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見賢思齊
要說大明開國七國公、二十八侯、三伯,現在最輕鬆的是劉伯溫,因爲已經致仕了。
其他人現在都忙,身上基本上都有本職工作。
馬尋可能也是個例外,身上的官職很多、差事看起來不少,可是和其他公侯相比,他不坐衙、不理事。
看著是富貴閒人的樣子,只是好像什麼事情也都要摻一腳,他只是不管一些具體的政事而已。
算不上是救火隊員,現在的他是哪裡需要往哪搬的磚。
五十九歲的廣德侯華高來到了徐王府,他是和縣人,當初跟著俞通海等人在巢湖當水寇,隨後投奔朱元璋。
這人早期有不小的戰功,只是在開國後就變了樣。
只要一遇到打仗就動輒稱病不接受任務,讓他練習水兵就以不習慣爲由而推辭掉了。
其他的勳貴大臣現在基本上也都有任務或者巡邊,唯獨華高不聽調遣。
朱元璋對他也無可奈何,因爲華高是故舊只能寬容,也因爲這人膽子看似有些小,而且沒有兒子只有侄子。
現在的華高就賴在京城,請求宿衛皇城。
“國舅爺。”華高看到馬尋就忍不住抱怨起來,“陛下差遣你護衛太子殿下踏青,本部兵馬都還沒調遣吧?”
馬尋都愣住了,問道,“保兒沒有派遣兵馬?”
喜歡摸魚的華高想了太多的理由,唯獨沒有想到馬尋居然一臉錯愕的說出這般話語。
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啊,只可惜這位徐國公是國舅,帝后和太子又都無比親近,其他人這麼做肯定是瀆職,但是馬尋這麼做沒人覺得是失職。
羨慕肯定是羨慕不來了,就算是心腹故舊,那也是臣子。
而有些人雖然是臣子,不過更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戚。
華高雖然無奈,還是解釋,“曹國公忙於大都督府的事情,再者他也不好僭越。”
明明是馬尋護衛太子踏青,李文忠直接安排兵馬護衛,好像是有些不太合適。
馬尋也不覺得尷尬,他在軍事方面的能力不足,很多人都是心裡清楚。
有些事情他也有自信,就算是現在自己沒安排,朱元璋和馬秀英肯定私下安排好了,說不定是朱標自己親自安排。
真要是馬尋大包大攬的全權負責,估計朱元璋那一家三口心裡反而沒底了。
“我一會兒就叫文英過來。”馬尋說著就對徐蛾說道,“讓何大去找一下文英,問問太子踏青的兵馬護衛情況。”
徐蛾也不多說什麼,這可是大事情。至於自家老爺是怎麼樣安排的,那就和她沒有什麼關係了。
華高自然的伸出右手,說道,“國舅爺,勞煩給老朽診脈。”
麻木的馬尋簡單的切了切脈,問道,“廣德侯,這是有什麼心思?總不能是想要北上吧?”
華高立刻搖頭,他可不想去打王保保,“早年困苦身子虛,年輕時候打仗又受了不少傷,那會兒血流的到處都是,身子一下子虧空的厲害。”
聽到華高這麼說,馬尋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爲華高說的好像有些道理。
就好像是秦叔寶一般,年輕的時候確實英雄無敵。可是年紀大了之後身體迅速垮掉,說到底還是早年受傷多、沒有休養好。
現在的華高就是如此,他到底是真生病還是假生病,大家心裡都沒底,總之只要讓他辦事,馬上就病的起不來牀。
馬尋隨口說道,“廣德侯也無須憂慮,脈象還算不錯。就是有些遲滯,估計也是歲數的原因。”
五十九,在如今這個年代不算大,但是絕對談不上年輕。
華高熱切、期盼的看著馬尋,“國舅夫人有喜,還是國舅爺的法子厲害啊。”
馬尋好像有些理解了,不過華高繼續問道,“國舅爺,可憐老朽尚無子嗣。就看在老朽早年爲上位鞍前馬後、受傷無數的份上,您傳我生兒子的法子好嗎?”
看著華高都要哭了,馬尋連忙說道,“法子也沒有藏著,好些人都懂。”
華高不認可的說道,“郭二都有了子嗣,湯大嘴的妻妾接連有身孕,還不是國舅和他們親厚才傳的秘籍嗎!”
馬尋覺得自己可能以後真的要被供在廟裡了,到時候是送子觀音和馬皇后在正殿,他這個馬國舅就是旁邊的陪祀。
劉姝寧懷上了,這個事情自然沒有廣而告之,可是有心人通過種種線索也能分析出來。
本來這也不算什麼,結婚一年、又是適齡,有了身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偏偏就是馬尋那一套備孕的法子好像有些作用,讓郭英、湯和這些原本子嗣有些艱難的,提前開始了厚積薄發的樣子。
甚至包括朱元璋,這本身就是他自己的本事,偏偏現在有些人牽強附會,覺得那是馬尋的一些法子好用。 天可憐見,真的要是百試百靈,我就不會被催了一年了!
看到華高都要哭出來的樣子,馬尋只能說道,“法子一會兒我整理一番,讓人送去您府上。只是說好,有沒有用不能確保。”
這只是優生優育的法子,這可不是百分之百的確定。幾百年後在電線桿子上還貼有很多小廣告呢,醫學發展那麼快,依然有人因爲這些事情困擾著。
華高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我遲遲不願出去,就是怕斷了香火傳承,要不然也無顏去見列祖列宗。”
沒有兒子,這對於不少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心理壓力,可是華高也不能這麼認爲吧。
他是沒兒子不假,可是有侄子。不過爵位這東西,肯定是不能傳給侄子。
這要是人沒了,爵位到時候也就沒了,一輩子辛辛苦苦的打拼,也只是爲侄子掙了個正四品的指揮僉事。
馬尋只能勸著說道,“廣德侯用不著急,才五十九而已,六十多、七十的也能生。”
華高壓低聲音,小聲問道,“那能否勞煩國舅爺去我家裡看看,我肯定是沒問題,說不準事情出在我那些妻妾身上。”
馬尋平復心情,妻妾好幾個都生不了,這事情還能賴在別人身上?
“廣德侯想多了。”馬尋就笑著說道,“說不定就是早年忙於征戰耽誤了,只要現在心緒平穩一點,事情說不定有轉機。”
好不容易纔將想要賴著不走的華高給打發走,馬尋這纔算是鬆了口氣。
這叫個什麼事啊,我堂堂徐國公、大明第一詞人、大明第一神醫,什麼時候變成了主治不孕不育了?
這事情雖然有些讓人哭笑不得,不過馬尋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一些備孕的法子等,他也確實沒打算藏著掖著。
馬秀英那邊一直都是在整理成冊,說到底就是這些法子不一定是百試百靈。
不過只要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那就是有了價值。
沐英帶著沐春來了,“舅舅。”
“舅爺爺。”
“沐春,過來。”馬尋看著胖嘟嘟的沐春,笑著招手,“快些讓我看看,這是長胖了多少!”
虛歲七歲的沐春跑了過來,“舅爺爺,我也要跟著練兵!”
馬尋就笑著鼓勵,“先讀書,再練兵。明白了一些道理纔好知曉軍事,現在不急著練兵。”
沐英也是能文能武的典型,雖然現在還沒有爵位,可是隻要給他機會,戰功很快就會有的。
都說李文忠軍事才華卓越,沐英也並不會遜色,他缺少的也只是一些機會。
沐英就笑著對沐春說道,“就聽你舅爺爺的,讓你讀書總是偷懶。看看你舅爺爺,文采驚世不說,戰功也卓著。再看看你二伯,他的文采多厲害!”
沐春若有所思,他的父親就是文武全才。而他的二伯曹國公李文忠,那是天下聞名的名將,很多大儒也都喜歡這位曹國公。
包括太子叔父,更是出口成章、飽讀詩書,也經常教他讀書讀兵法。
現在這個舅爺爺同樣厲害,雖然沐春不打算學醫,可是他也想要像這個舅爺爺一般詩詞天下第一、戰功就算不是第一也不能差了啊!
沐春一臉嚴肅,“我回去就好好讀書,我就像舅爺爺看齊!”
沐英很開心的說道,“見賢思齊,你就該有這樣的心思。身邊都是些品德高潔、能力出衆的長輩,又都愛護著你,就該好好學習才行!”
馬尋有些寵溺的說道,“孩子還小,不說這些。踏青的時候帶著他,我就是問問踏青兵馬護衛的事情安排了嗎?”
沐英都忍不住想要吐槽了,他的這位舅舅看似公允,可是對待晚輩甚至都不算表面嚴厲。
歲數越小,那就越寵。
吳王殿下如此、李景隆也是這般,現在的沐春也是這樣,只要歲數小怎麼看都是可愛。
一旦到了少年階段,那就是整天都要盯著,生怕有什麼叛逆期、學歪了。
不過沐英還是連忙說道,“兵馬護衛的事情也都安排好了,太子殿下親自過目,二哥也覺得安排的穩妥。”
馬尋點頭,又問道,“是你安排的還是你二哥安排的?”
沐英回答說道,“是我安排的。”
這一下馬尋徹底放心了,“那就好,既然是你安排的肯定差不了。你幫我安排一下,踏青之後我要回鳳陽了。”
雖然沐英的年齡大一點,可是馬尋指使起來也得心應手。這個舅舅不是白當的,使喚晚輩越來越嫺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