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依著暮雪渚的性子,第二天就想繼續(xù)趕路的,比起趙宅這一攤子事,還是送帖子更重要,門派任務(wù)大過天。
但崑崙弟子不答應(yīng),定要弄清事情來龍去脈,領(lǐng)頭的弟子還煞有介事地對暮雪渚拍胸脯保證:“暮師弟別急,都已經(jīng)到了這裡,我保準耽誤不了你的正事。你親歷了昨晚的一切,就不想弄清楚嗎?我們再多待一天,就一天。”他豎起一根手指頭,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絕對能搞清是怎麼回事。”
暮雪渚不鹹不淡道:“要是一天查不出什麼呢?”
崑崙弟子撇了撇嘴,道:“若是查不出來,我明天就護送你們?nèi)媿懼畮p。”
反正就一天的時間,誤不了事,加上暮雪渚心中確實有不少迷惑未解,便同意了。這事到底跟小石頭有沒有關(guān)係,他得弄清楚,不然總覺不能安心。他畢竟沒有收徒資格,雖是掌門親傳弟子,到底也是小輩,亂帶人回山門可不是鬧著玩的,尤其要是身家不清白,那麻煩就大了。這也是爲什麼他之前一直不肯答應(yīng)帶小石頭回去的原因。
暮雪渚腦子裡想的這些,與他神識相通的司鳳自然一清二楚。她有點納悶,暮雪渚腦子裡沒受門派教條影響,是不是因爲這時候九幽派還沒有不得帶陌生人回山的門規(guī)?她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這條門規(guī)好像是她師父沈焱後來加上去的,這會兒確實還沒有。想到這茬,她心裡隱隱有點不安,但又覺得是自己想多了,畢竟,小石頭就是小石頭,就是個背井離鄉(xiāng)父母雙亡的可憐孩童。
這一查起來,倒更弄不清事實真相了。
聽鎮(zhèn)子上的人說,趙員外並不是一直就古道熱腸助人爲樂,一切的改變都發(fā)生在他飽嘗了喪子之痛後。他以前雖說不上什麼欺行霸市爲惡鄉(xiāng)里,但對鎮(zhèn)子上的居民也未給予什麼幫助,既不落井下石也不雪中送炭,只是袖手不理而已。
趙家少爺頭七之後,趙員外就招集村民分錢分物,說是要給兒子積功德,往後誰家有困難,儘管去找他。無論本地的,還是外地的,但凡需要幫助,他都樂意伸出援手。
之後的日子,趙員外如實地履行了他的承諾。待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比里正村長還親熱,好像一個真正的大善人。
這樣和和睦睦融洽了好一陣子,鎮(zhèn)上的楊瞎子發(fā)瘋了,整天不務(wù)正業(yè),胡言亂語,神神叨叨招煩,大夥一合計,趙員外家剛好有空房間,還主動提出把這失心瘋的傢伙接到家裡治病,便就這麼定了。但沒過多久,又有人瘋了,人們還發(fā)現(xiàn)每月初一十五便有神秘人趁著夜色鬼鬼祟祟進出趙宅,好心提醒過趙員外幾次,小心遭賊,趙員外也說要加強宅院的防護,但隔月神秘人又出現(xiàn)了,毫不受阻。
里正覺得古怪,某月初一的時候,便組織了人手蹲守在趙宅外圍,到了夜間,那神秘人如期而至,被逮了個正著。衆(zhòng)人才發(fā)現(xiàn),所謂的“賊”卻是個道士。扭送這個道士進趙宅報訊時,他們才發(fā)現(xiàn)院子裡則早已擺好了香案,有眼尖的還瞧見了捲起來的招魂幡。事情發(fā)展到這一步,有那心思靈活通透的便已領(lǐng)悟過來,知道鎮(zhèn)子裡的種種怪事,原來源頭都在這裡。
爲了繼續(xù)維持原先的生活,小鎮(zhèn)居民妥協(xié)了,昧著良心把這傷天害理逆天而行的事兒都瞞了下來,但凡有借宿的過路人,都介紹到趙員外家。
趙員外就藉助那個道士,採集活人的陽氣和魂魄,替他兒子續(xù)命,如是堅持了半年多,甚至可以讓兒子每月“復(fù)活”兩次。而要維繫“復(fù)活”的狀態(tài),對供養(yǎng)的要求就更高,一旦供養(yǎng)跟不上,屍身跟死魂都不可避免要受影響。
而這個鎮(zhèn)子,只是個普通鎮(zhèn)子,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外地人趕路經(jīng)過,倒是有不少孩子少年千里迢迢想去崑崙仙境修道學(xué)藝途經(jīng)此地,但這些人都已經(jīng)作爲趙家少爺?shù)墓B(yǎng)被截住了,一個也沒能跑掉。光有這些人,還遠遠不夠,跟不上消耗速度。又因爲十里八鄉(xiāng)的居民都已知曉趙家的秘密,所以朝本地人下手的機會也沒有了,否則是要惹上官司的。
到暮雪渚一行人到來時,趙員外家面臨的就是難以後繼的狀況,他供不起“復(fù)活”兒子的消耗了。再之後的事已不消說。
崑崙弟子停止了走訪,返回趙宅,果然在一處院子的地下挖出來了二十多具受害者的屍體,有些尚未完全腐爛。因爲埋的太深,事先竟無人聞到屍臭味,因爲死者都沒有魂魄,連暮雪渚都沒覺察此地的詭異,只當是那些隱秘分佈在各處的陰符引起的異樣。
趙家少爺?shù)膲災(zāi)故强盏模膶企w實際上被埋在原先他住的屋子。被掘出來時,屍體還保持著新死不久的狀態(tài),連屍臭都沒有,魂魄杳無痕跡,要麼是被魔道妖人收去了,要麼就是已經(jīng)投了胎。
所有人中,只有暮雪渚近距離接觸過魔道妖人,要確認魔道妖人與趙家請的道士是不是同一人,也只能指望他一人。但那魔道妖人渾身上下都捂得很嚴實,暮雪渚雖與他交手過,也無法很清晰地描繪出他的模樣。他憑記憶畫了畫像,只有眼睛最生動逼真,其他五官就有點抽象了。
拿畫像給鎮(zhèn)上居民們辨認,有的說沒見過,有的說見過,有說是趙家的遠方親戚,有說是道士的,總之說什麼的都有,莫衷一是。從大衆(zhòng)嘴裡根本探不到個準信,更無法做出準確判斷。到這兒,行兇人跑了,線索都斷了,似也查不下去了,只知道昨夜這場屠殺肯定是魔道妖人乾的,具體是魔道中的哪一派,搞不清。
崑崙弟子在得知許多不幸喪命的年輕人和孩童,都是打算上崑崙仙境拜師學(xué)藝時,不禁恨得牙癢,這個趙員外忒不是東西了,爲了給兒子續(xù)命,就坑害別人性命,罪有應(yīng)得死有餘辜。
事已至此,暮雪渚也不想再追究這事有沒有內(nèi)幕了,目前查到的一切,前因後果大致已經(jīng)弄清,要自圓其說也可以,要深究下去,也許能夠挖出更多信息,也許什麼也挖不出來。對於這樣沒把握的事情,多數(shù)人都沒心思深究的,何況九幽派一行還有正務(wù)在身,更抽不出時間。招呼鎮(zhèn)上居民料理後事,一行人便匆匆離開了鎮(zhèn)子。
到了無人處,崑崙弟子直接設(shè)置了巨型傳送法陣,雙方數(shù)十人眨眼功夫就到了崑崙之巔。
此行的九幽派年輕弟子差不多都是第一次下山歷練,見識有限,好多人聽說過傳送法陣,個別人也見識過傳送法陣,但這樣的巨型傳送陣,別說自己還沒能力設(shè)置此等陣法,更是見都沒見過,不少人不由對崑崙同道暗暗欽羨不已。明明年紀看著也差不多,別人的本事就是比自己一方高明啊。得虧九幽派還是仙界第一大門派呢,弟子輩似不如人啊。
暮雪渚洞息了師兄弟們的想法,也沒說什麼,他也不能說什麼。
這趟下山,他已經(jīng)意識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不管是爲人處世上,還是道法修行上。既然技不如人,生氣或者羨慕妒忌,都是無用的,他能做的,就是回山後加倍地努力。再說了,被派來的西崑崙弟子應(yīng)該是他們這一輩的佼佼者,說不準也是卯著勁想跟他們較量一下呢,扳回一城,畢竟鎮(zhèn)上的事實在令他們失了顏面。暮雪渚不是個妄自菲薄的人,九幽派這一輩的弟子出類拔萃的不在少數(shù),像他前頭那六位師兄,在修真界都已大名鼎鼎了。等再過幾年,再論高下不遲。
玄霄上君想要照會仙門同道整頓修真界,懲治魔道妖邪,還有各種招搖撞騙的野雞門派,這事西崑崙掌門封婺真君早有耳聞,但他一直沒放在心上,更不放在眼裡。
在仙道四大門派中,崑崙仙境是個異類,從各種大佬到外門弟子以下,都對什麼兼濟天下蒼生、擴充門派勢力範圍、整頓修真界紛雜諸事……毫無興趣,他們唯一感興趣的,就是修煉,得道飛昇就是他們的終極追求。這也是爲什麼堂堂西崑崙,勢力範圍卻只有方圓數(shù)百里,門徒數(shù)量四大門派中倒數(shù)第一,數(shù)百年來依然無人能撼動他們仙界第二的地位。因爲西崑崙最變態(tài)的地方就在於每一代都會出飛昇成神的大能,少則一個,多則兩三個。這就是崑崙仙境的底氣和實力。
因爲,別的門派數(shù)百年都未見得出一個羽化飛昇的,哪怕是九幽派這樣當世首屈一指且又歷史悠長的門派。
若以門派中飛昇人數(shù)爲門派排行的唯一標準,無疑西崑崙才應(yīng)該是毫無爭議排第一的那個。不過崑崙仙境壓根也不在乎什麼排名,閒事都懶得理,更別說讓他們承擔多少維持修真界秩序的俗務(wù)。如此便也說得通鎮(zhèn)上的事爲什麼會發(fā)生了。真要是崑崙仙境主宰修真界,那整個世界都得亂套。在治世和履行仙門責任方面,九幽派的表現(xiàn)可好太多了,何況綜合實力更高出西崑崙一大截,所以衆(zhòng)仙門也是服氣的,能夠平心靜氣接受九幽派的統(tǒng)領(lǐng)。
只有西崑崙,哪門哪派都瞧不上眼,對九幽派也不服氣。履不履行仙門職責和服不服從衆(zhòng)望所歸的仙界牛耳的管束,在封鶩真君眼裡,是完完全全的兩碼事。要他當仙門之首,他不稀罕,履職管閒事兒更是理都不想理會,但要他受別人束縛,他也不樂意。
但這次眼皮子底下發(fā)生了血案,還折了好些意圖投奔門派的人,傳揚出去實在有損西崑崙的名聲,且有魔道在自己勢力範圍內(nèi)作惡,分明是挑釁,若還沒任何反應(yīng),不得叫人看扁了,八方英才還敢投崑崙仙境嗎?崑崙仙境,豈能淪落爲崑崙修羅場。
正是由於這種種因緣際會,本來這一趟最難完成的崑崙之行,出乎意料地順利。封鶩真君沒怎麼刁難,便接了請柬,並允諾準時赴約。
下山歷練,堪稱圓滿,收穫良多,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