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郗家家史

一 郗家家史

郗經綸從山東沿海一箇中等城市考到濟南上大學,碩士畢業後來北京已經多年。漂在北京期間他常常捫心自問我是哪裡人?2011年春節回家奶奶給他一份由住在青島遠親四爺爺編寫家史,還有爺爺寫的家史回憶。那裡面說郗家原本是安徽人。因家貧還不起債交不起地租,大清咸豐七年1857年初,郗經綸已是其第七代傳人那位先祖帶領全家逃到河水剛剛退去黃河故道開荒(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陽今天蘭考決口改道向北去山東)。當時那裡都是荒沙沒有人煙,但是沒有地主不用交租子。那個時代還沒有警察和戶籍制度,郵政電信也都尚未建立。原先那些債主根本找不到郗家人,也就不必還債了。而且郗家後人再也沒回過原來那個地方。至於當時欠債多少家史裡並沒有說,估計是當年老祖宗不識字,沒有留下文字記載不好推測。只說那時候郗家沒有土地,在萬惡的舊社會受地主剝削,交不起租子才欠下高利貸債務。搬到蘇北後先祖帶領家人蓋起茅草屋頂土坯房,打井種果樹開荒280畝,種上玉米、花生、紅薯和冬小麥、元麥(大麥一個品種即青稞)。假如在其他地方家有280畝地就算地主富農了,黃河故道當時剛開始有人墾荒土質很差產量低,一家人勉強能餬口。後來人口增加幾次分家之後,每戶都不到30畝地。

大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黃河故道新家裡,這位先祖長子第3個兒子郗明禮出生,他就是郗經綸這一分支祖爺爺。此時郗家在剛形成時間不長村子裡已經是中等人家,不再住土坯房了。當然也不屬於地主老財生活不是很富裕,當地也有了鄉**開始徵糧徵稅。祖爺爺自幼聰穎異常,5歲開始進私塾讀書14歲考取秀才功名。有了秀才功名以後他仍然在村裡種地,連縣城都沒去過幾次。19歲那年他與同鄉一起到南京參加科舉考試,沒想到考試未能通過沒拿到舉人功名。這對他是一個非常大打擊,感覺幾乎沒臉回去見爹孃。此時一位一起來參加考試並取得舉人功名大哥推薦他去見一位前輩賢達,據說那人後來是同盟會員,中國最早海外留學海歸之一。聽過前輩一番教導之後祖爺爺給家裡寫信,說他決定留在南京不回去了,但保證會和家裡定親姑娘結婚,條件是女方要放腳。結果未來老丈人一位農村秀才給他回信,把他大罵一頓,說他鬼迷心竅放棄功名是誤入歧途。不過信裡最後說婚不能退,想讓我閨女嫁不出去,沒門,我閨女馬上放腳看你還有什麼話可說。他給老丈人回信說畫裡畫的,廟裡塑的觀音菩薩不都是天足,沒有一個是小腳,人家洋人女子天足穿高跟鞋多漂亮。時間不長那位姑娘來信,放腳之後腳變大在村裡招人議論她不在乎。就是過去弓鞋不能再穿,問他怎麼辦?這個問題祖爺爺從未考慮過,他特意仔細觀察了一下附近放腳女子腳上穿的鞋,參考洋人女子腳上穿的船鞋,回信時畫了一張圖,你就做成這個樣子尖頭尖口鞋。

祖爺爺經過那位海歸幫忙進入在洋務運動中開辦一家大型國營企業,成爲工人階級一員。當年南京人口不到今天1/10工廠周圍還都是農村,經工廠里老師傅幫忙他在附近村裡租了一間房子居住。這家企業直到今天依然存在,曾爲國家建設和抗戰立過大功(抗戰期間內遷大後方)。一個沒有任何背景農村孩子進入這家大企業,一開始在車間當工人每天干活超過10個小時自然是非常辛苦。家史裡說當時工廠機器還是以蒸汽機作動力,在鍋爐房燒火半年後因爲他有文化學習認真,被選派到車間皮帶車牀上幹活。頭一位師傅是奧地利人奧特先生,跟著他幹活學習德語和看圖紙,一年後他就能自己磨刀加工很多工件了。工廠從歐美進口了當時最先進設備,但產品和進口貨相比差距很大不能生產軍艦大炮用***,只能生產不會爆炸實心彈,這是北洋水師黃海大戰一艘日艦都沒有擊沉重要原因。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對他產生很大影響,更加堅信革命黨前輩教給他那些道理,中國必須發展工業建設新式軍隊和軍校抵禦外侮才能富強。在他留下筆記裡說工廠產品不能和洋貨相比,工人文化普遍太低,沒有必要技術培訓是主要原因。三年後領導認爲他有文化肯動腦筋學技術工作成績顯著,派他去給一位洋工匠漢斯工程師當助手。漢斯先生老婆孩子都已經來到中國,能說幾句簡單漢語。祖爺爺離開車間進辦公樓,跟著這位洋大人繼續學習德語英語,機械製圖機械設計等課程。他學習十分努力,很快就掌握了機械製圖技術被領導提拔爲技術人員,給他安排了一個辦公桌,成了白領階層一員。洋師傅還向領導申請允許他去路礦學堂旁聽參加考試,甲午戰爭期間工廠十分忙碌,大清戰敗後工廠生產任務不足可以抽出時間去學堂上課。

大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秋天祖爺爺在工廠附近租好房子,家裡把祖奶奶方氏送來和他完婚。方氏比丈夫小三歲,在家裡跟著父親哥哥學過文化,已經提前放了腳。祖爺爺父母和哥嫂還有方家人一起來南京,他們住在旅館裡還大量買東西花了不少錢。10天后他們滿載而歸時,祖爺爺在外國銀行裡存款只剩下很少一點。事後他給家裡大哥和岳父寫信,告訴他們以後少來南京,我實在負擔不起。結婚後他帶著方氏到工廠參觀,讓她去見漢斯先生夫人和女兒。終於說服她同意換新樣式服裝,以後生了女兒不裹腳,還說服鄰居婦女放腳。脫下傳統農村婦女服裝,買布自己縫製換上新式時髦女裝。光緒26年1900年6月太爺爺郗德亮出生,他是祖爺爺第一個孩子,1902年祖奶奶生個女兒郗德虹。1904年祖奶奶生小兒子郗德雨,這一年秋天祖爺爺跟隨洋師傅學習7年,通過路礦學堂畢業考試正式成爲管理人員工資也增加了。1905年春天祖爺爺在南京市區買了一所面積不大平房,全家搬到城裡居住。1906年上級領導給祖爺爺定爲七品(縣處級),發了補服和頂戴花翎。雖說沒考下舉人功名,可跟著洋師傅還有去路礦學堂學習這些年也有了品級和頂戴花翎。他帶全家去照相館合影留念,這是家譜中郗家第一張照片。

1908年3月漢斯先生應邀前往青島,去一家德資企業任廠長,他請祖爺爺一同前往。祖爺爺受革命黨影響認識到大清已經無法挽救,穿上補服帶全家去照相,算是和朝廷做個告別。後來他兩套清朝官服傳給了住在青島四爺爺,1966年夏天破四舊時四爺爺把它藏在箱子最底層保存下來。祖爺爺夫妻二人帶三個孩子回去和方氏孃家人見一次面,和自己爹孃商議後把南京房子讓給家裡二哥郗明川,大哥郗明聞留在原籍繼承家業。當年4月底二哥一家6口搬到南京他們都非常高興,祖爺爺把房子和帶不走傢俱用品都交給他們。幫兩個侄子進學校上學,留下一筆生活費以後全家乘船前往青島。以後郗明川曾去寧波學手藝,回來開了一個裁縫鋪。他小兒子郗德昭1921年開了一個小印刷廠,印刷學校教材和加工包裝紙盒。1937年底日軍進入南京之前,郗德昭全家逃往武漢。他哥哥郗德旅沒走全家只剩一個上中學男孩子郗至銳逃到鄉下,姐姐德慧一家也死了7口人。郗德昭1944年病逝於貴陽,長子郗至鵬1945年底帶領全家搬回南京。解放後他家定成分資本家,以後工廠和其他企業合併,改組成一家大型印刷廠。郗至銳逃到鄉下後曾參加過一支游擊隊,1938年秋這支隊伍被新四軍收編。1940年底他改名換姓被派回南京作地下情報工作,公開身份是電話局管理人員。1947年初任地下黨區委書記,解放後曾任省郵電管理局處長、副局長。

祖爺爺一家到青島以後一開始租房子住,這一時期留下照片裡祖爺爺改穿西服,還學會了騎自行車。1913年春天他買地蓋了一座二層樓德國式別墅,當年青島地方**對私人建房,限制面積和高度房子樣式沒有限制。這棟房子在太爺爺離開去哈爾濱之後歸他弟弟二太爺郗德雨,1967年被**沒收。1984年退還二太爺家後人,四爺爺郗至偉和他姐姐二姑奶奶郗至蕊住在裡面。郗經綸曾在爺爺帶領下進過幾次那座房子,和爺爺家房子大小差不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8月日軍攻打青島,日德大戰爆發前祖爺爺把家人送到濟南郊區朋友家中躲避,自己一個人留守青島。在陷入絕境後德軍投降,1915年1月郗家人返回青島。3月祖爺爺花錢僱人在院子裡修了一個地下室,在廁所裡設了一個通向地下室暗門。日德大戰導致青島很多企業停產,祖爺爺三個月沒拿到工資。日軍佔領青島後大批日本人來到青島,日資企業陸續開張。

1916年初在距離祖爺爺上班工廠不遠處一家日本機械工廠開工建設,工地上來了一位工程師高木英隆先生。此人個子不高常穿西服,在上班路上見到漢斯先生他用英語和德語打招呼。漢斯先生用德語回答,以後兩個人到一家酒館一起喝酒。漢斯先生了解到高木是從德國大學畢業,德語說的很好。他一個人來青島是因爲這裡工資高,兒子和兩個女兒還在日本國內上學,夫人留在家裡照管孩子。以後漢斯先生介紹高木先生和祖爺爺認識,雙方用德語聊天。有時候還進行一些技術交流,私人關係不錯。高木先生曾到家裡做客,和太爺爺用德語交談。1918年秋天漢斯先生退休,因爲德國戰敗國內局勢混亂他一家沒有回國,他兒子繼續在一家工廠上班。1919年太爺爺郗德亮離開家前往奧地利留學,家譜中說因爲從小在家裡跟著爸爸和鄰居德國人學德語。他到學校後雖然有同學說他口音不對,上課和與同學交流沒問題。1920年郗德虹師範畢業開始當小學老師,1922年春她和牛勝文結婚。她公公曾任清軍協統(旅長),參加過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交過手。長子在和八國聯軍交戰中陣亡,女兒嫁個外交官住在歐洲。辛亥革命後牛協統不願打內戰殺自己人,辭去軍職賣掉在原籍家產搬到青島改開汽車行(即汽車運輸公司)。當時有英國利蘭卡車18輛用於貨物運輸,小轎車15輛做出租車用。還有一家小型汽車修理廠,一家銷售各種進口小型機械商行。牛勝文畢業於武備學堂當過幾年軍官,在內戰中受傷後離開軍隊,回家幫他爹經營自家產業。有這樣方便條件郗德虹和二太爺郗德雨都學會了開汽車,1923年郗德雨高中畢業,離開家到北京上大學。

1923年太爺爺大學畢業後進入奧地利一家汽車工廠上班,他想仔細觀察一下歐洲人怎樣辦工廠。家裡不再負擔他留學費用後,1924年秋天開了一家小藥店銷售進口西藥,後來由二太爺郗德雨負責經營,還在1928年春天與別人合資開辦一家小型西藥廠。1926年秋天太爺爺乘火車由滿洲里入境回國,回家後進入一家鐵路工廠上班,把他在奧地利期間所翻譯科技書籍和德奧文學作品拿去出版。以後他一直堅持業餘時間翻譯德奧書籍,在學校兼職教德語。在奧地利期間他還喜歡上了德奧古典音樂,學校放假期間上過鋼琴陪訓班,帶回來30多張唱片,一臺手搖唱機。1927年夏天二太爺郗德雨大學畢業回來,到一家工廠上班。年底由漢斯先生做媒,太爺爺郗德亮和高木英隆先生小女兒高木花子結婚。此時高木先生已經改任一家工廠廠長,但仍然租房居住?;槎Y在教堂舉行,婚宴吃德式西餐。結婚照有兩張,一張新娘穿和服,另一張新娘穿旗袍,新郎服裝不變都是西服革履。高木花子1905年出生,在日本學校畢業後到醫院當護士,1925年秋天來青島在日本人開辦醫院上班。兩個人最初見面用德語加日語交流,太爺爺曾經跟鄰居學過一點日語。家譜中說花子身高1米66,會自己做衣服。結婚前花子保證會學好漢語,但是她還要在醫院裡繼續工作。祖爺爺給她起箇中國名字:郗青花。爲什麼要在教堂舉行婚禮?姑奶奶說她爹不是基督徒,是太奶奶家人堅持要在教堂舉行婚禮。

1929年2月爺爺郗至康出生,1930年4月二太爺郗德雨結婚,二太奶奶龐氏孃家是濰坊附近地主,小腳沒上過學。結婚後纔開始跟著丈夫學文化把腳放開,以後她一生都很少走出家門。二太爺長子郗至隆1931年出生,他1954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湖南一家新建大型企業上班。1959年和當地一位女醫生景哲麗結婚,家安在湖南湘潭。二姑奶奶郗至蕊1951年衛生學校畢業後到醫院當護士,小兒子四爺爺郗至偉醫學院畢業後一直住在青島老房子裡,他當過醫生和醫學院教授。1930年底太爺爺受朋友之邀,到哈爾濱一家波蘭猶太人開辦工廠任工程師。還在一所學校兼職授課,教德語和高等數學。去那裡是因爲工資更高,太爺爺也想去看看東北是什麼樣子,爲什麼那麼多山東人闖關東。到那裡後他每星期給家裡寫一封信,保存下來幾封信是大部分用德文,少量用漢字。太奶奶回信是日文和德文混在一起,叮囑他不許和其他女人來往。太爺爺是否和其他女人有過來往?爺爺回憶說他俄語說得很好和白俄來往較多,曾經帶著他去白俄家串門,參加過舞會和東正教聖誕節復活節活動。一些白俄阿姨對他們父子很熱情,但是否有那種關係那時候他年齡太小不知道。不過太爺爺夫妻從沒爭吵過,太奶奶多數情況下都是服從丈夫決定。1931年5月姑奶奶郗至香在青島出生,10月太爺爺按照妻子要求買了一處房產。前邊是一個二層樓連排門臉房,後面是一個小院子和一座獨立二層樓。那座房子建成時間不長,原房主是山西人急於逃回關內,房子低價出售。房子買下後太爺爺自己住後院,1932年夏天把前邊門臉房出租給一家猶太人。爺爺說當時哈爾濱猶太人超過總人口1/10,白俄數量更多,他小時候朋友中有白俄也有猶太人。按照如今所謂世界城市標準,外國人佔總人口3%,當時哈爾濱外國移民數量遠遠超標了。張大帥和少帥,都是建設世界城市方面前輩。對少帥爺爺認爲他不抵抗讓出東北按律當斬,是個千古罪人對國家沒有正面貢獻。

家中相冊裡有全家人在這個院子裡和門臉房前合影,還有和房客猶太人全家合影。郗經綸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去哈爾濱旅遊,曾經回過這個院子和住戶聊天並在裡面照相留念,後來那一片老房子都被拆除蓋樓。1933年3月漢斯先生賣掉青島房產全家移民巴西,4月太奶奶花子擔心太爺爺人身安全,帶著兩個孩子去哈爾濱,先是在一家醫院繼續當護士。1934年2月太爺爺在國外留學時一位姓鄭同學,從新京(長春)來家裡找他,動員他去市**任職。太爺爺夫妻協商後,他於3月份到市**上班。8月三爺爺郗至閔出生,太奶奶暫時離開醫院回家帶孩子。因爲上面有自己家和二太爺家兩個哥哥,這個孩子成了郗經綸三爺爺。1933年長城抗戰結束後,郗德虹的公公認爲日本人遲早要再次佔領青島。年底牛家賣掉汽車和房子,工廠和商行交給親戚代管,到上海外國租界裡買房子全家搬過去。在上海一家出租車公司裡投資參股,還與別人合資開了一家小型電器廠,自己家開一個食品廠,投資**股市。郗德虹到一所小學任教,1935年秋天起任校長。1936年10月二太爺郗德雨離開工廠,開始負責經營自己家小製藥廠和藥店。

1936年9月爺爺開始在哈爾濱上學,一開始上俄僑學校學俄語。他說這是太爺爺有意安排,讓他多學會一門外語多交些有用朋友,還有不想讓他去日本學校上學。學校裡同學大部分是父母移居中國後出生白俄第二代,也有猶太人和波蘭人法國人,父母身份有前貴族、軍官、藝術家也有普通人。他曾經去過不少同學家,也參加過東正教各種宗教活動。有幾位同學父母知識淵博,對他那些教導終身難忘。1956年蘇聯解凍以後白俄部分人回蘇聯,其餘多數移居澳大利亞等國離開中國。爺爺在俄僑學校上到小學三年級,弟弟妹妹後來到長春上學在學校沒學過俄語,回到家裡太爺爺還要讓他學習漢字和德語,讓他們三個人練習讀德文書。每年夏天太奶奶帶三個孩子去松花江邊游泳,還讓兩個兒子跟著白俄學習擊劍和拳擊。太爺爺讓三個孩子跟著白俄老師學習俄語俄文,學校放假時在家裡讀俄國小說。太奶奶對此表示反對說學俄語沒用,兩個人協商結果是女兒不用學俄語只學德語。她星期天帶孩子去天主教堂太爺爺不去,但是也不反對。後來爺爺告訴郗經綸,他爹真是有遠見,解放後俄語還派了大用處。他能看俄文書籍,和蘇聯專家交流不用翻譯。去哈爾濱旅遊時爺爺帶郗經綸和妹妹經美進了一次天主教堂和東正教堂,當年他曾經進過那座猶太教堂依然保留,但不開放也沒有維修。爺爺給他們講了當年在教堂裡發生的一些事情,郗經綸感覺教堂裡面空間真是太小了。爺爺說當年這裡人口不到今天1/10,市區面積也不大,不過猶太人佔總人口1/10。他小時候進過東正教堂,跟著猶太人去猶太教堂聽過猶太教拉比佈道,跟他們來往自然就學會了俄語,上俄僑學校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1937年7.7事變後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前,郗德虹和丈夫公婆商議,上海以後肯定也要開戰,家裡財產要儘早轉移。牛家馬上賣掉部分財產,把**股票全部賣出錢存進美國銀行,大兒子牛利海請朋友幫忙送到美國去上學。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後牛家投資工廠遭日機轟炸損失很大,剩餘部分後撤大後方,牛勝文非常後悔沒沒早點後撤。日軍全部佔領上海前,出租車公司部分汽車撤離上海去南京,其餘車輛停止運營。撤離上海那些出租車以後撤往湖南,由其他股東做主全部賣掉,把賣車款通過銀行匯給牛家一部分。食品廠和前邊門市位置在租界裡,仍然能繼續經營,維持牛家日常生活開支。而且隨著大批難民涌入租界,食品廠銷售額還增加不少。從1938年春天開始,牛勝文即和新四軍來往暗中幫他們採購運輸物資,也和軍統有來往,爲他們提供掩護。1944年夏天他身份暴露,夫妻二人被捕入獄。

1935年6月太奶奶讓房客離開,利用前邊門臉房自己開了一家小飯館。僱用中國廚師做中國菜,她自己動手做日本料理。爺爺說小飯館開張後,他母親每天都非常忙。要外出採購在後廚做菜,晚上關門後讓爺爺幫她結賬。星期天爺爺到櫃檯幫忙收錢,全年都沒有休息日。1938年2月太爺爺到長春僞滿洲國**財政部工作任副局長,在那裡租房居住。後來太奶奶嫌哈爾濱冬天太冷收入不多,開飯館實在太累。1939年7月把小飯館和房產賣給別人,搬到長春居住。太奶奶因爲照看三個孩子在長春沒有出去工作。爺爺說他們在長春居住房子和學校都是剛完工,長春到處都是工地在進行建設。到長春後爺爺轉到普通學校,學生裡也有幾個白俄和日本人。學校有日語課,剛開始很不適應回家要太奶奶給他補課。在長春時郗家是樓房自己一個小院,距離學校不遠,鄰居幾位長輩後來都被定爲漢奸。1942年9月全家南下搬到煙臺。太爺爺到一家銀行任地方分行行長,在一所學校兼職教德語和高等數學,太奶奶花子到一家醫院手術室當護士。家譜裡說此時她已經能說一口東北口音漢語,平時在家穿和服出去上班夏天穿連衣裙,其他季節穿褲子很少穿和服。

到煙臺後弟弟妹妹繼續上小學,爺爺開始上中學。他們三個都感覺這裡比東北條件好,冬天不是冰天雪地,市場上有本地產蔬菜水果。家史中說當時日本**和軍部極力封鎖消息,但是太爺爺從蘇聯和美國電臺短波外語廣播中瞭解到了太平洋戰場,日軍中途島戰役打敗仗真實情況後,支持妻子離開長春南下決定。如果再晚點離開長春,那房子恐怕很難賣出去。繼續在僞滿**任職,到抗戰勝利後也許會被作爲漢奸處理。到煙臺後先租房住,太爺爺拿出積蓄在城市邊緣買地建起一座二層樓,周圍建起院牆,院子裡種上三棵棗樹一架葡萄。長春當時正在不斷擴大,煙臺世面蕭條,地價房價都比長春便宜不少。一開始太奶奶只相信日本大本營戰報,不相信美蘇廣播裡日本海軍已經遭受巨大損失消息。後來戰局日益惡化,市場上能買到東西越來越少,太奶奶才發現大本營戰報裡充滿謊言,把打敗仗說成是轉戰它地。爺爺說中途島戰役和瓜島日軍大敗消息太爺爺當時只告訴了太奶奶,沒有告訴其他任何人??箲饎倮崽珷敔敳鸥嬖V他們這些事情,在給學生上課時講述了太平洋戰爭歷次戰役過程,很受學生們歡迎。

1944年11月祖爺爺在青島去世,太爺爺帶全家回青島奔喪。後來爺爺說當時祖爺爺病不算嚴重,但是受戰爭影響買不到進口藥物醫生也沒有辦法。太爺爺妹妹郗德虹因丈夫參加抗日活動被捕,無法回來參加葬禮。牛家食品廠和小商店被日本人霸佔,房子沒有被沒收。沒了生活來源郗德虹小兒子牛利北去楊樹浦發電廠當工人,那家發電廠曾號稱遠東地區最大發電廠。大女兒牛利燕被已經定親婆家接走,小女兒牛利屏繼續上中學。1945年抗戰勝利後郗德虹被釋放,她丈夫牛勝文已經死在獄中。牛家食品廠和小商店被收回,郗德虹不再當小學校長,自己負責經營企業。小兒子牛利北離開發電廠去上大學,10月份大女兒牛利燕正式結婚。牛家小轎車被日本人沒收找不到了,國民**從接收物資中給她家一輛雷諾小轎車。年底牛家投資電器工廠遷回上海原址,牛家收入增加不少。1946年夏天牛利海在美國大學畢業回國,承擔起經營牛家企業責任,郗德虹不再出去上班,只在家做家務以後看孫子。8月郗德虹帶著孩子回一趟青島,看望自己母親和牛家親戚。與丈夫叔叔家人籤協議,把那家商行和修車鋪送給他們。1947年3月食品廠遷出市區進行擴建,秋天新工廠建成投產。爲運輸貨物,牛家買了10輛美國造道奇卡車,空閒時也爲其他企業運貨掙錢。

1945年8月24號八路軍解放煙臺,日本人被遣返回國,太奶奶爲安全改穿旗袍去上班。日本戰敗投降太奶奶很難過在家裡痛哭,她知道自己不能離婚也不能回日本。在此之前太爺爺已經把美蘇短波廣播裡戰報告訴她,她也知道日本艦隊損失很大,孃家大侄子已經戰死,但沒想到日本會投降。想去青島見孃家人,八路軍正在攻城交通中斷無法前往。與青島長途電話和郵政通訊全部中斷,電報聯繫中斷前一天,高木英才給太奶奶發來一份電報,通知她自己一家準備回國。等到第二天上午太奶奶去電信局準備回個電報,那裡工作人員告訴她電報線路已經中斷。一直到1947年底郵局才能往日本發郵件,她按照家裡舊地址給日本去信,收到姐姐回信,告訴她哥哥姐姐家裡情況。

1947年秋天國民黨軍隊進攻煙臺,太爺爺隨解放軍部隊撤往解放區。脫下西服換上解放軍軍裝,家中相冊裡有他穿軍裝和解放區各位領導合影照片。解放區**領導找他談過後任命他爲一個縣副縣長,主管工商業和金融,因爲有這段經歷後來他享受離休待遇。1948年10月煙臺二次解放後太爺爺回銀行繼續任行長,同時在學校兼職講課教高等數學機械製圖。1949年10月各家銀行合併成中國人民銀行,上級派來一位老八路曲志仁任行長,太爺爺改任副行長。太爺爺說合並後業務量大幅度增加,曲行長剛從戰場上由軍人改任銀行行長不熟悉業務,銀行具體業務都由他負責。解放後人口增加,郗家這個地方成了市區一部分,土路改成瀝青路面,附近有了繁華街道。幾十年後種在路邊小樹變成大樹,解放後才建立學校成了家長都想把孩子送進去重點學校。1995年爸爸和叔叔達成協議,爸爸在大門東邊修一個車庫,叔叔在大門西邊修一個車庫,把院子裡一半空間給佔用了。

家裡存有上百幅在哈爾濱時期家人照片,還有十多本當時風景照片。爺爺說當年太爺爺是個攝影愛好者,他買了一個135,一個120兩臺德國相機。家裡曾存有上萬張歷史相片,那些照片今天都是珍貴歷史資料。風景照片是把大部分照片捐給一所大學圖書館後剩餘部分,兩臺相機後來爸爸和叔叔每人分了一臺作爲紀念品收藏。1943年秋天高木英隆先生因病去世,埋在青島郊區一個外國人公墓裡。家譜裡有他墓碑照片,還有太奶奶花子穿和服和她哥哥高木英才在墓碑前照片。以後人民公社時期外國人公墓被拆除,棺木火化深埋墓碑拿去蓋房子公墓成爲耕地。2003年這塊地被開發商買下,變成一片高樓。高木英才在他母親1934年春天去世後,帶領全家從日本來青島。他到港務局上班,日本福岡老房子給他大妹妹純子一家居住。高木家買下一所離開中國去澳洲英國人留下房子,以後高木英才大兒子參加日本海軍。分配到一艘巡洋艦上當炮手,1944年軍艦在菲律賓附近被美國飛機擊沉陣亡。

1945年9月高木英才帶小兒子英夫和女兒回國,房子交給太爺爺弟弟二太爺代管。傢俱放在那裡,帶不走那些鍋碗茶具瓷器衣服書籍等,由二太爺給收起來,以後大部分交給三爺爺。這所房子一開始對外出租,太爺爺老兩口1949年8月纔去一次青島,到區**去辦理房屋產權手續,領取房產證。解放後這所房子爲避免被**徵用,太爺爺和在青島他弟弟郗德雨籤協議,先由他家人居住。以後收回來由爺爺弟弟,三爺爺郗至閔一家居住,房產證也改成他名字。爺爺說他外公英隆先生曾留下遺囑,日本與美國交戰必然失敗,即使留下紙幣也會大幅度貶值。所以他通過青島中國人開辦銀行,把家中存款大部分換成金銀首飾和金條,並且分成了三份,三個兒女每人一份。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購買金銀首飾被當時日本**嚴格禁止,他暗中進行黑市交易,也不能經過日本銀行,因此叮囑兒女一定要保密。遺囑中還讓兒女暫時不要坐船,以免被美國潛艇擊沉送命。高木英才回國後把純子那份金銀首飾和金條交給她,其餘部分拿出一些賣出在東京買地蓋房子,送兒子英夫去美國留學。他自己和朋友一起開辦一家小公司生產電器元件,他退休以後公司交給女婿去經營。

爺爺郗至康1948年8月去上海上大學,他說當時煙臺被國軍佔領,可以坐船去上海,等到10月份解放軍二次解放煙臺交通中斷他就無法回家了。到上海後他還與姑姑郗德虹家人見了面,她家有兩個表哥一個表姐一個表妹。去上學時爺爺帶了一些銀元一根金條和一張銀行匯票,銀行匯票拿去交了學費,金條在外資銀行換成美元,美元和銀元花完後學費和生活費都由姑姑負責。爺爺說當時在學校非常節省,家裡送不來學費,姑姑家也有困難。金圓券導致經濟崩潰,姑姑家除去部分資產提前換成外匯存在美國銀行以外,財產受到很大損失。不得已節衣縮食,把家裡傭人都辭退了。食品廠沒錢買原料,產品也賣不出去年底停產,電器廠仍在繼續生產。1948年12月26號星期天下午牛利海和莫雅琳在離上海外灘不遠聖三一教堂舉行婚禮,爺爺前去參加婚禮。女方是浙江人小個子,1947年在美國醫學院畢業後回國。先到杭州西湖邊上一家醫院上班,結婚前來上海到一所大學當老師?;檠缭谝患绎埖暄e舉行,牛家提前從外資銀行取出美元付款,規模也不大隻擺了兩桌。女方父母從浙江金華趕來參加婚禮,在牛家住了8天。

表哥牛利海對爺爺說,國民**要百姓交出金銀外匯換紙幣是搜刮民財。國難當頭只有把**手裡金銀全部拿出,做成金幣銀幣投放市場才能挽救危機,濫發紙幣只能導致**倒臺。1949年初學校放寒假時因爲無法回家他去了一趟南京,找到遠親至銳和至鵬並與他們全家合影留念,在家中相冊裡有那次見面留下照片。金圓券不斷貶值學校拒收,爺爺只好讓他姑姑從外國銀行取出美元拿去交學費。1949年4月祖奶奶方氏去世終年72歲,由於解放軍圍城無法離開。解放軍進入上海後人民**幫助企業恢復生產,食品廠重新開工生產,7月學校放假後爺爺纔跟著他姑姑郗德虹和二表哥牛利北一起去青島給祖奶奶上墳掃墓。和二太爺家人見一次面,坐火車回自己家。牛利北大學畢業後先是重回發電廠,抗戰勝利後發電廠進口了新設備,是當時中國設備最先進發電廠。1951年秋天他被調去參加建設新電機廠,在那裡工作到退休。

牛利燕1949年秋天參加工作,和她媽一樣當小學老師。爺爺到上海後參加學校課餘擊劍隊,因爲有小時候基礎很快就成爲學校第二名,後來曾代表學校參加上海市擊劍比賽,獲得第4名成績。1951年學校放暑假時太爺爺去上海探望郗德虹,和爺爺一起去南京與那些遠親見面。在郗至銳陪同下去蘇北黃河故道,與留在那裡種地家族成員見了一次面,帶著相機給他們留下一組珍貴照片。爺爺說後來與這兩個地方遠親曾有過多年書信來往,出差路過南京時去見過面。困難時期太爺爺曾給蘇北老家親戚寄過錢和全國通用糧票,幫他們度過***,雖然早已出了五服但畢竟是一個家族。爺爺1952年畢業回來到一家修船廠上班,回家後仍然抽時間練習擊劍。9月大學院系調整,太爺爺因爲曾在奧地利7年,翻譯過大量德文書籍小有名氣,被調到濟南一所大學任教工資也提高了。太爺爺想在濟南買一處房產,太奶奶堅決反對只好作罷。後來學校在一座抗戰前建設筒子樓裡給了他兩間房,奶奶說爸爸小時候去那座樓住過還留下了照片,只不過他當時太小沒印象。那座樓裡面是水磨石地面,過去是城市白領階層專用。1953年5月姑奶奶郗至香結婚嫁到大連,她丈夫是鐵路機車廠工程師。太爺爺出錢給她在大連買了一所房子,把太奶奶首飾給她一半就算是把家產分割完畢了。

爸爸上大學結婚實現兒女雙全爺爺奶奶結婚實現兒女雙全到煙臺上學到煙臺上學郗家家史郗家家史當上北漂爺爺奶奶結婚實現兒女雙全當上北漂爺爺奶奶結婚和村姑童仙悅結婚和村姑童仙悅結婚郗家家史爸爸上大學結婚和村姑童仙悅結婚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爸爸上大學結婚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實現兒女雙全到煙臺上學當上北漂爸爸上大學結婚到煙臺上學爺爺奶奶結婚實現兒女雙全實現兒女雙全爺爺奶奶結婚實現兒女雙全郗家家史當上北漂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爸爸上大學結婚郗家家史當上北漂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到煙臺上學和村姑童仙悅結婚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爸爸上大學結婚實現兒女雙全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奶奶結婚爸爸上大學結婚爸爸上大學結婚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到煙臺上學和村姑童仙悅結婚實現兒女雙全爸爸上大學結婚當上北漂當上北漂和村姑童仙悅結婚爸爸上大學結婚爸爸上大學結婚爸爸上大學結婚和村姑童仙悅結婚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爸爸上大學結婚到煙臺上學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爸爸上大學結婚爸爸上大學結婚爺爺奶奶結婚當上北漂到煙臺上學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郗家家史當上北漂爺爺奶奶結婚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跟著爺爺奶奶去日本探親爺爺奶奶結婚爸爸上大學結婚和村姑童仙悅結婚當上北漂當上北漂爸爸上大學結婚當上北漂到煙臺上學郗家家史到煙臺上學實現兒女雙全郗家家史郗家家史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奶奶結婚實現兒女雙全實現兒女雙全爺爺奶奶結婚到煙臺上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县| 房产| 静乐县| 海口市| 区。| 墨江| 尚志市| 尚志市| 阜城县| 长海县| 临泉县| 寿阳县| 隆尧县| 西昌市| 鹤山市| 嵊州市| 河北省| 呼和浩特市| 侯马市| 嘉义市| 从江县| 泰州市| 裕民县| 桦甸市| 千阳县| 缙云县| 囊谦县| 肇源县| 金昌市| 集安市| 资溪县| 开江县| 黄大仙区| 新宁县| 富民县| 马边| 蚌埠市| 依安县| 衡水市| 安吉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