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孫監國

朱允炆身著赤色金織蟠龍服,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之下,慢慢地走向了那張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

然而他終究只是建國的太孫,他很清楚自己現在還沒有資格坐上這張龍椅,故而朱允炆停下了腳步,立在陛階之下。

“諸位臣工,開始議事吧。”

對於眼前這個局面而言,朱允炆無疑是最大的贏家。

因爲任亨泰的錯誤理解,導致滿朝文武盡皆認可了他的太孫地位,以致順理成章地監國理政。

一旦皇帝陛下駕鶴西去,那他朱允炆便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任天子!

滿朝文武對此亦是感到滿意,即便朝中有著不少效忠燕王的臣子,但事已至此,他們也無可奈何。

北疆戰事起,皇上吐血暈倒,的確需要一位國之儲君出來主持大局,穩定人心。

兵部尚書茹常率先出列,朗聲奏道:“太孫殿下,北元盡起三十萬鐵騎南下,燕王上奏請求糧草補給。”

聞聽此言,羣臣開始了低聲議論。

因北方戰亂頻繁,且連年天災不斷,加之宋朝之後,江南經濟逐漸超過北方,故而朝廷時常需要調動漕糧輸送到北方。

大明的漕糧主要徵自直隸京師和江南等富庶之地,約佔全國漕糧的六成,主要用於北邊軍餉。

北疆戰事驟起,輸送糧草也是應有之舉。

雖然朱允炆極其厭惡他那位四叔,但在這等軍國大事上面,他並未做出什麼昏庸舉動。

“具體數目是多少?”

“糧草三十萬擔,兵器鎧甲若干,燕王還請求朝廷派遣十萬大軍支援佈防。”

聽到這個天文數字,朱允炆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燕王爭儲之心人盡皆知,且麾下有著三十萬鐵騎,此刻北元來襲,他張口便要三十萬擔糧草,誰知道他是不是懷著養寇自重的想法?

朱允炆沉默片刻,自顧自地開口道:“自我大明立國至今,幾十年的征戰下來,全國各地都是百廢待興,別說從這些地方徵收賦稅糧食了,每年幫這些地方恢復生產都要花上一大筆金銀,國庫一直空虛,唯有仰望江南。”

“可江南雖是富庶之地,但一直也是稅賦重地,國家根本,仰給東南,江南百姓早就不堪重負,怨聲載道。”

“燕王一張口便向朝廷要糧三十萬擔,這讓江南子民如何活得下去?朝廷不能爲了抵禦外誨而強行徵糧,那樣只會激起民變,反而得不償失。”

“告訴燕王,糧草輜重摺半。”

羣臣聞言面面相覷,都有些不敢吭聲。

這位太孫殿下前面說了那麼一大堆,實則就是爲了最後這句話。

什麼寬仁愛民都是假的,傻子都看得出來,他是有意打壓那位北疆之王。

茹常眉頭一皺,捋著鬍子出言道:“太孫殿下,此次北元來勢洶洶,定然是一場惡戰,若是糧草輜重摺半,那……”

“行了,暫且就這麼定了,日後再根據戰局而定,諸位議一議朝廷援軍的大將人選吧。”

朱允炆擺了擺手,徑直打鍛鍊了茹常繼續出言。

後者見狀只能苦笑著搖了搖頭,回到自己位置上面。

太孫有意打壓燕王,這是可以理解之舉,畢竟燕王擁兵自重,連皇上都對他心生忌憚,更別提這位初次監國的太孫殿下了。

打壓燕王放在什麼時候都行,可唯獨不能是現在。

北元厲兵秣馬了這麼多年,早就恢復了元氣,而今大軍興兵南下,大有一副掃境而來的架勢。

這是一場決定大明與北元兩國命運的國運之戰,任何一方戰敗,都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的百年發展。

可監國太孫卻在這件事情上面犯了糊塗,還不惜假借“寬仁愛民”的名頭,真是令人憂慮。

一些老狐貍暗自搖了搖頭,對這位太孫不抱太大希望。

有些小聰明可以,但不能把小聰明放在軍國大事上面,那樣只會誤國殃民!

眼見無人吭聲,太孫面色漲紅,黃子澄立馬跳了出來,含笑出言道:“老臣以爲,涼國公是此次出征北元的最佳人選!”

涼國公?

藍玉?

他竟然舉薦藍玉?

這還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一衆朝臣聽了這話頓時就騷動了起來,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就連朱允炆本人都一臉懵逼,有些不太明白自家先生的想法。

因爲皇上的猜疑忌憚,藍玉早就被解除了一切職務,交出了兵權賦閒在家。

黃子澄卻在此刻舉薦藍玉出征北元,讓他重新掌兵,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所有人都靜靜地看著黃子澄,只見他捋著山羊鬍子繼續解釋道:“涼國公乃是我大明開國名將,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南征北戰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由他率朝廷援軍馳援燕王,定能一戰擊潰北元蠻夷。”

黃子澄故意將“燕王”二字念得極重,朱允炆聽了腦海中劃過一道亮光,立馬便明白了這位先生打得什麼主意。

作爲鐵桿太子黨,藍玉當年鎮守北方時,曾多次向太子朱標彙報燕王朱棣的種種不法行爲,然而並未引起太子朱標對那位北疆之王的防範,倒是使得燕王對藍玉挑撥離間的小人行徑十分痛恨!

而在不久之前,太子突然薨逝,燕王入京悼念,曾密語皇上“諸公侯驕縱不法,恐有尾大不掉之憂。”

正是這句話,使得皇帝陛下對藍玉等一衆公侯生出了猜疑忌憚之心,甚至準備借南郊秋獵將其一網打盡。

故而那位北疆之王與藍玉等公侯大將,早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黃子澄舉薦藍玉爲將,馳援北疆,表面上是重新給了藍玉掌兵的機會,實際上卻是將兩頭老虎放到了一個籠子裡面,任由他們生死搏殺。

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還是兩隻有著生死大仇的老虎。

朱允炆領悟到了黃子澄這毒計的深意,立馬便點頭應允,甚至還爲這場龍爭虎鬥增添了兩位重要人物。

“既然如此,那就命涼國公爲徵北將軍,穎國公與鄭國公爲左右副將軍,率十萬大軍即刻出徵,馳援北疆,痛擊蠻夷。”

此話一出,羣臣更是騷動不安,不少老臣徹底對朱允炆失去了信心。

大戰在即,他身爲監國太孫,卻始終未曾將精力放在軍國大事上面,反而一直想要藉助此戰剷除異己,真是令人失望得緊啊!

若是大明王朝交到此子手中,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第九十三章 天工神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子甦醒第四十章 拔寨第一百二十章 守夜人第十八章 藏鋒第一百一十九章 祖與孫第一百四十四章 真相第五十七章 過關第一百一十章 出乎意料的拒絕第十二章 戰第二十章 抉擇第十九章 備戰第九十五章 宋長庚是誰第三十六章 智取第一百三十二章 身份確認第四十八章 危機第一百四十章 監國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佳人來訪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孫監國第三十四章 大明三箭第二十三章 藍玉第三十章 利器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事件第一百一十九章 祖與孫第六十三章 公子威武第十九章 備戰第五十六章 柳師師第二十章 抉擇第五十七章 過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望月樓相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祖與孫第七十九章 獵場演武第六十五章 英雄救美第七十二章 麻煩上門第十二章 戰第二十二章 生擒第三十九章 計策第三十九章 計策第二十八章 血戰第九章 分別第九十七章 清淑的魄力第九章 分別第三十一章 蚍蜉撼大樹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賜宴第二十八章 血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心狠手辣第二十九章 立功第一百一十七章 心狠手辣第二十五章 千戶第三十二章 謎團第十章 獵虎第五十五章 國公宿娼第八十章 主少國疑第八十六章 皇孫發難第八章 餓殍第三十一章 蚍蜉撼大樹第二十八章 血戰第二十四章 困惑第八十六章 皇孫發難第二十五章 千戶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逆轉第一百一十八章 京師震動第三十六章 智取第十七章 離別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中齷齪第九十五章 宋長庚是誰第一百三十章 錦衣兇威第四章 堵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詩詞小道耳第九十七章 清淑的魄力第一百零七章 淺談馬政第二十九章 立功第五十五章 國公宿娼第九章 分別第四十章 拔寨第一百四十四章 真相第六十五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二十二章 北疆風雲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身份確認第十九章 備戰第三十七章 上山第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六章 天命大汗第五十一章 陰差陽錯第十章 獵虎第七十三章 血腥清洗第一百三十九章 所謂真相第一百二十八章 探監仙子第十七章 離別第一百二十七章 仙子入獄第一百一十八章 京師震動第六十六章 天命大汗第二十二章 生擒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暴君罷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國動兵第四十二章 欲蓋彌彰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逆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上蔡县| 宜君县| 宝山区| 沾化县| 冷水江市| 额尔古纳市| 彭州市| 工布江达县| 临武县| 封丘县| 华安县| 固镇县| 绩溪县| 太谷县| 西和县| 会同县| 亳州市| 沙雅县| 仙桃市| 台前县| 泊头市| 西昌市| 曲靖市| 米易县| 轮台县| 昌图县| 天峨县| 邢台市| 奉化市| 衡东县| 黎平县| 崇信县| 航空| 衢州市| 红河县| 民勤县| 邻水| 板桥市| 禹州市|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