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1章工業興國

王菡娘不解釋還好,一解釋李釗更加分不清,唸叨:“地球?世界?《楞嚴經》?”

王夔見李釗這樣,於是解釋道:“地球,就是我們生活的大地。我們不是常說天方地圓麼?地圓自然就是這地球,上一個月瀋陽王派出環遊全球的艦隊,回到瀋陽,證實地球是圓的。還算出赤道長度4萬餘里。”

李釗說道:“記得大業初年,太學博士劉焯奏請隋帝,測量子午線,可惜還未開始,劉焯病故,此事擱置,一直未有下文,今日量的赤道線,也算是告慰他在天之靈。對了!艦隊真繞了一圈?”

王夔:“這當然不會有假!艦隊盈利萬萬,連只是跟隨的耿國公柴紹,都賺了近4千萬貫,如果大事,你不知道?”

李釗搖搖頭!

王夔說道:“那《楞嚴經》就是他們攻下戒日帝國帶回來的經書。現在在海島上翻譯,王爺見王妃心緒不寧,著人送的《楞嚴經》,被我拿來看的。”

李釗:“如此,那這世界很大咯?”

王夔:“大!非常的大!我們常說中央之國,不過是獨居一小角而已。你問瀋陽王可要坐北朝南,如果有他的視野,你就會知道,中原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塊雞肋而已。”

李釗:“如果說來老朽真是孤陋寡聞了!”

王夔:“勉之!敢不敢拋去一切,和我去歸化之後,待天暖之後,去瀋陽去那天下第一大圖書館參閱天下書籍?”

李釗:“天下第一大圖書館?”

王夔呵呵笑道:“當年隋帝修修文殿,觀文殿收書三萬七千多卷,算是一大盛事!但天下第一大書館,已經收天下書籍百萬卷。

李釗:“你說的可是真的?”

王夔:“自然是真的!”

李釗:“當年隋帝修書,刪除不合心意的書,不在少數。這修書毀書,歷代皇帝不少做!這收集百萬卷,要毀掉多少書?”

王夔:“毀掉多少書我不知道,但那裡印出來的書卻是非常可觀。當年隋帝謄抄3萬7卷,每卷謄抄5部,還分上中下等,耗時費人力財力不計其數!

但在瀋陽,一卷書印上千次也不過一個下午的事情!隋帝的3萬7千卷終不過幾個月而已,得書都是一等一好書。”

李釗:“如此說來!我得去瀋陽?可我怕被氣死!”

王夔哈哈笑道:“你是支持繁體書的?”

李釗點頭又搖頭說道:“我不支持繁體,也不贊成簡體,那簡體字怎麼看怎麼彆扭!好像應該人,缺胳膊少腿的,沒有了精髓。”

王夔:“勉之,你說的我何嘗不知?上古的金文何在?大篆,小篆又何在?隸書,行書,草書,楷書不都是一步一步這樣走來的麼?

勉之,你我想想,孔夫子有教無類,這快千年了,你我見過多少識字的?就算在座的士紳尚有五六成不識字的,那百姓識字的萬里有一麼?

拼音讓人知道字的讀音,而簡體字讓人識字簡單,寫字方便快捷,這不是好事?

另一方面來說,你想你的文集印上萬本,讓廣大讀書人能看懂,人們心中記下你,不算白活一趟吧。顏推之的書現在在中原何處不能買到?爲何他死了這樣多年,這兩年聲名鵲起?還不都是瀋陽之功?”

李釗:“還是王監學看的透徹,老朽迂腐了。我能去瀋陽麼?我族人該如果安頓?”

王夔說道:“如果信任我的話,我建議你,舉族入歸化城。”

李釗:“談何容易!”

沉默一下說道:“我回頭讓我的次子帶一些族人,入歸化城如何?”

王夔笑道:“好是好!只是希望你不要爲今日後悔!”

李釗:“這是從何說起?”

王夔說道:“本來讓你在瀋陽看一看,再與你說,但現在我實話實說吧!瀋陽不再是耕讀持家!而是工業興國!”

李釗:“工業興國?”

王夔:“我也不太知道,讓王妃解釋一下吧!”

王菡娘見兩人談的認真,自己坐回位置,吃點東西,畢竟客人多,她不便多吃,現在王夔和李釗站在自己的面前,擋住了衆人的視線,吃起來煎土豆絲餅。

現在王夔把話題引到她這裡,王菡娘用帕子擦擦嘴說道:“這個我也說不好,我就簡單說一下吧!比如我面這個碗,沒有工業以前,一個人一天做個百十個算很厲害了。現在機器上去,一個工人可以生產一千個,根本就不是問題。”

她又指了一下棉衣說道:“這棉衣,以前紡紗,編織,染色,一匹布最少要十餘日。現在2,3天可以,而且出數是幾十匹,這就是工業。”

王菡娘說完,所有人都吸了冷氣,他們沒有棉衣,但他們織麻布,一個手腳及其麻利的女人,三天可以織上5匹布,平常的農婦能出幾匹?一個月能出一匹就算勤快的。

這王妃說,紡紗,織布,還要染色,一起弄出來只要2,3天,還是一批數十匹。不管幾十匹是幾匹,就是超過10匹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在場的人你一句,我一句,頓時窯洞裡都是嗡嗡的聲音,彼此起伏。

王菡娘沒有在意這些人在想什麼,說什麼,對一個警衛說道:“去拿套農具來。”

不久警衛擡著十多樣農具放在王菡孃的前面,熙熙攘攘的鄉紳們也停了下來,看著那些農具,都是精鋼製的。

鐵鍬是整塊的鋼鐵,鐵鍬尖白色的閃耀著寒芒,打製成兵器的話絕對是一把上等的刀劍。不像他們自己用的鐵鍬,只是一個鍬頭是鐵的,其他都是木頭的。

鋤頭的種類真多,有寬扁而短的,這可能除草的,有四個齒的,齒頭是4個並排的小鏟的,不知道做什麼用的,有手掌寬,兩手掌長的。也有隻有兩齒的,非常尖利的。

耙子,柴刀,菜刀,剪刀,鎬,等等,還有一口鐵鍋。

王菡娘說道:“本來還有一個圓盤犁,那犁一天有兩頭馬,一天耕上百畝不算難事。只是那東西大,本來是打算配給農戶的,就沒有帶來。”

第622章白玉觀世音像第201章殲滅高開道第468章李建成與鐵路第66章運河與漁具第503章 佈置第556章美洲行省第336章爾虞我詐第152章要有自己海船第290章修羅地獄第805章萬王之皇第173章周之翎的如願以償第597章找個爹的重要性第566章絕對不放過一個第412章道德綁架第468章李建成與鐵路第424章宴席開始第71章客棧突變第38章賣和送的藝術第703章經不住唸叨的人第692章佈局金融體系第803章老鼠見貓第221章不謀而合第446章資本佈局第479章平陽公主對玉璽的態度第337章小人心機第517章密林作戰第729章奪嫡序幕第798章2年第443章瑪瑙灘第753章大魚第753章大魚第505章把杜伏威扔到大琉球第795章平陽公主的眼淚第368章長孫無垢第381章做回婦科泰斗第788章鷹窩堡第559章大琉球的杜伏威第570章消聲滅跡第587章就不可能的要求第585章無人迎接第13章出售熊膽第341章一座座空城第313章第204章火拼漁陽第85章躲不了的清淨第104章回洛城之戰第512章何龜的覺悟第460章參觀農具廠第469章平陽公主的警告第157章最賺錢的生意是軍火生意第232章別樣的陷阱第741章突變第713章無可奈何第731章刺激就再刺激更狠點!第165章複雜的婚姻第254章石灰石第232章別樣的陷阱第 610章各自施爲第635章趙英蔓的揹包第180章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第60章練字風波第772章攤牌也攤不開第572章裴寂的反應第316章無奈的婚姻和槍支第405章孫思邈懟李剛第605章半吊子第79章古人的智慧第247章太大使者的長遠打算第596章永鎮遼東?第573章針對太子來的第214章殺突厥的大肥豬第337章小人心機第582章物以稀爲貴第455章復仇第80章王菡孃的記憶力第245章大恩澤第143章元魚康,魚元康第163章要備戰了第654章一面倒的大屠殺第62章莫名其妙的拜師第256章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43章元魚康,魚元康第586章一記耳光第337章小人心機第661章恆河的一顆沙第431章培養駱履元第282章孫思邈的消息地567章李元吉和謝叔方第563章掏馬蜂窩第632章我怕朝廷的軍隊……第161章找刺史賣鋼錠第249章區別對待第125章富可敵國第50章種珍珠第216章價格第418章平陽公主獻寶第322章不管男女老幼都要第777章那隻待宰的羊第492章光棍的李思行第72章客棧的殺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广宗县| 分宜县| 张家口市| 白玉县| 杨浦区| 昌乐县| 沈阳市| 东明县| 正阳县| 普陀区| 泗洪县| 弥渡县| 中宁县| 清流县| 沅江市| 沙坪坝区| 承德市| 开平市| 新泰市| 宜宾县| 临清市| 石首市| 贺州市| 喜德县| 会同县| 长治市| 慈溪市| 英吉沙县| 绵阳市| 闽清县| 武乡县| 通河县| 德格县| 贵港市| 广汉市| 钟祥市| 沁水县| 金阳县| 惠水县|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