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章 視 察

陛下,請。”

輕車從簡,李二陛下偕同承乾太子、房玄齡、長孫無忌、孔穎達、魏徵、將作監閻立德,工部尚書、侍郎一行人,到衛府的印刷作坊視察。大清早,衛螭就領著人在莊子的路口候著,迎接大唐君臣的到來。本來還想整兩列孩子在路口站著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不過,時間不允許,只能作罷。

迎著人直接去印刷作坊。目前,衛府的印刷作坊只是私人性質的,規模小,印刷能力弱,目前全力趕工孫思邈著作的醫書以及醫學院需要的,衛螭夫妻編纂的教材,還有些吃力。幸好第一批學生人數少,不然,還真是個大工程。

李二陛下這是第二次到衛府莊子上,舉目遠眺,掃視一圈後,道:“子悅啊,看來你的夫人管理家業能力不錯,短短三年時間,這莊子已經大變樣了。”

隨著玉米、大白菜、番茄的引種,還有蚯蚓養殖的展開,衛府莊子確實已經大變樣了,中國的老百姓嘛,觀念都比較樸素,日子好過了,第一件事就反映在住房上。家的觀念,已經深深刻在骨子裡,不然,現代中國的房地產哪會那麼紅火,老百姓也不會拼死拼活的就爲了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而債臺高築了。

衛螭呵呵笑道:“謝謝陛下誇獎,這不是微臣在司農寺做過幾天官嘛,學了不少農事上的東西,這日子。只要肯幹,肯下苦力,總會慢慢轉好地,也是鄉親們勤勞,不然,我們夫妻做再好也沒用。”

李二陛下笑笑,沒說話,領著衆人朝印刷作坊去。到了作坊。師傅們正熱火朝天的趕工中。爲了醫學院的教學需要。僅有的十來個工人還分廠三班倒。日夜趕工。按照平時的話,清早正是上晚班的剛下工,到職工食堂吃飯,上白班的剛剛來接手的時候。因爲有李二陛下來參觀,昨天晚上破例沒有開工,早上地也還沒開始,等著迎接李二陛下。

“參見陛下。”

作坊地老老少少們。一起給李二陛下行禮。李二陛下道:“平身。子悅,讓他們開始吧,朕要看看活字印刷究竟是如何操作地。”

衛螭“嗯”了一聲,道:“師傅們,準備一下開工吧。陛下,準備需要花費一點兒時間,請稍待片刻。”

“無妨。朕稍等片刻就是。”

印刷作坊的工人,都是周木匠介紹的。還有些是閻立德給介紹的。當初衛螭說想請幾戶工匠,自家建一個印刷作坊。很多大戶人家都有,閻立德也不以爲意。還真給他介紹了好幾個技藝嫺熟的印刷師傅,再加上週木匠給介紹的,湊到一起,拼成了這個印刷作坊。

這些匠戶的戶籍已經遷到了衛府,家也搬了過來,如今,家裡地男人們都在印刷作坊上工,女子們在家蓄養家禽,小日子,過的也算有聲有色,都很慶幸當初能遷到衛府莊子來,不然,他們還在過著貧窮日子呢。這時代的匠戶,沒地位不說,還很貧窮,得到的收入堪堪夠餬口,餓不到肚子而已。

匠戶們的房子距離印刷作坊不遠,上工方便,因爲今天李二陛下要來視察,家眷們都躲在屋裡,不敢出來,偶爾有個小娃子探頭探腦的伸出來偷看,也被他娘在腦袋上敲了一下給拉了回去。

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一人分發一個口罩,遮擋刺鼻的墨汁味道,才領著人進入工作間。印刷作坊的工人們,都穿著統一地長袍,戴著口罩和袖套、皮手套,不露出一點兒皮膚,嚴格按照規範操作。

李二陛下等人,一路工序看下來,看著一張張紙張上被印滿字體,裁剪、裝訂,流水線作業,又快又有效率,看得衆人嘖嘖稱奇。

孔穎達老爺子定定地站在負責印刷的工人旁邊,看著他動作流暢的把一頁頁書紙印刷出來,神情專注,眼中滿是喜氣。

李二陛下則是拿著幾張印製好地書頁看了看,問道:“子悅,爲何這裡空缺了一塊?”

衛螭伸頭看了看,道:“陛下,那個空白是留著印刷圖案的。我們現在印刷的是醫書,隨書附帶有藥材的形狀、圖案,以方便學生辨識。”

李二陛下點點頭。待轉了一圈出來,見識了一番活字印刷術的神奇之處出來後,李二陛下感嘆道:“果真是個好方法,只要紙張、人工能跟上,想要多少本書,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隨著書籍越來越多,我大唐識字的人也會更多,有才學的有才之士也會更多,到時候,朕又何愁人才不夠!哈哈……”

李二陛下朗聲大笑,羣臣連連恭賀。衛螭跟著祝賀,心中嘀咕著,話說,活字印刷還是他家的東西吧,還沒變成李二陛下家的吧,咋就一個二個的語氣就像是一切都是李二陛下家的一樣呢!

衛螭略一沉思,道:“陛下,這個活字印刷術,微臣以前也只是聽說過,知道其中的原理,具體操作,都是作坊裡的師傅們研究出來的,因爲誰也沒具體弄過這個東西,耗時很長。微臣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找來這些師傅,最近才研製成功,可謂歷盡艱難。我們衛府家小業小,印刷作坊只能自己用,人力不足,無法承接外面的活計,如果陛下有意,請派將作監或是工部的師傅們來學,到時,想印製什麼,都有朝廷說了算。”

李二陛下瞟了衛螭一眼,笑罵道:“你這滑頭的貪財小子,不用和朕強調其中的艱難,朕不會白要你的東西!”

衛螭嘿嘿憨笑,道:“陛下是誰啊,當然不會訛臣民的東西。臣只是說明情況罷了,陛下。諸位大人,已到午飯時間,如不嫌棄,就在敝府用頓便飯如何?我派人去採摘了不少新鮮茶葉,準備了一桌茗菜宴。”

李二陛下一奇,問道:“茗菜?!這是何物?”

房玄齡老爺子也摸著鬍鬚笑道:“陛下,《晏子春秋》上曾記載,晏相齊景公時。食脫慄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子悅說的茗菜。應該就是此物,對否?子悅。”

衛螭笑道:“房相說地對,就是那個茗菜。不過,我家的這個,種類多一些,

別人學來的,也算是一道雅食。請陛下和諸公品嚐。

孔穎達笑道:“晉時名士常有嫩茶葉入粥的吃法,雅稱茗粥,如今,衛子悅有茗菜宴,確實當嘗。”

衆人說說笑笑中,迴轉衛府。飯菜已經準備好了,在衛府那偌大的飯廳裡,茶葉餡兒餃子。還有若干菜式。不太多,一桌茶葉宴,衛螭只搗鼓出二十一道菜式。加上餃子二十二道,最多就還有一個茶水泡飯,好在分量足,不怕不夠吃。

李二陛下笑道:“這裡不是朝堂,諸公無須拘禮,來來,都坐下,一起嚐嚐這衛府的茗菜宴。”

當下,李二陛下做了首位,各自坐下,歡歡喜喜的嚐了衛府的茗菜宴。待一桌菜吃完,看錶情,人人都吃得很滿意。衛螭又大吹特吹了一番茗菜地保健作用和好處,且做法也不難,聽得衆人一陣點頭,表示以後要經常吃。

李二陛下帶人來參觀過後,第二天將作監、工部地工匠就來了,與衛府地師傅們一起,學習活字印刷術,甚至還有幾個手藝不錯的工匠在學會後,提出了不少改進方案,讓活字印刷術的發展和應用更加趨於完善、便捷。

爲此,李二陛下好好獎勵了衛螭一番,金子那是成斤算的,一次給了五斤,食邑又給加了五十戶,田產也相應有了增加。可憐滴衛螭,剛剛解決了人手不夠的問題,馬上又有問題來了,還真是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了。不過,這些小煩惱,比起收穫來,那都是微不足道的,衛螭趕緊謝恩。

孔穎達道:“虧得子悅的奇思妙想,今後,我大唐地讀書人都應該感謝你纔是。”

衛螭連忙道:“孔大人過譽了。這功勞,說全部屬於我,那是謬讚,其實,功勞大部分應該屬於那些匠人師傅們。我不過是聽說過這種印刷方法,大概知道怎麼一回事兒,要具體的實現,還是靠匠人師傅們兢兢業業的去努力,如果不是他們認真嚴謹,願意花心思去思考,去研究,這個方法能不能實現,還是未知數。畢竟,我也只是懂得醫術,並不懂得印刷技術,說來,子悅只是門外漢,沒有內行人實際操作,活字印刷是做不出來的,不敢居功,起碼也不敢居全功。”

這話說的衆人一愣。看來這些達官貴人們,還是不習慣沒認識到匠人的重要性啊。這是一個時代的觀念,沒辦法。衛螭在心中微微嘆息,旋即一笑,正因爲這樣,他纔要努力不是麼?

李二陛下大有深意的看了衛螭一眼,笑道:“這話說地也算中肯。就像你說地一般,汝不過醫生爾,以你的年紀,能精通醫術,懂得種地,已是不凡,如果再連印刷術這種與你本行截然不同的東西也能懂得,那朕真要好好想一番了。”

衛螭嘿嘿乾笑。現在心裡挺佩服那些穿越前輩,天文地理精通,物理化學精通,又能造紙,又能造船,還能造火炮,幾乎什麼都懂,只不知,他們是如何說通地,沒被人關進小黑屋剖開腦袋研究麼?凡事反常即爲妖啊。

衛螭想了想,道:“陛下,臣在海外的國家,見過一種制度,臣以爲,或許有我們大唐可以借鑑的地方。”

李二陛下問道:“哦,是何制度,說來聽聽。”

衛螭道:“海外國家,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叫研究所,專門研究各種事物的。例如,有專門研究改進農具的,專門研究改進馬車的,還有專門研究改進軍械的等等。都是一羣匠人聚集在一起,研究如何更能有效的提高和改進各自領域的東西。比如研究農事的人,就研究如何能讓糧食產量更高,長勢更好,耕田的時候,如何能更方便快捷的耕地,用何種方式耕地,對糧食的生長更有幫助等等。”

衛螭拉拉雜雜說了一大通,總之,說白了,就是一點兒——匠人很重要!

殿內衆臣聽了,都一臉沉思的表情,閻立德身爲將作監的大匠,下任工部尚書的接班者,很是感激的看了衛螭一眼,然後眼巴巴瞅著李二陛下,等著他的反映。

李二陛下沉思著,還未說話。

長孫無忌道:“陛下,子悅,這個制度雖然好,但不見得適合我大唐。我大唐初定,國民還不夠富庶,如今,第一要鼓勵的是農桑,而不是匠人,如果人人都去做匠人了,何人來耕田,何人來種糧,那天下人豈不是都得餓死?”

長孫無忌的說法,聽得衆人一陣點頭,李二陛下只是嗯了一聲,目光投向衛螭。衛螭呵呵笑道:“長孫大人說的是,目前最重要的是農桑,不過,長孫大人似乎誤會了我的意思,我並沒有說要增加匠人,而是用現有的匠人去發展。我大唐從來不缺少手藝高明的匠人,能像我們大唐匠人這般手藝出衆的,少之又少。這是一種優勢,一種資源,既然是資源那就要考慮如何更好的利用和發揮。在各種工作的閒暇之餘,與農夫聚在一起,商討一下各種農具的優缺點,以期更好的改進工具,讓生產更方便;與讀書人商討一下各種紙張的優缺點,說說讀書人對紙張有何要求,希望能有什麼便利之處。這樣說說,說不定能改進紙張的工藝,做出更好的,更適宜書寫,更適宜保存的紙張也說不定。”

頓了頓,衛螭繼續道:“無論什麼工藝的發展,都應該是以人爲本的,是因爲人們有需要了,才能發展出來。因爲竹簡的不方便,人們發明了紙張,因爲耕田的需要,人們發明了犁。都是一個道理,並沒有鼓勵做匠人的說法,只是如何能更好的利用和發揮匠人們的作用和優勢而已。”

第12章 女人要堅強!第五十三章第16章 醫療術語掃盲班第36章 壞孩子承乾第4章 別委屈第21章 “搶手男”第42章 貪心之禍第50章 觀念差異第31章 秋收了(上)第5章 農學家衛螭(上)第28章 利潤薄啊第50章 歪打正著第57章 要過年了(下)第45章 內部消息第38章 大人物、小兒女第26章 奸臣未來式第8章 採蘑菇的小姑娘第41章 隊伍剛開張第12章 機會第3章 第一次第9章 從來沒有救世主第33章 青玉米上市了(下)第3章 結婚禮物第52章 “媒 婆第29章 童年的那些事兒(上)第44章 歪打正著第19章 重中之重第31章 晴天霹靂第36章 又要升官了?!第55章 小孩兒很難(下)第21章 又是一年秋來到第3章 兵者,匪也!第9章 樂極生悲第22章 “偷牛賊”第55章 搶親?!第9章 籌 劃第54章 咱當爹的人(上)第10章 所謂父親第15章 門口的那灘血第4章 茶商的最高境界第42章 浪費是種罪過第32章 秋收了(中)第7章 兕子的理解方式第32章 初唐第五家?!第22章 病危第37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12章 機會第32章 生源問題第10章 展 望第34章 好一齣劇(上)第35章 牛鬼蛇神第48章 人鏡、人君第1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62章 孩子們第53章 記住你曾疼愛過的人第28章 陽謀(下)第20章 蝗蟲軍的功績第55章 人力有時窮第41章 中成藥(下)第53章 記住你曾疼愛過的人第32章 初唐第五家?!第41章 中成藥(下)第44章 歪打正著第43章 紀檢部長魏徵第14章 正主來了第1章 大唐第一老無賴第27章 誰教壞誰第57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上)第55章 咱當爹的人(下)第二十章第32章 自食“苦果”第49章 樸素化學起源第40章 金 子第33章 有一種溫暖第51章 得、舍之間第64章 活 著第13章 又到秋獵第2章 你家有閨女嗎第30章 路遇齊王第44章 公平精神第19章 悠閒假期第23章 李二那一家子(上)第12章 初綻的花蕾第38章 君子六藝第42章 小日子第49章 兜回來了!第31章 老底(上)第39章 君臣之誼第35章 家傳武藝與少女的夢想第7章 謝玖的遠望第17章 “穿越名言”第20章 平時多看書第18章 咒死術第27章 其實不想聽(下)第62章 孩子們第22章 聰明的妞妞第3章 老將出馬第6章 封建社會的地位呀第21章 又是一年秋來到第16章 峰迴路轉
第12章 女人要堅強!第五十三章第16章 醫療術語掃盲班第36章 壞孩子承乾第4章 別委屈第21章 “搶手男”第42章 貪心之禍第50章 觀念差異第31章 秋收了(上)第5章 農學家衛螭(上)第28章 利潤薄啊第50章 歪打正著第57章 要過年了(下)第45章 內部消息第38章 大人物、小兒女第26章 奸臣未來式第8章 採蘑菇的小姑娘第41章 隊伍剛開張第12章 機會第3章 第一次第9章 從來沒有救世主第33章 青玉米上市了(下)第3章 結婚禮物第52章 “媒 婆第29章 童年的那些事兒(上)第44章 歪打正著第19章 重中之重第31章 晴天霹靂第36章 又要升官了?!第55章 小孩兒很難(下)第21章 又是一年秋來到第3章 兵者,匪也!第9章 樂極生悲第22章 “偷牛賊”第55章 搶親?!第9章 籌 劃第54章 咱當爹的人(上)第10章 所謂父親第15章 門口的那灘血第4章 茶商的最高境界第42章 浪費是種罪過第32章 秋收了(中)第7章 兕子的理解方式第32章 初唐第五家?!第22章 病危第37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12章 機會第32章 生源問題第10章 展 望第34章 好一齣劇(上)第35章 牛鬼蛇神第48章 人鏡、人君第1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62章 孩子們第53章 記住你曾疼愛過的人第28章 陽謀(下)第20章 蝗蟲軍的功績第55章 人力有時窮第41章 中成藥(下)第53章 記住你曾疼愛過的人第32章 初唐第五家?!第41章 中成藥(下)第44章 歪打正著第43章 紀檢部長魏徵第14章 正主來了第1章 大唐第一老無賴第27章 誰教壞誰第57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上)第55章 咱當爹的人(下)第二十章第32章 自食“苦果”第49章 樸素化學起源第40章 金 子第33章 有一種溫暖第51章 得、舍之間第64章 活 著第13章 又到秋獵第2章 你家有閨女嗎第30章 路遇齊王第44章 公平精神第19章 悠閒假期第23章 李二那一家子(上)第12章 初綻的花蕾第38章 君子六藝第42章 小日子第49章 兜回來了!第31章 老底(上)第39章 君臣之誼第35章 家傳武藝與少女的夢想第7章 謝玖的遠望第17章 “穿越名言”第20章 平時多看書第18章 咒死術第27章 其實不想聽(下)第62章 孩子們第22章 聰明的妞妞第3章 老將出馬第6章 封建社會的地位呀第21章 又是一年秋來到第16章 峰迴路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平阴县| 蒲城县| 布尔津县| 方正县| 炎陵县| 华宁县| 桑日县| 高尔夫| 寿阳县| 阳城县| 乐亭县| 华阴市| 峨山| 日喀则市| 彝良县| 盐边县| 黄平县| 远安县| 岳西县| 新晃| 资中县| 安图县| 安岳县| 都昌县| 荃湾区| 罗山县| 唐海县| 郯城县| 高尔夫| 双辽市| 丰都县| 木里| 瑞昌市| 沅江市| 修文县| 香港 | 崇明县| 大埔区| 苏尼特右旗| 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