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之夢-12-1 16:54:54 本章字數:3363
鄉習俗是以酒當茶待客,按照彝族人的風俗,只要客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
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爲體面。
吃飯的過程中,家中的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裡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吃飯時,長輩坐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併爲長輩添飯、挾菜、泡湯。
賓客至,則就座於火塘客位,主人即就酒當茶,整壇整箱的酒自飲自取,氣派而豪爽。彝家的酒文化,促使木質酒具的發展,酒壺酒杯,一應俱全,尤以酒壺精巧其匠心獨具——彝語爲“撒力寶”的異形酒壺壺身是葫蘆狀,肩部有一根竹管作吸具,飲用時,執壺以及管吮取,這種酒壺供個人專用。待客則另用木質酒杯,造型有十餘種,各具風姿。
吳永成通過一番惡補後得知,彝族人日常的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不過,這並不等於說彝族人不喝茶,只是飲茶之習,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而且以烤茶爲主——彝族飲茶每次只斟淺淺的半杯,徐徐而飲,頗有古人遺風。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彝族風味主食;麪糊酸菜肉,彝族農家常菜;白水煮乳豬等。
吉布小林書記從外表上看,也是一位豪爽的彝族幹部,當他聽到吳永成吩咐人去車上去取茅臺酒的時候,一點也不客氣,爽朗地笑著說:“呵呵,到底是省裡下來的財神爺啊,財大氣粗的,好,既然有好酒,那咱們就不客氣了,吳工啊,這幾天我們這裡太忙,連簡單的飯菜都做不出來,等過幾天煙苗都移栽下去的時候,我請你吃我們彝族的特色菜坨坨肉和麪糊酸菜肉。”
“呵呵,那我就謝謝你了小林書記,到時候我一定再來。”吳永成樂呵呵地應和著。
目睹著院子裡幹部們拍打著身上塵土亂糟糟的場面,吳永成竟然感到一陣陣的親切,讓他自然而然地響起來了自己前世在鄉鎮工作那會兒地一些情節。
小黃給吉布小林介紹吳永成身份的時候,只說了他姓吳,按照此時人們對知識分子的尊稱,於是吉布小林就稱呼吳永成爲“吳工”了,吳永成笑著也沒有糾正,只有劉曉峰和司機小李偷偷地做了一個鬼臉:呵呵,這吳書記一轉眼就變成了什麼吳工了,要是讓丹陽市的市委書記劉慶國知道了,心裡還不知道該怎麼想呢!
幾個人站在院壩中正寒暄著地時候。棋盤鎮地鎮長陳強國也回來了。吉布小林又把吳永成介紹給了陳強國。於是又少不了一陣熱情地招呼。
吉布小林書記把吳永成讓到了他地辦公室兼宿舍。或者說。這也算是他在這裡地家吧。
不過。嚴格地說。這又不能算是他地家。因爲如果是家地話。這裡至少應該是有家庭地氣氛。至少柴、米、油、鹽、醬、醋等都應具備。
可是吳永成環視一圈後。卻發現除了一個角落裡放著一個底盤龜裂開幾瓣、用鐵絲重新又纏起來地一個電爐之外。就剩一個枯裂了地菜板。
吳永成知道。在山區鄉鎮工作地很多中年幹部。都面臨著愛人在家務農、或做生意地問題。也只能是在等工作得閒時。抽空回那個家看看、聚聚。安慰一番老父母。體貼一回親密愛人。摸摸睡夢中惦記地嬌兒—贍養和撫養地重任。在分多聚少中。都擔在了他們地肩上。
山區鄉鎮地這種基層工作。就在看似了無牽掛中延伸。他們免去了城裡人刻意地修飾和挑剔。人羣裡就是當地地一個普通羣衆。
像不少文學作品中,把鄉鎮幹部一律描畫爲“吃喝嫖賭、無惡不作”地反面形象,這其實對他們來說,也是極爲不公平的,至於說那種“村村都有丈母孃”的順口溜,就純粹是一種藝術加工了。
因爲在鄉鎮而言,特別是比較偏僻的山區鄉鎮,這種風流韻事也不是說沒有,但也只是發生在極少數的幹部身上,難道說除了鄉鎮幹部之外,那些縣級以上地領導幹部們,就不存在這種情況嗎?!
這並不是鄉鎮幹部所獨有的一種現象啊!
“吳工,請坐,我們這裡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讓你受委屈了。
”吉布小林招呼著吳永成坐到了辦公室中一張顯得有點破爛地沙發上,不好意思地說道:“等再過幾年的時候,我們鎮財政上有了錢,
條件也就會改變許多的。”
吳永成地心裡涌起了一陣暖意: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工作,像吉布小林這樣的鄉鎮幹部,不僅沒有一點怨言,而顯得特別樂觀,對工作又認真負責,這是許多工作在優越條件之下地、比他這個小科級幹部級別高許多的領導們,都難以做到地啊!
就在這個時候,劉曉峰和司機小李抱著一大堆東西走了進來,吳永成看到除了兩瓶茅臺酒之外,還有一大堆的火腿腸、豬肉罐頭之類地下酒菜。
“小劉,你從哪裡抱來的這麼多熟食啊?!”
吳永成有點奇怪了:茅臺酒是他從自己家裡帶來的,就是爲了到了下面和鄉鎮幹部們打成一片,可這火腿腸和罐頭等物,他可沒有準備啊。
“吳書……,不,吳工,這是地區菸草公司的同志們放到車上的,他們就是擔心我們到了下面……”劉曉峰吞吞吐吐地解釋道。
“好啊,既然地區菸草的同志們有了這個準備,那我們也不能辜負了他們的好意啊!”吳永成不等劉曉峰解釋完,就笑著示意他們把東西放到面前的茶幾上。
“吳工啊,這可實在是有點不好意思了,酒和菜你都準備好了。這可顯得我們棋盤鎮失禮了。”棋盤鎮的陳強國鎮長進門看到眼前的這一刻,頗爲尷尬地笑著說道。
吳永成大手一揮:“什麼你們我們的,咱們都是爲了工作嘛。來、來、來,小林書記,張鎮長,我們先喝起來,你們都辛苦了,這也算是菸草部門犒勞你們吧。”
……
喝酒的過程中,吳永成從這兩位棋盤鎮的主要領導口中得知:一到晚上,家不在這裡的鄉鎮幹部們更多的時候無事可做,於是大家選擇了在一起喝幾杯酒。
這種喝法,也就是喝寡酒,除了酒,就再也找不到更多的東西可入口了。選擇這種方式,亦屬身不由己的無奈之舉,很多人寧肯以犧牲身體健康爲代價、也免不了整上幾口。
鄉下幹部腸胃不好,這與喝酒不無關係,這一點吳永成倒是非常清楚的。
只不過,他在前世鄉鎮工作的時候,喝酒純粹是爲了應付上級各種來檢查工作的人,他當時所在鄉鎮的條件,要比現在看到的這個棋盤鎮要強得多。
吳永成這次又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喝酒也是談工作,這大概也是鄉下幹部養成的一種習慣吧——三、五幾杯下肚,繞了一圈,工作又成了主題。
在小林書記和陳強國鎮長的言談中,吳永成能感受到他們在今年烤煙任務上承擔的壓力,去年的烤煙種植的種種經歷,讓他們在這個移栽的初期就繃緊了弦——分工、下鄉駐點、技術指導等等……,早就作了精心安排,但他們總是放心不下。
就在喝酒的過程中,其他的鄉鎮副職幹部們,也都陸續進來同吳永成他們喝酒,每輪到一個,書記和鎮長總要囑咐了再囑咐:煙苗一定要夠、移栽進度一定不能拖、溝渠一定要暢通……
聯村幹部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都擺出來,哪家的人太少、哪家的地裡缺水,他們就像在談論自家人一樣,沒有更多的詢問,全然了記於心。
吳永成對栽煙是外行,對這個地方也不甚瞭解,他只彷彿記得有些村很遠,來回要走大半天,而且山高路陡、溝深林密,隨著種植任務增加,這些地方也要大力發展烤煙了。
想到那些村組,吳永成的心裡不由發怵:頂烈日、爬陡坡、耐飢渴。縱有激情,可是如果沒有堅強毅力的支撐,恐怕也看不到那裡的一番風景啊。
隨著談話的深入,吳永成對這裡目前的鄉村工作有了更多的瞭解,也對他們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信任和感動。
“開飯了、開飯了……”
就在這個時候,院子裡響起了一個聲音吆喝著。
棋盤鎮伙食團炊事員是請的附近一位彝家婦女,每天早晚來給鄉上的幹部做飯,平時忙自己家農活。聽說她在這裡的工作表現頗具特色,總把那些青菜炒成“焦菜”,就連蓮花白之類的,也炒成和幹鹽菜沒什麼兩樣。
因爲她今天家裡農活多,來得遲,從生火到煮菜,足足兩個小時才把飯菜做好。
“好了,開飯了,吳工,也請你和我們一起吃一頓工作餐吧!”