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上二日磨蕩,乃改朝換代之象!

九月上旬,吳軍南下渡江,抵達金陵府後的第二天,李唐皇室後裔李星雲出現在百姓的眼前。

吳王當即下令通報還剩下一半國土的吳國各地,大肆宣揚李星雲的身份與正統性,爲李星雲造勢。

隨後,吳王楊溥自稱爲唐臣,恪守臣子本分,數次勸進李星雲登基稱帝,以光復李唐江山。

李星雲感其忠貞仁厚,勉爲其難地登基稱帝,都金陵,改金陵府爲江寧府,登基大典當日便在金陵舉行。

鼓樂之聲過後,李星雲隨著唐國(原吳國)的勳貴、大將羣臣參禮。

殿內早已佈置妥當,一切都市按照帝王的禮數安排。

宮殿的地上都鋪著硃紅色的地毯,一直延伸到門外。羣臣及教坊司樂工站滿了宮殿,雖然吳國剛剛大敗,丟失國土,但新皇登基,排場卻是要有的。

這時,樂工們一齊奏樂,鐘鼓齊鳴,頓時一片恢弘的氣勢。

不一會兒,帶著沉重心情的李星雲,在恢宏奏樂下,緩緩走到了紅地毯上,羣臣在一旁紛紛躬身侍立。

只見李星雲身著繁瑣至極的袞服,慢慢走上了殿前龍椅的位置。

他走起路來,似乎十分生硬死板,冠冕上的十二旒,似乎都不再搖晃。

李星雲一步步生硬地走上龍椅,轉過身來,便端正地坐了上去。

這時,吳王楊溥與大夥兒一起紛紛跪倒,行三叩九拜大禮,口中徑直高呼萬歲。

最後,大臣們行至三叩九拜的最後一拜時,跪地齊聲高呼道:“天佑吾皇,吾皇萬壽無疆!”

坐在龍椅上的李星雲隨意揮了揮手。他似乎還不太習慣,說話的聲音很慢很呆板:“衆卿平身。”

羣臣自然不會指出李星雲言語行動呆滯的問題,紛紛跪服道:“謝陛下恩!”

就在這時,一個掌管禮儀的官員,已經在登基詔書上蓋好了大印,躬身呈了上來。

李星雲沒有過目,官員便站在那裡宣讀。

李星雲新君登基,並不修改年號,仍舊承襲昭宗天佑年。

......

李星雲登基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長江北邊,正愁著無法渡江的晉軍耳中。

將士們頓時議論紛紛,不過大多數都是嬉笑怒罵。

一個喪權辱國的戰敗國家,居然敢改頭換面,從而稱帝?

他們都是來自三晉的驕兵悍卒,或者是樑國的降兵,對所謂的李唐皇室後裔,鳳子龍孫什麼的,並不感興趣。

晉軍將士們不以爲然,但晉王李克用卻是重視無比。

這一夜,李克用連忙在江都召見了李存勖。

談論之事,自然就是李星雲登基稱帝之事。

此刻,房間內並沒有閒雜人等。僅有晉王李克用、及其心腹周德威,再加上親子李存勖。

李克用坐在上方,周德威在下方站立。

周德威沉吟良久,這纔開口說道:“殿下,李星雲以李唐皇室的身份登基稱帝,這對我們已經是非常不妙,因爲我晉國在表面上仍奉舊唐爲正朔,殿下在表面上仍舊是唐臣......不過,殿下雖在大義上已經失去了先機,但殿下雄踞中原大地,兵多將廣,又有敗吳楚二國之功,再破吳都之績,居功甚偉......”

他頓了頓,又道:“當今天下,唯有晉王既能征善戰,又待民以德、衆望所歸,因此末將冒死進言,請晉王登基稱帝!”

說罷,周德威立刻單膝跪地。李存勖在一旁,也單膝跪了下去。

此時的李克用臉色淡然。他並沒有浪費時間與心腹和兒子打官腔,而是不動聲色道:“你們覺得何時何地合適?”

周德威仍舊低頭抱拳:“末將全憑晉王差遣。”

李克用看向李存勖:“勖兒,你呢!”

李存勖想到了郭崇韜之前向他提及要低調的話語,頓時抱拳道:“全憑父王旨意。”

李克用淡淡笑了一聲:“李星雲不過是僞朝僞君,臣子也全是亂臣賊子,不過僞君奸臣狼狽爲奸,卻是能矇騙得了天下百姓……”

李克用先是貶低李星雲爲僞朝,隨後又道:“本王以爲,舉大事已經不能等到汴州,而是在班師的途中,壽州!”

李克用說出這話時,眼睛裡似乎有亮光閃動,不過周德威與李存勖二人都低著頭,並沒有看到。

……

幾天後,晉軍大軍終於抵達了壽州。

壽州,原本是吳國的一大軍事重鎮,原屬吳軍忠正軍,是歷朝兵家必爭之地。

它經過吳國二十年的休養生息,也算得上是經濟繁榮,交通發達。

然而如今,壽州卻已經改名換姓,掛上了晉國的旗幟。

壽州是李克用反攻吳國拿下的第一座城池,也可以說是此次伐吳之業的起點。但如今的壽州,恐怕也會成爲伐吳之業的終點。

亦或是另一功業的起點!

此時,三軍將士在壽州駐紮。上頭很快派人敲鑼打鼓一通,傳令道:諸將士都各自劃分營地,紮營休整。

三軍將士接到命令後,沒有任何嘈雜與慌亂,都是各自爲營。

因爲上頭早就放出消息,說大軍要在明日論功欣賞。通俗點講,也就是上頭要分錢了,到了這個關頭,可不能整出什麼幺蛾子。

不過,就算將士們有心收斂,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軍營裡頓時一片歡天喜地。

侯卿本是握著特製笛子,在練習玉簫劍法,但在被將士們的嬉笑聲吵到後,無法定神,乾脆就不練了。

不過,侯卿並沒有惱怒,而是被士卒們的這份歡喜氛圍所渲染。

但侯卿與衆士卒不同,他心裡有種感覺:大軍停在壽州,不僅僅只是爲了分錢,而是另有大事。

他隱隱猜到了什麼,但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情緒,甚至還有些小高興。

若晉王大事已成,那麼他的‘天下第一帥’的名頭,就不僅僅是在晉國流傳開,而是流傳至全天下!

天下第一帥,想想就有些小興奮呢。

這一日,晉軍衆士卒都是興高采烈,眼神中滿懷著憧憬,憧憬著明天的到來。

等到帳篷都搭建好了之後,上頭竟然派人送來了酒肉!於是將士們一頓酒足飯飽!

就在衆將士們酒足飯飽後、愜意休息的時候,一個最令衆人震撼的消息傳到了軍中:一個文官觀摩天象,竟說出了太陽之上覆有一日的言論!

一衆士卒皆是才疏學淺,見上頭也沒出面制止這個言論的意思,不敢也不打算反駁文官的權威。

於是一個言論漸漸在軍中傳播開來:天上二日磨蕩,乃改朝換代之象!

第三百三十九章 若訥第一百二十三章 張子凡第二十一章 戰後封賞第二百一十五章 是不是太不把我們放在眼裡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二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即揚名第二百二十五章 鬼王戰巫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樑滅第一百零三章 爲了晉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蚩夢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子重逢第三百一十七章 改朝換代第三百章 岐王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下這萬里山河第二十三章 欲信大義於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們以爲你們吃定本座了?第一百五十章 鐵甲雄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先挑那個世子去捏第六十一章 岐王有請第二百七十二章 無比帥氣的武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掌控東門第六十四章 幽靜的夜第二百三十九章 沉重大氣的幽州城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冰英冢第二百一十章 李克用的憂愁第十章 鞏固實力第二百八十四章 再遇朱友文第二百三十七章 誰說咱們要撤了?第七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九章 欲鑄龍泉第十四章 奉義營第三十一章 意在縛靈第三百二十章 紅毛大狗熊第八十章 喬遷新居第二百九十章 鏡心魔的知識寶庫第二十九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縱連橫,方能以弱勝強第三十九章 倚天劍斷第一百四十八章 劍鋒帝王血第二百六十二章 齊聚乾陵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介意吧?第三百一十章 船門已經焊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真正的信物第七十九章 欲鑄龍泉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下這萬里山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今吾於此,爾等皆爲飛灰!第三百零七章 誰贏,誰就是真正的李星雲!第九章 晉級星位第一百四十五章 龍泉劍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齊聚乾陵第三百一十四章 澤上無水,受困窮之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來這一趟會很順第三百四十四章 更容易渾水摸魚第二百零三章 巫王蚩笠第二百三十五章 血染徵袍透甲紅第二百零八章 耶律剌葛第一百六十三章 燃眉之急第一百七十章 卜一卦便知第五十八章 談談正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二第六十二章 第一件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玄冥教的入教傳統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下這萬里山河第十五章 破城之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是不是有些太輕鬆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兇多吉少第八十五章 清算第一百零三章 爲了晉國第五十一章 鐵匠鋪第二百七十章 巫王八已經死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血染徵袍透甲紅第二十章 破樑大功,正在今朝第八十五章 清算第一百三十四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零六章 大天位第一百五十九章 先挑那個世子去捏第一百六十四章 冰英冢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招定勝負第一百五十七章 樑師敗績第一百五十一章 雪中送炭,以解君愁第一百六十章 殺之?不殺,招之!第五十二章 瘋老道的消息第二百四十二章 耶律阿保機回來了第二十七章 五年第二百九十七章 長生殿第三百一十三章 泣血錄第一百七十一章 屬下這番言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第五章 堅志苦心,必有所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劍鋒帝王血第二百六十二章 齊聚乾陵第六十四章 幽靜的夜第六十章 給個機會第二十章 破樑大功,正在今朝第三百三十四章 九世之仇猶可報第二百五十一章 驚鴻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戰朱友文第八十七章 卷軸第三百三十六章 秦王之妹,賢德兼備第四十七章 女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金县| 古交市| 宜州市| 寻甸| 清镇市| 安平县| 武乡县| 彩票| 万山特区| 拉萨市| 兰西县| 云霄县| 南陵县| 顺平县| 阆中市| 连平县| 阿图什市| 渭源县| 汉川市| 明光市| 海安县| 湛江市| 施甸县| 嵊州市| 四川省| 临汾市| 封开县| 松阳县| 德保县| 响水县| 沁源县| 石首市| 蒙山县| 扶绥县| 云林县| 鲁山县| 柳江县| 偃师市| 新宁县| 彭州市|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