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

這幾年雙流縣油桐、油茶大面積種植自然引發本縣鄉紳們的注意,很快,油桐樹進入豐果期後能帶來高額利潤這一信息便傳揚開來,也讓一衆慣於斂財的大戶眼紅不已,但卻無人敢試圖從此事中分得一杯羹。

誰要想在這個時候伸手摘桃子,那就得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承受的住來自首輔的怒火了。

這位年輕知縣四年來的種種努力,爲的就是給自己的仕途打下深厚而堅實的根基,現在眼見得大功即將告成,誰要是不長眼想去分一杯羹,到時候死都不知怎麼死的。

破家知縣,滅門令尹,這句話可不是說著玩的,何況這位還是有著強大背景之人。

崇禎二十四年十月,雙流縣首批種植的六千餘畝油桐和油茶進入到了收穫期,而最終的結果也是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早就得知雙流縣有大量油桐即將問世的消息後,來自各地的數十名桐油商人提前一個月便紛紛趕來,生怕因爲來得太晚而收不到最好的貨品。

桐油現在可是稀缺貨物,不光是金州和江南兩座造船廠有大量需求,隨著大明社會經濟強勁地發展,市場上對傢俱的需求也是出現了井噴地勢頭,而打製傢俱則不可避免的需要用到大量油漆來防腐,桐油正是生產油漆不可替代之物。

大明人工種植油桐樹的地區很少,當前只有湖北以及雲南兩省的部分府縣有少量種植,產量也不算太高,像雙流縣這樣大面積種植的在大明獨此一家。

一些早到的商賈閒來無事,便在本地僱請了嚮導,帶著他們去油桐種植之地參觀,當看到漫山遍野挺拔茂密、果實累累地油桐樹之後,所有人在震驚之餘也是喜不自勝。

在這些商賈眼裡,這哪是油桐樹,上面的果子明明就是閃閃發光的金幣啊。

在獲悉了雙流縣油桐樹種植的實情後,看到如此多的同行雲集此地,商賈們暗中串通一番,決議在桐油採摘出油時進行壓價,以每斤不超過二分的價格統購,以便將其運出蜀地後獲取更多的利潤。

不得不說,老祖宗留下的士農工商排名是多麼的有見地。

這些不事生產的商人是最黑心的。

如果放在幾年前,孫克敵知道商人們給出每斤二分銀子的收購價後會覺得理所當然,但現在他如果知道這些商人們開出這個價格後,肯定會掀桌子罵娘。

因爲市面上桐油的價格已經到了每斤八分之高,比之前每斤四分足足翻了一倍,而且這種漲價趨勢還在延續之中,估計用不了多久,市價就會達到每斤一錢銀子。

也就是說,這些桐油商人是欺負蜀地與外界溝通不便、物價比其他地方低了不少的緣故,所以使出了明眼人打盲人的慣用招數,良心真的是壞透了。

但是令這些商人沒想到的是,這次他們原先屢試不爽的招數卻是失算了。

崇禎二十四年十月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裡,雙流縣幾處經濟作物種植區到處是一片忙碌而熱鬧的景象,剛剛忙完秋的農戶們被組織起來,開始採摘油桐、油茶的果子,幾處山坡上人頭攢動,處處歡聲笑語,農戶們賣力勞作並希冀著,期盼能有一份額外的豐厚收益。

除了幾位主官外,縣衙裡的大部分書吏衙役都被到這個幾個地界上維持秩序,督促農戶們採摘油桐果實,之後將其裝進框裡擔下山來,再裝進麻袋,由馬車牛車運到城裡的官辦榨油作坊進行加工。

在開始採摘之處,孫克敵與楊哲元、鄭源道一起,去往離縣城最近的一處現場觀摩一番後便回返縣衙,接下來的事情都已安排妥當,所有的一切皆在他的掌控之中。

孫克敵早已得知前來採購桐油的商賈們的計劃,在渡過最初的憤怒和厭惡後,他立即派人去往成都府,知會了四海商行成都府分行的大掌櫃。

採摘結束十天之後,在無數目光的關注下,第一批桐油出榨,數據在第一時間報到了縣衙。

花峪村種植的三百畝油桐樹,所產桐油全部榨完,總計出油九萬六千餘斤,平均下來,畝產達到了三百二十斤,比當初預估的產量要低了一些,但相對於首次種植的新品種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了。

至於後面各村油桐樹的出油量現在還不得而知,以現有種植面積來看,整個榨油過程將會持續半年才能完成。

得知消息後,縣衙上下皆是感到歡欣鼓舞,畢竟這是知縣大老爺帶著大家夥兒忙碌了四年的成果,並且知縣大老爺有言在先,會從此次出油獲取的利潤中拿出部分來,按個人在這幾年期間的表現分發下去,以做激勵之用,所以大家對此事還是非常關注的。

按照孫克敵之前的估值計算,三百二十斤,每斤二分,一畝地可獲六銀幣又四錢,三十稅一的話,每畝可繳稅兩錢左右,花峪村的三百畝可徵稅達六十銀幣,這可比同等畝數糧食的賦稅要高出數十倍了。

既然桐油已出,那接下來就是發賣環節了。

按照之前的傳統,孫克敵安排了桐油競價,任何商人均可持戶部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參與競價,價高者得之。

競價在縣衙前的廣場舉行,主持競價的是縣衙戶房書吏,孫克敵等官員並沒有露面。

畢竟這是市井行爲,朝廷官員往往自重身價,不會摻和進去。

接到縣衙派人知會的外地商賈們興致高昂的前來與會,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即將發財的喜悅之情。

消息靈通的商人自然是知道最近桐油價格在翻著跟頭的往上漲,只要這次他們壓價成功,那在將這大量桐油通過船運運出蜀地後,他們往外出售的價格還會更高。

既是全大明桐油稀缺,那商人們自然會囤貨惜售,以此推動價格的繼續上漲。

除了糧食以外,朝廷現在還沒有針對其他商品大幅上漲方面的規定。

也就是說,商人們對某種稀缺商品的價格是握有絕對主導權的。

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四百章 佈防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九十章 平息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九十章 平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四章 洪承疇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县| 华容县| 纳雍县| 日土县| 红安县| 井冈山市| 中方县| 吴旗县| 武隆县| 永州市| 贵港市| 宜丰县| 梅河口市| 清流县| 巢湖市| 如皋市| 广宗县| 蓬安县| 安远县| 长治县| 昭通市| 韶关市| 饶平县| 阿拉善右旗| 安国市| 福清市| 德惠市| 怀集县| 阿拉善左旗| 兖州市| 吉木萨尔县| 龙南县| 大足县| 武清区| 桓仁| 广昌县| 长岛县| 南昌县| 周宁县| 龙井市| 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