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章 慨然赴死

黑沉壓壓的朝廷大軍在所有人始料未及時包圍了王府。

溫煦的太陽照在閃爍著寒光的兵戈與弩箭上,而後對準王府,反射的光落在街頭巷尾時,整座荊州城的士人百姓都在驚駭中失聲。

不敢置信!

難以置信!

即便是皇帝朱允炆連續削了四個藩王,已然震動天下,讓所有人看到了這位新皇的狠辣手腕,也不曾有人想到,有朝一日,湘王府竟然會被朝廷大軍包圍。

湘王年近三十,一無子嗣,二無兵馬,三無親朋故舊,四不曾枉法,每日就是讀書、作文、潛心修道。

大概只有秦二世胡亥,那個連公主都殺的蠢貨纔會削這樣的藩王吧。

可現實正在眼前,朝廷的大軍包圍了王府,足以攻破城池的武器對準了王府,看架勢隨時都可能會攻破王府,李景隆要帶湘王回京問罪!

湘王府中,早已是慌亂一片,闔府上下,全無頭緒,不知這滔天大禍,如何會落在王府之上。

正堂之中,湘王手中握著外間遞進來的諭令,氣的手都在發抖。

“私印寶鈔?”

他猛然大笑,卻聲音悲愴,“本王的這個好侄兒,構陷本王甚至都不願意用個好點的理由嗎?

私印寶鈔之罪,如何能服天下人心!

這是赤裸裸的羞辱本王!”

大明朝誰不知道寶鈔就是垃圾,私印出來的寶鈔價值能不能比得上成本都是兩說之語!

王妃吳氏望著湘王之態,面如死灰,她與湘王夫妻十幾年,如何不知道湘王性格之剛烈,朝廷如此羞辱他,他絕不會就此認罪。

果不其然。

朱柏悲愴笑道:“古來大臣遭遇昏暴之君,皆一死以明其志,不欲死者,乃受辱於獄卒、傖徒,本王乃高皇帝血胤,天家貴胄,死則死矣,絕不可使此身此血見辱也!”

吳氏亦泣淚執朱柏手,“昔日新婚時,你我夫妻二人曾相諾‘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今日大禍臨頭,君意赴黃泉,妾隨君亦然,黃泉下相見,生死無二言!”

此言道出,朱柏已然淚流滿面,“娘子,是爲夫對不起你,若有來世,願你不再入皇家爲婦,而得萬安喜樂。”

吳氏俯入朱柏懷中,亦是哽咽卻一字一頓,如鐵水澆築般堅定,“若有來世,還要嫁於君懷,執子之手,與子共赴山海,共面生死禍福。”

朱柏親自點燃了這煊赫的王府,他放聲大笑著,聲音中沒有喜意,卻有一絲暢快。

“唏律律!”

有白馬躍入庭中,而後在朱柏面前跪下,那雙頗有靈性的大眼中流著淚,白馬不住嘶吼著,好似在祈求著朱柏騎乘著它離開。

再一看,王府中已然處處燃起大火,那些木質的建築以及條條垂落的經幡布料熊熊燃燒著。

“你快些走吧!”

朱柏拍著白馬的腦袋,滿含著不捨,“去找一個新的主人。”

那白馬卻頗有靈性,怎麼也不願意離開,朱柏蹲下身淚道:“你也願意陪本王赴死嗎?

好馬兒!

本王曾以爲你能陪著我縱橫沙場,可惜了你這千里之能,那便陪本王走這最後一遭吧。”

說罷他翻身上馬,又向王妃伸出手,夫妻二人皆上馬後,白馬挺直了身子,它高揚著頭,傲然的望著那些洶涌而來的火焰。

“轟!”

王府的大門被轟開了,外間的大軍見到王府起火,李景隆頓時急了,他只是奉命要把湘王抓回去,他和湘王無仇無怨,可沒想過逼死湘王啊。

剛剛衝進來李景隆便目眥欲裂大聲吼道:“湘王!不可!”

湘王朱柏一手摟著王妃,一手提著弓,見李景隆與軍士衝進來,當即悲聲怒喝道:“李景隆,你回去告訴皇帝,本王無罪,也絕不認罪!

皇帝爲了削藩,有心構陷,本王辯無可辯,亦不想再辯,屈辱於爾等之手,這便遂了他的意,本王要去黃泉面見高皇帝和孝康皇帝,向他們訴說冤屈!”

說罷,一夾馬腹,那白馬頗有靈性,徑直向著已然搖搖欲墜的火場衝去,高高一躍便躍過了極高的火焰。

李景隆望著決意赴死壯烈的湘王,只覺腿一軟,心中生出寒意,眼前一黑,“完了,這下完了。”

湘王朱柏回身望向所有人,幽然的聲音自火中傳出,敲擊在每個人心間,“沒有人可以誣陷本王!縱然他是皇帝!”

話音落罷,整座正堂在大火中轟然倒塌,淹沒了最後一絲生機,李景隆倒退了兩步,只覺有些喘不過氣來。

事情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的?

他不明白。

他展開雙手,有些恐懼,他的手上竟然沾染了湘王之血!

若是他因此而顯貴,史書上會不會留下“湘王染血,景隆以貴”的名聲?

若這是代王、齊王之血,他還能稍微安慰一下自己,可這是湘王,一位從無過錯的賢王!

可這和我又有什麼關係?我只是奉皇命而行啊。

“國公,這該怎麼辦?”

李景隆從幻想中清醒過來,望著眼前熊熊燃燒的大火,咬了咬牙,厲聲道:“還能怎麼辦,回京稟報陛下。”

順便把這件事拋給方孝孺他們,這些文官最壞,一定能妥善處理,況且這主意本來就是他們出的,自然沒有讓本公背鍋的道理。

大概任誰都想不到,一小簇星星之火,在荊州燃起,俄而劃破天際,於北平化作足以顛覆建文江山的燎原之焰!

————

建文間,誣湘獻王坐僞造寶鈔事,王怒,復與王妃痛飲泣別,灑地沾溼,繼之以血,具衣冠,焚其宮室、美人,乘馬執弓,躍入火中死,闔宮皆從之。——《湘獻王神道碑文》

……

建文間,輒廢藩王,周、岷、代、齊皆廢以庶人,又坐湘王,朝臣俱不敢言,獨祺廷中抗辯,先後爲周、湘請,建文不聽,反加斥之。

湘王死,民皆哀之,有作歌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高皇血胤不相容”;亦有歌曰:“高皇留臣一十二,唯有李祺忠社稷”。

——《儒林正史》

第26章 聖君無過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9章 宗族社稷第29章 耆老進京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49章 國有名王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22章 心、理之學第37章 李祺收徒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28章 意滅靖寧第31章 尊位大成第34章 東宮相邀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52章 殿中抗辯第40章 李祺教子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60章 皇帝后悔第49章 國有名王第19章 宗族社稷第43章 前奏之曲第36章 閱卷若何第26章 聖君無過第43章 前奏之曲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62章 面見朱棣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24章 喪鐘已鳴第9章 幕後之人終得知第25章 儲君之位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37章 李祺收徒第23章 格物大道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49章 國有名王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26章 聖君無過第26章 聖君無過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32章 七星寶刀第31章 尊位大成第4章 鑄劍試問公卿利第49章 國有名王第41章 三十一年第47章 不足與謀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37章 李祺收徒第40章 李祺教子第4章 鑄劍試問公卿利第36章 閱卷若何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31章 尊位大成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33章 英雄狗賊第20章 千里孤墳第26章 聖君無過第19章 宗族社稷第47章 不足與謀第31章 尊位大成第32章 七星寶刀第57章 艱難困苦第48章 元宵之夜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35章 秋闈之事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22章 心、理之學第58章 道衍和尚第59章 飲馬長江第41章 三十一年第31章 尊位大成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21章 學府諸生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30章 分省定額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48章 元宵之夜第24章 喪鐘已鳴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49章 國有名王第46章 當廷爭辯第57章 艱難困苦第53章 掛冠而去第53章 掛冠而去第30章 分省定額第39章 勢在必行第62章 面見朱棣第59章 飲馬長江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35章 秋闈之事第23章 格物大道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58章 道衍和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兰溪市| 江都市| 比如县| 鄂托克前旗| 江北区| 邳州市| 高安市| 房产| 剑阁县| 连南| 杭锦旗| 沧州市| 综艺| 天全县| 宜春市| 贵南县| 花垣县| 林西县| 滕州市| 青海省| 垦利县| 神农架林区| 九台市| 岑溪市| 莱西市| 天镇县| 利川市| 墨竹工卡县| 乃东县| 商洛市| 吉木萨尔县| 开鲁县| 凌海市| 桐城市| 西华县| 登封市| 名山县| 岑巩县| 油尖旺区|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