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0章 會做人情的新人

第220章 會做人情的新人

王府後花園的拱橋下。

幾位小姐灑在魚食。

橋的下面,從外面引入的活水,讓溪水乾淨的清澈見底,在河底,五顏六色的細砂粒,看得一清二楚。

小魚們成羣結隊,尾巴搖來搖去,在水的世界裡往返巡迴。

“嘻嘻。”

十歲的朱智明,王府年歲最小的小姐,興奮的從竹欄探出身子,好想跟著魚一樣遊。

遠處。

涼亭中,朱棣皺起眉頭,徐氏站起身,正要開口阻止,朱智明身旁的大姐朱玉英拉回了朱智明。

看上去,彷彿在教訓她,朱智明委屈的低著頭。

“有大姐在呢。”

陪在涼亭的朱高熾,安撫了父母。

朱高煦和朱高燧兩兄弟,跑的不見了蹤影,不過沒人擔心,他們有人跟著。

今日陽光明媚,朱棣不日即將離開王府,前往遼東帶領大軍,趁著閒暇。

朱高熾提議,一家人共聚花園遊玩,因此有了今日之景。

朱棣現在對朱高熾越發的滿意。

除了老大在道學一事上,顯得木訥些,其餘無論是公事,還是照顧家中姐妹兄弟之兄長氣度,都令朱棣暢快。

“爲父已經向你皇爺爺開口,指明瞭郭家女,如果沒有意外,事情大概是定了。”

朱高熾沒有多餘的表情。

郭家女在歷史上的記載不多,但是通過寥寥幾筆,可以看出此女的確美貌。

至於徐妙錦和郭家女誰更美,只能說各有千秋,很難評定,都迷住了一代帝王。

在朱高熾看來。

徐妙錦勝在才情,郭家女勝在品性。

用後世的話說,徐妙錦是進步女性,郭家女是傳統女性,在朱高熾心中,這兩個詞不是貶義詞,不和其他貶義詞掛鉤。

“父王獲得了這個機會,能掌控遼東兵權,加上郭家的支持,希望父王不要浪費這個機會。”

朱高熾誠心說道。

他沒有在遼東發展工業的計劃,最近幾年沒有,因爲遼東當下的底氣太薄弱。

如果未來他順利入京城,那時候纔是全國一盤棋。

“怎麼跟你爹說話呢。”徐氏擡起手,輕輕打了朱高熾胳膊一下,朱棣也被長子的話氣笑了。

“看來你在外面,使喚人使喚慣了,現在倒是安排起老子來。”朱棣故意瞪著眼睛。

朱高熾沒有被自己的“徵北大將軍”嚇住,太瞭解朱棣了。

朱棣丟開手裡的瓜子,拍了拍手站起身,指了指朱高熾,“伱跟我來。”

兩父子離開了涼亭。

徐氏沒有擔心他們,幾年來兩父子之間的變化,她都看在眼裡,自從老大在外頭做事開始,朱棣從來沒有再打過老大。

去年。

老二去衛所學經驗,朱棣也從來沒有再打過老二。

“年前,御史彈劾王府,其中有一事,關於王府勾連倭寇,你說說看吧。”

“此事兒子並沒有隱瞞父王。”朱高熾跟在朱棣身後,解釋道。

“咱知道。”

朱棣點點頭。

“想要最短的時間發展金州,需要富裕的人力,可遼東人口不足,無法提供需要的人手,所以藉助倭寇的勢力,從日本買奴隸使用。”朱高熾簡明道。

朱棣好奇的問道:“你不是從山東和南方招了不少人麼,聽說有幾千人,這還不夠?”

“幾千人能做什麼。”朱高熾不以爲然。

“而且招去的是我大明子民,要控制勞作強度,不能虧了身體,只有不計後果的使用奴隸,才能最大效率的開發金州。”

如果按照中華重工的模式開發荒蕪的金州,不光效率低,最重要的投入成本太高,時間也長。

最後的收益,從各方面綜合下來,等於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回本,對經濟的運作非常不利。

用奴隸抵消這些負面,儘快打下金州的根基,然後換成工人接收成果,纔是最有利的“買賣”。

從國家層面上如此。

“林場的工人,未來是發展成消費的羣體,而奴隸工則是發展工業之初的消耗品。”

“你果然無情。”

朱棣再一次說道,不過臉上卻沒有不滿之色。

作爲上位者。

有時候總要犧牲部分人的利益,不但傷感情,還容易造成內亂,因此在朱棣看來,老大想出犧牲外人的利益,總比犧牲自己人的利益強。

不得不佩服長子的想法,總是出其不意。

“看來廣東上奏的倭寇漸息之事,大概是因爲金州的原因嘍。”朱棣若有所思。

“難道倭寇都與金州合作?”

“也不能說全部,不過已經有了不少人加入了奴隸貿易。”朱高熾回道。

“奴隸貿易?”朱棣念著新詞。

朱高熾一旁耐心的解釋。

奴隸貿易是可行的。

大明最牛逼的地方是什麼?

文明產物——商品。

華夏文明做到了自給自足,也就是說全世界的商品,基本上華夏都有自己的產物可以替代。

造成對外需求不多。

海貿成本高,危險大,千辛萬苦運來的商品,結果在中國賣不出高價,甚至賣不出去。

除非是香料、象牙這種特產。

而中華文明的商品,無論是周邊勢力與國家,還是阿拉伯、西方,都是需要的。

絲綢,瓷器等,可以在世界所有地區賣出高價,十倍的利益,讓人無法放棄。

而想要獲得這些商品,大多數需要用白銀來換。

可明朝國策,變相的控制對外商貿,避免這種交換模式,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內。

倭寇不是機器,也是人。

是人就會怕死。

就和邊疆民族總要搶掠內地,歷史上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敗,每次失敗,同樣會死人的。

一切都是爲了生活而已。

所以朱高熾提供了新的模式,奴隸貿易。

農業社會,對奴隸沒什麼需求,但是發展工業需要的投入多,那麼對奴隸就有了需求。

倭寇向金州提供奴隸,獲得白銀,或者直接換成商品,甚至是武器。

倭寇在人生地不熟,蒸蒸日上的大明搶劫容易,還是在熟悉的國內,兩百諸侯國搶劫容易?

歷史上,這段時期是倭寇消止的時期,這就是證明。

而日本最穩定的時期,要在幾百年後,德川家族統治,讓兩百大名勢力被削弱的最弱的時代。

那時候,日本纔算是全國制度穩定。

如今的日本,大名多如狗,倭寇的勢力還要超過許多大名,但是日本太窮了。

窮人手中,別人家的糧缸都是空的,無利可圖。

現在不同了。

日本的窮人變得值錢,不但可以賣錢,還可以換大名商品。

所以朱高熾沒有擔心倭寇不和他合作。

“這是養蠱啊。”朱棣露出了擔憂,“萬一養出了蠱王,可就遺禍無窮了。”

“倭寇是條狗,對於強者很乖順,對於弱者則齜牙,如果咱大明一直強盛,不怕這些人不聽話,如果咱大明衰弱了下來,別說倭寇,就是周邊也會虎視眈眈,所以兒子並不杞人憂天。”

朱高熾自信說道。

“你心裡有主意就好。”朱棣提醒了一番,見兒子有謀劃過,也就沒有過分勸誡。

北平大劇院。

座位爆滿,一票難求,臺子上的新戲,讓觀衆們看得激動不已,紛紛叫好。

“怎麼樣,把你演的不錯吧?”

火真故意說道。

“去去去。”

王真臉色紅的像煮熟的蝦子,幸虧燈線不明,讓人看不出來,否則他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聽說新戲來自小王爺的主意。

可這他孃的把自己拍的太好了,讓王真心中,有種莫名的情緒,又自豪又羞愧。

總感覺身上像上了層枷鎖,以後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這樣。

其實也不錯。

王真突然想到,希望人們都這樣看他。

跟隨人流離開了北平大劇院,聽到周圍的人在誇王將軍,說王將軍和嶽爺爺一樣的人物。

王真低著頭一言不發,他身旁的火真,眼神中有絲羨慕。

忽然間。

王真覺得這輩子沒什麼可求的,只現在的名頭,填滿了他的心,裝不下其他東西。

林場,船政,只要能幫助經濟發展,提高百姓生活,王真不在覺得可惜。

精神上的富裕,的確改變了王真。

王真選擇了留在林場。

船政的勢頭,他看得出,一定會超過林場,原先是傾向負責船政,但是林場是根基,他現在改變了主意。

於是。

中華重工調來了新的負責人,韓奇,原河間站鐵道站長,他和王真,在朱高熾面前,商議船政之事。

“想要發展船政,有幾大問題。”

“首先船身龍骨需要大木,遼東不缺,但是木料需要經過處理,曬、裹油等,前期工作要幾年的時間,反倒是製造的時間要短些。”

“如今的漁船,多使用簡易手段製造,使用時間不長,造的船也小,還能應付。”

“而旅順口曬了不少的木料,至少還要等一年,所以這一年如何發展,就要靠你的想法。”

“還有魚源問題,風浪問題,颱風問題等等,都是值得關注的大事,不能疏忽。”

王真說的很全面。

朱高熾聽完後,覺得王真的確是下了功夫。

韓奇的才能,強在組織能力。

雖然需要學習,但是能從衆多站長中脫穎而出,朱高熾信任韓奇,可以達成目標。

朱高熾等王真說完,幫著補充旅順外海的形勢。

黃海大部分水深六十米以上,最深處才兩百多米。而東海平常水深就有三四百米,最深處有兩千三百多米。

黃海三面都有大陸擋風,被“幾”字包圍,海流平均流速十釐米/秒。

海底平緩,海水不深,導致多島多礁,讓船隻在大海上有豐富的立足點。

黃海的平均波高多爲0.1-0.7米,而東海的風浪,波高一般爲0.8~1.9米,全海區年平均波高幾乎均在1米以上。

所以福建人出海,真的是九死一生。

在山多地少糧食不足的環境中,仍然流傳寧上山,莫出海的古訓,可見福建出海之難。

黃海出海最困難的程度,只是福建出海的最低程度。

福建的優勢,又是因爲地理原因,雖然海浪大,但是容易發展外部貿易和移民。

幾百年來,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大多數來自福建。

這些海外華人,爲推翻清朝做出了重要貢獻。

黃海的優勢有如此之多,而其靠內的渤海,以及遼東灣,那是比黃海還要穩定的海域,所以在旅順發展漁業和船業,是朱高熾深思熟慮的計劃。

當下的時代,面臨的困難,在所有的海域中是最輕的,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環境上的。

朱棣離開了,朱高熾重新監管北平。

王真也回去了旅順,並帶回了朱高熾的書信,分送給孫巖,鄧興兄弟。

韓奇暫時留在北平,沒有第一時間前往旅順,反而天天往總部跑,磨著各部門要資源。

“你不趕緊去做正事,整日纏著我們,不怕小王爺不滿。”財務部部長蔡文打趣道。

“磨刀不誤砍柴工,把刀子先磨快,才能提高效率。”韓奇笑著說道。

蔡文無奈的搖了搖頭,“各部門的調撥,都是年前預算好的,我可不敢和你開口子。”

按照小王爺提出的模式,整個中華重工的體系,是計劃分配製。

例如中華重工根據各廠的報表,和對來年的預計,以及發展目標,制定出各廠的生產計劃。

各廠根據生產計劃,所需要的原料,糧票,工人等等,做出報表上報給總部。

總部各部門又做出預算,最後其中錢糧之事,歸納到財務部,由財務部撥款。

同樣。

下游的鐵礦,煤礦,雜礦等,都會根據中華重工的訂單,制定相應的生產。

包括蜂窩煤商會,也是遵照這個制度。

“你讓小王爺批各條子,財務部纔好跟你特事特辦,否則你就是踏破了我的門檻,我也不會鬆口的。”

見到蔡文油鹽不進,韓奇只能放棄,無奈的回頭去求朱高熾。

“去年全年,總部調了兩百頭耕牛過去,五百頭騾驢,其餘豬羊不算。”

“你要在今年的計劃之外,提高三層,有什麼說法?”朱高熾納悶的問道。

“船政雖然和林場分家,但兩者互相依存,想要達成百船計劃,必定需要先發展好林場。”

打造一百艘大海船,是韓奇的任務之一。

“你倒是會做人情。”

朱高熾不置可否。

此事應該是王真來開口,他也的確開口了,可被財務部拒絕後,也就放棄。

倒是韓奇能拉下臉面,四處求爺爺告奶奶。

所以朱高熾並沒有生氣。

(本章完)

第694章 郡王的戰場初表現605.第602章 不怕兒子不上進,就怕兒子要創676.第673章 朱高熾的後手第99章 大時代的開端453.第452章 猜兇手的盤子344.第343章 朱棣的痛苦第120章 應天府要模仿354.第353章 朱棣的決定296.第295章 假二品的軍工聯合辦449.第448章 被欺負的朱高熾第197章 礦業協會第45章 最先進的工廠268.第267章 朱高熾的聲望無以復加514.第513章 無言的告別416.第415章 北平的百姓之怒382.第381章 炮轟寧王府601.第598章 措手不及的遺產稅605.第602章 不怕兒子不上進,就怕兒子要創289.第288章 蒸汽機火車頭第49章 山崩海嘯前夕第119章 脫離掌控第183章 大寧都司277.第276章 七妹的黑暗245.第244章 燕王父子的爭吵第124章 振奮人心640.第637章 孩童與貴婦第116章 真本事486.第485章 心善的人與少年第101章 第一輛馬拉貨車277.第276章 七妹的黑暗270.第269章 父子爭論396.第395章 天下震驚第55章 卷王338.第337章 新軍平叛621.第618章 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爲是第165章 老爺子分家事第95章 軍戶與民戶第127章 化肥的出現257.第256章 蝴蝶的翅膀帶來的變化273.第272章 大明土地上的秩序正在被破壞421.第420章 南方的態度301.第300章 雄赳赳383.第382章 朱棣的憤怒第167章 神奇的模式565.第562章 朱棣覺得自己沒有人權第216章 重新出山的老虎273.第272章 大明土地上的秩序正在被破壞484.第483章 原來聖人在學習第220章 會做人情的新人336.第335章 朱高熾不如葉希賢487.第486章 獲得朱元璋認可369.第368章 雪球效應260.第259章 什麼叫做財大氣粗第95章 軍戶與民戶第150章 鑄造廠第69章 老將唐雲368.第367章 爆發小宇宙能量的商團490.第489章 兒子和孫子一點孝心也沒有354.第353章 朱棣的決定385.第384章 控制糧食命脈687.第683章 朱棣與老二257.第256章 蝴蝶的翅膀帶來的變化359.第358章 融進祖國的江河682.第679章 樂極生悲的幕府第708章 增量與存量391.第390章 北平的宣戰350.第349章 極惡大魔王376.第375章 科技大爆炸633.第630章 海外脫離的商人們450.第449章 “變臉”的明將第108章 能閃光的人第4章 蒸汽機的誕生404.第403章 兔崽子朱高熾421.第420章 南方的態度第79章 憑本事說話312.第311章 舊時代的聲音564.第561章 龍頭的競爭第232章 小王爺抵得過天時嗎310.第309章 新時代的宴會422.第421章 讓我們留名青史吧第693章 拉攏與對抗481.第480章 朱元璋的氣憤510.第509章 兩小無猜492.第491章 第五百一十二 ‘黃先生’的火車442.第441章 被冒犯的北平501.第500章 朱高熾的藍圖359.第358章 融進祖國的江河460.第459章 天上下來的天人501.第500章 朱高熾的藍圖第87章 鬧哄哄的班子548.第547章 先苦一苦百姓請假一天279.第278章 讓敵人消失310.第309章 新時代的宴會第112章 世子府第153章 強奪兵權第54章 事事皆知的錦衣衛第140章 鐵管變成火銃510.第509章 兩小無猜第51章 細微處籠絡人心
第694章 郡王的戰場初表現605.第602章 不怕兒子不上進,就怕兒子要創676.第673章 朱高熾的後手第99章 大時代的開端453.第452章 猜兇手的盤子344.第343章 朱棣的痛苦第120章 應天府要模仿354.第353章 朱棣的決定296.第295章 假二品的軍工聯合辦449.第448章 被欺負的朱高熾第197章 礦業協會第45章 最先進的工廠268.第267章 朱高熾的聲望無以復加514.第513章 無言的告別416.第415章 北平的百姓之怒382.第381章 炮轟寧王府601.第598章 措手不及的遺產稅605.第602章 不怕兒子不上進,就怕兒子要創289.第288章 蒸汽機火車頭第49章 山崩海嘯前夕第119章 脫離掌控第183章 大寧都司277.第276章 七妹的黑暗245.第244章 燕王父子的爭吵第124章 振奮人心640.第637章 孩童與貴婦第116章 真本事486.第485章 心善的人與少年第101章 第一輛馬拉貨車277.第276章 七妹的黑暗270.第269章 父子爭論396.第395章 天下震驚第55章 卷王338.第337章 新軍平叛621.第618章 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爲是第165章 老爺子分家事第95章 軍戶與民戶第127章 化肥的出現257.第256章 蝴蝶的翅膀帶來的變化273.第272章 大明土地上的秩序正在被破壞421.第420章 南方的態度301.第300章 雄赳赳383.第382章 朱棣的憤怒第167章 神奇的模式565.第562章 朱棣覺得自己沒有人權第216章 重新出山的老虎273.第272章 大明土地上的秩序正在被破壞484.第483章 原來聖人在學習第220章 會做人情的新人336.第335章 朱高熾不如葉希賢487.第486章 獲得朱元璋認可369.第368章 雪球效應260.第259章 什麼叫做財大氣粗第95章 軍戶與民戶第150章 鑄造廠第69章 老將唐雲368.第367章 爆發小宇宙能量的商團490.第489章 兒子和孫子一點孝心也沒有354.第353章 朱棣的決定385.第384章 控制糧食命脈687.第683章 朱棣與老二257.第256章 蝴蝶的翅膀帶來的變化359.第358章 融進祖國的江河682.第679章 樂極生悲的幕府第708章 增量與存量391.第390章 北平的宣戰350.第349章 極惡大魔王376.第375章 科技大爆炸633.第630章 海外脫離的商人們450.第449章 “變臉”的明將第108章 能閃光的人第4章 蒸汽機的誕生404.第403章 兔崽子朱高熾421.第420章 南方的態度第79章 憑本事說話312.第311章 舊時代的聲音564.第561章 龍頭的競爭第232章 小王爺抵得過天時嗎310.第309章 新時代的宴會422.第421章 讓我們留名青史吧第693章 拉攏與對抗481.第480章 朱元璋的氣憤510.第509章 兩小無猜492.第491章 第五百一十二 ‘黃先生’的火車442.第441章 被冒犯的北平501.第500章 朱高熾的藍圖359.第358章 融進祖國的江河460.第459章 天上下來的天人501.第500章 朱高熾的藍圖第87章 鬧哄哄的班子548.第547章 先苦一苦百姓請假一天279.第278章 讓敵人消失310.第309章 新時代的宴會第112章 世子府第153章 強奪兵權第54章 事事皆知的錦衣衛第140章 鐵管變成火銃510.第509章 兩小無猜第51章 細微處籠絡人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莲花县| 兴安盟| 喀什市| 庄河市| 教育| 威宁| 改则县| 阿克| 阿勒泰市| 桃园市| 尼勒克县| 洪泽县| 朝阳县| 栾城县| 莫力| 青神县| 汝南县| 温州市| 榆林市| 重庆市| 阳东县| 贵南县| 洛南县| 富阳市| 湘乡市| 沭阳县| 县级市| 南京市| 赤水市| 临漳县| 乌审旗| 青岛市| 三原县| 平谷区| 奈曼旗| 福建省| 昌邑市| 涪陵区| 平罗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