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

在四海商行成都府分行上下鼎力協助下,孫克敵上任之初諸多施政舉措,被意義貫徹落實了下去,並且有些項目很快便取得了受益。

聽從官府號召的衆多農戶大面積種植油菜喜獲豐收,大量油菜收割完畢後被送到官辦榨油廠,然後當場以市價收購,並且全部是現銀結算,全部算下來,農戶們每畝地種植油菜的收益比種植糧食還要豐厚不少,這讓那些耍小聰明的士紳們懊悔不已。

而接下來的一幕讓這部分士紳更加難堪。

在當年夏糧收穫之後,按照最近幾年的習慣,他們會把陳糧按每石三錢的價格出售給四海酒業,或者直接賣到官倉裡,可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不管是四海酒業還是官倉,全部拒收他們的糧食,理由是他們的糧食都已腐爛變質。

這些士紳們此時都已經明白,這是因爲不聽縣太爺的號令,被人家給擺了一道,人家這是立威呢。

可就算知道事情的原委,他們也拿孫克敵毫無辦法,只能忍氣吞聲把成千上萬石的糧食重新運回到自家倉房裡。

現在大明到處不缺糧食,在物產豐饒的蜀中地區,糧食更不是什麼稀罕物。

農戶們家家都有足夠的存量不說,四川盆地溫暖溼潤的氣候下,田地溝渠裡的魚鱉蝦蟹、黃鱔田螺到處都是,自家田間地頭的瓜果蔬菜也是緊著吃吃不完,這些可都是能充飢的好食材。

鄉村裡七八歲的娃娃放學後去田野裡走一遭,誰還不用草繩提溜著幾條鮮魚活鱔回家打牙祭?

縣城裡的糧店每石稻米才一錢左右,士紳們自家開的糧店也不敢私自擡高售價,一是有四海商行平價糧店在那擺著,二是你只要敢哄擡糧價,當天就會被錦衣衛百戶所給查封掉。

這部分士紳也不敢去找什麼門路來壓制孫克敵,人家可是有個首輔親爹,哪怕你找到四川巡撫出面,人家也可以擺都不擺。

人家身爲知縣,發聲代表的就是官府,奧,你們不尊官府號令還有理了?

再說這也不是多大點事,不就是一夥自作聰明的人虧了幾萬兩銀子嗎?並且還是理虧的一方。

那個當官的會爲這點事給他們出頭?

說出來還不夠丟人的呢。

而與此同時,油桐和油茶的育苗栽種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經過兩名育苗行家的進行指導和培育,以油桐爲主的經濟作物在育苗成功後,開始在有條件的鄉村進行了種植。

爲了防止那些私心極重的士紳大戶,利用手中豐富的各種資源強佔坡地種植油桐,獨佔以後所產生的利益,縣衙對此出臺了新規。

油桐、油茶樹移栽、中藥材種植後,所有權歸屬於所在地的鄉村,將來所獲收益由本村全體村民按照人頭均分,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取得。

其日常料理由本村擔負,各村可按具體栽種數量,從村中僱請不等之人數予以照料,其報酬按每月三錢銀子給付。

任何人不得私自非法佔用坡地栽種此類作物,違者以盜竊公物罪論處。

這條新規的出臺,再一次澆滅了一些鄉紳大戶試圖霸佔其中利益的圖謀之心,也是孫克敵對鄉紳們的再次警告,自此之後,只要是縣衙裡發佈的任何章程,雙流縣的士紳大戶們都是老老實實地遵照執行,再也無人做出陽奉陰違的舉動。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年下來,雙流縣不管是鄉紳還是普通農戶們,都從這些章程中獲益匪淺。

在經過充分的輪種歇養後,原先已有些板結的土地重新變得鬆軟肥沃,不管是種莊稼還是其他農作物,產量都比之前有了較爲明顯地提高,各家各戶單單是種植油菜大豆每年所獲收益,早就遠遠超出了售賣糧食的收成。

要不是後來縣衙的強力壓制,大多數農戶們已經不願再種莊稼,而是更願意種植油菜大豆之類的經濟作物了。

經此種種,孫克敵在雙流縣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管是士林官紳還是鄉下農民,都對這位年輕有爲的知縣欽服不已。幾年來吏部對雙流縣的考評也是最佳,這也讓縣丞楊哲元暗自欣喜不已。

這位有強大背景的知縣,五年任期下來後,必定是高升無疑,在此期間,只要自己表現的盡心盡力服,再輔以一些其他手段,那空下來的知縣之位,說不定也能輪到自己頭上。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

在日夜操勞之中,彷彿是眨眼間,孫克敵就任雙流縣已有四年之久,經過他的實心任事和長袖善舞的外交手段,使得雙流縣從城鎮到鄉村,都發生了非常明顯的改變,全縣人口四年間也增加了兩千餘口,每年上交賦稅也呈現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

而孫克敵寄予厚望的經濟作物種植,也終於要在第四年見到成效了。

四年間,在各方面的配合下,全縣油桐、油茶、藥材等作物的種植面積達到了六千餘畝,這其中,油桐的種植面積佔了四千多畝。

而按照孫克敵的計劃,隨著育苗栽種技術的逐步成熟,未來五年內,雙流縣油桐種植面積要達到兩萬畝之多,將來總面積要達到五萬畝這個終極數量,其陸陸續續產生的價值將會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

據孫克敵從四海商行得知,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造船數量的急劇上升,桐油的市場價格也是逐年攀升,今年,也就是崇禎二十四年,桐油市價已達到每斤四分左右,並且還在上漲之中。

要是以雙流縣現有四千畝油桐種植面積,每畝產油量取個低點,按四百斤計算,收購商最少也要給出兩分的價格,那就是每畝八枚銀幣,四千畝就是三萬二千枚銀幣的產值。

而隨著每年種植面積以及桐油價格的持續增長,雙流縣上下從中獲取的利潤也將會同步遞增。

要是孫克敵制訂的兩萬畝目標達成,按照現有價格算的話,也會給雙流縣帶來每年十六萬枚銀幣的收入。

要知道,孫克敵到任前,全縣上交賦稅也僅僅只有四千兩。

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著別人陪葬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八章 皇莊4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四十章 大戰4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绥棱县| 峨眉山市| 罗定市| 招远市| 华安县| 龙游县| 景泰县| 丹寨县| 惠来县| 大田县| 望都县| 吴忠市| 咸丰县| 黔西| 牡丹江市| 临沧市| 册亨县| 涞源县| 读书| 邹城市| 特克斯县| 泽库县| 莲花县| 普洱| 岳西县| 衡阳县| 扶风县| 武强县| 高密市| 奉新县| 商都县| 长葛市| 建德市| 乃东县| 仁布县| 泽库县| 天气| 旅游| 昂仁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