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四篇 馮家山水庫

馮家山水庫

攝影師金莎站在馮家山水庫大壩的壩頂上,她拿著相機將水庫四周的山山水水都收進了最美的瞬息裡,寬闊的水面隱藏了鏡子的秘密在魚兒和蝦米之間闢出了新的天地,蔥蘢的樹木依附著野花野草讓鮮活的綠意上升到了難以觸及的高度,破舊的窯洞一孔緊挨著一孔彷彿是暗夜裡的星辰窺視著黎明前的曙光,綿亙的丘陵不像平原那麼平坦也不像山地那麼崎嶇有的是一種極簡的舒適感,翱翔的飛鳥夾雜著昆蟲的鳴叫在光明與夢想的夾縫中拼湊出了一支美妙的協奏曲。攝影師金莎伸開雙臂擁抱著青山綠水中的美景,她感覺自己不是孤獨的個體而是與整個天地融爲了一體。

“表姐,我們週末去馮家山水庫遊玩吧!”攝影師金莎從屋裡走出來,對錶姐說?!耙粋€普普通通的水庫有什麼好玩的,我十年前去過一次水庫,水庫裡的死魚臭氣熏天,水也是一片渾濁,我可不想再去感受那腐臭的氣味?!薄氨斫?,現在的水庫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處處都是水草肥美,綠波盪漾,並且馮家山水庫還供應著寶雞市區人民的生活飲水呢?”攝影師金莎趴在表姐的肩膀上,耐心地說?!澳阆肴ゾ鸵粋€人去吧,我週末還要去上舞蹈課呢?”表姐澆著花,悉心地說?!澳忝δ蔷退懔耍疫[玩的時候會多拍幾張照片帶回來,讓你親眼看看家鄉的大好河山,到時你一定會後悔的?!睌z影師金莎返回屋內,表姐開始給花施肥。

攝影師金莎望著清澈的水面,她的眼睛晃動著白粼粼的光比水波更柔和,她低下頭翻看著相機裡的照片讓思緒在鳥語花香的季節裡馳騁,馮家山水庫始建於1970年,1974年主體工程建成下閘蓄水,1982年樞紐工程竣工,並通過國家驗收,2003年大壩加高培厚,水庫灌區西起金陵河,東至漆水河,北依喬山,南接寶雞峽灌區,東西長約80km,南北寬約18km,灌溉寶雞、鳳翔、岐山、扶風、眉縣、永壽、乾縣七縣的旱原,設計面積爲126萬畝,施工中擴大爲129萬畝,施工後期控制面積爲136萬畝,水庫樞紐工程由攔河大壩,右岸壓力泄洪洞,非常溢洪道,古河道防滲工程和左岸明流溢洪洞,灌溉、發電輸水洞以及電站等七部分工程組成。

“我是一個攝影愛好者,我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每一寸熱土,但我更愛的還是我的家鄉,我的家鄉有社火,有泥塑還有木板年畫,有臊子面,有搟麪皮,還有豆花泡饃,有華通商廈,有建國飯店,還有寶雞南站,我不羨慕北京,上海,廣州的繁華,只傾慕小城市的清靜與優雅,我在我的家鄉看到了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這些面孔帶著倔強在祖國的版圖上留下了希望與夢想。”

攝影師金莎行走在綠樹成蔭的羊腸小道上,她看見了山崖上的一排排窯洞,望著密密麻麻的窯洞她想起了伯父給她講述當年修建馮家山水庫的場景。伯父告訴她馮家山水庫是上世紀70年代初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爲了解決鳳翔縣,寶雞縣,岐山縣,扶風縣等幾百萬畝農田的抗旱灌溉問題,當時,修建大壩的工地上寶雞,鳳翔,岐山,扶風等四縣七大建設兵團,工程上馬三萬四千餘人,日上勞動力最多時達十萬人之多,這裡曾有146位幹部羣衆爲工程建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建設者們住窯洞,啃乾糧,不怕苦,不怕死,在當時生活環境艱苦,建設條件落後的情況下,靠人拉肩扛,用鐵鍬,钁頭,架子車,雙腳,雙手以及玉米麪、高粱面和每天4毛錢補助修建而成的。

沿著千河河堤繼續向前行走,她隱隱約約看到了遠處的黃梅山,黃梅山位於賈村塬橋鎮北部,地處陳倉區,鳳翔縣,千陽縣的交界處,四山環繞,風景優美,北有天佛寺,花因寺,東有東靈山,西有西靈山,南有西觀山,雙龍寺,黃梅山俗稱黃米山,又稱馬跡山,馬脊山,山下有馬跡泉,相傳爲周穆王西巡馬死所葬之處。

攝影師金莎收回視線決定折返回去,望著奔流的河水望著馮家山水庫她想到了王家崖水庫,王家崖水庫位於陳倉區千河鎮王家崖村北的千河干流上,寶雞峽總乾渠從壩頂通過,大壩既是寶雞峽總乾渠跨千河的過溝建築物,又可攔蓄千河徑流調濟寶雞峽灌區用水,該工程1958年11月動工興建,1962年春工程緩建,1969年3月工程開始復工建設,1970年12月竣工,1971年正式投入運用。與王家崖水庫相比,馮家山水庫更像是它的孿生兄弟,兩座水庫猶如鑲嵌在大地上的兩顆明珠,兩支水系全都匯入了渭河裡,渭河的水又都流入了黃河裡,黃河作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華夏的子民也造就了文明的歷程。

攝影師金莎再次來到馮家山水庫大壩的壩頂上來回踱步,她望著清澈的水面驚歎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他們用雙手和汗水譜寫了偉大民族的讚歌,堅固的大壩象徵著無窮的力量,奔流的河水象徵著熾熱的希望,蔥綠的草木象徵著恆久的夢想,而坍圮的窯洞象徵著虔誠的信仰,在光明的征程上,水庫不僅僅是一枚小小的勳章,更是一座照耀千秋萬代的豐碑,我們在亙古不變的藍圖裡一次次覺醒,一次次沸騰,一次次超越……

(完) 完稿於:2021.11

第二十五篇 大唐秦王陵第五十五篇 周公廟第四十九篇 法門寺文化景區第十七篇 炎帝影視基地第五十篇 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第四十二篇 天臺山第十八篇 寶雞站第九篇? ?青銅器博物院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十九篇 渭河上的橋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六篇 金臺觀第四十九篇 法門寺文化景區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九篇? ?青銅器博物院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二十九篇 三月三交流會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十五篇 植物園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五十四篇 先秦陵園博物館第四十九篇 法門寺文化景區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四十四篇 馮家山水庫第三十七篇 姜子牙釣魚臺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十八篇 寶雞站第五十篇 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第三十七篇 姜子牙釣魚臺第十八篇 寶雞站第七篇 陳倉老街第五篇 代家灣生態公園第十六篇 金臺森林公園第十篇 渭河公園第三十六篇 西虢水上樂園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二十二篇 北首嶺遺址第八篇? ?民俗博物館第四十九篇 法門寺文化景區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二十八篇? ?二十九廟會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三十六篇 西虢水上樂園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五十二篇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第二十八篇? ?二十九廟會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十六篇 金臺森林公園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諸葛亮廟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十八篇 寶雞站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三篇? 炎帝陵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十二篇 行政中心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四十五篇 關山草原第五十一篇 太白山湯峪溫泉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四十一篇 蜂泉山第二十八篇? ?二十九廟會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六篇 金臺觀第二十九篇 三月三交流會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五十五篇 周公廟第八篇? ?民俗博物館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六篇 金臺觀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三篇? 炎帝陵第五十五篇 周公廟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十一篇 中華禮樂城第十一篇 中華禮樂城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六篇 金臺觀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諸葛亮廟第五十七篇 水城·三國小鎮第三十五篇? ?王家崖水庫第十三篇 國金中心第十篇 渭河公園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十一篇 中華禮樂城第九篇? ?青銅器博物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东明县| 栖霞市| 江口县| 罗源县| 林周县| 凯里市| 呈贡县| 望都县| 方城县| 互助| 隆尧县| 达日县| 延安市| 航空| 略阳县| 商都县| 阳朔县| 沿河| 黑山县| 湘潭县| 清徐县| 泽普县| 杭锦后旗| 郁南县| 蓬溪县| 佛学| 密云县| 伊金霍洛旗| 句容市| 青田县| 中牟县| 图片| 伊吾县| 郎溪县| 武乡县| 怀安县| 察雅县| 民权县| 扬州市|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