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零八章傳承和信仰

慧覺老和尚以爲自己的妥協可以換來無染寺的生存空間。

以爲只要向張俊平認錯服軟,就能換來無染寺的傳承。

在過去的千年時光中,無染寺也曾遇到許多次的滅寺危機,都是通過服軟,順從當權者來度過危機。

千百年過去了,那些當初威脅到無染寺生存的皇朝,勢力,家族早已經灰飛煙滅,而無染寺依舊屹立不倒,香火鼎盛。

這也是宗教的可怕之處,只要信仰不滅,那麼傳承就不會斷絕。

有人說宗教愚昧落後,其實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宗教是最難適應時代潮流的,他們總能根據時代的發展,來進行一些相應的變化大以保證自身可以傳承下去。

那些不能順應時代潮流的宗教,早已經在時代變遷中被淘汰,或者被定義爲邪╭(╯ε╰)╮教。

即便是毀滅千百次,依然會有後人,因爲各種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訴求,出資給他們重修廟宇,再塑金身。

張俊平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滅亡哪個宗教組織,偉人做不到,他更做不到。

他只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限制宗教勢力的發展。

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宗教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速度。

百姓已經很苦了,如果宗教再無休止,無節制的吸血,還有百姓的活路?

無知的百姓,總是把這些苦難,歸咎於帝王。

認爲是皇帝的昏庸無道,才讓他們活不下去。

其實,讓百姓活不下去的諸多原因中,帝王只佔了百分之二十不到。

天災,人禍(戰爭),士紳地主、豪門世家、寺廟道觀貪婪無度的剝削壓迫,佔了百分之八十多。

無染寺的所有和尚,被綁了雙手,押解進牟平縣。

而張鳴並沒有離開,而是帶人開始查封寺廟。

慧覺老和尚等人,被押解進牟平縣之後,張俊平並沒有開堂審問,而是直接把他們關進了牢房。

雖然這些天因爲嚴打,抓了數百人進來,但是此時牢房裡卻是空蕩蕩的。

所有犯人,都被押解到城外斥鹵地去進行勞動改造了。

用張俊平的話說,牢房裡不養閒人,讓他們去幹活。

不管是打架鬥毆,還是殺人重犯,一律被打發到城外斥鹵地去幹活。

張俊平一點都不擔心犯人逃跑,你跑的再快能快過弓箭?

你武功再厲害,有本事帶著手銬腳鐐,跑一個看看!

知道無染寺的和尚被關進了牢房,張俊平帶著人來到無染寺。

他想要親自來看一看,無染寺這些年到底在百姓身上吸了多少血。

“見過知縣大老爺!”

“嗯!搜查的怎麼樣了?”

“回稟知縣大老爺,屬下正在搜查,已經搜出田產地契二十四萬畝!

牟平縣房契七十九份,另外還有登州府、其他縣城的房契三百二十八份!

黃金白銀銅錢正在清點!”張鳴大聲彙報著自己的搜查成果。

“嗯!告訴廂軍士卒,搜查的時候,一定注意保護好那些佛經典籍,儘量不要破壞!

還有,注意搜查,這無染寺建寺一千多年,肯定會有藏寶庫之類的存在,一定要認真搜查!有可能在地下,也有可能在山府之中。

還有,要小心機關暗器!”

交代完,張俊平纔有時間去欣賞無染寺的美景。

森林茂密,溪水、瀑布、清泉連在一起,碧水盈盈,清波盪漾,水花四濺,絕對是一處修身養性,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張俊平看著一塊唐代石碑上銘刻的碑文:鬆蔓森邃,崖谷幽奇,大川激滄海之浪,極頂峭虛危之宿,院額“無染”,堂房四匝間鬆掛,張鳳翅以翰翔;殿宇一基架樑椽,砌龍鱗而偃騫。

僧延冬夏,實爲養道之方,額清節庭,永晴高峰之勢。

可惜,如此幽雅的居所,號稱居之者六根清淨,大得解髒的無染寺,最終也逃不過塵世俗物的沾染。

成了牟平縣最大吸血鬼之一,和那些鄉紳富戶一起吸食著百姓的血。

不說那二十多萬畝良田,但是那遍佈州縣的數百間房屋,就價值不菲,每年光是租金,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二十萬畝良田,光靠無染寺這幾百人,自然耕種不過來,必然會租給佃戶去耕種。

這些寺廟裡的田產,可是不用交稅納糧的,可是也沒見他們給佃戶便宜一文錢。

“知縣大老爺……”跟隨張俊平一塊來的十大家主,見張俊平望著石碑默不作聲,小聲喊了一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光是登記在冊,有地契的良田就有二十萬畝之多!

那麼不在冊的又有多少?

那堆積成山的金銀銅錢,簡直就是對:居之者六根清淨,大得解髒這句話最大的諷刺!

這裡本來是清淨之地,結果卻被一羣凡夫俗子給佔據,打著菩薩的名號,大肆斂財!

無染寺能有今天,也是菩薩借本官之手,清理門戶!”張俊平沒有回頭,揹著手笑道。

“知縣大老爺說的對!

這無染寺已經被玷污,對不起無染兩個字!

菩薩這是借知縣大老爺的手,懲治他們,清理寺院,還寺院一個清淨!”

“好了,不說他們了!

你們也要多想一想,無染寺的今天,也許就是爾等的明天!

無染寺能有今天,是因爲他們犯了貪念,纔有次一劫!

無染寺一千多年來,經歷了數次劫難輪迴,可只要佛教不滅,只要世界上還有信徒,他就不會真正的滅亡!

孔聖傳承也有一千五百年了,也同樣是歷經劫難,可這世界上只要還有讀書人,還有儒家文化傳承,孔聖的傳說就不會破滅,並且每一次渡劫之後,都會爆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這也是一種信仰之力,來自於人類對文化的信仰。

可你們呢?

你們的家族,如何做到,歷數次劫難而不滅?

這是一門大學問,如果能夠悟透這個道理,建立千年世家不是夢!”張俊平轉過頭,平靜的說道。

傳承,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千百年來,歷代皇朝都在研究這個課題。

都希望自己建立的皇朝能夠永續流傳,可最終都變成了史書中的文字。

第一百二十五章蠱惑人心第一百四十四章二嬸的感激第一百六十七章準備燒第二把火(4)第八十二章福星福伯第一百五十八章沂山一日遊第一百五十一章山賊的隱藏身份第七十三章勤奮好學的尹魯第九十八章春種秋收的謬論第一百七十七章喜獲野生宗師(4)第九十八章春種秋收的謬論第一百七十二章被俠義毒害的少年(4)第十三章治家第四十三章兇名在外第一百九十三章土法煉焦(2)第三十一章喜獲隱藏職業第一百一十四章糧食漲價第二十章熱血青年第九十八章春種秋收的謬論第一百九十九章獵殺狼羣第二十九章物傷其類第一百三十章又見忽悠第一百一十章鐵鍋亂燉vs一統江山第一百五十六章淡然無視第二百章誰纔是主角第八章劉府堂前講故事第九章不豢養豪奴不是好權貴第三章馬行街上踏歌行第一百八十三章可願六百萬買我閉眼(1)第一百四十四章二嬸的感激第一百八十七章跑題的飯局(1)第五十四章受歡迎的書院第一百一十六章善用大勢第四十二章蒸餾酒出世第八十五章傳授樁功,收心第三十五章皇帝的沖天怒火第七十六章趙恆的憂慮第一百八十三章可願六百萬買我閉眼(1)第一百二十一章突然出現的大長腿第一百九十四章收服十大家族第七十九章夾帶私貨第一百二十七章簡在帝心第一百二十七章簡在帝心第六十四章利潤分攤,風險分擔第三十六章第九套廣播體操第一百章周敏學農第十三章治家第二百零二章誘餌,陽謀開書三十天的感謝信第一百二十五章蠱惑人心第一百九十八章比試彩頭(1)第八十三章以一敵衆第一百五十四章張俊平的處置方案第一百四十九章意外發現第一百四十三章安排,考驗,婚事定第一百六十章碑林之皇朝更迭(2)第一百六十二章你們搭臺我唱戲第一百三十五章寇相的意見第九章不豢養豪奴不是好權貴第二十二章血洗道觀(盟主加更5)第五十九章臣,有本奏第七十一章痛並快樂的張祿第三十一章喜獲隱藏職業第一百三十六章商人的生命力第一百四十一章邀請名士同行第八十一章記名弟子第四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二十八章不做悲情英雄第八十九章陛下召見第二百零一章黃金大陸,扶桑銀山第五十六章鬥牛,未比先熱第一百九十六章五爪山的金礦第五十七章被噴一臉口水第七十一章痛並快樂的張祿第二十六章攻敵之必救第一百三十六章商人的生命力第一百三十一章人力出租車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二把火燒的很旺(5)第四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八十五章張鳴的新人設(3)第二零八章傳承和信仰第一百九十三章坦白從寬(3)第一百六十三章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四十七章鬥牛比賽第七十三章勤奮好學的尹魯第二百零七章無染寺覆滅第九十三章金甲將軍vs銀角將軍第四十八章找劉家三衙內合作第一百四十五章四大糧商的心裡陰影第五十六章鬥牛,未比先熱第三十八章一個打十個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第七十七章四修五德六藝第一百九十八章比試彩頭(1)第五章垂拱殿哭訴第一百九十三章土法煉焦(2)第一百五十九章張俊平的命題作文(1)第二百章誰纔是主角第一百二十七章簡在帝心第八十八章不一樣的二叔第二百一十章發現藏寶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儋州市| 五河县| 涞水县| 招远市| 襄城县| 彰武县| 陕西省| 徐闻县| 黄梅县| 镶黄旗| 县级市| 收藏| 西华县| 勃利县| 壤塘县| 伊金霍洛旗| 阜城县| 慈利县| 任丘市| 白玉县| 吉隆县| 霞浦县| 广汉市| 鄯善县| 鞍山市| 乡宁县| 鄂州市| 台江县| 石楼县| 本溪| 金华市| 高邮市| 磐石市| 呼玛县| 栖霞市| 高尔夫| 宝鸡市| 惠州市| 靖宇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