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

楚歷九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早一些。

楚國的北伐,遇到了些阻礙……

黃河排水量小、偏偏又水流湍急,大船走不了,小船容易翻。

雖然黃河流域也有大戰,但都不是水戰的地方,多是沿河陸戰,河道本身更適合在狹窄處搶渡!

楚國科技終究是“速成”,很多方面並不全面,以軍工水平而論,其實飛艇完全點得出來。

不過對於楚國來說,這一塊還很空白,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造出來的。

陸遜在官渡一帶,與魏國僵持數月,雖是小勝不斷,但卻始終無力過河——即使是火炮時代,“炮兵轟”完也總是要“騎兵衝”、“步兵上”才行的。

然而隔著黃河,在河道狹窄處,炮兵隔岸轟倒是沒問題。

而騎兵不衝影響也還不大,可是步兵不上……這陣地不去佔,僅僅用火炮“洗地”有什麼用?

不過有黃河隔著,步兵要強渡又太難,故而楚軍優勢佔盡,卻始終未能北渡。

魏軍也不是白給,多次組織浮橋戰,都被魏軍頂住。

從七月份天氣剛剛轉涼開始,楚國朝中就已經有人開始彈劾陸遜……當然,實際倒是沒有“彈劾”這麼嚴重,只是建議白圖換帥。

臨陣換帥雖是大忌,但如今白圖就在襄陽,甚至已經決定,要啓程往更近前線一步的宛城出發,到時白圖距離前線足夠近,自然換帥的影響也就很小——白圖,纔是真正的“主帥”。

楚國的將才、帥才也大有其人,沒必要賭在陸遜身上,不過白圖並沒有接受換帥的建議!

殿閣大學士們、尤其是兼顧樞密院的陳宮,也都與白圖意見一致。

陸遜的戰略戰術,沒有任何問題,之所以沒能迅速建功,一來是因爲陸遜本身就傾向於穩紮穩打,二來也是因爲魏國成心硬拖……

在陳宮以“明策”,開發出了“即時戰略型開荒模式”之後,陸遜在夷州也仿照過。

陸遜不會明策,不過卻以《天書卷三·風水》爲基礎,開發出了自己輔助開荒謀術。

原本魯肅對“風水卷”的理解,是傾向於戰略型、觀察天下時局的方向,陸遜則是傾向於戰術型,甚至開發出了“絕陣”這樣的極端謀術。

然而現在陸遜開始以第二個方向,來破解“風水卷”,與他老師魯肅的方向接近,不過更加傾向於觀察“人心”對風水的影響。

人聚則氣移,王朝氣運能影響風水,人心自然也能……

陸遜看似不溫不火,不過卻一直在增強楚國、白學,對黃河以北的影響力,並且著重對守軍攻心。

曾經年輕氣盛,更喜歡一把梭哈戰術的陸遜,受到楚國的整體風格、以及常年海外拓荒的影響,開始傾向於穩紮穩打。

只是魏國的名將良才也不少,此時一心以黃河爲屏障,自然沒那麼容易突破!

白圖會聽到對陸遜的非議,一定程度也是因爲魏國已經急了……

倒不是真有什麼朝中大員,做了魏國的喉舌,在使什麼反間計,不過的確魏國在有意散佈對陸遜不利的消息。

另一方面,楚國朝臣中,的確沒有腦洞大開到看好魏國、爲魏國臥底的,可是眼饞、忌憚陸氏的朝臣,卻大有人在!

故而有不善軍務的御史被民間消息影響,或是爲了其他目的純粹趁機裝傻,嘗試彈劾一下陸遜,也再正常不過。

白圖也沒有特地理會這類小心思,只是將一些言之無物,信口胡說以及不懂亂說的,著吏部懲處了一番。

其他說的有些道理的,白圖雖未理會,但也沒有處罰。

陸遜的前線統帥之責未動,甚至……九月時,白圖再次北上,領著小半個朝廷,移駕到了宛城!

從金陵來襄陽的時候,白圖雖然沒有另建行宮,但整個楚國朝廷基本都搬了過來,只留下少量官員在金陵維持——並不是真的遷都,而是先做好調兵的準備。

而陸遜私下向襄陽密信之後,白圖“一意孤行”的決定,將中樞遷到宛城!

相比之下,這決定比陸遜的前線指揮權更加受到抵制,不少朝臣以爲是白圖操之過急。

畢竟眼看都已經九月,難不成還要冬天與魏國決戰不成?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樞密院和一些機要部門的主官,反而都逐漸支持此決議……

這麼大的動靜,魏國自然不會完不知情。

得知白圖再次北上,也就是楚軍的主力,整體再次向北壓過來之後,魏國也緊張了起來,同時……曹操在緊張中,還帶著些小期待。

楚歷九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早一些……九月末官渡一帶第一次降雪,氣溫驟降!

不過距離河水結冰、乃至於能河上跑馬用兵,從以往經驗來看還要兩個月。

此時陸遜卻開始在河對岸,結造已經淘汰的簡易白公炮,之後……每日向河面大量投擲散碎砂石、枯枝,也就是力求將河面上薄薄的浮冰壓下去!

水結冰後,密度反而更小,能夠飄起來——這也保證了只要足夠深,冰下的溫度不至於過低。

可以說這是水成爲“生命之源”的基礎,否則從下面開始結冰的話,每年徹底凍結一次,現在的生物怕是都活不了……

正是因爲冰可以浮在水面上,起到保溫的作用,而不是沉下去、令上面的水繼續散熱,所以水的結冰相對來說很困難。

現在陸遜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加速河水的結冰!

加之今年天氣的確更冷了一些,最終在十月下旬,河面的結冰便達到了能夠過大部隊的程度,陸遜也成功將戰線推到了黃河以北!

面對楚國的咄咄逼人,魏國反而開始放棄黃河沿線,或許是覺得已經守不住,或許……是想要在河北平原,與楚國一決勝負。

就在楚軍的確開始因爲寒冷,而影響士氣、戰鬥力的時候,楚國的第一批棉衣終於已經到位!

前年甘寧才送回來的種子,去年開始,就已經有不少官屯開始培育棉花,今年更是全面種植。

雖然民間暫時反應寥寥,想來還需要時間去普及,但是大量的官屯,保證了棉花的種植面積,紡織機之類更是現成的……

魏國想要藉助寒冷的優勢,來拖垮“大意”的楚國時,楚軍終於開始發棉衣……

第一百一十七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八十章 遺甲擇主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辦法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五百七十八章 瘦死的駱駝第四章 建議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來使第五十七章 荊淮議和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九十章 拜訪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二十三章 鐵骨錚錚白硬盤第四百五十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十三章 鐵骨錚錚白硬盤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將之戰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伐袁術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九章 劉關張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六十四章 白虎授首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二十三章 鐵骨錚錚白硬盤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二百五十四章 真氣機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一百一十七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剛烈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四十七章 約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七十三章 鏖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十二章 世家之友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视频| 西昌市| 天长市| 特克斯县| 喜德县| 新河县| 浠水县| 若尔盖县| 哈尔滨市| 郴州市| 达日县| 定日县| 平湖市| 富顺县| 都江堰市| 武定县| 昌都县| 江孜县| 贵港市| 嘉禾县| 万宁市| 自贡市| 万州区| 佛冈县| 平邑县| 浦江县| 湘乡市| 盐山县| 大埔区| 章丘市| 通辽市| 海原县| 湘潭市| 苏尼特左旗| 通河县| 通州区| 新乡市| 郓城县| 印江|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