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七三章 露餡了

皇后殿下……

皇后殿下愛怎麼胡思亂想就隨她的便了。

鎮南王依舊穩如泰山。

而京城也依舊是一片黑雲壓城的緊張氣氛,錦衣衛到處抓人,楊家家丁不停訓練民兵,搞得整個城市恍如軍營,城牆上槍炮聲不斷,還沒見著敵軍京城上空就已經硝煙瀰漫。就連女人都在楊家醫院的那些護士帶領下,馬不停蹄地在城內利用那些抄沒的豪宅建立起醫院,救濟點,孤兒院甚至養老院……

這個本來就有。

大明朝本來就有官方的慈善機構。

萬曆年間光一個宛平縣養濟院就收養近兩千孤寡老人。

而就在鎮南王假禦敵之名,行清洗之實的同時,已經到達薊州的靖難軍依舊按兵不動。儘管信王已經以天下兵馬大元帥名義,向他們發去了進攻京城救駕的正式命令,但這支連同已經到達的周遇吉部在內,總計三萬精銳騎兵組成的龐大軍團,就是不越過溫榆河。而且張神武和周遇吉二人,還在薊州頗爲無禮地索要各種好處,什麼銀子啦,酒肉啦,甚至就連女人都要,還有他們帶來的那些蒙古騎兵,甚至跑到士紳家裡去逼索……

當然,這也在意料之中。

兵過如匪的道理,那些官員士紳也都明白,人家來就是爲了發財,想讓人家拼命就得好好伺候著。

忍忍吧!

先咬緊牙關勒緊褲腰帶,好日子在後頭呢!

不過信王一樣也沒北上。

信王也很忙。

在發出檄文後,信王和他的那些智囊們,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對各地官員的拉攏中。

他們根本沒準備參與進攻京城。

這是孫傳庭的工作,據說孫傳庭已經在遼東集結五萬大軍,包括一些倉促拼湊起來的,總之最多一個月內,他就會帶著這五萬大軍入關。

他都派人送信來了。

還隱約透露出勸進的意思呢!

信王現在躊躇滿志,就等著他來給自己清宮了。

所以對於信王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那些地方官員。

各地督撫,三司,知府,各鎮總兵,甚至各藩藩王那裡,統統都送去了信王殿下的親筆信,向他們解釋京城發生的一系列變故,信王迫不得已挺身而出的緣由,要他們接下來都遵從信王幕府發出的命令。另外還有就是向各藩的藩王們借錢,畢竟有力出力有錢出錢,藩王們既然沒有力可出,那就老老實實地做好後勤工作掏錢吧!

爲了大明江山!

爲了咱們老朱家的天下,叔叔大爺們就趕緊掏錢吧!

畢竟信王在保定也缺錢,沒錢是肯定沒法玩的,在不敢得罪士紳的情況下只能從叔叔大爺們身上割肉了。

至於不掏錢的……

這就說不過去了,是不是還想著首鼠兩端啊?是不是與楊逆還想著眉來眼去啊?這樣是不對的,各地督撫需要對這個問題好好調查一下,對於那些與楊逆勾結的,哪怕宗室,信王殿下也不會手軟的。

該抓就得抓。

然後各地正因爲掏錢辦團練而肉疼的官員士紳們,立刻就對著身邊的藩王們磨刀霍霍了。

這就是這場靖難之戰的開局。

戰爭的確開始了,但是,無論南邊還是北邊,似乎都忘了他們的真正目標是做什麼,全都心不在焉的等著,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孫傳庭那五萬大軍頭上,當然還有吳襄所部,後者已經給信王送信了,說他帶著所部已經北上。

至於真正打起來的戰場……

信安。

“這仗打的,莫名其妙啊!”

羅一貫坐在馬背上,看著前方的戰場感慨道。

雖然作爲這場莫名其妙的靖難之戰中心的京城,至今依然沒有發生任何戰鬥,甚至頗有靜坐戰爭的風采,但京城外圍的小規模戰鬥卻不斷。永平團練在和灤南楊家家丁互啄,只不過是前者被後者啄,而河間,甚至部分濟南團練,同樣在和新城的楊家家丁互啄,只不過也是前者被後者啄。剩下還有就是苑口了,目前可以說大半個北直隸的團練,都擁擠在苑口周圍,團團包圍著志願軍,甚至就連部分山西的團練都出現了。

山西士紳還是很積極的。

這些烏合之衆們,就像一羣野狗包圍了獅羣般,把一萬五千志願軍包圍在以苑口爲中心的這片區域,然後不斷在志願軍面前上演著進攻,潰敗,再進攻,再潰敗的遊戲……

天天這樣。

一點創意都沒有。

“他們這一招其實也有點用!”

羅一貫身旁的副將陳尚仁笑著說道。

他們前面是又一次被志願軍騎兵趕鴨子般驅散的團練,這些連武器都扔了的傢伙,在那些端著長矛的騎兵追殺中,屁滾尿流地奔跑著,被追上的立刻雙手抱頭往地上一蹲,等騎兵衝過去再起來訕訕離去。

這些烏合之衆們就是混飯吃的。

現在冬天,正是北方一年最缺糧的時候,春天至少還能挖點野菜,這時候連野菜都沒有,各地貧民正愁著如何熬過去,正好那些士紳開始撒錢僱團練了,這樣的好機會當然不會錯過。但打仗就扯淡了,他們給的工錢不值得賣命,戰場上那些團練們都是拿著火槍隔著五十丈亂放,就像是過節放鞭炮一樣熱熱鬧鬧混亂向前,對面志願軍一衝瞬間都鳥獸散,跑慢了的就抱頭蹲下。

志願軍也不抓俘虜。

他們就是驅趕。

驅趕完了就回去,抓回去還得管飯,何必要抓回去,而他們一走,團練們再重新聚攏起來回去繼續混飯,只有那些士紳的親信家丁,會和騎兵真正交戰,但通常也都是被暴打,然後依舊作鳥獸散。

現在基本上也都不打了,都是直接作鳥獸散。

“有何用?”

參將祁國屏好奇地問。

他是祁秉忠的侄子,後者因爲年紀大已經回鄉養老了,但他帶著祁家家丁跟著羅一貫。

羅一貫部本質上就是甘肅一帶的募兵集團,這些遼東起家的精銳軍團都是朝廷出錢將領自己招募,羅一貫是甘州衛籍,肯定招募甘肅的。陝西行都司下屬河西走廊和西寧等衛,這一帶都是地廣人稀的窮地方,而且民風彪悍,那些青壯正好跟著他出來打仗賺錢,他是祁秉忠的老部下,不可能不帶著祁家。

祁家是青海湟中的土司,世襲西寧衛指揮同知。

各部其實都差不多。

趙率教部是隴右募兵集團,隴右青壯都投奔他當兵賺錢養家。

曹文詔部是宣大一帶,尤世威部是陝北,祖大壽,吳襄是遼寧,毛文龍部是個大雜燴,漢,女真,朝鮮都有,甚至他手下還有部分索倫人及野人女真,據說還有幾個倭國的逃兵和兩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逃犯。

“他們這樣一直不停折騰,孫守法早晚得被耗盡彈藥。”

陳尚仁笑著說道。

“就怕他們還沒把孫守法的彈藥耗盡自己先跑乾淨了。”

祁國屏不屑地說道。

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

“西平伯,末將倒有些不解,以孫守法他們的實力,想要打到京城根本毫無困難,他們都是騎兵,真要走估計明天下午就能進南苑,前面看似數萬團練包圍他們,但真打還是一鬨而散,估計都不用打,一萬五千騎兵跑起來,那些團練就得作鳥獸散,那他們爲何不走,爲何非要在這裡就像是戲耍般糾纏?”

陳尚仁說道。

羅一貫的封爵是西平伯。

他家鄉是甘州衛,這個西平伯是鎮南王向九千歲提議的,至於原因不明,之前這批人封爵時候鎮南王已經在江南,但不知道爲什麼,非要摻和進來,九千歲沒必要在這種小事上和他扯淡,故此羅一貫西平伯,張神武永寧伯這些都照著他的意思。大明的伯爵是縣伯,正好也有個西平縣,至於當年沐英的西平侯那個是郡侯,那個西平郡倒是和羅一貫老家沾邊。

就在此時一羣慌不擇路的團練直奔他們而來。

他們這邊也是列陣的,羅一貫帶著本部八千騎兵在信安鎮壓,理論上是必要時候分隔交戰雙方,充當維和部隊,但實際上就是看熱鬧,他們纔不管這些傢伙怎麼打呢。

“你相信張神武和周遇吉會背叛鎮南王嗎?”

羅一貫說道。

說完他拔出短槍對著天空扣動扳機。

下一刻他手下列陣的騎兵立刻端起手中長矛,一片長矛的密林指向前方,那些已經快要跑到跟前的團練紛紛停下,爲首一個憂傷地看著他們,再回頭看看追殺而來的志願軍騎兵,很爽快地一抱頭蹲下,其他那些團練紛紛跟著蹲下。緊接著後面追殺的騎兵趕到,爲首的軍官示意部下停住,然後自己拎著長矛催馬走進團練中間,拿長矛撥拉著似乎在找什麼人,很快到了那爲首的團練身旁,拿長矛挑著他的下巴……

“還躲,你這個狗日的差點打著我!”

軍官喝道。

“爺,您認錯了,真不是小的!”

那團練陪著笑臉說道。

“爺,就是他,我看見是他衝您放銃的。”

旁邊一個團練說道。

剩下團練們紛紛指認就是這傢伙,一點義氣都沒有。

“把衣服脫了!”

那軍官喝道。

那團練略一猶豫,但緊接著長矛就戳在他胸口,他嚇得趕緊脫衣服,很快就哆哆嗦嗦地坦誠相對,寒風一刮凍得他趕緊蜷縮起來,後面騎兵一片鬨笑,就連那些團練都跟著笑,那軍官也笑了,順手抽了他一矛桿。

然後他擡起頭看了看這邊。

“走!”

緊接著他說道。

說完他掉轉馬頭,帶著部下揚長而去。

那團練在同伴的鬨笑中,趕緊重新穿上衣服,一幫人看了看這邊,訕訕笑著轉身無精打采地走了。

“回西平伯,末將不信。”

陳尚仁笑著繼續剛纔的話題。

羅一貫沒說話,只是看著那些遠去的騎兵。

“末將實在想不出,他們倆有什麼理由背叛鎮南王。

周遇吉是鎮南王帶出來的,他跟著鎮南王時候,還只是錦州一個軍戶,兩人一同去葉赫部送信,兩個人就敢一同迎戰代善的千軍萬馬,那是真正同生共死過的。張神武也一樣,跟著鎮南王兩個人跑到薩爾滸去要建奴交出祝世昌,兩個人跑到人家的大營挑戰,也都是真正同生共死的,咱們當兵打仗的,這樣的交情就算刎頸之交了。

這義氣上根本不可能。

這利益上一樣不可能,就算信王開價的確夠高,可鎮南王對兄弟們如何都知道,尤其他們這樣那是真正的生死交情,肯定一樣給他們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爲了信王許諾的那些還沒邊的東西,拋棄必然到手的榮華富貴,去跟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做對。

沒這麼蠢的。

更何況誰能比他們更清楚鎮南王的本事?

他們難道自信能打贏鎮南王?

打不過,不夠義氣,利益上又不劃算,真沒有背叛的理由。”

陳尚仁說道。

“可他們的的確確到薊州了。”

羅一貫說道。

“西平伯,您忘了當年鎮南王是怎麼坑死遼陽那幫了?您忘了鎮南王是怎麼在南京坑死魏國公了?您忘了奢崇明是怎麼被逼反的了?鎮南王可是慣會玩這種引蛇出洞。”

陳尚仁壓低聲音說道。

羅一貫表情有些複雜……

“走,迴天津,信王已經派他剛認的老師孫奇逢去見宜興伯,咱們不能明知道是火坑還往裡跳。”

他突然站起身說道。

“西平伯……”

陳尚仁欲言又止。

“沒什麼可猶豫的,咱們忠於的是誰?”

羅一貫說道。

“陛下。”

陳尚仁說道。

“陛下何在?”

羅一貫說道。

“在京城,據說已經康復。”

陳尚仁說道。

“那信王這算什麼?”

羅一貫說道。

“謀逆作亂!”

陳尚仁說道。

“那就沒什麼可說了,咱們忠於的是陛下,陛下有太子,無論孰是孰非,無論鎮南王以後怎樣,但現在,信王就是謀逆作亂,難道他贏了還能繼續讓陛下做皇帝,還能留著太子?

上次他不就已經想殺太子了?

咱們的一切是陛下給的,咱們就只忠心於陛下,他跟鎮南王鬥咱們可以置身事外,但想殺太子奪陛下的江山不行。”

羅一貫說道。

(月底完本,一天一章,我得想想新書)

第五五一章 分崩離析的大明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一七六章 踏過去就踏過去!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九章 表哥表妹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七十七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六四零章 雌威第三八二章 刺客信條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三一二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六八五章 昏君與奸臣的時代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一三一章 坑兒子的爹第七十章 垂死掙扎第四四八章 辣手摧花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四三七章 奸臣的陰謀又一次得逞第五三五章 回不去的主聖臣賢第六八四章 跳樓,跳樓什麼的最好了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二十章 穿好衣服的就一定是好人嗎?第五八五章 解放者第一八零章 整風肅紀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三四四章 跪下,這是大明的土地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四一一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八十二章 萬人敵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六零七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二三三章 割韭菜第二六三章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第四四八章 辣手摧花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二三八章 你說他是不是覬覦我的美色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六九一章 熊貓旗永不落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一一四章 一個幽靈在遊蕩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三九六章 瞬間逆轉第一三四章 福星高照第四零三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二一五章 皇后養成計劃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著窩窩頭……第六一七章 皇帝落水啦!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一三二章 溫柔鄉第二十三章 貓奴們的憤怒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六七二章 鎮南王,咱們私奔吧!第四八二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六二六章 不要打人,這是兵部郎中第一五八章 宣戰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六八六章 做內奸的感覺真好第四六八章 小人物的掙扎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六八四章 跳樓,跳樓什麼的最好了第四零零章 生了,皇后生了第三零六章 噩夢降臨第一三三章 什麼,又死了一個?第三五一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一零五章 衍聖公,我給你講個故事(第二更)第一三三章 什麼,又死了一個?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六十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二十章 穿好衣服的就一定是好人嗎?第一零八章 楊某就不喜歡留隔夜仇(五更完成)第三九四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三九三章 逃跑的新娘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五一二章 鄉賢們的覺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元氏县| 定陶县| 阆中市| 崇仁县| 鄢陵县| 山东| 安吉县| 寿宁县| 化德县| 乾安县| 颍上县| 长汀县| 铜鼓县| 色达县| 扶绥县| 西昌市| 东源县| 惠州市| 寿宁县| 古交市| 定兴县| 宜兰县| 色达县| 社会| 本溪| 华池县| 驻马店市| 北票市| 南投市| 宁化县| 四子王旗| 会宁县| 平凉市| 东兴市| 无棣县| 辉南县| 安乡县| 张家口市| 馆陶县|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