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6章 造勢

第176章 造勢

食不言寢不語,那是講究的人家纔會有的事情。

劉姝寧早就習慣了吃飯的時候也聊一聊家常,不只是在自家如此,在皇家的時候也會跟著參與一些話題。

睡覺的時候自然也不可能老老實實,小兩口門一關,說不定就是躺在牀上八卦著一些事情呢。

可以說自從嫁給馬尋之後,劉姝寧也算是‘學壞了’,以前家裡教的一些規矩在這裡不適用。

劉伯溫就覺得很欣慰,在馬尋沒回來之前也稍微問了一些事情,再看看女兒的神情等,越發覺得女兒是嫁對了。

“爹,明天您要是進宮的話,我陪著過去。”劉姝寧主動開口說道,“夫君也勸我適量走動,我在陛下那裡還是有些顏面。”

劉伯溫好奇起來了,“你在陛下那裡能有什麼顏面?”

劉姝寧得意說道,“好歹也是弟媳,陛下愛屋及烏會給些顏面。”

馬尋也笑著開口說道,“岳丈,就聽姝寧的。她陪著您進宮就是合適,她也可以去和我姐說說話。”

劉姝寧肯定是見不到朱元璋,以朱元璋的封建古板,他是從來都不會單獨與劉姝寧同處一室,更不會主動找劉姝寧說話。

至於劉伯溫進宮之後,主要還是因爲大臣入京要去覲見。

皇帝見不見是皇帝的事情,大臣要是不去參拜那就不對了。

劉伯溫看向馬尋,關心問道,“那些事情暫且不提,親家是不是說過你出生那會兒是臺州那邊出的事?”

算算時間,馬尋出生的前後是方國珍在臺州起兵,這是比朱元璋資歷還要早的反元義軍之一。

當初的劉伯溫還是元朝的官,希望元朝政府要及時鎮壓方國珍。

“可是找到了?”劉姝寧有些激動,連忙問道,“家婆就是臺州那邊的人士,打聽到了人家?”

劉伯溫有些無奈的說道,“倒是聽到了一些,只是不作數。他現在是國舅,好些人現在也是在冒充親眷,還有些人說是他昔日朋友。”

馬尋頓時笑了起來,“我朋友?真要是朋友的話,早就來京城找我了。岳丈放心就好,自稱我朋友的一概打出去,不會有一個錯的。”

一時間劉伯溫和劉姝寧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仔細一想心裡也不是滋味。

馬尋被帝后找回來兩年了,可是很多事情一直都沒停下來。

冒充他朋友的不少,說對他有恩的也會有,據說太子還曾下令收拾了曾經欺負過馬尋的人。

馬尋在浙江出生、流浪到福建,這一路不少官府也是派人在查。查馬尋的昔日過往,以及最爲重要的找到馬尋親孃的遺骸。

可是馬尋這個當事人都沒有什麼印象,更別提其他人了。

而朱元璋和馬秀英對此非常在意,倒不是懷疑馬尋的身份。單純的就是希望馬尋不要有遺憾,這也是對馬太公的盡孝。

劉伯溫告老之後也不只是編書,回到了浙江自然也可以找一找線索,只可惜到現在也沒有多少信息。

這也怪不了其他人,只知道馬尋的孃親林氏是逃難的流民,模糊的信息是她應該是臺州那一帶的人。

只能怪亂世,民不聊生、流離失所,逃難的人只想活著,哪還能有其他的想法。

對於一些事情,馬尋看似更加沒有心結,主要就是因爲覺得那些事情確實超出了能力範圍。

即使他現在是位高權重的徐國公,即使是皇帝皇后都在努力的幫助他,那也不一定就能做到。

有些事情肯定是要去努力的爭取,如果能夠達成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可是如果還是沒辦法完成,那也沒必要去強求,多一些順其自然也不見得就是什麼壞事情。

作爲主考官的馬尋沒辦法賴牀了,他早早的就起牀了,只不過劉伯溫和劉姝寧顯然是起來的更早一些。

劉姝寧開玩笑說道,“夫君起的這麼早,這是有些少見了。”

馬尋反駁說道,“有正事的時候我可是從未賴牀,我這段時間肯定不能偷懶了。等到辦完了會試,不到中午我就不起來。”

劉伯溫笑著問道,“我現在在京城也沒個住處,真要是住在女婿這裡,再有親朋故舊來拜訪,會不會打擾你?”

馬尋直接說道,“岳丈放心就是,您的那些朋友愛來就來,我無非就是奉杯茶。爲了得個好名聲我還能陪著說說話,只要不提及政事就好。”

劉姝寧有些嗔怪的說道,“夫君,哪能這麼說。”

劉伯溫倒是覺得很開心,“既然你這麼說了,那有些親朋故舊要來拜訪,我就來者不拒了。只是你忙著會試,怕是難以來和我們說說話。”

“這不難,下午來就行了。”馬尋就笑著開口,“我給其他兵丁、官員關在貢院,偏偏就是我自己傍晚就直接回家。”

這樣的做法好似是有些不對,但是這也正常,馬尋這個主考官沒必要事事都是尋求和其他人一樣,有些特權也正常。

對於劉伯溫的一些朋友過來,馬尋還真的不怎麼在意,也確實沒什麼好在意的。

說到底那些人是劉伯溫的朋友,和他馬尋沒有什麼關係。 無非就是爲了劉伯溫、劉姝寧的面子,也爲了體現自己的教養,稍微過來陪著說幾句話罷了。

其他的實際上用不著多想,談及到政事的時候,馬尋可以直接選擇腳底抹油,這個時候就沒人能勉強他了。

而且以劉伯溫的謹慎性格也不會讓馬尋爲難,這都已經告老還鄉了,自然就更加不願意提及一些政事方面的事情了,要不然當初也不會開開心心的告老。

馬尋繼續去監考了,而劉伯溫、劉姝寧父女兩個則是入宮,各有各的一些事情要忙。

剛剛監考沒多久,一個侍衛匆匆跑來,“國舅爺,太子殿下來了。”

馬尋立刻起身,帶著幾名官員匆匆來到貢院門口。

“參見太子殿下。”

“參見太子殿下。”

朱標笑著擡手說道,“諸卿免禮,朝廷掄才大典,本宮過來瞧一瞧我大明學子才學如何。”

對此不少人是覺得比較振奮,尤其是禮部的一些官員更是如此。

這位太子就是一些人眼裡標準的儲君模版,而且自幼就跟著宋濂等大儒學習經義,再加上平時都是一副和藹、溫潤的樣子,天然的讓讀書人覺得親近。

尤其是相比那位越來越霸道、強勢的皇帝,很多讀書人更加希望的是這位太子能夠爲他們說話、爭取利益。

至於這位太子到底是什麼樣,很多人還真的不知道,只能說朱標的人設太好了,再加上朱元璋等人也沒少爲他背鍋。

讓其他人離開後,朱標問道,“舅舅,今科學子如何?”

“我不會做文章,這事情你也知道。”馬尋就小聲回答,“只是先前聽幾名副考官言語,怕是覺得這屆學子才學一般。”

朱標有些失望,不過還是笑著開口,“這也是在意料之中,此前舅舅摸底考試的時候就知道端倪了。”

馬尋小聲問道,“那這一科準備少取一點士?”

大明第一次會試到底取多少人中榜,現在還沒有定論,這也符合大明的一些習慣。

宋朝時一次會試兩三百人中榜是常態,但是大明很有可能一榜只招錄十幾、二十人,一兩百也是有可能。

朱標就說道,“至少要一百二十人才行,這些人才學雖然不夠,但是好歹也算人傑。”

這麼說也沒問題,能夠到會試的都是舉人,在這個世道已經算得上人才了。

他們只是缺少驚才絕豔的能力而已,比起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都要優秀太多了。

既然朝廷現在缺官,先招這批人入仕再說。當不了宰輔、棟樑,去治理地方也行。

朱標隨即開口說道,“今科之後,舅舅要在國子學多教導學子治民的法子。朝廷準備興修水利,到時候讓國子學的學子們去指導。”

很多人都以爲國子學的人只會四書五經,可是現實情況並非如此。

國子學的不少人還是有本事的,歷史上的朱元璋經常將國子學的這些學子派出去,分赴各地州府指導、組織百姓興修水利。

包括朱元璋因爲整頓吏治殺了很多官員的時候,也就是在國子學直接任用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

馬尋心裡有數了,說道,“那是好事情,這些人歷練一下也好,以後當官了也能造福百姓。”

不拘一格降人才,這也是朱元璋的一個特點。

現在大明朝的一些達官顯貴真的別說什麼出身了,不是隻有進士、舉人才能進中書省。

包括一些富戶,甚至連吏都談不上的人,只要有才學、能力,就可以得到官身,甚至可以成爲朝廷重臣。

朱標取過一份試卷看著,眉頭越來越皺。

隨即看著垂手而站的學子說道,“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國而無禮,譬猶瞽之無相與?“

馬尋看了一眼這個脫口而出經義的儲君,心裡只能佩服。

而那學子更是激動、慚愧,“學生才疏學淺,審題有誤,還請殿下責罰。”

看看,這就是大明的儲君,看了看學子的試卷就針對性的指出問題了。

至於聲音大了點、看似是提醒了這個考生,那也沒什麼關係。

等到這一場考試結束,馬尋就要派人滿大街的宣揚太子才學卓著,就算是這些舉人都遠遠不及。

(本章完)

第68章 我在辦學第44章 聰明人第129章 你要名額,我搞測驗第37章 一日三驚第11章 我要成親了?第138章 未雨綢繆第196章 一致對外第194章 創飛所有人第68章 我在辦學第102章 處處分憂第81章 釣魚執法第128章 國舅練兵第15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94章 創飛所有人第1章 扶棺歸鄉第128章 國舅練兵第52章 家事第4章 姐弟相認第65章 考察第4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42章 護理第159章 做該做的事第80章 怎麼不是進步呢 (三更求訂閱!)第101章 到底是誰太偏心第125章 給太保的免死鐵券第132章 能者多勞第134章 我是辦大事的人第56章 大明離不得我第141章 天下第一名醫的煩惱第173章 不留活路第155章 放出惡犬第173章 不留活路第24章 搶功勞的舅舅第196章 一致對外第150章 專業人做專業事第164章 回鄉的儀式第69章 正經事第68章 我在辦學第20章 聰明人第73章 基礎第71章 文官的基本盤第60章 請封諸王第113章 演戲演全套第119章 我來安排 (求訂閱!)第91章 我管皇帝的九族第186章 朱家子孫欠教育第70章 事情太多第17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19章 我來安排 (求訂閱!)第97章 我給皇帝理族譜第135章 優生優育第117章 權力讓人迷失第36章 自家人用著放心第170章 下不來臺第69章 正經事第179章 無賴只是手段第196章 一致對外第33章 熱射病第146章 馬家的救命之法第136章 大封功臣第68章 我在辦學第126章 打別人家孩子第183章 見賢思齊第71章 文官的基本盤第164章 回鄉的儀式第188章 責任感第119章 我來安排 (求訂閱!)第4章 姐弟相認第171章 皇帝幫我揚名第147章 萬家生佛第122章 人才難得第123章 練兵先練將第51章 走親訪友第24章 搶功勞的舅舅第183章 見賢思齊第24章 搶功勞的舅舅第56章 大明離不得我第13章 不世之功第3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28章 國舅練兵第54章 明哲保身第39章 功勞是誰的第171章 皇帝幫我揚名第83章 走我的路第115章 要資源(求訂閱)第131章 正經的儒家子弟第16章 良配第1章 扶棺歸鄉第171章 皇帝幫我揚名第27章 行軍第11章 我要成親了?第67章 我還要管科舉?第8章 走親戚第140章 家裡就指望你了第120章 自找的麻煩第190章 環環相扣第16章 良配第37章 一日三驚第174章 模範生第53章 香餑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礼泉县| 房产| 白城市| 岗巴县| 神池县| 铅山县| 毕节市| 香港 | 肥城市| 镇巴县| 大同市| 大同县| 平定县| 若羌县| 凤庆县| 扬中市| 日照市| 永清县| 水富县| 邵东县| 交口县| 措勤县| 即墨市| 清原| 平舆县| 文水县| 宜川县| 诸城市| 枣强县| 渝中区| 泰顺县| 武定县| 陵川县| 嘉鱼县| 深水埗区| 进贤县| 凤庆县| 河东区| 塔河县|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