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八十章 多國調停(四)

涉及到蒙古立國之事,蒙古諸王那邊異常的配合,至於哈薩克的貴族們,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剛從沙俄那邊脫離虎口的他們,是沒有能力與大清或蒙古談條件的,再者,此次合併哈薩克一方也不是被吞滅,雙方聯合建國,各自的王爵貴族,都會有一定的位子,這對蒙古與哈薩克來說本就是雙贏之事,雖說有些強制,但總歸是好處不是?這總比被沙俄統治、剝削要好的多。

李秀成那邊接到了來自楊三爺的電報之後,也加快了行進速度,沙俄前線的石達開雖說不是什麼官場高手,但也不是廢物,有了楊猛的指點,曾滌生的漠視,自歐洲使團越過伏爾加河開始,蒙古與哈薩克的勢力,也開始了與歐洲各國使節的接觸。

這麼做,楊猛也是有目的的,爲的就是轉移歐洲使節團的視線,沙俄境內的殺戮,太過出位了,雖說軍隊一直在處理屍體,但殺得人太多,可不是一兩個月能夠處理完的。

如果不是要利用這片土地,隨處挖些萬人坑,就能處理掉這些屍首,但是,如今的情況是蒙古與哈薩克要利用這片土地建國,屍體處理的太過草率,勢必會在將來引發瘟疫,沙俄這邊的氣候也是操蛋,冬天太冷,隨意的掩埋,將來的隱患太大,爲了轉移歐洲使團的視線,不讓他們看到這最爲直接的兇殘,利用一下蒙古與哈薩克的貴族,也屬於應當應分的事兒。

蒙古與哈薩克勢力,猛地參與進來,歐洲各國的使節們,也很意外,但他們的設想,無疑給如今的沙俄局勢,提供了一條解決的路徑,雖說不贊同這樣的處理方式,但在談判還沒有開始之前,準備一些後續的手段,也不爲過。

在歐洲諸國的使節看來,蒙古與哈薩克的貴族接觸他們,也是清國的詭計之一,這是要吞併沙俄的徵兆啊!和談尚未開始,蒙古與哈薩克勢力,就給和談蒙上了一層陰影。

對於蒙古、哈薩克勢力的到來,沙俄一方是極爲反感的,但如今伏爾加河以東的區域,已經不再受沙俄統治了,對此,他們也只能是乾著急而已。

隨著使節團一路行進,蒙古與哈薩克的貴族,往來使節團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楊猛要刺探歐洲使節團的情報,同樣歐洲的使節團,也要刺探清國的情報,雙方你情我願,使節團的行進速度雖然沒受影響,但許許多多的情報,已經被彼此獲知了。

談判這事兒,就是雙方彼此妥協的過程,你有實力卻不顯露,容易引發誤會,同樣將自己的根底不加掩飾的示於人,也是愚蠢的表現,只有彼此忌憚和談纔會有一個雙贏的結果,不然一面倒的和談,也很容易引起莫須有的糾紛。

如今,楊猛要給歐洲諸國展示的,除了大清龐大的軍力之外,還有大清的基礎建設,以及外交手段。

軍力,從沙俄到西北,楊猛這邊陳兵至少五百餘萬,不需要太過縝密的偵察,只要沿途看上幾眼,就足以在陸戰之中,震懾歐洲諸國了。

基礎建設,是一國最基本的底蘊,這次歐洲使節團的行程,半途是寬達六丈的夯土公路,半途是黃河流域的運河航道,還有就是河道地區,成規模的農莊,有了這些,大清這個國家,纔有了根基,單純的人多槍多,在一國政客的眼中,並不算什麼實力,足以支撐龐大軍力的基礎,纔是真正可怕的玩意兒。

至於外交手段,就更容易了,楊猛自己就足以代表整個大清的外交水平,這一路走來,楊猛與英法美德等國的軍政層面,都有不少的接觸,如今的時代,就是一人可以振興一國的時代,德意志的俾斯麥、意大利的加富爾、英吉利的巴麥尊、米利堅的林肯,這些都是可以振興一國的人物。

相信,數年的接洽之中,歐美國家不可能不關注,自己這個大清的外交家,只要讓蒙古諸王,放出自己主導大清的消息,相比歐洲的使節團,會正視這次和談的。

隨著前線那邊的接觸,楊猛這邊也得到了歐洲使節團的組成,德意志的首相俾斯麥親臨,對楊猛來說是件大事,這說明在沙俄的問題上,德意志一方是極端重視的。

法蘭西一方派出了外長斐迪南,這就是帶著敵意來的,看來自己的報復手段,讓法蘭西一方有些如坐鍼氈了,至於沙俄,他們就是個沒臉的貨,除了普通的隨行人員,只有一個駐華公使,作爲使團的代表,看來沙俄在此次和談之中,對自己的定位還是比較準確的,魚肉而已!

至於英吉利的態度,就有些暖昧難明瞭,楊猛本以爲,巴麥尊內閣會派一個比較強勢的人物過來和談,沒想到英吉利一方來的卻是財長格萊斯頓,這態度就有些讓人呵呵了,看來英吉利此行,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謀求本國的利益,沙俄一方在談判之初,就被英吉利拋棄了。

“計長,蒙古立國之事大有可爲啊!英吉利一方派來了格萊斯頓,這貨是英吉利的財長、工黨領袖、巴麥尊的政敵,他這次前來,代表這英吉利對外政策的轉變,對咱們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啊!”

楊三爺的話,讓徐子渭有些發愣,法蘭西與德意志一方,敵意是相當明確的,對此三爺不以爲意,而英吉利一方的示好,卻引起了三爺的警惕,這國際關係之中的彎彎繞,徐子渭還是有些陌生,但從三爺的口中,徐子渭也大概摸到了國際關係的關鍵所在。

“三爺,計長有些不明白,這英吉利示好,爲何不是好事兒呢?”

“哼!示好?他們這是要準備對付咱們了,犧牲沙俄,換取一個緩和的時間,格萊斯頓此次前來,與咱們修好只是表象而已,他們真正的目的卻是修好米利堅,企圖消弭米利堅的內戰,最終目標,則是對咱們發動海上的攻勢。

這幾年,巴麥尊內閣因商業上的糾紛惡了米利堅政府,英吉利一方妄圖依靠宗主國的地位,壓制米利堅的商人,誰曾想適得其反,惡化了英美之間的關係。

如今米利堅陷入內戰,本是英吉利樂觀其成的事兒,但有了咱們的異軍突起,英吉利一方感覺到威脅了。

格萊斯頓此人,重視的是自由貿易,與巴麥尊的跋扈不同,此人卻是咱們崛起的一塊絆腳石,若是讓他消弭了米利堅的內戰,那咱們的日子,就要緊巴巴了。

此次肢解沙俄,米利堅一方也是相當關注的,原因也是疆土的問題,北美的阿拉斯加是沙俄的殖民地,而對於此地,米利堅一方也是垂涎欲滴的,此地老子也是志在必得的。

若是格萊斯頓能利用好了這塊北美的土地,攛掇米利堅與咱們對上,也不是多大的難事兒吶!

一旦有了外患,這米利堅的內戰還能繼續嗎?不說歐洲的其他國家單是英美聯手,就極不好對付,英吉利的海軍,米利堅的陸軍與糧食,一旦對上這兩個國家,咱們不啻與世界爲敵吶!

肢解沙俄之事,如今已經成了細枝末節,讓米利堅的內戰持續下去,讓格萊斯頓此行竹籃打水,就是咱們的主要差事了。”

政治場上,一點細枝末節的舉動,就可以引發一場海嘯,僅僅是一個使節團的組成,就讓楊猛有些頭疼欲裂了,外交人才的缺失,對楊猛來說已經成了拖後腿的一項,徐子渭雖說深諳官場的道道,但觀念的轉變還是慢了一拍,加上國內事務的掣肘,他這邊也拿不出的太多的精力來籌謀國際政局。

而楊猛自己,卻是自家的事情自己知,大面上指點一下,他算是把好手,但精確的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他就不怎麼擅長了,若是現在能有一個可用之人該多好吶!

“三爺,阿拉斯加地處極北之地,咱們之前也瞭解過,此地並不值得大動干戈啊!米利堅會因爲此地與咱們死磕,這怕是有些捨本逐末吧?”

若是徐子渭不說這些,楊猛的心情還會好一些,說了這些,就說明徐子渭在觀念上就不止慢了一拍了,千鳥在林不若一鳥在手,將近兩個省的土地,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值得一搏的目標,內戰,完全可以在實際的好處到手之後再說吶!

“唉……計長,你在外交之事上,用心還是少了一些,幕僚之中可還有什麼可用之人嗎?”

對於楊三爺在外交能力上的貶低,徐子渭也不在意,他從心裡還是更看中軍事實力的,如今的楊家實力很是強大,再打一仗也是未嘗不可的,正是這種觀念束縛了他在外交上的發展。 щшш ⊙тt kдn ⊙Сo

“三爺,幕僚那邊的人手,都是出自明湖的,歲數還是有些輕啊!只怕將一國之事,託付給這些不及而立的幕僚,非是福事!”

這也是楊猛這邊的尬尷之處,明湖的人才,差就差在了經驗之上,雖說裡面不乏將來會通天徹地的人才,但如今他們的經驗與經歷,還是略顯不足的。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多國調停(六)第五十六章 雲南缺什麼第八百零三章 血肉開局(四)第六百五十章 將來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王殺王(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貪婪的東印度公司第八十六章 微醺臥仙蓮第七百三十一章 餘暉第五百四十一章 協餉風波(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論太平(下)第八百八十章 多國調停(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代理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協餉風波(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捻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荒唐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楊家質子第四百六十章 討公道(一)第四百一十章 滅族大戰(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獻銅山第四百五十三章 何謂荒唐(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張口就是訛詐第七百五十一章 勤王之師第六百四十一章 終是成了第五十一章 如封似閉第三百零五章 碩果累累(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去向第三百四十二章 帶來毀滅的援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楊家三分第四百八十八章 血沃全州(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兒女相見不相識第五百零三章 翼王登臺第四十四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權柄(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活雷第六百九十四章 阻撓第七百九十三章 聯合艦隊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京,天下震驚(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平則鳴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建公母寨第五百五十章 夫人團(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蜀道難(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教科書戰爭(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節節敗退第二十二章 楊家悍匪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沒在海上的輪船第五百七十五章 厚與黑(十三)第八十八章 立商幫(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健勇巴圖魯(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理學社(中)第八百九十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第二百八十四章 銅亂(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設計師(上)第三百六十章 羣起第六百二十章 心浮氣躁難成事(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世殺戮第一百四十一章 利定滇西第六百八十三章 急轉(上)第三十八章 強取豪奪也是買賣第一百二十一章 謀事容易成事難第五百四十九章 夫人團(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營雙破第七百四十五章 京師拉鋸戰(四)第七百零八章 納妾第六百四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八十九章 重組督標(上)第二百一十章 人鋪路 刀開道(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邪太平(中)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世殺戮第三百三十五章 交涉(中)第五百零九章 得勢便猖狂(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銅銀雙開第五百四十一章 協餉風波(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革職,永不敘用(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後裝槍 定裝彈(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縱兵爲禍第四百六十三章 討公道(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宣戰(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安慶亂局(中)第八百三十九章 重開絲路第八百三十四章 打不起的消耗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宣戰(下)第二百零一章 右手大刀左手槍第六百四十章 安慶亂局(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下馬威對三把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鐵殼船第六百二十六章 睚眥必報第八百八十五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第六百三十七章 應對第六百六十六章 當朝一品挎大刀(上)第二百三十章 疆臣暗戰(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叛的代價第五百零一章 說得好不如做得好(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民與官鬥無下場第七百章 醜聞第一百五十九章 隻言片語辨人才第四百五十一章 何謂荒唐(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宣戰(上)第二百零三章 風起永昌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多國調停(六)第五十六章 雲南缺什麼第八百零三章 血肉開局(四)第六百五十章 將來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王殺王(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貪婪的東印度公司第八十六章 微醺臥仙蓮第七百三十一章 餘暉第五百四十一章 協餉風波(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論太平(下)第八百八十章 多國調停(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代理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協餉風波(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捻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荒唐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楊家質子第四百六十章 討公道(一)第四百一十章 滅族大戰(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獻銅山第四百五十三章 何謂荒唐(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張口就是訛詐第七百五十一章 勤王之師第六百四十一章 終是成了第五十一章 如封似閉第三百零五章 碩果累累(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去向第三百四十二章 帶來毀滅的援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楊家三分第四百八十八章 血沃全州(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兒女相見不相識第五百零三章 翼王登臺第四十四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權柄(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活雷第六百九十四章 阻撓第七百九十三章 聯合艦隊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京,天下震驚(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平則鳴第一百七十四章 重建公母寨第五百五十章 夫人團(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蜀道難(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教科書戰爭(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節節敗退第二十二章 楊家悍匪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沒在海上的輪船第五百七十五章 厚與黑(十三)第八十八章 立商幫(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健勇巴圖魯(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理學社(中)第八百九十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第二百八十四章 銅亂(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設計師(上)第三百六十章 羣起第六百二十章 心浮氣躁難成事(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世殺戮第一百四十一章 利定滇西第六百八十三章 急轉(上)第三十八章 強取豪奪也是買賣第一百二十一章 謀事容易成事難第五百四十九章 夫人團(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營雙破第七百四十五章 京師拉鋸戰(四)第七百零八章 納妾第六百四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八十九章 重組督標(上)第二百一十章 人鋪路 刀開道(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邪太平(中)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世殺戮第三百三十五章 交涉(中)第五百零九章 得勢便猖狂(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銅銀雙開第五百四十一章 協餉風波(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革職,永不敘用(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後裝槍 定裝彈(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縱兵爲禍第四百六十三章 討公道(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宣戰(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安慶亂局(中)第八百三十九章 重開絲路第八百三十四章 打不起的消耗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宣戰(下)第二百零一章 右手大刀左手槍第六百四十章 安慶亂局(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下馬威對三把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鐵殼船第六百二十六章 睚眥必報第八百八十五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第六百三十七章 應對第六百六十六章 當朝一品挎大刀(上)第二百三十章 疆臣暗戰(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叛的代價第五百零一章 說得好不如做得好(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民與官鬥無下場第七百章 醜聞第一百五十九章 隻言片語辨人才第四百五十一章 何謂荒唐(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宣戰(上)第二百零三章 風起永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襄樊市| 镶黄旗| 峨山| 巴东县| 白银市| 克山县| 仁寿县| 三亚市| 济源市| 聊城市| 江门市| 德保县| 石棉县| 古蔺县| 封丘县| 咸宁市| 凤凰县| 秭归县| 蓬莱市| 吉林市| 廊坊市| 永登县| 腾冲县| 万山特区| 兴义市| 耒阳市| 平潭县| 横峰县| 芜湖县| 荃湾区| 汝城县| 鄂温| 郓城县| 甘肃省| 汽车| 钟祥市| 丰都县| 健康| 望奎县|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