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

朱慈烺是在與張清源以及其他隨軍文臣商議過後,才決定讓松潘家木擔任新幕府第一代首相的。

與強勢精幹的池田輝政相比,軟弱貪婪的松潘家木更容易控制。

皇帝下令征伐日本的目的就是遏制日本的發展,使其國力無法壯大起來。

這是皇帝對內閣重臣們明確宣稱的。

儘管不知道這樣做的意義何在,但皇帝的意志是不容違背的。

既然如此,那扶植庸臣上位就成了必然選項。

通過鄭七蒐集到的情報分析,倒幕聯盟從最初對幕府軍的大佔優勢,到現如今處於覆滅邊緣,除了松潘次郎突然亡故這一意外因素,後面松潘家木起到的反作用十分巨大,正是由他挑起的內訌,才導致倒幕聯盟瓦解,並引發後來的敗局。

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才”必須得到重用,而且本來就是松潘氏發起的倒幕行動,松潘次郎擔任首相的話,倒幕聯盟的大名們就算心裡極不情願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

張清源代表大明朝廷明確表態,將會全力以赴支持新幕府的施政策略,但在此之前,新幕府務必要完成幾項使命,如若不然,就會被視爲執政能力欠佳,大明朝廷將會尋求以新的人選將其替代。

松潘次郎對於能夠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一事自是感恩戴德,對於張清源提出的主張只是稍加猶豫便全盤答應下來,而池田輝政等人則是表現的猶豫不決,最後在張清源嚴厲指責和要求下,也只能表示了服從之意。

新幕府成員在江戶城四處隱隱傳來的銃炮聲中拜會了後光明天皇,當松潘次郎代表新幕府提出了施政主張後,這位剛剛因擺脫了德川家族壓制、心情無比激動的傀儡天皇,心情頓時再次沉入谷底。

松潘次郎提出的第一點要求,就是“請求”後光明天皇自除名號,改天皇爲日本國主,並向大明皇帝呈遞國書,自請爲海外藩屬,永爲大明屏藩。

與此相對應的是,大明朝廷將會“保護”日本國主綿延萬代,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日本實行王朝更替。

而這一條順延出了第二條:爲防日本再出現諸侯混戰的局面,同時也爲日本民生考量,更是爲日本國主家族的安全延續,後光明天皇在自除名號之前,仍要以天皇的名義下達詔書,要求全日本境內各親藩、大名無條件解除武裝,但有違者,會被視爲心懷叵測者,將會遭到大明官軍的強力打擊,直至其覆滅爲止。

自詔書下達之日起兩個月之內,大明官軍將會協助新幕府進行全國清查,以維護日本國主以及幕府的權威性,嚴厲打擊不服王化者。

松潘次郎代表新幕府提出的第三條建議就是,在確認日本全境安全之後,即刻取消德川幕府施行多年的閉關鎖國之策,對大明全面開放海禁,大明商船及持有大明身份證者,可以自由出入日本全境,並可在日本各地開展商貿活動。

大明公民在日本期間,如果有違反日本法律之事發生,日本幕府以及任何他人都無權對其進行處置,大明派駐日本之機構會將其遣返回國,然後以大明律論處,日本幕府無權過問首尾。

第四條,爲防止沒有武裝力量的日本遭受他國侵略,大明朝廷有責任和義務維護日本的國土安全,大明官軍將會在日本各重要地區設立軍營並長期駐紮,期間所需費用由日本幕府承擔,駐軍人數暫定爲一萬人。

第五條,大明朝廷將會向日本派遣特派機構,駐地爲江戶,此機構負責處理日本與大明之間的一切事務,日本國主及幕府如果對大明朝廷有何請求,均可與機構負責人協商處置。

第六條,爲幫助日本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提高民衆生活水平和質量,大明將會幫助日本在各個港口設立海關、徵收商稅。

第七條,日本國主及幕府重臣,均要在適當時機,將順位繼承人派往大明留學,學期爲十年。

第八條,大明朝廷將會幫助日本國主及幕府重臣,在日本與大明以及其他國家之間開展商貿活動,以助力各人獲取適當之經濟利益,使其家族成員能夠過上更加美好之生活。

第九條,幕府諸相每人可保留一百人的護衛,其武器由大明無償提供,大名駐日本軍隊也會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各人的人身安全。

第十條,鑑於日本開採技術極其落後等原因,大明將會派遣專業工匠,幫助日本開採石見等地的銀礦,所產生的利潤將會由大明與日本均分。

當松潘次郎宣讀完新幕府施政剛要,並隨即畢恭畢敬的將文稿呈遞上去後,手持文稿的後光明天皇臉色由白轉青,看都不看一眼,咬牙切齒的低吼一聲“八嘎!”,用青筋暴跳的雙手將文稿撕得粉碎後擲於地上,如欲噴火的雙目惡狠狠的掃視著松潘次郎等人,

跪坐扶膝的松潘次郎神色如常的與後光明天皇對視,池田輝政等人則是滿臉羞慚之狀,在天皇仇視厭惡的目光中垂下了頭。

對於松潘次郎來說,沒有了武裝力量的日本纔是最爲安全的,其他的條件大都與他無關,而且第八條和第九條則是意外之喜。

平戶藩的精銳武士早已在這次慘烈的戰爭中損失殆盡,松潘氏積累百年的財富也幾乎消耗一空,現在的他沒錢沒人,偏偏還被大明上邦立爲首相,要是沒有大明朝廷和軍隊撐腰,他真的啥也不是。

大明駐軍既然答應保護他的安危,並且自己還能保留護衛,那隻要他在有限的區域範圍內活動,相信沒有什麼人能傷害他。

作爲一隻與大明打交道的全日本唯一外樣大名,他當然知道大明是如何的富庶,現在大明朝廷答應幫助聽話之人發家致富,那金錢美婦肯定會更勝往昔。

只要自己和後代子孫能夠安享榮華富貴,諸事皆可答應。

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著別人陪葬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织金县| 武宁县| 石渠县| 绿春县| 元江| 宝兴县| 马边| 明水县| 汶川县| 五家渠市| 孙吴县| 眉山市| 中阳县| 六安市| 广州市| 贵阳市| 阜平县| 新河县| 西青区| 静乐县| 阳城县| 军事| 巴塘县| 滨州市| 垦利县| 淮北市| 扎鲁特旗| 方正县| 怀宁县| 东山县| 扎赉特旗| 凤庆县| 随州市| 克东县| 新津县| 磐石市| 石渠县| 肥乡县| 梁平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