走去,甚至都沒看一眼黃運泰等人。

已經被控制住的黃雲泰和張繼先,戰戰兢兢地看著羅一貫。

祁國屏拖著王弘祖扔在他們腳下。

羅一貫看著他們,然後微笑著拿起尚方寶劍,緩緩地拔出了一截……

“把這些附逆的賊子都拖出去,召集各軍,誓師,祭旗,勤王!”

他說道。

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二九三章 逼良爲奸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一九九章 軍事管制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四一五章 殺第四五三章 是男人就幹第六十一章 周遇吉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二一九章 間歇性精神病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四八七章 士紳鬧革命啦第三八一章 誘拐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二一九章 間歇性精神病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一一九章 扶明滅虜,蕩寇殺胡第四四九章 資本家第六二零章 絕對不行第五七六章 以牙還牙第五九零章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四二九章 朝鮮太上皇第三五一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三一八章 引寇,引寇!第四零零章 生了,皇后生了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四零三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四一七章 都他瑪很囂張啊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五七一章 爲人民服務第六七二章 鎮南王,咱們私奔吧!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六二七章 大家都來賣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三九三章 逃跑的新娘第六六三章 已經打起來了第六二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三六五章 有眼無珠那就挖了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五七五章 星星之火第十六章 人如草芥啊第一八九章 爆破組,上!第二六九章 打開城門迎接大汗啊第二四八章 將軍饒命啊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五五九章 事已至此,唯有決一死戰第一五一章 王家跌到,楊慶吃飽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十八章 你對我有什麼企圖?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四零二章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第六七零章 都跳出來吧,我就喜歡他們都跳出來第三五五章 野豬皮的捲土重來第二二三章 真正的勇士,要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四二五章 父親大人,父親大人你別走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四二一章 水下巨獸第一八六章 這個世界還是充滿愛與正義的第三一二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一八七章 你犯了一個大錯誤第四十四章 天啓與崇禎第一六八章 釣魚執法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二四零章 叫什麼叫,等會有的你叫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四十五章 做人不要那麼囂張第二六八章 這叫軍事演習第五章 萬曆四十七年第一七二章 我再給大家吟一首大風歌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五九七章 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溧阳市| 沂南县| 长岛县| 鄂伦春自治旗| 浦江县| 东方市| 大厂| 寿光市| 马山县| 太仆寺旗| 湖南省| 芒康县| 霍城县| 绥芬河市| 泸溪县| 宣威市| 广南县| 昭觉县| 乐至县| 彭山县| 龙川县| 淮安市| 青浦区| 安图县| 娱乐| 沾化县| 天台县| 多伦县| 唐山市| 大厂| 乐山市| 恩施市| 庆安县| 韶关市| 彰化市| 卓尼县| 兰考县| 高雄市| 凌源市|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