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0章 上

(異說三國183)

曹魏黃初七年(蜀漢建興四年,吳主黃武五年)春正月,魏帝曹丕駕幸許昌城,三千虎賁開道,兩萬禁軍護行,一路旌旗蔽日,沿途斧鉞生輝。離城十餘里,平原王叡引許昌衆官出迎,跪於道旁,山呼萬歲。曹丕原有皇后甄氏,後失寵被誅,其子叡也因而被疏遠。今日來迎,曹丕並不十分歡喜,只在輦上隨便叮囑幾句,便使其在前,一道望城而來()。

許昌曾一度也都,城高牆厚,僅次於洛陽,長安等故都。這數年來與蜀吳無大規模的戰事,天下安定,百姓樂業,聽到兩旁百姓高喊萬歲,曹丕心中十分愜意,又因在輦上坐大半日,也覺氣悶,於是換車就馬,緩騎而行。道旁軍士,百姓見曹丕出來,更是欣喜,將“萬歲”兩字喊得更加賣力。曹丕也更加得意,乃私謂身旁劉曄道:“如此百姓士卒,何愁蜀吳不滅?”劉曄也笑道:“陛下天威,孫權,劉禪望塵不及,海內一統指日可待。”曹丕聞之大喜,哈哈大笑,笑聲未畢,卻聽得一聲震天巨響。君臣二人尋聲望去,只見遠處塵土飛揚,人羣慌亂四涌。

劉曄惟恐有人乘機行刺,急忙高聲喊道:“護駕。”便有左右虎賁軍士,手舉盾牌將曹丕等人團團圍護在中心。劉曄乃奏道:“外面兇險,陛下且迴鑾駕。”便要擁簇曹丕上車。不想曹丕確是英傑之主,乃高聲道:“朕命繫於天,豈懼他人?”又喝令旁邊禁衛,道:“速去查明事情原委來報。”

那禁衛行禮完畢,尚不曾離開,卻見曹叡帶著侍衛前來。曹丕因其母之故,本就不十分喜歡,現在又發生如此之事,不禁惱怒,責問道:“究竟發生何事?”曹叡也看出父皇臉色不善,急忙下馬伏地請罪,再三叩首道:“許昌東南城牆,無故崩塌,兒臣失察,誠惶誠恐。”城牆崩塌,可說是多年來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事情。曹丕聽後更是不悅,只是陰沉著臉,並不說話,也不讓曹叡起身,轉而吩咐禁衛,欲親自前往察看()。

御馬行至曹叡面前,曹叡膝行上前,勸阻道:“城牆崩塌,事因不明,兇險難測,還請父皇移駕城中。”曹丕又待要發作,旁邊劉曄也明白曹叡心意,不肯要皇帝冒險,也跟著勸諫道:“王爺所言甚是,陛下萬乘之尊,不宜行險。”劉曄向來受寵於曹丕,說話分量遠比曹叡重得許多,既然他也如此開口相勸,曹丕也就不再堅持己意,點頭勒馬不前。

幾人在此遲延片刻,外面的百姓卻是越來越亂,聲音嘈雜,人潮涌動。劉曄又諫道:“外面嘈亂,恐爲蜀吳間細所乘,陛下還是登車入城,以保萬全。”曹丕看著外面動亂,也覺得心中不悅,遂調轉馬頭,準備登上龍輦入城。說時遲,那時快,曹丕騎馬剛到車駕旁邊,斜裡突然一塊巨型鐵錐砸來,將其所乘坐的鑾駕砸得希爛。一聲巨響之後,木屑橫飛,血沫四濺,曹丕雖然不曾受傷,卻也被驚怔發愣,不知如何應對。還是劉曄一直跟在曹丕身後,急忙護駕在前,高喊“捉拿刺客”()。

這一錐便與當年張良行刺秦皇無異,卻是擊中主車,但又是曹丕僥倖,不曾坐在車內,放才躲過這一劫。只是苦了車上御者,與那拉車的八匹駿馬,無一不是筋斷骨折,斃命當場。曹丕回過神來,頓時勃然大怒,厲聲喝道:“抓住刺客者,不論百姓軍士,皆賞金封侯。”周圍禁衛早就向鐵錐飛來方下追去,等到曹丕詔命傳來,更是奮勇向前。但城外百姓衆多,都爲一睹大魏皇帝風範而來,卻不想逢此大變,都慌亂逃避,不僅不能幫助官軍捉拿刺客,反而阻塞搜尋。吵吵嚷嚷喧鬧半日,竟無絲毫結果。

曹丕見不能將刺客捉拿前來,更是不能平靜,將隨駕衆官,許昌屬官都一一責罵,當場將許昌城守拿辦。百官皆噤若寒蟬,不敢出言相諫。曹叡於是再懇求其父移駕入城,以策安全。曹丕卻因城牆與行刺之故,心中不滿,乃下令不入許昌城,就在城外紮下行轅()。

行轅不時安扎完畢,百官齊來問安,曹丕卻沒有心情理會這些,仍舊在御營內發了一通脾氣,責令三日之內捉拿刺客。衆人退下之後,曹丕枯坐帳中,心中十分煩亂。當年秦皇暴戾,焚書坑儒,大興徭役,纔有博浪之錐,而曹丕自登極以來,自問施政清明,百姓安居,卻如何也有人謀刺?曹丕篡奪漢室江山,本就立志爲明君,爲聖君,今日卻與有數百年罵名的秦始皇一般,心中著實有些難以接受。

晚膳也不曾用多少,曹丕便登榻休息,白日這般受驚,晚上也久久不能入睡。睡著之後,也盡是些噩夢,要麼夢見已故甄皇后,要麼夢見二弟曹彰,都將曹丕滿身冷汗從夢中驚醒。既然不能再寐,曹丕遂起身,招呼內侍問道:“現在是幾更?”那內侍瞅了瞅帳外,答道:“約莫快至五更了,時辰還早,陛下還可休息些時候。”

曹丕卻哪裡還有睡意?便更衣起身,負手在帳內來回踱步。只走得幾個來回,卻又聽帳外喊聲大起,曹丕心中本就有些驚懼,此刻急忙吩咐內侍出去打探。那內侍出去片刻,迴轉奏報道:“御營南面一座營帳失火,夏侯將軍已經帶人撲滅,還請陛下寬心。”

“營中起火?”曹丕隨即問道:“可有查明起火原委?”那內侍不好報憂,急忙道:“或者是營中之人貪睡,不曾照管好火燭,以致失火。”曹丕微微點頭,如果御營之中,都有人縱火,豈不是將大魏的禁軍,說得一無是處?恰好外面火勢熄滅,夏侯懋兄弟執掌禁軍,都前來問安請罪。曹丕免不了責罵幾句,才問起失火原由。起火原委夏侯兄弟也不是十分清楚,但卻爲了推卸責任,只得說是營房之人,不曾看好火燭。曹丕本來心情不好,此刻聽來,更是火上澆油,於是下詔將失火營帳有關守衛之人,皆推出斬首,纔將怒氣稍歇。()。

第二百六十一章第93章 上第55章 下第76章 出遊獵關興搏虎(上)第109章 上第76章 出遊獵關興搏虎(上)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十八章第91章 下第二卷第六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77章 聞戰報五溪叛亂(上)第46章 淹七軍龐德受困(上)第二百九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三百零三章第109章 下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三十章第三卷第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章第79章 夜半主人逐貴客(下)第二百三十一章第53章 下第二十五章第123章 下第60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上)第53章 下第十二章第二百零八章第112章 上第十七章第54章 上第126章 下第十六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21章 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零二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72章 反算計親弟不如兄(下)第七章第二百九十七章第61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下)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九十三章第四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二百零一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55章 上第一百四十八章第55章 下第二百零四章第105章 上第80章 出桃源迫食丹藥(上)第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93章 下第一百五十四章第68章 患重病二子相爭(下)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九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七章天下第一不幸之人第六章第73章 治重病華佗開頭顱(下)第116章 上第118章 下第57章 上第79章 兵敗李蘭入桃源(上)第52章 上第二百一十四章第51章 下第52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79章 兵敗李蘭入桃源(上)第63章 審馬謖陰曹斷案(上)第三十七章第二百零二章第三百零二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二百零八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第93章 上第55章 下第76章 出遊獵關興搏虎(上)第109章 上第76章 出遊獵關興搏虎(上)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十八章第91章 下第二卷第六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77章 聞戰報五溪叛亂(上)第46章 淹七軍龐德受困(上)第二百九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三百零三章第109章 下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三十章第三卷第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章第79章 夜半主人逐貴客(下)第二百三十一章第53章 下第二十五章第123章 下第60章 攻荊州吳軍奪氣(上)第53章 下第十二章第二百零八章第112章 上第十七章第54章 上第126章 下第十六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21章 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零二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72章 反算計親弟不如兄(下)第七章第二百九十七章第61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下)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九十三章第四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二百零一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55章 上第一百四十八章第55章 下第二百零四章第105章 上第80章 出桃源迫食丹藥(上)第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93章 下第一百五十四章第68章 患重病二子相爭(下)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九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七章天下第一不幸之人第六章第73章 治重病華佗開頭顱(下)第116章 上第118章 下第57章 上第79章 兵敗李蘭入桃源(上)第52章 上第二百一十四章第51章 下第52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79章 兵敗李蘭入桃源(上)第63章 審馬謖陰曹斷案(上)第三十七章第二百零二章第三百零二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二百零八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丘北县| 永济市| 白玉县| 辉南县| 略阳县| 马关县| 阿拉善盟| 利辛县| 桐柏县| 内乡县| 菏泽市| 青州市| 壤塘县| 金平| 定襄县| 武平县| 定远县| 平原县| 团风县| 澄江县| 塔城市| 江门市| 英德市| 沂水县| 榆树市| 屏边| 邯郸市| 金川县| 卢湾区| 手游| 廉江市| 宽甸| 禹州市| 沽源县| 镇雄县| 沧源| 广南县| 大安市| 布拖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