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八章 徹底暴怒的朱老四

路,確實被走絕了。

思行法幾年的苦心經營全部毀於一旦,算計埋伏大明的皇太孫還險些成功,這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一個死結。

大明絕不可能允許思任法再活下去,包括自己這個名義上的麓川平緬宣慰使,甚至九族都會被思任法的智障行爲給牽連。

唯一的活路,大概就只剩下一條了。

“如果大明的皇太孫沒有見過你的模樣,那就把我捆起來,把所有的事情也全都推到我身上,然後去找大明皇太孫認錯求饒。”

思行法一邊皺著眉頭一邊轉著圈子:“順便再獻上緬甸的魚鱗黃冊,請求向大明內附,改宣慰使司爲布政使司,或許還有一條活路。

我會把所有的罪責全部擔下來,另外告訴刀門賴,讓他跟我一起把所有的罪責全部都擔下來,否則就是大家一起死絕的場面?!?

思任法臉色蒼白,答道:“他們肯定看到我了,我還派人去陣前喊話讓他們投降……”

“爲什麼你會這麼蠢?”

思行法死死的盯著思任法瞧了半晌,終於才呼出了一口濁氣,嘆道:“收拾細軟,離開麓川,繞開緬南之後去暹羅,從此隱姓埋名,等過個幾十年再想辦法回來?!?

思任法依舊有些不太願意:“我們熟知地形,難道不能躲進山裡跟明軍纏鬥?往年不就是這麼幹的嗎?”

思行法猛的抽了思任法一巴掌,喝罵道:“往年是往年!往年最多也就是殺個明軍的將領,大明自然懶得跟你一般見識!

現在你伏擊的是大明的皇太孫,你覺得還能跟以前一樣?告訴你,不可能!麓川,快要血流成河了……”

……

當朱瞻基和楊少峰帶著兩萬馬仔濃煙滾滾的殺向麓川時,卻意外的發(fā)現又一次被十萬蠻子擋在了路上。

楊少峰和朱瞻基已經沒有了第一次的緊張,反而有點兒想笑。

三十萬都幹過了,還會怕區(qū)區(qū)十萬?

緩緩的抽出馬刀,楊少峰獰笑著對朱瞻基道:“今天比比誰殺的多?一百貫的彩頭,如何?”

朱瞻基剛想答話,卻見對面攔路的軍陣向著兩旁裂開,一頭大象緩緩的從對面軍陣之中甩著長鼻子走了出來出,大象的身後跟著數十個土人,直到離著朱瞻基和楊少峰等人還有一箭之地的時候才停下。

接下來的畫面讓朱瞻基和楊少峰更加的懵逼。

大象倒是頭正常的大象,同樣是長長的鼻子和蒲扇一般的耳朵外加白玉一般的象牙,看上去跟其他的大象並沒有什麼區(qū)別。

倒是大象身上的象轎和之前緬甸叛軍的象轎不同。

緬甸叛軍身上的象轎與其說是轎,倒不是說是幾個小號的座位外加一個大號的竹筐,裡面能容納一個象奴和一個長矛兵,剩下的就裝不了什麼東西了。

而眼前這頭大象身上的象轎,卻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轎子,不僅寬敞,裡面佈置的也頗爲豪氣。

如果僅僅是這些,朱瞻基和楊少峰兩個人也不至於懵逼。

真正讓兩人感到懵逼的,是象轎上除了象奴之外便空無一人。

倒是跟在大象後面的那幾十個土人裡面,無論是爲首之人還是其餘的那些土人,個個都是黑瘦黑瘦的五短身材,還都穿著一身並不怎麼合體的大明官服,身上掛著一些看上去應該是象牙、銀子和瑪瑙之類的飾品,其中一個土人手中還捧著一個大大的托盤,托盤上也不知道放置著什麼東西。

楊少峰的心裡忽然閃過沐猴而冠這個成語之後,便低聲對朱瞻基道:“這什麼情況?這是來給你送象轎的?”

朱瞻基也是滿臉的懵逼之色:“你問我?我問誰?說不定是個小土司頭人?”

兩人正說話間,那些土人離著也越來越近,朱瞻基卻忽然鬆了一口氣。

爲首之人那彆扭至極的官步一看就是禮部教出來的,從三品的官服說明此人應該是個宣慰使,肯定不是麓川的思行法,想來應該是木邦的罕賓法或者是孟養(yǎng)宣慰司的刀得孟,剩下的那幾十個土人應該就是當地的土官了。

就在朱瞻基心中暗自琢磨的時候,爲首之人已經帶著一衆(zhòng)土人來到了陣前,雙膝跪地之後拜道:“臣,大明木邦宣慰使司宣慰使罕賓法,恭問大明皇帝爺爺陛下聖安!”

朱瞻基隨手將馬刀插回刀鞘,雙腿輕輕一磕馬腹,向前行了幾步之後高聲道:“大明皇帝聖躬安!愛卿免禮!”

罕賓法站起身來,接著又一次跪了下去,依舊高聲叫道:“臣,木邦宣慰使罕賓法,拜見大明皇太孫殿下!”

朱瞻基也高聲應道:“本宮安,罕賓法宣慰使免禮?!?

罕賓法又一次站起身來,向著朱瞻基揖了一禮,拜道:“臣等聽聞麓川思任法作亂,便盡起木邦十萬精兵,星夜前來救駕。

幸得天神保佑,皇太孫殿下無恙,臣不勝欣喜,特來獻象轎一乘,並木邦魚鱗圖冊並賦役黃冊,望太孫殿下笑納!”

說完之後,罕賓法便側了側身子,從身後捧著托盤的土人手中接過托盤,向前走了幾步之後來到朱瞻基的馬前,又一次跪在了地上。

罕賓法的這一套王八拳打得朱瞻基有些懵逼。

這貨怎麼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說他是來送象轎當貢品的,朱瞻基倒是願意相信,非要說罕賓法是前來救駕的也行,可是誰家前來救駕的還會帶著魚鱗圖冊和賦役黃冊這兩樣兒東西?

罕賓法的心裡都要笑尿了——

感謝天神,感謝思任法和黎利你們兩個大傻吊,要不是你們搞出來這麼個大動靜,老子還不知道大明的皇太孫也來了這裡,更不會有這麼一個表現的好機會!

感謝樑先生的指點,等過了今天,老子就是堂堂的大明貴人了,什麼吊毛木邦麓川孟養(yǎng)的,你們願意怎麼去死就怎麼去死,老子要去大明的京城享福去啦!

大明的皇帝爺爺陛下到底能給個什麼賞賜?給個國公還是給個國侯?實在不行,給個世襲的伯爵也能接受,老子可不貪!

實在不行,只要能賜個姓,給點兒俸祿,讓咱能住在大明的京城就行,剩下的都好商量!

心中越想就越美,如果不是朱瞻基還在這裡,罕賓法高興得簡直想要高歌一曲——感謝天,感謝地,感謝黎利,和思任法那沙幣~

朱瞻基怎麼瞧滿臉堆笑的罕賓法怎麼像個精神不正常的,遲疑了半晌之後才問道:“愛卿既來救駕,何以帶著魚鱗圖冊和賦役黃冊?”

罕賓法精神一振,恭恭敬敬的向著朱瞻基再次行了一個揖禮之後答道:“臣以爲皇太孫殿下自有天佑,區(qū)區(qū)思任法之亂,必覆手可平?!?

擡頭望了朱瞻基一眼,罕賓法的神色愈發(fā)恭敬,向著身後一個低聲吩吩了幾句之後又接著拜道:“臣來獻魚鱗圖冊和賦役黃冊,實因木邦百姓望天朝有如望父母之故,望殿下應允,變宣慰使司爲布政使司,使木邦軍民得爲大明百姓!”

朱瞻基嗯了一聲,答道:“本宮會將愛卿之意轉達皇爺爺,由他老人家聖裁,如何?”

罕賓法頓時急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將托盤高高舉過頭頂,叫道:“皇太孫殿下不允,微臣寧願跪死於此!”

罕賓法這一跪,跟在他身後的幾十個土人也一起跟著跪伏於地,拜道:“臣等請皇太孫殿下允臣等所請!”

眼看著朱瞻基陷入坐蠟的狀態(tài),楊少峰呵呵笑了一聲,驅馬向前兩步,來到罕賓法身前之後伏下身子,問道:“你可知,獻土來歸之後,宣慰使司變布政使司到底意味著什麼?”

罕賓法恭恭敬敬的答道:“知曉。宣慰使司變布政使司之後,臣不復爲宣慰使。”

“那你還願意獻土來歸?”

聽罕賓法說知道宣慰使司變成布政使司的影響還要獻土來歸,楊少峰也好奇了起來:“可是有人教你?”

罕賓法傻傻的擡起頭,盯著楊少峰道:“你怎麼知道?”

自覺失言之後,罕賓法倒也老實,向著朱瞻基和楊少峰拜了一拜,答道:“那人說皇太孫殿下吉人自有天佑,多半是用不上臣來救駕的,只是讓臣盡起國中精兵前來,說是可爲皇太孫殿下徵緬前驅,一戰(zhàn)而定麓川。

獻魚鱗圖冊和賦役黃冊也是那人所教,那人說思任法自尋死路,可是他伏擊皇太孫殿下的行爲定然會惹得大明皇帝爺爺陛下大怒,整個緬甸都會被思任法牽連。

要想保全木邦,就須獻土來歸,從此後木邦就是大明的一部分,可得平安,臣也會得享富貴,福佑子孫?!?

楊少峰頓時就更感興趣了:“那人姓甚名誰?何在何處?”

罕賓法道:“那人說自己姓樑,在大明也不過是區(qū)區(qū)一介書生,故而我等都以樑先生相稱,現在還在興威教書,並未與臣一同前來?!?

傻傻了瞧了朱瞻基和楊少峰一眼,罕賓法又接著拜道:“請皇太孫殿下開恩,允臣之所請!”

罕賓法確實是獻土來降的,托盤裡面裝著的有一杯清水一抔土,一卷魚鱗冊的目錄和一卷黃冊的目錄,表示從今後整個木邦的所有山川河流和百姓都全歸大明所有。

偏偏就是他這個獻土來降的舉動才讓朱瞻基和楊少峰感到頭疼。

原本打算的是把整個緬甸都給收拾一遍,順便再把所有的緬甸土人都抓去做勞工,以報思任法和黎利的暗算之仇。

現在可倒好,忽然跳出來一個木邦說是要徹底內附,罕賓法更是連宣慰使這個從三品的世襲官職都不要了,這就讓人爲難了。

接受了罕賓法獻土來降,那就意味著整個木邦以後和大明徹底融爲了一體,木邦的百姓無論是原本的前宋遺民還是土人,以後必須跟大明百姓一樣對待。

拒絕了罕賓法的內附,再把木邦的土人抓去做勞工,那就無異於開了一個壞頭,意味著大明光重視勞工而不重視藩屬,容易讓其他的藩屬國們胡思亂想。

雖然大明用不著在乎藩屬國們的想法,但是大明身爲天朝上國,該要的臉面還是要要的,最起碼吃相不能太過於難看。

糾結了半晌之後,朱瞻基纔開口道:“準?!?

得了朱瞻基的允諾,罕賓法頓時大喜,再一次跪倒在地,向著朱瞻基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拜道:“殿下厚恩,臣必銘記五內,不敢惑忘!”

從懷中掏出一物高高舉過頭頂,罕賓法又接著說道:“此爲木邦調兵虎符,臣孔一併獻上,願爲皇太孫殿下前驅!”

既然要徹底內附,就要有個徹底內附的樣子——十萬大軍的軍權算個球,人家大明皇太孫能靠著兩萬兵馬乾死黎利那個大沙雕,難道還會在乎自己手裡這十萬木邦的渣渣兵?

再說了,內附之後還要軍權幹什麼?就像樑先生說的,這玩意就是個惹禍的根子,留在手裡早晚會害死自己,倒不如早早的就交出去,也好讓自己早點兒得享富貴!

待朱瞻基命人接過虎符之後,罕賓法更是把身上那些亂七八糟的飾品全部去掉,連原本的象轎都不要了,只穿了一身大明的官服官帽,又換了一匹戰(zhàn)馬,便趾高氣昂的跟在了朱瞻基的隊伍裡面。

……

在得到了朱瞻基和楊少峰被思任法勾結黎利設計埋伏,還險些被人給宰了的消息之後,朱老四就陷入了暴怒的狀態(tài)。

哪怕是戰(zhàn)報裡面已經詳細寫清楚朱瞻基和楊少峰沒什麼事兒,暴怒的朱老四還是摔了心愛的茶壺:“讓沐晟和柳升立即整軍,朕要親自去一趟麓川。

朕倒是想雲問問他思任法,朕的這兩個孫子怎麼得罪他了,他居然想要他們的命?艸他孃的,朕先要了他的命!

還有,傳旨給朱勇和薛斌,以麓川平緬宣慰使司爲中心,方圓百里之內除大明百姓外雞犬不留,盡數屠了築成京觀!讓張輔率三大營和雲貴諸衛(wèi)一起南下麓川,朕要他麓川不長草!”

第三百四十章 交趾恩怨,大驚沒喜第二十一章 你待如何?(爲愛愛加更)第六十四章 繼續(xù)坑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難得大方夏原吉第二百一十二章 還是淨身比較好第九十九章 攻城第五十三章 名不虛傳楊癲瘋第三百一十一章 賜死,廷杖第三百二十三章 走哪兒哪兒出事兒第三百一十八章 上古吃貨的地圖第六十五章 把刀子磨鈍第四章 中了!第六十二章 兄弟相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這章又不會起名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要命的生薑第三百一十八章 上古吃貨的地圖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想幹什麼?第三百八十五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開工第三十五章 建文遺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抓人當苦力也是很累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蒲臺縣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漢王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洗耳恭聽第三百三十四章 要命的生薑第二百零六章 朱老四:閒的難受第四章 中了!第一百零九章 夢想還是要有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老四忽然現身!第一章 我就想第十三章 榜下捉婿第九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這章想不出章節(jié)名來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名場面再現第一百零三章 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第二十四章 都是寶鈔的味道第二百六十三章 甚香!第三百七十九章 回京第二百四十九章 說最狠的話第三百八十五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十八章 不太聰明的樣子啊第七十三章 要不然,殺幾個祭天?第二百六十一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三百七十七章 路被走絕了第二百零九章 坑人才是最有意思的第七十七章 給個機會第五十三章 名不虛傳楊癲瘋第一百七十六章 把拐賣他!第三百八十七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二百三十九章 民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打海禁的主意第七十二章 朕,何其難也~第二百六十三章 甚香!第六十三章 韃靼人又來了第三十九章 當那啥立牌坊第一百零一章 國庫出錢!第一百八十三章 杯杯先勸有錢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繼續(xù)坑(還債9/394)第七十六章 他們算個球?第二十八章 狀元還鄉(xiāng)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腦袋疼(還債13/418)第二百章 倭國無好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從夏老摳手裡摳錢第一百四十三章 你不得意思意思?第一百六十一章 反覆抽他臉!第三十九章 當那啥立牌坊第二百八十章 我曾跟皇帝一起抓蝗蟲?第三百一十六章 別再說自己是醫(yī)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人當面罵朱老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不瞎!不聾!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爲的自古以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咋就不敢去偷玉璽呢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的良心就不痛嗎?第七十六章 他們算個球?第六十二章 兄弟相見第二百七十五章 蝗蟲知縣私訪記第八十五章 把楊癲瘋弄走第四十章 都是影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與人爲善楊癲瘋第一百九十六章 恭迎上國天使!第二百零三章 跑偏的一休第七十五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一百七十五章 順天府的淨街虎第四十六章 肥的跟豬一樣第六十二章 兄弟相見第二百零七章 望海堝之戰(zhàn)第二百二十章 倭奴版三國第三百零九章 拿朝鮮國王當刀使第二百八十四章 爲什麼?第二百七十五章 蝗蟲知縣私訪記第五十八章 他也掛上去了第九十二章 不打算過這個年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黑社……大明帝國艦隊,臨檢!第三百零五章 倒了八輩子血黴的阿哈出第二百八十三章 抓人幹活美滋滋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退休的朱老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普及教育也是老大難第五十四章 本公子又不是九千歲……第二百五十章 只要累不死,就往死裡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西市| 丽水市| 南乐县| 临高县| 自贡市| 涪陵区| 视频| 乐亭县| 郴州市| 郸城县| 栾川县| 鸡东县| 麦盖提县| 延寿县| 垣曲县| 邓州市| 焦作市| 裕民县| 运城市| 三河市| 定边县| 青浦区| 清涧县| 青冈县| 任丘市| 精河县| 石泉县| 元谋县| 页游| 长沙市| 南涧| 正蓝旗| 延寿县| 察哈| 双峰县| 榆中县| 松阳县| 兴安县| 高安市| 将乐县|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