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弗利山莊,查理酒店。
寶詩龍珠寶的內部小組已經在這兒蹲了好幾天。
上午的例行會議一開,氣氛就緊張得像是要上戰場。
法務部的亞當推了推眼鏡,先開口:
“這幾天我和皮特那邊的經紀人、律師碰了幾次。 .TTKΛN.c○
他現在被軟禁在自家別墅裡,沒法出門,合約的事我們得親自上門處理。”
小組負責人麥凱敲了敲桌子,語氣乾脆:
“趕緊處理好!
現在整個好萊塢都在跟皮特劃清界限,全美輿論都在罵他,
我們再跟他扯不清,品牌形象就毀了!”
亞當點點頭:
“解約倒是不難,但違約金這塊估計會扯皮。”
“先解約再說。”
麥凱打斷他:
“拖一天就虧一天,違約金的事慢慢耗,先把人摘乾淨。”
亞當應了聲:
“我儘快搞定。”
麥凱轉頭看向企劃部的雷吉娜:
“代言人選有眉目了嗎?”
雷吉娜翻開手裡的筆記本,語氣平穩:
“目前有幾個備選。
有人推薦馬特·達蒙,《諜影重重》讓他火了一把,明年在歐洲說不定還能衝影帝。”
話音剛落,就有人撇嘴:
“達蒙那張臉苦得跟欠錢似的,寶詩龍的目標客戶都是成功人士,這形象不太搭。”
雷吉娜點頭:
“我也覺得不太合適。”
“那傑森·斯坦森呢?”
有人插話。
另一個同事搖頭:
“禿頭啊,形象不太行。
而且他和李聯傑合拍的《遊俠》票房撲街後,熱度直線下降,現在連二線都算不上。”
等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完,雷吉娜才慢悠悠地開口:
“其實我這兒還有個選項,但他不是白人,甚至不是歐美人。”
會議室裡瞬間安靜,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她。
麥凱挑了挑眉:
“只要名氣夠,人種不是問題。”
對於寶詩龍來說,是不是人沒所謂,只要全球有名氣就行。
雷吉娜微微一笑:
“最近兩年躥升上國際一線的華夏明星,杜笙。”
她頓了頓,繼續介紹:
“電影、音樂、拳擊多線大熱發展,國際知名度夠,還被封爲洛杉磯榮譽市民,本身又是明星富豪……
形象正面,話題度高,關鍵是現在正處於上升期。”
剛纔反對達蒙的那位立刻拍桌:
“這比達蒙合適多了!”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
“形象氣質也挺搭。”
“《無間行者》裡和萊昂納多飆戲,風頭都沒被蓋過去。”
“年紀輕輕但穩重,正好符合我們開拓亞洲市場的戰略方向。”
麥凱盯著雷吉娜遞來的U盤,助理已經插上電腦開始播放PPT,
屏幕上一張張都是杜笙的剪報和出席活動的照片。
雷吉娜用激光筆指著屏幕:
“從出道到現在,杜笙無論出席什麼場合,穿衣打扮、言談舉止都透著一股紳士風,和我們品牌的調性非常契合。”
麥凱翻著剪報,有些照片還是前年拍的,越看越滿意,點頭道:
“雷吉娜,你負責聯繫杜笙和他經紀人,代言條件……就按皮特的標準來。”
雷吉娜做了個“OK”的手勢:
“我這就去辦。”
會議結束,兩項議程也敲定下來。
走出會議室,雷吉娜撥通了哈德斯的電話:
“哈德斯先生,你好,我是寶詩龍珠寶的雷吉娜,想跟你談談杜笙先生代言的事。”
電話那頭傳來哈德斯略帶笑意的聲音:
“哦?你們也換代言人了?”
雷吉娜笑了笑:
“是的,我們覺得杜笙先生是目前最合適的人選。”
“行,我這邊沒問題。”
哈德斯爽快回應:
“不過杜笙現在檔期排得挺滿,你們得儘快敲定時間。”
“明白,我們這邊也會盡快安排見面。”
雷吉娜掛了電話,看著窗外洛杉磯的天際線,嘴角微微上揚。
她知道,這不只是換代言人那麼簡單。
這是一次品牌重塑,是一次市場轉向,更是一次押注未來的機會。
而他們,選擇了站在風口上的人。
………
北美的十二月,冷風嗖嗖地颳著,像是要把人吹回被窩裡。
這段時間,杜笙忙得腳不沾地,連個歇腳的空兒都沒有。
爲什麼?
奧斯卡小金人和格萊美獎就在眼前晃悠,再加上贊助商們砸來的近千萬美元獎金……
要是成了,平均一天能入賬幾十萬美元。
換成RMB,比十年後某位日入208萬還多,這買賣哪能不上點心。
他一邊對著鏡子系領帶,一邊自言自語:
“白嫖得的,比自己辛苦創業掙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最近《颶風營救》跟打了雞血似的,全球票房已經來到2.5億美元。
距離破3億美元,只是時間問題。
若算上後續光碟+周邊受益,投資不到3千萬,直接翻了十幾倍,這回報堪比搶錢!
因此三天兩頭都有北美圈內及評委飯局,杜笙考慮到衝獎幾乎有空都到,算是盡最後之力。
WMA公司更是猛,直接在紐約、洛杉磯這些大城市搞了五十多場免費放映會,專請影評人、記者和網紅博主來看片。
製片人與導演林朝賢也是一場不落,逮著人就猛吹:
“您看杜笙肩膀這疤,可是真刀真槍劃出來的!”
每場放映結束,觀衆都能抱著一份特工套裝離開。
學院評委們也不差,人手一份紀念品+精裝版DVD套裝,劇組還“貼心”地借出播放器。
畢竟誰也不知道,評委家裡是不是還藏著臺老古董DVD機呢!
“這波操作不會違規吧?”
林朝賢私下問米高梅的負責人。
對方眨眨眼,一臉老油條的笑:
“就說借的,愛什麼時候還什麼時候還!”
更絕的是艾麗莎脫口秀,杜笙上去還沒開口,對方一頓火力猛誇,恨不得把“投笙哥一票”刻在腦門上。
至於遊說這塊,杜笙早就當起了甩手掌櫃,全交給李伊馨和公關天團。
這行當水深得很,老評委尼克森、沃倫等人從十月就開始吃免費大餐,禮物收到手軟。
杜笙這邊也不含糊,三百多萬美刀砸下去,這才哪到哪?
前世有部泡菜國電影爲了衝奧斯卡,公關費直接砸出一千多萬美刀,創了紀錄。這錢砸進水裡都能濺起大水花!
所以頒獎季不可能省錢,大幾百萬是必須花的。
這陣子杜笙有時一天跨倆城市,就算待在洛杉磯,也得輾轉三個場地。
爲了衝獎,梅姨和布拉德·戴·劉易斯這些頂尖老藝術家都得跑宣傳,他一個外囯人自然不能矯情。
再說了,學院明擺著鼓勵競爭,不搞這些門道纔是傻。
“要我說這奧斯卡就跟相親似的。”
杜笙凌晨12點躺在酒店牀上,發了條推特:
“得先讓評委們看見你,再讓他們記住你,最後還得哄他們喜歡你!”
配圖是堆成山的邀請函和一排空咖啡杯,定位顯示在加麻大國際機場。
推特剛發完,查理茲·塞隆就評論了一句:
“你這咖啡杯都快趕上奧斯卡獎盃數量了。”
杜笙笑著回了個“動次打次”表情包,然後翻了個身,繼續癱著。
與此同時,華夏那邊也不閒著。
這天一大早,YY門戶網首頁最顯眼的位置掛出了一條爆炸性新聞:
“奇蹟動漫豪擲4億打造《畫江湖》動漫電影!”
這條新聞一掛出來,整個娛樂圈和影視圈都炸了鍋。
因爲星際傳媒旗下如少女時代、範氷冰、陸繹、宋徍、古麗娜札、鄧紫淇、張靚頴等藝人都親自轉發。
博客、豆瓣、虎撲、貼吧,哪兒哪兒都是這條熱搜。
評論區更是熱鬧,網友吵得不可開交,像極了菜市場吵架現場。
其實圈內人心裡都門兒清,《畫江湖》的實際製作成本大概就兩億出頭,
再加上後期宣發、特效打磨這些,撐死了也就三億多。
但爲了製造話題、吸引眼球,對外就統一口徑喊出“四億大製作”。
這年頭,不吹點牛,誰看得見你?
“笙哥這波操作,我服,但步子是不是邁得有點急?”
有網友翻出舊賬:
“前腳《馴龍高手》砸了六個億,都還沒開始上映回賬,這又往《畫江湖》裡扔四個億,兩部加一塊都十億了!”
“你們看投資方名單沒?
除了奇蹟動漫自己,其他像華夏影業這種老熟人居然都沒跟投,說明圈裡人心裡也有點打鼓。”
“樓上別瞎操心!
當年笙哥搞奇蹟汽車、投資房地產的時候,多少人唱衰?
最後不都真香了?
我支持!
等電影上映,我絕對帶全家包場!”
“理性吃瓜羣衆表示擔憂。”
有影迷分析得頭頭是道:
“就說前段時間下映的《通緝令》,全球25億票房聽著嚇人,但算上院線分成、發行費用,笙哥這波頂多保本。
更別說《馴龍高手》這種純動畫電影,又沒有笙哥親自上陣,想複製《孤膽特工》的票房奇蹟?難!”
“最要命的是,《馴龍高手》生死難料呢,這邊又搞新項目,這操作我是真看不懂。”
這場爭論,直接把《畫江湖》和《馴龍高手》的熱度頂上了熱搜。
而這正是鍾甄想要的效果。
要知道,《馴龍高手》已經定檔明年春節,將在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映,宣傳戰早就打響了。
同期周星弛的《長江 7號》、周捷倫的《大灌籃》、好萊塢大片《國家寶藏2》等都瞄準新興概念的春節檔,競爭壓力很大。
這幾部大片早就鋪天蓋地地做推廣,風頭壓得同行喘不過氣。
李聯傑搭檔金成武的《投名狀》,唯有提檔到12月中下旬。
這時候突然爆出《畫江湖》的重磅新聞,表面上看是投資新聞,實則是給《馴龍高手》打免費廣告。
明年春節檔,更熱鬧了。
那些網上吵得最兇的評論,說不定還有鍾甄和葉瀞芷安排的水軍在背後推波助瀾。
眼見輿論發酵得差不多,官方媒體更是親自下場。
泱視六套的電影頻道做了一期專題節目,名字叫:
《國產動畫的出路,到底在哪?》
主持人先帶觀衆回顧了國產動畫曾經的輝煌:
《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葫蘆娃》《黑貓警長》……
一個個經典IP如數家珍,聽得人熱血沸騰。
可緊接著話鋒一轉,鏡頭一黑,開始播放霓虹的《海賊王》、好萊塢的《冰雪奇緣》《變形金剛》……
數據圖表一擺,差距直接拉滿,國產動畫被秒成渣渣。
“我們的動畫,到底差在哪兒?”
主持人語重心長地拋出問題。
評論區瞬間炸鍋:
“缺技術?缺資金?缺人才?還是缺耐心?”
“不是沒人在努力,是太難了,投資大、回報慢、風險高。”
“笙哥這次砸10個億,是真想拼一把,但能成功嗎?”
“希望他能帶國產動畫殺出一條血路吧。”
要說眼下華夏動畫圈最能燒錢、最敢玩的主,那非奇蹟動漫莫屬。
這家公司就像踩了風火輪似的,一路狂奔,手裡攥著兩張大牌——
一部是明年一月就要全球上映的3D動畫電影《馴龍高手》,另一部是剛官宣就喊出四個億預算的《畫江湖》。
這錢砸下去到底能濺起多大水花?
泱視6臺直接扛著攝像機殺進奇蹟動漫總部,搞了個沉浸式探訪:
“十億資金,真能改寫國漫命運?”
記者剛踏進公司大門,就被眼前的場景震撼到了。
以前大家對國漫的印象還停留在“手繪+Flash”的階段,
現在人家直接上動作捕捉、AI渲染,整得跟好萊塢特效工廠似的。
整個製作流程走下來,記者一邊拍一邊感慨:
“這不是動畫公司,這是科技公司吧?”
最後終於見到了奇蹟動漫的掌門人——鍾甄。
這位女強人往真皮沙發上一坐,氣場拉滿,開口直接點題:
“咱們華夏動畫缺的不是觀衆,是能讓人挺直腰桿的作品!”
這話說得,直接把記者聽愣了,鏡頭都差點沒跟上。
泱視這期專題片整整六十分鐘,播出當晚直接刷爆全網。
不光電影頻道反覆重播,連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也跟著轉播,
YY網站與TVING平臺更是把視頻頂上了首頁推薦。
評論區徹底炸鍋,網友們都化身自來水,瘋狂刷屏:
“以前總覺得國漫就是《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看完才知道咱們現在連好萊塢的邊都沒摸著!”
“杜笙這波我服!
人家賺了錢不是去買遊艇泡網紅,是真往技術上砸錢,這纔是真正的文化投資!”
“在美洲留學的同學剛發來視頻,說老外同學都在討論華夏文化及功夫,甚至有人請教《西遊記》是什麼,這纔是文化輸出該有的樣子!”
“鍵盤俠們別酸了!
笙哥從底層打拼到世界富豪,眼光能跟你們一樣?
人家看得是十年後的趨勢!”
“就算《馴龍高手》票房撲街也值了!
這十億砸下去,培養了多少動畫人才?
國漫的春天,是真的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