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負所托

可衛揚也注意到,熊儀攥緊拳頭,他說這番話並非其本意,只是礙於天子姬宜臼的顏面,若不當著天下卿士的面向衛揚賠禮道歉,只怕楚地這塊封地就會被收回,對熊儀而言,他萬不能讓此事發生。

“楚君,您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因爲一件小事就能耿耿於懷至今,縱觀天下諸侯,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位。”

熊儀連連諾道:“王上教訓的是,臣知道錯了。”

“知道錯就好,孤也不再責罰你了,至於衛侯,此事既然是由楚君提出來的,還望您回到衛國後,定然要找到晉世子姬還的下落,以給天下人一個交代,給楚君一個交代,否則,今天孤說的一番話豈不是誤會了楚君,到那時,孤可是得與您一同向其賠不是才行。”

有天子姬宜臼替衛揚作證,天下卿士縱使對此事有所懷疑,也不敢在天子面前直白地說出來。

卻見衛揚迎步上前,拱手一揖,回道:“臣定然不負王上所託,晉世子姬還既然是從衛國大牢逃離,那臣定然會將他擒拿回來,以證自清。”

“好,明日,你與方伯一同出發,回到衛國,同時,明天也是齊侯千金出嫁趕赴衛國的日子,孤要親自迎送。”

“臣等遵命。”

...

此次招婿之試,衛揚一人可謂是出盡風頭,不僅有大周天子姬宜臼親自前來齊地爲之喝彩,貴爲天子的姬宜臼還親自在天下卿士面前替其作證,證明其不會故布陷阱,也不會自導自演讓晉世子姬還逃離的這一場戲。

如若此事爲真,貴爲天子的姬宜臼還將與衛揚一同向楚君熊儀賠個不是,此消息一傳出去,天下人皆爲之震驚,就連被關押在大牢裡的姬餘臣與虢公翰兩人,也對姬宜臼做出這個決定感到不可思議。

“他怕是瘋了吧,區區一個衛侯而已,有必要把自己的威名也一併給壓上麼,難道二王並立局面結束後,天下間就再無能與之相抗衡之人?”在大牢裡,姬餘臣聽聞此消息時是大驚失色。

“哼,這就是你們叔侄之間的差距了,姬宜臼之所以會這麼做,顯然是因爲此事完全有利於衛揚,試想一下,這晉世子姬還本就是晉國人氏,他從衛國大牢逃離,難道只能怪衛侯,與其這麼說,倒不如說此事是衛侯與晉侯兩人都有責任。”

“只不過晉侯姬仇貴爲方伯,實力強盛,現在更是在攻下攜地城之後名聲大噪,姬宜臼若是想指摘他的不是,只怕他的天子之位可就不保咯。” шшш⊙тт kan⊙c ○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姬宜臼之所以能登上大周天子之位,全賴於晉侯姬仇,也正因爲此,姬宜臼纔會把最重要的方伯之位封賞給他。

虢公翰向大牢外望去,曾幾何時,他可是攜地司徒,有精兵數萬,足以與天下諸侯相抗衡,而現在,他卻淪爲階下囚,這一幕何曾讓人唏噓不已。

“罷了罷了,既然我已被打入大牢,也沒資格在這兒感嘆他人。”虢公翰嘆嘆氣,離開此地已成爲奢望。

...

晉世子姬還還未曾被抓回來的消息傳到齊國後,一時間引起衆卿士轟動,畢竟姬還是背棄盟約、背叛盟友之人,領兵攻打衛國城不說,此次還從大牢裡逃了出來,於衛揚、姬仇兩人而言,皆是臉上無光。

此次回到衛國,衛揚定然要親自把姬還給捉拿歸案,否則,就無法向王上交代。

擇日啓程,在天下人的注視下,衛侯衛揚與晉侯姬仇一同出發。

他們的離開之所以會引來天下人的注目,究其原因便在於衛揚身邊之人,那便是齊侯的千金,貴爲齊國公主的莊姜。

這還是莊姜第一次出遠門,而且她所嫁之人是衛國君主,此次回衛國,也傳來一段美名。

“衛侯,此次回去,可得一路小心,這齊侯可是把他的寶貝女兒託付給你了,還有孤的名望也託付給你,你若是不能把姬還給抓回來,只怕是對不起孤在天下諸侯面前替你作證了。”

此事不僅與衛揚有關,更是與在天下卿士面前爲衛揚作證的天子姬宜臼有關,他之所以敢相信他,原因便在於此,一方面是因爲在攻下攜地城之後,晉侯姬仇的實力越發強盛,另一方面,便是因爲衛侯衛揚生擒那攜地司徒虢公翰,其能力得以顯現。

卻見衛揚一躍而下,緩緩走向姬宜臼,拱手一揖,言道:“王上,臣定不負王上所託。”

此次若是能抓回姬還,便能扭轉乾坤,於衛揚、於姬宜臼而言便能瞬間拽回顏面,當然,一切盡在衛揚掌握之中。

“你可得記住,孤的顏面可都在你手上了,若是失敗,孤可無顏面對天下諸侯。”姬宜臼笑著說道,無論此事是否是衛揚自導自演的,身爲天子的姬宜臼都相信他,畢竟衛揚是救下自己王妹之人。

...

另一邊,衛國城內,在荀成引開圍在府外的侍衛後,姬還這才偷偷從府邸溜出來,若他猜的不錯,夷風定然已經知曉他躲在荀成府邸,只是礙於荀成貴爲天下名將的顏面,看破卻不說破罷了。

正因爲此,夷風纔會耐心等待,直到晉侯姬仇領兵趕來,唯有如此,方能讓荀成讓步,可也正因爲此,姬還纔要想方設法,在姬仇趕來之前離開衛國城,否則,等姬仇趕到,他若是再想離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在荀成離開府邸之後,府外的侍衛雖然數量減少了些,可也有不少人守在府外,若是貿然從大門離開,豈不是會打草驚蛇,從而暴露自己的位置所在。

現在元蒙正率兵在城外尋找他的下落,一旦他的行蹤暴露,元蒙便可以立刻領兵趕回衛國城內,到那時,天羅地網一旦佈下,他可就沒有逃離之地了。

正這樣想著,才發現府外侍衛們議論紛紛起來:“快走,夷風先生讓我等去城門口。”

“爲什麼?”

“君上與晉侯要回來了。”

“可現在晉世子姬還還沒找到,我們怎麼能擅自離開呢。”

“不管這麼多了。”

第三百十一章 保護莊姜第三百零八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二百零一章 比較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三十六章 麻煩降臨第三百十六章 真正麻煩的對手第六百九十八章 追悔莫及第四百九十七章 轉移話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很重要的承諾第六百九十九章 一場鬧劇第一百八十八章 回程途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機緣巧合第五百六十章 心中的苦澀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乍一看也不無道理第八百六十六章 莫要抱有過高的期待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之常情第五百二十章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第一百二十四章 輔佐第八百四十七章 一切皆已瞭然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耐煩第二百五十二章 元蒙答應幫助第二百九十六章 赴約第三百九十六章 激將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拖延時間第八百二十三章 如何處置第二百四十三章 終於回到衛國第七百六十三章 識破計策第九百零二章 大捷第八百六十二章 失望透頂第五百五十八章 照事實說話第七百七十一章 闖寨第二百十二章 得臣的疑問第三百七十七章 毫不悔改第三百八十九章 需要防備之人第八百十九章 名不虛傳第八百二十九章 後續走向第八百七十五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七十章 不好對付的衛文第三百九十六章 激將法第二百四十章 只能靠自己第二百三十章 時間靠近第六百四十六章 留下一個好印象第一百四十六章 請求衛揚的幫助第九百零六章 莫要違背承諾第七百九十三章 好棋還是壞棋第七百八十二章 恭候多時第五百四十九章 刻不容緩第一百三十一章 替代第一百二十九章 王上來訪第六百九十六章 迴旋餘地第八百零四章 孤立無援的境地第二百八十四章 尋找大哥幫忙第九十二章 線索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齊侯的書信第九百十章 魂不守舍第六百三十七章 顧及顏面第五百七十九章 衛文的懇求第一百三十一章 替代第八百五十章 不能養虎爲患第七百五十五章 靜待答覆第二百五十二章 元蒙答應幫助第三百九十章 回顧迷宮山的比試第九十五章 深思熟慮第三百零三章 驚愕第七百四十八章 沒有破綻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團聚第一百六十七章 來自衛國的書信第九百二十五章 料事如神第三百零九章 將功贖罪第三十二章 公主府周圍的人影第四十九章 啓程回衛第二百四十二章 來之不易第七百三十三章 絕妙的一招第九百四十三章 懷恨在心第七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六百六十二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衛揚大發雷霆第二百零一章 比較第九百二十三章 興師動衆第七百八十三章 尚有餘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明哲保身第五百三十七章 書信的真實性第一百六十八章 姬弗湟帶來消息第七十八章 互有好感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能置於險地第二百六十章 盧地酒館第二十七章 略微過分的要求第六百八十三章 推敲第三百九十二章 行蹤暴露第四百二十章 綜合考量第五百零三章 心有餘悸第六百五十六章 終要面對第七百六十六章 無出其右第五百四十九章 刻不容緩第九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章 對比鮮明第八百十章 焦慮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化德县| 德令哈市| 湖口县| 尖扎县| 德钦县| 德州市| 噶尔县| 军事| 丰顺县| 凯里市| 边坝县| 宣化县| 铅山县| 新泰市| 大渡口区| 旅游| 阳高县| 六安市| 六安市| 连城县| 高要市| 华容县| 扶沟县| 任丘市| 酉阳| 山阳县| 玛多县| 邻水| 泰安市| 南和县| 永清县| 清镇市| 弥渡县| 巨野县| 清水河县| 曲麻莱县| 蒙阴县| 紫阳县| 溧水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