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74.候朝

誰知商輅裝作沒看到白圭,去大學士房間休息。

春日,天亮的早。

午門左右闕門直房,給侯朝官員共用,下三間翰林用,左第一間只能大學士用。

左第一間裡面,此刻坐著三人,劉吉自己跑出去聊天了。

除啃老婆餅的彭時外,還有閉目養神的商輅和李賢。

李賢掃視一眼坐在右側閉目養神的商輅,也閉上眼。

白圭退到門口,又不好進去,遊說商輅的事也只能等他出來再說。

商輅似乎是入定了,任憑白圭在門口如何轉悠,就是閉目養神,不想跟白圭討論。

這還用討論嗎?

陛下能說出荊襄叛亂,足足這一點就讓他吃驚,只能說明陛下是真正的天選之帝,甚至陛下懂百姓的根在哪兒。

唐太宗李世民曾用水和舟來比喻君和百姓的關係,這無比貼切。

坐在身邊的李賢,此刻看起來面無波瀾,但心裡除了吃驚荊襄叛亂,更多的是恐慌。

陛下太摸不透了,就像個不喜不怒的“神”,他半個月前不斷的上奏,有些難聽的話也說過,今天上朝,陛下定會責罰自己的。

如今一把年紀,高興自己當初堅持不讓先帝廢太子,沒有看錯人。

但如今也是驚恐的。

那個結巴的廢太子已經在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強。

陛下爲民爭利,可朝中官員大半都是和民爭利,這樣下去,陛下不會落下好名聲的。

李賢第一次害怕了,害怕坐在皇位上的年輕皇帝。

以前陛下有事都會詢問自己,現在陛下可以準確判斷遠離京城的府縣。

他知道,這些都是因爲陛下從各地不斷的瞭解,還有兩京十三省的官員上奏的最新消息,黃冊,魚鱗冊也在不斷完善。

上奏聲討陛下的官員幾乎佔了一半的朝堂,今天的早朝怕是不太平。

此時,茶杯輕微一響,商輅睜開眼睛:“李公……”

李賢轉過頭,看了眼商輅後,理了理自己花白鬍子,道:“商兄可是……有了想法。”

白圭還在門外,看了眼商輅,遠遠笑了笑,低頭一看,又連忙把自己笏板翻過來:“商學士。”

商輅語氣溫和:“白尚書,若是有事下朝再說,別站在門口,引起他人揣測我們拉幫結派。”

白圭有些尷尬,他想自己這次再不去荊襄做政績,怕兵部好不容易得來的實權又要回到武將手中。

那些粗鄙武夫懂什麼,他朱永除了打仗又懂什麼,兵部纔是最重要的。

他要請戰去荊襄,做給陛下看。

不過他現在也沒摸透李賢和商輅是不是一派,看起來不是,但看起來又像是。

這兩人從未有過沖突,也沒有什麼政見不合,但是,劉吉與彭時以李賢馬首是瞻,商輅似乎不閒不淡。

白圭知道,他想去荊襄,陛下肯定不同意,所以只能遊說其他朝臣助自己一臂之力。

但商輅意思明顯,下朝你來。

下朝還用找你嗎,事到時都定了。

白圭隨即小心的在門口點頭:“下朝後再來找商學士。”

李賢的眼睛微微瞇著,別有深意的看了眼白圭,看著商輅,道:“商兄昨天進宮負荊請罪,陛下怎麼說。”

你這老聰明,分明是在我這裡探局勢啊……商輅道:“陛下只是訓斥唐立德擅自驅趕流民。

陛下寬厚,知人善任,又恕我無罪,

我就早早回家了。”

“僅如此而已?”

李賢回頭看了眼商輅一眼。

“近一個月來,那般反對陛下,這荊襄之地的事情又屬實,陛下就不生氣?有沒有提什麼策略?”

“陛下怎麼會生氣,陛下厭惡的是口水論國,空談誤國,喜歡做實事有效果的人,能滿足這兩點的,朝中僅僅數人而已。”

商輅又把眼睛閉起來,“明農司我們都商議過,是個好事,只是選拔官吏沒有經過科舉,還是不能受到朝中官員認可。

你知道的,鬧得最兇的就是幾位都察院的御史。”

李賢點頭:“有次我問陛下明年科舉之事,陛下似乎不滿科舉,只願是我的錯覺。”

“陛下或許有自己安排,我們做臣子的聽從就是。”

屋中沉寂片刻。

“商兄最維護禮制與正統,今天怎麼聽商兄的話,令我有些詫異。”

商輅淡淡一笑。

“禮制我自然維護,可治國實則是治民,陛下有些想法確實不合禮制和祖宗法度。

但也不得不承認,很有用。陛下將自己的皇莊分出去,贏得北直隸幾縣百姓的讚揚。

百姓不識四書五經,卻知道陛下是明君,爲何我們卻覺得是昏庸?

若是太宗太祖朝彈劾反對,只怕我們死了不下千次。”

李賢悠悠道:“陛下之舉,或許會勝過太宗朝。”

商輅看著他。

李賢又道:“只是猜測,但若真到那時,武將勢必崛起,不過我估計也看不到的。”

畢竟他已經是高齡。

坐在旁邊的彭時,倒是不認同,但隱形人當慣了,還是安安靜靜吃餅吧。

鴻臚寺官員一聲鳴鞭,鐘鼓司宦官敲響朝鐘,幾人同時起身。

兩人也停止交談。

商輅眼神堅定,手捧笏板,神態肅穆,李賢領頭向皇城走去。

文官武將各自在左右掖門,中間的御道像楚河漢界,把文臣和武將劃分出清晰的界限。

商輅敏銳發現武將裡沒有朱永。

前往上朝的路上,朱見深與朱永提前商議。

“朕當然要學太宗太祖,但是朕也有自己的治國理念。”

朱見深走在前面,微笑道:“目前還是好好處理叛民,不要亂折騰。”

朱永點點頭,道:“荊襄叛亂,如果拼盡全力,那十幾萬叛民只怕也要死傷無數,咱們朝廷也不是吃素的。”

朱見深道:“不過,殺戮不是唯一辦法,需要人身毀滅的是劉通和石龍。

願意過日子的百姓,不能殺,朝廷會想出法子安撫,你去打仗,朕來想安置流民的策略。”

“陛下不是說要讓錦衣衛混進荊襄叛民,派誰去?”朱永好奇。

朱見深嘆息道:“是皇后的兩個弟弟,王源和王清。”

聽說是王皇后的弟弟,朱永登時眼睛瞪大,這怎麼派他們兩個去,皇后娘娘都不說什麼?

察覺到朱永表情,朱見深揚了揚眉毛道:“皇后從不問前朝事,這些事情她並不知道,去的還有其他人,不止他們兩個。”

“他們會扮流民嗎?”朱永懷疑。

王鎮以前也是南直隸的指揮,家世也是不錯,公子哥都沒餓過肚子,怎麼當叛民。

“學學就會了,朕今天讓他們去乞丐堆裡,模仿去了,晚上回來,朕驗收成果。”

身後錦衣衛,侍衛,傳旨太監跟在後面往上朝處而去。

第11章.先帝朝的三個弊61.大明朝朕說了算75.白圭請求去荊襄第48章.豐收了也不好第29章.奏事60.(謝朕躬10000歲的打賞)第34章.京城姓毆人事件第12章.讓大明瓦解的是流民89.陛下喜歡誰,誰就最大!64.要習慣57.樸實無華的人身毀滅最佳73.悲劇的開始81.從戰術開始88.賜飛魚服!85.大明武力88.賜飛魚服!75.白圭請求去荊襄第27章.陛下很合格第35章.新的計劃第13章.血淋淋的回憶89.陛下喜歡誰,誰就最大!66.可以賢惠孝順,但不要建立在我的大明上!82.論徐晃援樊第25章.餓慫餓慫的大明學士第27章.陛下很合格90.去嶺南?這怎麼像是流放70.大明皇帝多短命82.論徐晃援樊第44章.衆臣不信第29章.奏事第12章.讓大明瓦解的是流民84.妖言惑衆者,必死第34章.京城姓毆人事件72.朱見深:他們有什麼不敢!66.可以賢惠孝順,但不要建立在我的大明上!63.滾出去!(3000字)第26章.衍聖公禽獸不如第43章.素手調羹第36章.後宮需要個管理能手76.白尚書還是留在京城吧第4章.袁彬是成化的八公第15章.平冤!93.忙碌的商輅第39章.年年歲歲割韭菜第48章.豐收了也不好95.懷恩:雜家有個法子78.朱見深:敢亂開藥,朕一刀砍了他們腦袋!第52章.陶俑案(二)63.滾出去!(3000字)64.要習慣第7章.再有下次,準備棺材吧71.隱瞞叛亂,這是欺君!84.妖言惑衆者,必死第39章.年年歲歲割韭菜92.陛下是想再現土木堡嗎?第2章.皇后未定,奸臣先死60.(謝朕躬10000歲的打賞)第52章.陶俑案(二)第6章.這個狐貍精第4章.袁彬是成化的八公79.商輅:你們都猜錯了第2章.皇后未定,奸臣先死第38章.萬貞兒:陛下是膩了?77.皇后,王石頭是誰?56.要不給大明換個皇帝?第55章.把他送去詔獄,好好審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60.(謝朕躬10000歲的打賞)第50章.朕也教教你們第36章.後宮需要個管理能手57.樸實無華的人身毀滅最佳80.白圭:文官沒位置了!第2章.皇后未定,奸臣先死第21章.陛下可能有大病第3章.朕的助手在何處第1章.姐弟戀皇帝是我自己?第46章.菜裡沒有一滴油82.論徐晃援樊59.周壽認罪第22章.探路第一步第40章.冊皇后第29章.奏事79.商輅:你們都猜錯了第12章.讓大明瓦解的是流民83.成仙武大明瞭是吧!58.周壽:不,我不出去!85.大明武力第15章.平冤!第18章.爲什麼要整頓太監第8章.”大孝子”朱見深第45章.朝廷該給補償第31章.御史的心理73.悲劇的開始第6章.這個狐貍精第47章.菜的門道第30章.上鉤了,上鉤了第53章.陶俑案(三)第8章.”大孝子”朱見深68.文臣:這是計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平江县| 广东省| 石泉县| 正阳县| 沙田区| 慈利县| 南江县| 河曲县| 永城市| 错那县| 连南| 高要市| 沛县| 丽江市| 临泉县| 临颍县| 泸定县| 辽阳县| 肃南| 瑞安市| 上犹县| 贵阳市| 天津市| 吴旗县| 鲁甸县| 古蔺县| 分宜县| 进贤县| 青阳县| 偏关县| 金秀| 阳江市| 连云港市| 紫云| 马关县| 葫芦岛市| 东乡族自治县| 堆龙德庆县| 双城市|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