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章 元宵之夜

周王自然沒有逃脫被廢爲庶人、流放雲(yún)南的下場,聽到此事後,李祺還挺高興,人不經(jīng)歷挫折不成器,倘若真因爲他讓周王這狗東西免了流放這茬罪,不僅以前造的孽償還不了,以後大明還少一個好醫(yī)生。

李祺被禁足半年,在這期間沒有皇帝的允許,外人是不能探望的,是以李祺便居在府中,不問世事。

當日朝堂之中的爭論自然盛傳於京中,初期掀起了一陣討論熱潮,不少學子認爲雖然周王罪有應得,可李祺之言不無道理,乃是謀國之言。

只是如今李祺被禁足,這些爲他發(fā)聲的學子自然落不了好,以“謗言”的罪名被處置,京中反對的聲音頓時一空。

周王被廢爲庶人的消息傳到諸藩王之處,自然引起諸王驚慌,但反響還並不是特別大,因爲周王地處中原,而且平日裡確實多有不法之事,直到此時,諸王大多還是不相信朱允炆會把諸王全部廢掉。

因爲自古以來只有秦朝纔不用宗室!

可建文帝削藩的腳步?jīng)]有停下,順利削掉了實力強大且地處中原的周王,給了朱允炆極大的信心,他削周王的一大目的便是削弱燕王的臂膀,自然開始著手對付燕王朱棣。

……

話說當初朱高熾得到了李祺的提醒後,帶著兩個弟弟一路狂奔猛逃回燕藩。

燕王朱棣和燕王妃徐妙雲(yún)見三個兒子如此狼狽的回來,頓時心中一緊,連忙問道:“可是應天發(fā)生什麼大事,使我兒如此狼狽?”

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兩個自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麼。

朱高熾示意進入父母進入內(nèi)室密談,而後將他進入京中後發(fā)生的事情都彙報了一遍,最後憂聲道:“姑父雖然不曾直言,但卻暗示的明顯,定然是朝廷要削藩了,而且就是針對我們燕藩,而且結(jié)果可能很差,父王要早做準備。”

朱棣和徐妙雲(yún)瞬間臉色便變得煞白。

若說朱棣對皇位沒有心思,那簡直是胡扯,但他是極聰明的人,從來都沒想過造反。

因爲根本不可能打的過朝廷!

在朱棣看來,除非所有藩王同時起兵,否則以區(qū)區(qū)燕藩之地,朝廷有十種方法平定叛亂。

做準備?

能做什麼準備?

朱棣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裝瘋賣傻,看看能不能躲過去,另外他也想看看建文帝到底要怎麼削藩。

沒等多長時間,周王被抓往京城,廢爲庶人、流放雲(yún)南之事就傳到了北平,周王是他最後一個同母弟,再加上李祺的提醒,他幾乎瞬間就明白,朱允炆這狗東西真的要對自己下手了。

朱棣自己想了想,直接氣笑了,“宗藩之首,宗室之長,怪不得要對本王動手?!?

秦王和晉王都死在了先帝前邊,燕王就成了宗室中最年長之人,而且他還成了先帝事實上的嫡長子,他名聲也好,在朱元璋的兒子裡面,朱棣這種不擬人的很少見,當初若是秦王有朱棣的名聲,皇位不一定落在朱允炆頭上,再加上燕藩乃是九大塞王之一,實力強大,能征善戰(zhàn)。

朱棣想了一圈,自己都覺得自己沒有幸存的理由,徹底死心了。

但他還是沒想造反,心中還有一些僥倖。

“周王一直以來都狂悖不法,殘暴不堪,朝廷治了他的罪,天下稱快,所以廢爲庶人又流放雲(yún)南,但我一直以來都奉公守法,沒有罪過,且爲朝廷立下大功,無論如何,朝廷不可能像是對待周王那樣對待我。”

徐妙雲(yún)也這麼認爲,夫妻二人商議後,還是認爲應該按兵不動,不能和朝廷對抗,只在私下將王府親近都派出去,若是事有不逮,還是要殊死一搏。

只是二人都不希望走到那一天,殊死一搏,怎麼看都是有死無生。

……

朝廷對北平動作頻頻,不像是對付周王那樣直接擒賊擒王,面對實力強大的燕藩,朱允炆選擇了先削弱燕藩造反的力量,這讓朱棣愈發(fā)的不安起來,只能在王府中裝瘋賣傻,以求自保。

京城中的李祺則在公主府中悠然自得,這場朝廷和藩王的爭鬥,和他們這些非王宗室卻沒太大關係,正相反,朱允炆還多次賞賜以體現(xiàn)他對親眷的優(yōu)待。

京中自李祺被禁足後,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又相當於位居宰輔,南人風頭一時無量,這等前後對比讓一衆(zhòng)北人皆是心中憤憤。

好在李祺當初得勢的時候,並不是完全打壓南人,無論是解縉,還是他的弟子王艮,以及不少出身寒門的南人學子,還是站在李祺這邊。

又因爲李祺只是被禁足,又沒有治罪,再加上李祺不時讓李芳、李茂將他手寫的經(jīng)文註釋帶去國子監(jiān)中,是以針對他的風聲涌起一陣後便漸漸衰落下去。

朱允炆即位半年後,洪武三十一年徹底走到了尾聲,屬於洪武時代的最後一點也要從世間抹去。

一直到元宵節(jié)時,李祺還在禁足之中。

從周朝開始,除了宋朝之外,歷朝歷代都有非常嚴格的宵禁政策,但元宵節(jié)時是放開的。

每逢元宵節(jié),京城中便會化爲不夜之城,到處都是燈花火會,現(xiàn)代人對大唐盛世長安的所有想象,都會在這一日中變成實景。

這是建文年間的第一個元宵節(jié),朱允炆早就讓官府好好佈置一番,要寫下無數(shù)的詩篇和文辭來紀念讚揚。

公主府中自然也是張燈結(jié)綵,好不熱鬧。

李祺望著這一幕幕繁盛的景象,輕飲一杯酒,又有誰會知道,這竟然是建文年間,唯一一次大肆慶祝的元宵節(jié)呢?

等到朱棣起兵靖難,朝廷就再也沒有精力來做這些事了。

府外已然響徹了歡聲笑語。

恍然間有微風拂過,自紫金山上,落在秦淮河畔,而後是溫婉動人的美曲妙音。

自古論元宵詩詞第一,非稼軒莫屬,一曲《青玉案》,道盡了宋時的夜色繁華,縱然這繁華的背景之下,是腐朽與茍安。

可又有誰能說一句盛景不美呢?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李祺飲酒,而後唱起。

他回想起了前世,那是真正的盛世,那裡的夜晚從來都是常明的,而不是這裡,終日漆黑,萬籟俱靜。

“何時可復見那盛世之景?”

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jié)第25章 儲君之位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68章 日本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45章 燕王世子第40章 李祺教子第29章 耆老進京第190章 五年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fā)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53章 掛冠而去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76章 有三問罪第63章 聖朝以孝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19章 宗族社稷第50章 慨然赴死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35章 統(tǒng)合!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30章 分省定額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22章 心、理之學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89章 立地成聖第4章 鑄劍試問公卿利第53章 掛冠而去第86章 奪嫡之爭第68章 廢帝而立第175章 推位讓賢6月底病中隨筆第154章 痛斥第96章 總是要道別的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42章 皇帝所託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44章 言出禍隨第37章 李祺收徒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51章 但行好事第49章 國有名王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jié)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56章 愛子情深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135章 統(tǒng)合!第135章 統(tǒng)合!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49章 國有名王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85章 朱雀街上初鑄望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44章 言出禍隨第48章 元宵之夜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54章 痛斥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62章 面見朱棣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30章 分省定額第54章 大勢人心第28章 意滅靖寧第37章 李祺收徒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62章 面見朱棣第33章 英雄狗賊第184章 大風起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资兴市| 泰宁县| 密云县| 晋中市| 肇庆市| 静乐县| 梧州市| 新乡市| 来安县| 仁寿县| 宁陵县| 九龙城区| 福清市| 金塔县| 宝兴县| 蓬溪县| 封开县| 鄂温| 卓资县| 吴旗县| 揭东县| 满城县| 托克托县| 七台河市| 集安市| 盐池县| 枣阳市| 土默特右旗| 北海市| 安康市| 西盟| 东阳市| 阳城县| 德兴市| 原阳县| 玉门市| 上犹县| 钟山县| 金溪县|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