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7章 名士的誕生

第217章 名士的誕生

李學顏看了眼身後,遠處已經躲也不躲的幾名軍士,又看了眼荒蕪的道路,久無人煙。

他索性不走了。

站在原地,從騾子背翻身下來,隨後取出葫蘆,打開塞子,用力的吸一口氣,露出滿足的愜聲。

仰著脖子飲了一口,他道路兩旁的蘆葦,有半人高,隨著風擺浮不定,猶如波浪似的。

幾名軍士怕他躲入蘆葦叢裡,漸漸的靠了上來,下垂的手,握緊腰間的兵器。

李學顏面不變色,微醺大笑,“這塊地方山清水秀,埋骨在此處,倒也是塊好地方。”

幾名軍士互相望了望,誰也不想第一個動手。

“別磨磨唧唧,在下都不怕死,你們還怕動手不成?長痛不如短痛,不如給在下一個痛快,免得一路上盡是胡思亂想,最後失了氣節。”

李學顏說的真心。

一路上他誕生了很多心思。

誰不怕死呢。

他甚至生出了向幾名軍士跪地求饒的想法,所以他的確不想等了,再等下去,死亡的恐懼可能壓過了他的堅持。

“先生,我等也是奉命行事,到了閻王爺那,冤有頭債有主,先生莫怪我等。”

其中一軍士拱了拱手。

“好說,你刀子快一點,在下絕對不埋怨你。”李學顏笑道。

幾人深感佩服。

敬佩此人死到臨頭還能面不變色。

“可惜了。”有人嘆道。

“噌。”

刀子被拔了出來。

見到明亮的刀刃,李學顏閉上了眼睛,等待死亡的降臨,聽到幾名軍士靠近的腳步聲,李學顏揹著的手忍不住發抖。

突然。

“嘚嘚嘚。”

遠處傳來馬蹄聲。

李學顏忍不住睜開了眼睛,幾名軍士互相看了看,重新收起了刀刃,無論來人是誰,哪怕是過路人,也不好再行兇。

而且,傳來的聲勢不小,應該是衝著他來的。

幾名軍士圍著李學顏。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周興,帶著他的親衛們,氣勢洶洶的馳馬奔來。

“將軍。”

幾名軍士嚇住了,面色發白。

李學顏兩腿發軟,差點站不住,自己保住了性命。

“李先生,沒事吧?”

周興下馬,看也不看幾名軍士,徑直大步跨到李學顏身前,打量了兩眼,急切的問道。

“他們可有對先生無禮?”指了指幾名軍士,周興向他們瞪了眼,嚇得軍士們驚恐不已。

不過就算是這樣,幾人也沒有說出是奉誰的命,單膝跪在地上,等候周興的發落。

李學顏大度的搖了搖頭,沒有追究幾名軍士,幾名軍士露出感激的目光。

“伱們還不走?”見狀,周興大聲呵斥。

那幾名軍士連忙起身,向周興和李學顏先後拱了拱手,然後急匆匆的逃離。

幾名軍士的背影,很快消失在了拐角處,被蘆葦擋住了視線,李學顏這才露出苦笑。

“如果不是周兄來的及時,小弟恐怕已經命喪黃泉。”

“唉。”

周興嘆了口氣,直接說道:“你在遼東,已不宜久留,還是速速離去吧。”

對李學顏動手,周興不知道是郭銘的主意,還是遼王的意思。

無論是誰,都不是李學顏可以得罪起的。

而自己能保他一時,保不住一世,只要李學顏在遼東,必定會引來殺身之禍。

“彈劾燕王之事,不是弟的主意,雖然在弟一直向京城遞送了不少消息。”

“京城的事,爲兄不熟悉,但是信得過你,事已至此,多言無意,兄已經在旅順爲了安排了一艘船,不去天津,直接去山東登州。”

“多謝。”

李學顏沒有推辭。

如果不靠周興護送,他的確走不出遼東。

世間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遼東無道。

靠著大軍過路,踩出了一條新道,多年來,各衛修葺道路,終於讓遼東的運輸有了模樣。

旅順碼頭。

靠著周興的名頭,金州衛指揮使孫巖,這回沒有攔住李學顏,但李學顏卻沒有機會再到處打探。

一行人直奔碼頭,碼頭外停靠一艘船。

“周兄,今日一別,他日再聚不知是何時,只望兄保重身體。”李學顏戀戀不捨。

“本想留李弟在家過年,與你把酒暢談,看來沒這個機會了。”

周興惋惜道。

李學顏惡了燕王,還讓遼王不滿。

那麼遼東這塊地面,已經沒有李學顏立足的時日,恐怕一輩子也很難相見。

不看李學顏身後的背景關係,哪怕此人的見識,也令周興刮目相看。

後世的報紙,然後小屏幕,最後的互聯網。

讓信息廉價了起來。

坐在家裡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的事。

而在大明朝,信息是非常昂貴和珍重的,世家之所以是世家,除了壟斷知識,也掌握了信息。

“弟雖然不能來遼東,但是兄有機會可以去應天府。”

“應天府不像遼東。”

“那邊處處是道路,滿是酒肆茶樓,書店商鋪應有盡有,如果弟有機會,必定領兄長領略一番。”

“好。”

周興痛快的說道。

人們習慣了的東西,會以爲周邊都是如此。

例如衣服。

大明再窮的人,也會扯一身衣裳,哪怕是打滿了補丁。

人類從樹葉獸皮到織造品,這是文明的進步,需要一定的製造技術。

可很多地區,還停留在裹獸皮的階段。

書店,商鋪,酒樓,鐵匠鋪,礦場等等,更是需要經濟達到水平,才能誕生這些經濟產物。

遼東離開中原幾百年,別說文明,原來的水利灌溉設施都已經不見了蹤影。

當殘元離開了中原,自身連鐵鍋都造不出來。

而草原上的礦產資源豐富的很,多的是露天礦產,卻沒有能力製造,這就是文明的差異。

周興送走了李學顏,才轉身返回廣寧。

“要不要動手腳?”

水寨。

鄧章問大哥。

李學顏差點命喪遼東,此事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此事不管是不是遼王的主意,造成的事實,傳達的信息就是和燕王同進退。

遼王沒成功,不代表燕王做不到。

鄧章認爲在海面上動手更有利,遇到風浪船沉了,至於船是不是真沉了,誰又能瞭解真相。

鄧興搖了搖頭。

“大哥,這可是討好王爺的好機會。”鄧章激動的說道。

“你呀,從小急躁。”

鄧興不滿道,“王爺要是真有這個心思,無論是孫指揮使還是林場的王真,早就派人來聯絡。”

“既然沒有動靜,說明王爺沒有放在心上,我們何必多此一舉,萬一爲王爺引來了麻煩,反而不美。”

“小小的舉人而已,能有什麼麻煩。”

鄧章不在乎。

“你知道個屁。”鄧興罵了句。

見大哥不鬆口,鄧章只能放棄了心中的想法。

李學顏順利抵達山東。

名望大增。

當回到應天府時,受到了無數人稱讚。

(本章完)

第20章 創造市場594.第591章 嘖嘖稱奇的征途586.第583章 應天府之亂388.第387章 北平全體大會681.第678章 三世同堂的征途255.第254章 告工人書481.第480章 朱元璋的氣憤656.第653章 新升的戰神第18章 初探早期的人才308.第307章 地主的迷茫275.第274章 工人時代257.第256章 蝴蝶的翅膀帶來的變化第2章 燕王妃徐氏599.第596章 發明了火器的國家不會禁止火器316.第315章 三萬客兵301.第300章 雄赳赳第12章 王和將的友誼第138章 大開工第40章 時代的碰撞247.第246章 皇太孫朱允炆470.第469章 拖拉機的原型第47章 施工隊伍266.第265章 朱高熾的不擔心第146章 殺頭改爲發配第40章 時代的碰撞480.第479章 皇太孫的人格魅力515.第514章 我將是後世最崇拜的先人688.第684章 大明是什麼樣的呢577.第574章 大明的定海神針542.第541章 既然堵不住就徹底放開:大明的第9章 戰神二弟508.第507章 聖人老糊塗了444.第443章 老朱的好朋友們463.第462章 朱高熾要去應天府,天下驚263.第262章 原始的工業革命和先進的工業革638.第635章 孔明燈士兵第98章 不倒翁燕王府第55章 卷王第701章 時代的鋪墊273.第272章 大明土地上的秩序正在被破壞399.第398章 尷尬的遼王576.第573章 朱棣的軟肋302.第301章 七妹的希望599.第596章 發明了火器的國家不會禁止火器第201章 各家聯合292.第291章 這就是小王爺說的大勢啊529.第528章 安南遺臣入京告狀441.第440章 強大的支撐第168章 大發雷霆362.第361章 昭告天下的新軍第706章 答卷與未來第65章 軍權的丟失(定時發佈錯誤,重新換了391.第390章 北平的宣戰504.第503章 震撼人心的神蹟353.第352章 應天府對燕王的一招致命第35章 初代的藩王們508.第507章 聖人老糊塗了第78章 區別對待第171章 籌建蹴鞠隊587.第584章 極度的痛苦第114章 殺棋462.第461章 海商們仿造蒸汽機輪船第30章 殺意陣陣342.第341章 誰能經得住這種誘惑547.第546章 世間安得萬全法第1章 北平城的馬拉鐵球實驗第691章 原來保守派是我自己第182章 朱棣入京583.第580章 大道之昌第101章 第一輛馬拉貨車第177章 調研中華重工第81章 保證商人的利潤590.第587章 這麼壞的官員不應該留下第170章 中華重工門前夜市542.第541章 既然堵不住就徹底放開:大明的514.第513章 無言的告別463.第462章 朱高熾要去應天府,天下驚266.第265章 朱高熾的不擔心460.第459章 天上下來的天人677.第674章 朱棣提出親征第33章 工匠精神669.第666章 科學的大門打開了367.第366章 北平軍權的深化第237章 應天府的刁難353.第352章 應天府對燕王的一招致命344.第343章 朱棣的痛苦第14章 改進蒸汽機681.第678章 三世同堂的征途第195章 天平310.第309章 新時代的宴會330.第329章 朱高熾向朱元璋攤牌了534.第533章 嚇出一身冷汗的高陽郡王584.第581章 海納百川583.第580章 大道之昌第148章 控制北平行都司第166章 衛所加入重工653.第650章 小生活大時代253.第252章 朱棣流淚527.第526章 被驅趕的趙宏439.第438章 魯莽的先生
第20章 創造市場594.第591章 嘖嘖稱奇的征途586.第583章 應天府之亂388.第387章 北平全體大會681.第678章 三世同堂的征途255.第254章 告工人書481.第480章 朱元璋的氣憤656.第653章 新升的戰神第18章 初探早期的人才308.第307章 地主的迷茫275.第274章 工人時代257.第256章 蝴蝶的翅膀帶來的變化第2章 燕王妃徐氏599.第596章 發明了火器的國家不會禁止火器316.第315章 三萬客兵301.第300章 雄赳赳第12章 王和將的友誼第138章 大開工第40章 時代的碰撞247.第246章 皇太孫朱允炆470.第469章 拖拉機的原型第47章 施工隊伍266.第265章 朱高熾的不擔心第146章 殺頭改爲發配第40章 時代的碰撞480.第479章 皇太孫的人格魅力515.第514章 我將是後世最崇拜的先人688.第684章 大明是什麼樣的呢577.第574章 大明的定海神針542.第541章 既然堵不住就徹底放開:大明的第9章 戰神二弟508.第507章 聖人老糊塗了444.第443章 老朱的好朋友們463.第462章 朱高熾要去應天府,天下驚263.第262章 原始的工業革命和先進的工業革638.第635章 孔明燈士兵第98章 不倒翁燕王府第55章 卷王第701章 時代的鋪墊273.第272章 大明土地上的秩序正在被破壞399.第398章 尷尬的遼王576.第573章 朱棣的軟肋302.第301章 七妹的希望599.第596章 發明了火器的國家不會禁止火器第201章 各家聯合292.第291章 這就是小王爺說的大勢啊529.第528章 安南遺臣入京告狀441.第440章 強大的支撐第168章 大發雷霆362.第361章 昭告天下的新軍第706章 答卷與未來第65章 軍權的丟失(定時發佈錯誤,重新換了391.第390章 北平的宣戰504.第503章 震撼人心的神蹟353.第352章 應天府對燕王的一招致命第35章 初代的藩王們508.第507章 聖人老糊塗了第78章 區別對待第171章 籌建蹴鞠隊587.第584章 極度的痛苦第114章 殺棋462.第461章 海商們仿造蒸汽機輪船第30章 殺意陣陣342.第341章 誰能經得住這種誘惑547.第546章 世間安得萬全法第1章 北平城的馬拉鐵球實驗第691章 原來保守派是我自己第182章 朱棣入京583.第580章 大道之昌第101章 第一輛馬拉貨車第177章 調研中華重工第81章 保證商人的利潤590.第587章 這麼壞的官員不應該留下第170章 中華重工門前夜市542.第541章 既然堵不住就徹底放開:大明的514.第513章 無言的告別463.第462章 朱高熾要去應天府,天下驚266.第265章 朱高熾的不擔心460.第459章 天上下來的天人677.第674章 朱棣提出親征第33章 工匠精神669.第666章 科學的大門打開了367.第366章 北平軍權的深化第237章 應天府的刁難353.第352章 應天府對燕王的一招致命344.第343章 朱棣的痛苦第14章 改進蒸汽機681.第678章 三世同堂的征途第195章 天平310.第309章 新時代的宴會330.第329章 朱高熾向朱元璋攤牌了534.第533章 嚇出一身冷汗的高陽郡王584.第581章 海納百川583.第580章 大道之昌第148章 控制北平行都司第166章 衛所加入重工653.第650章 小生活大時代253.第252章 朱棣流淚527.第526章 被驅趕的趙宏439.第438章 魯莽的先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蓬莱市| 松江区| 垫江县| 饶阳县| 建湖县| 闽清县| 师宗县| 隆林| 双城市| 溧阳市| 呼玛县| 故城县| 化隆| 乾安县| 无为县| 富锦市| 仪征市| 绥滨县| 怀来县| 和田县| 平昌县| 原平市| 贵南县| 灵宝市| 梨树县| 平江县| 奉新县| 承德市| 平果县| 焦作市| 东城区| 博兴县| 武山县| 金寨县| 南溪县| 彩票| 图们市| 桂平市| 东乡族自治县|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