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時候,他和羅蘭士·嘉道理算的是是徹底撕破臉了,雙方之間什麼狠話都說出來了。
林浩然原以爲,這輩子自己估計不會再和這位老牌貴族有任何交集了。
沒想到,到了晚上,對方居然主動給他打電話。
雖然不清楚對方所爲何事,但林浩然還是接了。
“嘉道理先生,您還有什麼話想要說的嗎?”林浩然按下接聽鍵,聲音平靜得不帶一絲波瀾。
電話那頭傳來羅蘭士·嘉道理沙啞的聲音,與上午的暴怒判若兩人:“林先生,我代表嘉道理家族,願意以市場價出售我們持有的1023萬股香江大酒店股分。“
林浩然眉頭微挑,與馬世民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他故意停頓了幾秒,才緩緩開口:“哦?嘉道理先生怎麼突然改變主意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老人似乎下定了很大的決心,才繼續說道:“你我之間的商業競爭,我們嘉道理家族認輸了。
股份我願意轉讓,只是,我有一個條件,希望林先生以後不再針對我嘉道理家族旗下任何產業,而我們嘉道理家族也不再與林先生爲敵!”
林浩然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他原以爲,雙方之間以後一直會成爲死敵,對將香江大酒店私有化已經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了。
可沒想到,時間還沒過去一天,對方居然再次主動打電話來求和,而且還主動提出將股份賣給他。
看樣子,對方終於想清楚了,決定放棄半島酒店這個他們嘉道理家族的榮耀了。
馬世民也將目光看向老闆手中的移動電話,雖然他聽不清楚電話那頭羅蘭士·嘉道理說了什麼,但從老闆的回答,他也能夠猜測一二。
“嘉道理先生,你似乎搞錯了一件事,現在,是你們在求我,市場價收購?恕我不能接受!對我而言,是否將香江大酒店私有化,意義不大,即便無法私有化,掌控權都在我手上。
對了,告訴你一個消息,我們這邊持有的香江大酒店股份已經超過50%了,你不會覺得,憑藉你們那1023萬股,還能左右香江大酒店的未來吧?即便你們還能繼續增持,也改變不了事實。
另外,嘉道理先生旗下的太平地毯我也非常感興趣,你大概也知道,我手頭上的資金有不少,正不知道怎麼用,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我打算收購太平地毯。
據我所知,你們嘉道理家族只是持有21%的太平地毯股份,不如你們也把太平地毯出售給我算了,免得我通過其他股東還有二級市場吸納得那麼辛苦!”林浩然淡然地笑道。
太平地毯,同樣是嘉道理家族的驕傲。
別看這好像只是一家地毯公司,實際上,它在國際上都擁有很大的名氣。
1958年,太平地毯因其設計和工藝獲得國際聲譽,接到美國格勞曼華夏劇院的大訂單,由於時間很趕,因車間空間不足,在相鄰網球場用破產馬戲團的帳篷搭建臨時車間,成功完成地毯製作,震驚整個業內,“太平帳篷”的傳說由此誕生。
60年代,太平地毯製作了“主色毯”展示豐富色彩,還爲雅麗珊郡主的婚禮禮物進行修飾,1961年獲英國溫莎城堡委託製作地毯。
70年代,太平地毯在巴黎開設展廳,將太平引入國際市場。
可以說,太平地毯便是地毯界的勞斯萊斯,是嘉道理家族引以爲傲的另一個奢華品牌。
電話那頭,羅蘭士·嘉道理的呼吸明顯變得急促起來,話筒裡傳來茶杯被打翻的聲音。
顯然,林浩然這番話戳中了老人最敏感的神經。
“林先生,你這是要趕盡殺絕嗎?“羅蘭士·嘉道理的聲音顫抖得厲害。
失去一家香江大酒店,已經讓嘉道理家族難以接受了。
如果再失去太平地毯,那對他們嘉道理家族而言,就不是簡單的恥辱了。
一二再再而三地承受打擊,他這位82歲的老人家,可能真的承受不住。
雖然嘉道理家族持有高達21%的股份,他們想要增持,並不難,林浩然真想強制收購,難度不小。
可羅蘭士·嘉道理顯然也擔心林浩然聯合其他股東來稀釋嘉道理家族的股權,甚至是奪取控股權。
哪怕這個可能性很小,羅蘭士·嘉道理也不敢賭這個可能性。
林浩然走到圓形窗戶前,俯瞰維多利亞港的璀璨夜景,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嘉道理先生,您誤會了,這不是趕盡殺絕,而是正常的商業操作。
我向來都是對事不對人,您主動提出和解,我很欣賞這份明智,但既然認輸,總該付出點代價吧?“
實際上,林浩然對所謂的太平地毯根本不感興趣。
畢竟,太平地毯雖然名聲在外,可終究只是一家地毯公司而已,賺錢能力有限。
他就是在利用太平地毯威脅嘉道理家族,讓對方付出更多的代價。
林浩然可不會因爲對方是一位八十二歲的老頭,就會仁慈地放過對方。
商場如戰場,既然嘉道理家族先出手針對他旗下的產業,這個仇就已經結下了,林浩然自然不會手軟。
而且,既然要‘殺雞儆猴’,自然是殺得越狠越好,如此一來,其他潛在的對手纔會真正忌憚。
說真的,林浩然早已經把目光看向全球了,而不是這個小小的香江。
這也是他如今大肆投資日本、美國、南洋等地的原因。
對於全球而言,香江終究只是一個小小的池塘。
他不願意在這個池塘裡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
可縱觀以往,都不難發現,不管是怡和洋行,還是匯灃銀行,乃至如今所謂的‘香江豪華酒店聯盟’,都是率先主動針對他的。
在香江所擁有的資產規模,他實際上早已經很滿足了,可就是有些人非要惹是生非,讓他不得不出手。
結果,就導致如今他在香江的財富越來越多,甚至一不小心把怡和洋行都趕出香江了,把匯灃銀行都打垮了。
可這些人就是不吸取教訓,這不,匯灃銀行的教訓還血淋淋的,有些人就已經忍不住了。
所以,林浩然才決定狠狠地教訓這些人,讓這些人以後不再敢招惹他。
香江終究是他的大本營,他不希望自己在不斷投資全球的時候,自家後院時不時地來一場大火!
羅蘭士·嘉道理那邊,聽完林浩然的話之後,沉默了起來。
顯然,雖然林浩然沒有直說,但他已經理解林浩然的意思了。
他們嘉道理家族既然認輸,就要讓出更多的利益。
僅僅是讓出香江大酒店的股份,對方還不滿意。
這種憋屈感,他們嘉道理家族很多年沒有體會過了。
如今,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一個年輕人如此逼迫,羅蘭士·嘉道理握著電話的手都在發抖。
可他卻沒有任何辦法。
或許是冷靜了一整天,對方知道對林浩然發火,沒有一點用處,所以林浩然說完,對方也沒有對林浩然大發雷霆。
沉默了大約半分鐘左右,羅蘭士·嘉道理終於開口了:“林先生,我可以作出讓步,香江大酒店的股份,我可以代表我們嘉道理家族以九折的價格出售給您!”
林浩然聞言輕笑一聲,回到椅子上坐了下來,開口說道:“九折?嘉道理先生,如果是這樣,我看那就沒必要繼續聊了,我的底價是六折,如果你們不願意,那就算了,我從來不喜歡強人所難,那12%的股份,你們嘉道理家族繼續持有吧。
如今我已經徹底掌控了香江大酒店,我打算讓香江大酒店將半島酒店單獨出售給文華東方酒店集團,這點,我想嘉道理先生應該知道,並不是一件難事,就是不知道,到時候香江大酒店的股價還剩下多少呢?”
看似他的語氣很平和,可這句話卻充滿了威脅。
中華電力,林浩然的確奈何不了對方,因爲這家公司不僅僅被嘉道理家族牢牢掌控,甚至還是壟斷性的,林浩然想要收購都不可能的事情,總督府不會眼睜睜地看著香江電力供應都被一個華人壟斷。
但是,以林浩然的能力,嘉道理家族其它產業,他卻能干涉得了。
比如,讓嘉道理家族以後除了電力行業之外,其它行業都被針對。
這也是羅蘭士·嘉道理爲何突然服輸的最大原因吧。
如果林浩然真的讓香江大酒店拋售半島酒店,而且價格還是他們說了算,那一旦等半島酒店脫離香江大酒店之後,香江大酒店的市值還剩多少,還是個問題。
威脅,很直接的威脅。
羅蘭士·嘉道理一生縱橫商海,何曾受過如此屈辱,可如今面對林浩然這咄咄逼人的態勢,卻又不得不強忍著內心的憤怒與不甘。
“林先生,你這也太過分了,六折,這簡直是獅子大開口!”終於,羅蘭士·嘉道理再也忍不住,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與憤怒。林浩然卻依舊神色淡然,彷彿早已料到對方會有這樣的反應。
他輕輕靠在椅背上,不緊不慢地說道:“嘉道理先生,商場如戰場,機會稍縱即逝,您應該清楚,現在主動權在我手上,我給出的這個價格,已經是看在您主動求和的份上了。
要是您覺得不合適,那咱們就繼續耗著,不過我相信,時間拖得越久,對您嘉道理家族可就越不利。”
他也知道林浩然所言非虛,如今林浩然一方已經持有超過50%的香江大酒店股份,甚至還一直在增持中,掌控權完全在對方手中。
如果繼續僵持下去,對方想要讓香江大酒店的股份越來越不值錢,有的是手段。
“林先生,你就不怕做得太絕,會遭整個香江商界唾棄嗎?”羅蘭士·嘉道理試圖從道德層面給林浩然施加壓力。
林浩然輕笑一聲,笑聲中滿是不屑:“嘉道理先生,商場從來都不是講人情的地方。您當初聯合其他勢力針對我的時候,可曾想過會有今天?我只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罷了。現在說這些,不覺得太晚了嗎?您這話有點好笑。”
羅蘭士·嘉道理被林浩然的話懟得無言以對,他沉默了許久,腦海中不斷權衡著利弊。
目前,香江大酒店的市值在31億港元左右。
置地集團宣佈對香江大酒店私有化,並沒有將這支股票的價格擡高。
畢竟,香江大酒店的控制權,誰都知道已經沒人可以從置地集團手中奪取了,哪怕是嘉道理家族,也不能。
當初,九龍倉的股票之所以能夠從十幾港元漲到超過一百港元每股,完全是因爲當時怡和洋行與包裕剛雙方都沒有實際對九龍倉控股,雙方都在瘋狂搶籌,這才導致股價飆升。
而香江大酒店不同,林浩然一方已經牢牢掌握了控制權,市場對這場收購戰的預期早已降溫。
沒有人會認爲,在置地集團已經實控香江大酒店的時候,嘉道理家族還會增持。
畢竟,增持再多,也不可能搶得了這個控制權了。
也就是說,嘉道理家族目前的持有的香江大酒店價值在3.7億港元左右。
如果6折出售,那就只剩下2.2億港元左右,嘉道理就直接得血虧1.5億港元。
這筆錢,對林浩然而言,雖然算不了什麼,但並不代表這是一筆小數目。
即便是嘉道理家族這種超級富豪,在面對這筆錢,也得心疼很久。
林浩然的目的,就是要狠狠地教訓嘉道理家族,讓他們爲當初的輕舉妄動付出慘痛代價。
省下一筆錢,倒是其次。
最終,羅蘭士·嘉道理長嘆一口氣,似乎想通了,聲音愈加沙啞了:“好,林先生,我答應你,6折出售香江大酒店的股份,但你必須保證,從今往後,不再針對我嘉道理家族旗下的任何產業。”
他已經徹底體會到了招惹林浩然的後果。
以前,他還不以爲然,覺得他們嘉道理家族和怡和洋行、匯灃銀行不一樣,有中華電力在,他們擁有無限底氣。
可如今,他已經不再是這種想法了。
除非,嘉道理家族以後只老老實實地經營電力供應業務,包括太平地毯等其它業務不再涉足,這樣他的確有底氣。
但是,他們捨得放棄其它產業嗎?
當然不捨得。
林浩然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容:“嘉道理先生,您放心,我林浩然向來言出必行,只要您嘉道理家族不再主動挑釁,我自然不會爲難你們。”
“那好,希望我們之間的恩怨就此了結,明天我會派人到置地集團簽署合同。”羅蘭士·嘉道理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無奈。
“沒問題,祝我們合作愉快。”林浩然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
掛斷電話後,馬世民忍不住問道:“老闆,他們怎麼突然”
馬世民聽不見羅蘭士·嘉道理說了什麼,他只能從林浩然的回答中大概猜測到一些而已。
顯然,老闆在這場談判中,已經勝利了,而且還是徹底碾壓對方。
“因爲他終於看清楚了形勢。“林浩然走到窗前,俯瞰著香江夜景,“知道繼續頑抗只會讓嘉道理家族輸得更慘,損失更大。”
“這消息一旦公佈出去,對我們而言,絕對是一個大好消息,對方不僅僅主動將香江大酒店的股份出售給我們,甚至還以六折的價格出售,這不明擺著嘉道理家族屈服於我們了嘛,以後,這些傢伙還想對付我們,可就掂量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了!”馬世民也是非常開心。
“說是這麼說,實際上,有些人永遠不會吸取教訓,我們此前打贏怡和洋行,打贏匯灃銀行,戰績夠輝煌了,可這些人依然還是蠢蠢欲動!”林浩然有些感慨地說道。
槍打出頭鳥,他林浩然成爲香江首富,成爲香江商界最強大的人,就註定會被其他人覬覦,想要瓜分他的商業帝國。
一鯨落,萬物生。
顯然,林浩然如今就是其他人眼裡的一頭鯨,個個都想從他身上吸取養分。
“那老闆,我們豈不是永遠受到針對?”馬世民皺了皺眉頭。
林浩然哈哈笑道:“所以,我的辦法就是,打到他們害怕,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那就三次,每一個挑釁我們的人,都將成爲我們立威的墊腳石,讓他們明白,招惹我林浩然,就是與巨大的風險和慘痛的代價爲伴,遲早有一天,不再有人敢挑釁我們。
馬先生,您也知道,我如今的心思,其實更多的是放在海外市場,香江這個市場,太小了,小到我已經很難有繼續往上的發展空間了。
甚至,英國人也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在香江吞噬更多的巨頭企業,我總不能一直收購下去,把太古洋行、會德豐洋行、中華電力等等全都收購,我倒是有這個實力,問題是我知道不能這麼做。
所以,我希望這一次,是最後一次吧,我真的不想繼續在一個小小的香江折騰了,我只想安穩地佈局全球市場!”
林浩然說完這番話,目光投向窗外的維多利亞港,眼神中閃過一絲疲憊。
他真的只想當個甩手掌櫃,而不是每個一段時間就遇到這種糟糕的事情。
香江的資產規模,他真的已經很滿足了,除了李超人的和記黃埔,其它公司,他真沒有興趣繼續收購了。
至於爲何一定要收購和記黃埔,原因自然是這幾個月裡,李超人惹怒了他。
拿嘉道理家族來‘殺雞儆猴’,不代表他就會放過此次的始作俑者!
只是,如今李加誠通過長江實業持有的和記黃埔股份高達40%,股份比例太高,因此他暫時不能明著告訴別人,他要收購和記黃埔罷了。
現在,他要做的是,暗中繼續吸納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的股份,然後尋找機會,一舉擊潰李超人的商業帝國。
有仇,當然是當場報最好。
但是李超人爲人太謹慎了,持股率太高,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時機就被對方知道,那麼李超人有了防備,這場針對和記黃埔的收購戰將會變得異常艱難。
李超人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在他穿越前的那個世界裡,更是成爲多年的華人首富,其商業智慧和應變能力不容小覷。
他手中那40%的和記黃埔股份,就像一道堅固的防線,想要突破,必須精心策劃,步步爲營。
“如今,香江大酒店私有化的事情,已經沒什麼難度了,此事一過,置地集團全力打壓和記黃埔,我要看到和記黃埔的財務報表如同四年前時的和記洋行那般,馬先生,這點就靠您了!”林浩然右手拍了拍馬世民的肩膀,鄭重說道。
70年代中期,和記國際因爲投資戰略失敗,常年虧損嚴重,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難看得很,
最終,匯灃銀行不得不邀請有‘公司醫生’之稱的韋理先生擔任和記洋行大班。
韋理上任後對和記國際大肆整頓革新,很快便止住了虧損,改善了集團管理制度,並且在1977年底將和記洋行與旗下最主要的附屬公司黃埔船塢合併,成立了如今的和記黃埔。
林浩然知道,雖然李加誠如今控制了和記黃埔,但是實際上是非常勉強的。
別的不說,當初從匯灃銀行手中購買股份,資金都是向匯灃銀行貸款的,這筆錢也還了兩年時間才還清。
除此之外,在這兩年對和記黃埔股份的增持中,李加誠也花費了非常多的資金。
從二級市場吸納,可不是像匯灃銀行那般,半賣半送地將股份丟給了李加誠,都是實打實的高價格。
而恰好如今房地產開始不景氣了,這就導致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的地產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回籠壓力。
大量的樓盤滯銷,資金鍊如同緊繃的弦,隨時可能斷裂。
這一情況,無疑爲林浩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突破口。
一旦地產業更嚴重,而和記黃埔其它行業也同樣業績不行的時候,李加誠到時候必定會承受很大的債務壓力。
到時候,便是林浩然出手的最佳時機!
太古洋行這些英資企業他不能動,總督府很大概率會直接下場制止。
但如今和記黃埔可已經算是華資企業了,林浩然覬覦和記黃埔,總督府沒有任何理由來阻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