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

崇禎二十四年三月,經過長達倆年多的漂泊,遠航歐洲的商隊以及大明海軍編隊返航天津港,消息傳到京城後,經朱由檢點頭同意,內閣委託禮部、兵部等有司個派出幾名郎中去往天津港,歡迎張文耀以及艦隊一千多名將士凱旋。

在簡短的歡迎儀式結束後,張文耀等幾位主將隨同朝廷官員前往京城述職,其餘絕大部分將士將在天津港短暫休息幾日後,在上官率領下乘坐各自戰艦返回登州港。

而由四海商行牽頭組成的船隊,將部分貨物卸載分銷後,再次起航南下,去往廣州、泉州、上海、寧波等港口,把剩餘的商品在江南進行分銷。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參與此次遠航的商行東家們組織了各種聚會,總結這次開闢商路中所見所聞所歷,然後商討下一步該當如何行事。

整個商隊在這趟來回兩萬餘里的航程中,於好望角附近海域遭遇風暴襲擊,有四艘商船及貨物傾覆,共計一百餘人罹難,其中包括十幾名各個商行的掌櫃。

對於這些商行來說,這次損失不可謂不小,但與他們獲取的驚人利潤相比,其實也算不得什麼。

以往各大商行在將貨物組織起來賣給荷蘭人商船之時,已經對所產生的利潤相當滿足,東家們對荷蘭人採購各種貨物時出價之高非常滿意,但是這次歐洲之行卻大大顛覆了所有人的傳統認知。

原來荷蘭人從大明手中賺取了如此多的銀錢,大明各種商品賣到歐洲,價格竟然可以高達數倍甚至十幾倍,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幣啊,沒想到都叫這些紅鬍子賺走,自己只落了個小頭。

雖說有商船傾覆後貨物和人員的損失,但刨除這些沉入海底商品的成本、遇難人員的燒埋銀、貨物分銷、消耗的時間等各種因素,東家們發現,自己拿到手的銀幣,比自己在大明這兩年中賺的要足足多出兩倍有餘。

海貿的超額利潤足以使所有大商賈們眼紅耳熱。

聽聞同行們此次遠航所得鉅額利潤後,諸多因爲擔心風險過大而沒有組織貨物和商船參與其中的鉅商們一個個猶如利刃剜心般難受,幾乎所有人都後悔沒有搭上這條賺錢的大船。

在這場圍繞著海貿短暫而熱烈地討論結束不久,金州和江南造船廠迎來了大批來自江南的鉅商。

東家們或是派遣自己商行大掌櫃,或是帶著僕從親自出馬,甚至有部分大商人攜帶大額銀票來到船廠,購買和預定大型商船。

一時之間,這兩處船廠所在地大小酒樓客棧紛紛爆滿,一些親自出馬的東家眼見得購買新船無望,於是直接將銀票留給親信後返回家鄉,並一再囑咐親信們,一定要用盡一切辦法,搶先購得商船,以備正在江南一帶商賈們醞釀中的再次下西洋之事。

爲了應對因爲求購船隻而人滿爲患的這一突發狀況,這兩座船廠的主事在急忙向有司報告這一消息的同時,也是緊急從駐地附近招募衆多的青壯勞力,在擴大船廠規模和範圍後,將新招募的青壯變成工人。

兩座船廠的主事以及其他有些職權的中下層官吏突然之間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各家商行留在當地等著提走新船的掌櫃們,利用各種手段和關係搭上這些主事者們,之後或是提著禮物登門拜訪,或是請他們宴飲尋歡,力圖通過這些方式打通關節,爭取比別人早一天購走新船。

要知道造船可是極爲耗時之事,並不是你今天交上定金,幾天後就能把經過驗收的新船開走的,這中間漫長的過程足以讓人沒了心氣。

就比如金州造船廠,整個船廠現在共有四個大型船塢,其中有兩座正在給大明海軍建造新型戰艦,大部分技術精湛的工匠都被抽調參與其中,如此一來,就只剩下兩座船塢建造商船,並且工匠和小工人數也不算多,這樣的話,商船的建造速度就大大減緩下來。

金州造船廠的主事倒也是精明能幹,在還沒接到上峰迴應後,即刻動用還未上交的利潤,從金州及周邊地區招募了近千名勞力,從速開建三個船塢,以應對那些讓他睡覺都笑醒的商船訂單。

單單是崇禎二十四年六月,金州造船廠接獲的商船訂單多達十六艘,而江南造船廠因爲地利優勢,接到當地大商賈們的訂單是金州兩倍還多。

以這兩個造船廠現有每年下水兩到三艘商船的能力,這些訂單那得數年之後才能完成,擴建規模已是勢在必行。

工部和戶部先後接到了兩家船廠送達的緊急文書,堂官們在簡單商議後把消息送入內閣,孫傳庭等人商議一番,將票擬附在地方呈報上送進司禮監。

內閣在票擬中建議,鑑於目前來自於海上的威脅等同於無,所以兩座造船廠可以適當收縮戰艦的建造速度和數量,在支持船廠擴大規模的同時,把木材等相關造船物資以及人員的配置等,向建造商船方面大力傾斜,以滿足呈現爆發式增長的商船需求。

朱由檢經過審慎考慮後同意了內閣所提建議。

除了增加太倉收入之外,他對大明海軍的發展藍圖有了新的打算。

此前制訂的新一代戰艦建造計劃也會有根本性的變化。

因爲根據最新消息,他最爲期待的蒸汽機項目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一臺能夠運轉的機器雛形正在製造之中,

雖然這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徵性產物現在只是最原始的形態,但朱由檢有理由相信,隨著各種條件的日益完善,再有十幾二十年,以蒸汽機爲動力的大明戰艦縱橫與各大洋之間,或許不再是一個夢想。

果真如此的話,那在建的新型炮艦就成爲了雞肋,畢竟風帆動力那趕得上戰艦自身動力來的自如。

蒸汽機即將建成的消息是方以智昨天特意進宮面聖稟告的,朱由檢大爲興奮的同時,也提醒方以智囑咐相關人等不得泄露一絲一毫的秘密。

在方以智離開後,朱由檢立即下旨,讓錦衣衛派遣精幹力量,對皇家理工學院周邊地帶進行嚴密巡查和保護。

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著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张家港市| 明溪县| 建平县| 开阳县| 蓬安县| 昌宁县| 盈江县| 扎囊县| 突泉县| 高雄县| 武宣县| 霍山县| 濮阳市| 白城市| 兴义市| 海宁市| 黄山市| 澄城县| 南宫市| 乌拉特后旗| 桓台县| 铅山县| 开阳县| 阿拉善左旗| 呈贡县| 忻州市| 化德县| 卢湾区| 凭祥市| 云和县| 武鸣县| 慈利县| 龙口市| 新乡县| 和田市| 杂多县| 凯里市| 漳州市| 武功县|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