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4章 衍聖公世修降表,爾等呢?

寥寥幾語,奉天殿之上,已然是劍拔弩張之態。

李顯穆狀若平靜卻道出殺機之語——大好頭顱在此,誰來斫之!

只一句話便將戰火升級,他在向著整座朝堂宣言——你們要攻訐我,恰好,我也正要回應,勝負成敗,自有評說。

“李副憲。”

副憲、少司憲,皆是對右都御史的尊稱,尤其是在都察院中,如今當堂指責李顯穆的,又是御史。

說來如今還算是李顯穆的下官。

李顯穆撇了一眼如老僧入定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劉觀,看來今日這些御史的後臺就是劉觀了。

那御史一手持笏板,一手指著李顯穆厲聲道:“聖人後裔衍聖公因你而死於賊人之手,而致使天下洶洶。

孔聖有大功於世道,他老人家的後裔就該尊崇,衍聖公不過是些小錯而已,何至於見死不救。

任你巧舌如簧,這也是更改不了的事實。

不敬聖道,這便是你之罪也!”

這般大義凜然生威之語,頓時引起都察院一片羣起響應、笏板擊掌之聲。

聲浪如海,陣陣涌來,在奉天殿中造出好大聲勢,其餘衆人也一陣側目。

“原來這便是爾等心中、口中的罪。”李顯穆朗聲大笑,“真是貽笑大方。

衍聖公,天性不仁,暴虐貪鄙,諂媚阿諛,不明聖道,不恤百姓,不尊倫德。

有無厭之慾,縱容奸吏,竭曲阜百姓之脂血,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這一番話聽的殿中衆人是頭皮發麻,這罵的也太狠了,簡直比得上隋煬帝在歷史上的評價了,就連對衍聖公深有不滿的朱棣,都有些坐立難安。

“於國家有害、於聖道恥辱、於孔聖乃白玉之瑕、無能不肖之裔。”李顯穆卻不曾停下,聲音愈發昂然,“當真是個於國無益、於家無望的廢物,縱然生得聖裔室,得了一身無暇血,腹內不過奸刻小人也!”

李顯穆傲然環視衆人,最後又重重落下一句,“他這一死爲大明做的貢獻,比他活著一輩子都多!”

“噗嗤。”

殿上有人沒繃住,竟然直接笑出聲來,而後卻不是寂靜,反而響起不小的笑聲。

這笑聲極歡樂,可聽到那些攻訐李顯穆的人耳中,卻頗爲刺耳。

大朝之上是嚴肅的政治場合,這樣肆無忌憚的笑,是一種隱晦的政治表態,代表著這些人至少是不贊同攻訐用衍聖公之事來攻訐李顯穆的。

李顯穆這番話實際上卻有兩個關鍵論點:

第一、衍聖公自己道德問題很大,觸犯了不止一條國法,他早就該死,根本不值得救。

第二、衍聖公是孔聖的恥辱,這樣的人和聖道無關,正該殺之以正國法。

對現代人來說,這是很正常的想法,但古代人不這麼想,或者說儒家社會不這麼想。

法家講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君王之下、一斷於法。

但儒家法律講究的就是一個等級森嚴、身份有別,甚至所適用的刑罰也不同。

在宗法制度下,同樣的罪名,男性判刑比女性重的多,除通姦等罪名外,大多數罪名都不涉及死刑,除死刑外大多數罪名女性不收監,而是由丈夫、父親等家族男性帶回家族看管。

再比如大多數普通百姓被冠以謀反,甚至真的參加造反義軍,或者有大不敬,許多可以免罪,但讀過書的士人是必死的。

再比如,現在大朝會上所論之事。

王公貴族是有法律特權的,諸藩王能犯法暴虐而只被斥責,那衍聖公自然也可以,朱棣實際上對衍聖公在曲阜作威作福之事,並不是一無所知,只是他並不在意罷了。

正如李顯穆剛剛回京的時候,朱棣說的那番話,衍聖公死不死無所謂,你把自己陷進去就沒必要。

果然不出李顯穆所料,立刻又有人出列道:“縱然衍聖公有些小錯,不過是苦一苦百姓罷了,又何至於落得這樣慘死的下場。

李副憲你說的那些,不過是白玉微瑕。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何至於此呢?”

李顯穆又是重重一擊掌,發出響亮的聲音,“好!

直到如今,竟然還敢辯稱是小錯、小過,好得很,投賊竟然是小過。

真不愧是衍聖公,宋亡了投金、金亡了投元、元亡了又投靠我大明,現在一個小小的白蓮教賊寇來了,也能投。

你們這麼著急的給衍聖公洗地,難道是也存著有朝一日投賊效忠的心嗎?”

一言出,滿殿寂靜。

與李顯穆辯駁的幾人皆瞠目結舌,朱棣在皇位上伸長了脖子欲言又止,朱高熾肥肥的臉上肉一抖,殿中諸人皆如同被石化一般,呆愣在當場。有風穿堂而過,明明是夏天,可卻好像冰窟一般。

“你…你…你說什麼?”

那御史顫抖著,哆哆嗦嗦的說出一句話來,他覺得自己一定是瘋了,竟然產生了幻聽,他聽到了什麼?

李顯穆朗聲大笑,他笑的太過於肆意,在寂靜的宮殿之中,如同昂然高歌,收起大笑之意,他踏上前兩步,喝然道:“既然你沒聽清,那我就再說一遍!

衍聖公世修降表!”

“夠了!”

朱棣再也坐不住,從皇位上豁然站起,他萬萬想不到李顯穆竟然說出這番話,這捅婁子的能力遠遠超過他的想象。

“這段不許記載!”朱棣站起來之後先是衝著記載殿中之事的史官喝了一聲,而後又面對諸臣道:“這件事都給朕忘掉,若是日後從誰口中聽到,殺無赦!”

殿中羣臣皆深深低著頭,連應聲的人都沒有,可這件事是攔不住的。

“顯穆,你太口不擇言了!”

朱棣這次是真的被驚到了,就算是真的,你也不能說出來了啊。

這番話說出來,對衍聖公制度的破壞太大了,殿中羣臣先前還看戲,可現在一個個都不說話了。

衍聖公世修降表!

李顯穆不說還不覺得,甚至覺得衍聖公尊崇天命,可現在被李顯穆這麼一說,越想越怪。

朱棣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後,也覺得衍聖公不對勁,可傳統觀念還是讓他阻止了李顯穆。

“臣之過也!”

李顯穆一展心中之氣後,知道現在還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天下的人心還沒有變換到這種程度,朱棣也沒有魄力去改變尊孔重儒的現實。

他自然懂得見好就收。

反正他這一句話說出之後,造成的效果是幾乎無敵的,方纔攻訐他的御史,已經被懟的懷疑人生了。

接下來纔是重頭戲,大人物們要下場了。

李顯穆在袖筒中輕握拳頭,不知誰會第一個下場。

“衍聖公乃是聖人後裔,朝廷尊崇乃是應有之理,顯穆你方纔所言,萬萬不要再有了。”

朱棣這是在給李顯穆找補,畢竟那番驚世駭俗之言,固然讓那些低階的官員敗退,可朝廷上的大人物卻是有資格討論天下事務的。

很容易成爲攻訐李顯穆的把柄,一個侮辱的名頭就能讓李顯穆吃不了兜著走。

朱棣環視著殿中諸臣。

左都御史劉觀輕咳一聲,出列拱手道:“陛下,李顯穆出言不遜,身爲朝廷大臣,卻心思不端,竟然辱及衍聖公之制。

這等大過,臣認爲他不能勝任如今的重任,應該貶斥出京,待反悔後再觀後事。”

朱棣目光復雜,“顯穆,你可還有言辯解?”

李顯穆依舊沒有絲毫慌張,甚至還帶著一絲笑意,“回稟陛下,先父曾教導臣,若父親犯錯做兒子卻不勸諫,導致父親鑄下大錯,這是做兒子的不孝。

臣曾想過,若有朝一日,我大明走到亡國的地步,誰會爲我大明殉葬?”

朱棣、朱高熾等人皆是臉色大變,殿中羣臣也紛紛驚呼出聲,沒人知道李顯穆突然說這個是爲了什麼。

可李顯穆接下來的一句就讓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從容道:“衍聖公是一定不會的,我李氏是一定會的,其他人則不清楚。

既然衍聖公遲早有一日會背叛,那臣提前數百年,將其誅滅豈不是相當合理嗎?”

今日的奉天殿上,李顯穆驚人、驚世之語太多太多,聽的諸臣都已經麻木了,可聽到李顯穆這番話,羣臣依舊覺得荒謬。

“我大明千秋萬世,怎麼……”

“能騙得了誰?”李顯穆厲聲喝道:“從不曾有不朽的王朝!”

“那難道就是你放任衍聖公死的理由嗎?數百年後的事情又有誰能說得準?”

“可衍聖公就說得準,宋末、金末、元末,已經三次了,無論誰坐了中原天下,都會禮遇衍聖公,而衍聖公也從不曾爲哪一朝、哪一國殉葬!”

鐵的事實擺在面前,就算是再嘴硬的人也硬不起來,只能節節敗退,這些人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不是我們無能,實在是衍聖公太無能,讓人硬不起來。

眼見李顯穆抓著衍聖公三朝投降的事步步逼近,麾下已經節節敗退,左都御史劉觀心知不能再讓李顯穆這樣下去。

當即上前重聲質問道:“李明達,用未來之事說現在之人,何等兒戲,你說李氏會殉國,其他人未必。

難道這滿殿之上,獨有你李顯穆、李氏,是忠臣、良臣、賢臣?”

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90章 太子尊位第85章 朱雀街上初鑄望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92章 朱棣:爲李祺加恩第168章 日本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142章 雨盡天明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209章 孰輕孰重第91章 李顯穆入國子監第53章 掛冠而去第35章 秋闈之事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4章 鑄劍試問公卿利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22章 心、理之學第218章 終究不同道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58章 大勢已定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210章 叫天下爲之一變!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216章 寒門豪門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202章 降神香破心結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50章 慨然赴死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217章 累累富貴,皆爲血淚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217章 累累富貴,皆爲血淚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21章 諄諄教誨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24章 諫言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215章 商議朱熹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206章 剝離道統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158章 大勢已定第85章 朱雀街上初鑄望第62章 面見朱棣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63章 聖朝以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桂平市| 普定县| 台江县| 黄浦区| 三河市| 白银市| 贵溪市| 米脂县| 镇坪县| 阿坝县| 龙里县| 平潭县| 蚌埠市| 辽宁省| 民乐县| 成武县| 洞头县| 越西县| 双辽市| 夏河县| 巴东县| 琼结县| 丰县| 赞皇县| 视频| 翁源县| 凤山县| 大渡口区| 河曲县| 晋城| 三河市| 二手房| 德昌县| 克东县| 咸阳市| 泉州市| 柏乡县| 会东县| 周宁县|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