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

淮國答應出兵,但是並沒有直接前去和楚國大軍對決,雖然這樣做可以立刻解宋國之圍,但是對於淮國並不是最優(yōu)解。

宋國這個牆頭草必須要給他點苦頭吃,同時直接和楚國對決,就算贏了淮國傷亡也不會小,因此陳屹準備使用當初楚國對付晉國的辦法,截斷其退路。

嬰齊在看到淮軍大軍出征之後,頓時鬆了口氣,看來淮國並不像晉國一樣,言而無信。淮軍順著淮水,一路乘船來到淮水上游,仲國之中。然後仲、黃、蔡、江四國也各自出兵三千,跟隨淮國一起北上。

......

楚國大軍將宋國團團包圍,迄今爲止已經過去了半年,楚國雖然壓力很大,但是宋國的壓力更大。

楚軍圍城,宋國其他地方的糧食根本無法運送進來,城中存量經過半年的消耗,幾乎已經見底了。若是再不解圍,城中估計就要易子而食了。

楚國主帥子反看著殘破的城牆,並沒有繼續(xù)讓人進攻,圍城半年,城中已經缺糧。只要楚國再堅持一下,宋國就只能開城投降了。

實際上,他猜的很正確,宋國的確是到了緊要關頭,可就在這個時候,嬰齊帶著淮國出兵的消息回來了。在聽說淮國答應出兵後,宋國上下頓時鬆了口氣,同時對於守城更加堅定了。

人最害怕的是沒有希望,只要有一點希望,他們就會迸發(fā)出驚人的力量。

楚軍攻打宋國,根本沒想到淮國會出兵,要知道淮國這十幾年來除了吞併越國和徐國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再動兵,更不相信淮國會爲了宋國出兵。

等到淮國出兵截斷楚軍退路的時候,楚國根本不敢相信。

淮國大軍從穿過仲國,從蔡國北上,準備截斷楚軍退路,陳屹站在戰(zhàn)車之上,旁邊則是一名英氣勃勃的男子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護衛(wèi)。

這名男子叫慶忌,乃是淮國中有名的勇士,天生神力,自幼習武,能和耕牛角力。其原本是吳國公室,吳國被淮吞併之後,吳國公室就被遷居淮安。到了現在已經有百餘年了。

慶忌早就將自己視爲淮人,而不是吳人。因爲其勇猛無畏,天生神力,王謹就讓他跟著陳屹學習領兵作戰(zhàn)之法。

同時跟隨前來的還有不少淮國公室子弟,淮國在公室、公族子弟成年之後,會根據其天賦安排學習。

通過這種學習,可以讓這些公室、公族子弟快速成長起來。

當然這種做法也並非沒有弊端,畢竟刀劍無眼,既然上了戰(zhàn)場,總會有意外發(fā)生,幾乎每一代都有公室、公族子弟死在戰(zhàn)場上的。

淮國大軍出征,然後突然出現在楚軍身後,大軍從鄭國和宋國邊界處將楚軍糧道攔腰截斷。

等到楚國得到消息的時候,淮國已經築起一座營寨。糧食斷絕,楚軍主帥子反臉色大變。

子反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張口噴出一口鮮血,狀若瘋癲的說到:「淮國怎麼會在那裡!」

淮國不是和中原諸侯是敵對關係嗎?爲何會來救宋國?

即便是宋國和淮國同出殷商,可是宋國當年在牧野之戰(zhàn)中直接投降。後來更是連武庚都死了,是微子啓建立宋國,他們和淮國應該有仇啊!

當年晉國伐淮,宋國可是出錢出糧出兵支持啊!

淮國怎麼可能不計前嫌來幫宋國?

任憑他再怎麼不願意接受,淮國還是出兵了。

在知道淮國斷絕糧道之後,子反立刻就想要退兵,這個時候,他再也顧不上宋國即將投降,趁著軍中還有糧草,大軍直接原路回返。

能夠逃脫多少就逃脫多少,如果這些士卒全部死在這裡,楚國剛剛稱霸中原的大業(yè)瞬間就要崩塌。

但是想要退

兵是那麼好退的?若是簡單,也不會有剌王徵東南而不復了。

「淮國無恥,趁人不備偷襲於我!」子反悲憤萬分。只是楚國覺得淮國卑鄙無恥,但是在幾年之前,他們可是用同樣的方法截斷了晉國的退路。

淮國只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

「對了,晉國當初是怎麼成功闖過我們和秦軍的營寨的?」子反這個時候突然想到。

「置之死地而後生!」

「對,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子反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遍,不斷說著什麼。

作爲楚國大將,子反還是合格的,在被截斷後路消息傳過來之後,很快就穩(wěn)住心神,並且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當即子反就帶上楚軍,不再圍困宋國,立刻撤退。

「楚國千秋霸業(yè)啊!」

「數百年來無數先輩們開創(chuàng)基業(yè),問鼎中原,終於在這一次實現了,可是淮國爲何會出兵!」

「難道我楚國真沒有問鼎中原的天命嗎?」

子反臉色難看。要知道這一次是楚國自從建立起來,第一次稱霸中原啊!

楚軍連夜撤退,大軍一路疾行,很快就來到淮國營寨附近,子反按照當初郤克的做法,毀掉釜、燒掉營寨,全軍飽食一頓,帶著三天干糧以決死之氣準備衝陣。

上一次郤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那一戰(zhàn)淮國自然也清楚,同時在淮國公室藏書中記錄過這種戰(zhàn)法。

在看到楚軍同樣擺出決死之戰(zhàn)的架勢後,陳屹忍不住就笑出聲來。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確很精彩,但是這一招不是誰都能學的!更何況此計策後患嚴重,若是不得士卒愛戴,將軍身先士卒,士卒用命,上下一心,的確可以激發(fā)士卒決死之心,然後奮起反攻,纔有成效。但是你有這個威望嗎?」

現在子反根本沒有郤克在軍中的那種威望,更何況,淮軍營寨並沒有擋住大道而是駐紮在兩側。」

看到大路通常,剛剛還有決死之心的楚國將士,頓時心中升起一陣僥倖。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條逃出生天的道路啊。

楚軍進攻,淮軍沒有強勢抵擋,而是大軍在兩側進行的追殺。

楚國大軍沒了決死之心後,只知道逃命。都以爲自己可以逃出去。結果卻是淮國銜尾追殺,楚軍根本沒有任何抵擋,死傷慘重。

第77章 西子第9章 發(fā)展與鹽第34章 貪婪第83章 徐國覆滅第29章 王權交替第49章 孫叔敖(2)第44章 戰(zhàn)車漂移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61章 祭天開大第7章 淮水之戰(zhàn)第39章 暗流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xiāng)第93章 孫武相淮 鐵器時代第89章 孔子第20章 吞併紀國第83章 徐國覆滅第58章第49章 褒姒第84章 秦楚攻晉第58章第84章 秦楚攻晉第6章 齊國會盟第84章 秦楚攻晉第24章 霸業(yè)之始第6章 齊國會盟第1章 繼承遺產第35章 邗國求援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16章 脣亡齒寒第7章 淮水之戰(zhàn)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24章 霸業(yè)之始第49章 褒姒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18章 管仲改革第37章 國人動亂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78章 學宮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40章 滑稽記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42章 華夏名劍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20章 吞併紀國第63章 淮國稱霸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14章 對陣楚軍第11章 亂齊第42章 華夏名劍第34章 死間第86章 楚國稱霸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63章 淮國稱霸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2章 周軍追至第37章 國人動亂第13章 避其鋒芒第40章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35章 突襲穎澤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63章 淮國稱霸第48章 新王登基第64章 諸侯朝貢第7章 淮水之戰(zhàn)第12章 伐吳第17章 首戰(zhàn)得勝第35章 邗國求援第48章 孫叔敖第76章 狠毒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58章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48章 孫叔敖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9章 尊王攘夷第35章 突襲穎澤第25章 和議第7章 淮齊之盟第14章 對陣楚軍第43章 大聰明第72章 質子第84章 秦楚攻晉第63章 淮國稱霸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5章 挑撥離間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47章 招賢令第12章 洞天福地第89章 孔子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临海市| 上蔡县| 延吉市| 扶余县| 安化县| 洱源县| 阿图什市| 广昌县| 永寿县| 赤峰市| 来安县| 正阳县| 隆安县| 津市市| 类乌齐县| 文水县| 玛曲县| 吐鲁番市| 太仆寺旗| 兴山县| 崇礼县| 阿图什市| 长顺县| 大埔县| 洪泽县| 闵行区| 大同市| 镇巴县| 宜兴市| 茂名市| 舒城县| 平乡县| 西安市| 杭锦后旗| 九龙坡区| 抚远县| 洱源县| 新昌县| 正宁县|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